生活總有百無聊賴的時刻,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時刻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然而我們不總是會問自己,接下來要怎麼走,心之所向的到底是什麼,怎樣過才是讓我們滿意的人生,什麼樣的選擇才到底值得。
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越早做越好,因為決定人生的方向生命必經的一個過程的,無論你是享受的,煎熬的,只要我們不隨波逐流並一直用心感受著,我們的生命就是鮮活的。首先我覺得,縱向的人生是需要深度的,而不是說縱向的人生本身是一種深度。他要有根的靜默和執著,才會有不同於其他的垂直高度。我們說列夫託爾斯泰的人生縱向的參考價值更大,因為他在自己追求的精神層面上的需求思考更多,那種緘默的力量更震懾人心,他的作品就是縱向垂直的葉子吧,看到它他的人會被生命的綠色所感動。似乎好像縱向的選擇更加的難能可貴,因為橫向是更漂浮的,更加有體會的,我們很容易因為對這個世界上的某些東西好奇而奔走,而潛心修煉的卻並不多。我們都像是隨風飄散的種子,起先在四個方向上漫遊,而停步停下來是我們的取捨,沒有對自己的內心上的追求和拘束,我們就無法安定下來,紮根,生長,繁茂。
生命就是一個對自我不斷約束,不斷生長的過程,只不過有些過程已經成為了潛移默化的生理習慣,不然我們哪裡有形狀,哪裡來的鼻子和眼睛,所以那種向心的約束始終貫徹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滿足也來源於自我約束後帶來的成就感,當然成功是伴隨的結果。我們嚮往縱向的的生命,卻缺少放棄飄浮自由生活的勇氣,所以我們註定沒法像巨人那樣屹立在這個已經存在並永遠存在的世界上,生命結束了,我們就隨著風兒消失了,沉浸在泥土中,不再有一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