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盡頭是172號元素?被相對論逼入死角的化學核心!

2020-12-07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化學類

看起來,下面這張元素周期表非常的完美。但事實上,在2015年12月之前,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行並未被填滿。這些「空缺」的存在是由於一些人工合成的元素尚未得到官方認可。隨著2019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的到來,已被正式確認發現的元素共有118個。

元素周期表根據原子序數(原子核中的質子數)遞增的順序排成行,根據原子最外層電子的構型排成列。電子構型通常決定元素的性質、大小和形狀。例如,佔據第一列的是如鋰和鉀一類的軟金屬,它們會與其他物質發生劇烈的反應;而能與其他物質劇烈反應的非金屬元素(如氟和碘)佔據周期表的另一列。

1869年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寫下的元素周期表,不僅預測了當時未知元素的存在,還預測了它們的性質。據科學史學家Michael Gordin的描述,起初,甚至連門捷列夫也沒有認識到他的發現有多重要。如果他意識到了周期系統的含義,可能就不會在1869年3月去考察奶酪生產合作社時,將它草草地交給俄羅斯化學學會的門舒特金(N.A. Menshutkin)負責了。但這種情況很快就改變了,到了1871年,門捷列夫非常明確地相信,他得出了一條新的化學定律。

隨著化學家不斷合成新的元素,這一定律正被推到極限。當原子序數越來越高時,一些新元素的化學性質也已經不再與同一族中的其他元素類似。有人擔心這可能會破壞深植於周期表背後的基本原理,畢竟元素周期表正是因為這種周期性而得名的。那麼到底還有多少元素有待發現?元素周期表會有盡頭嗎?我們何時才能抵達終點?

對於一部分科學家而言,這些問題並不有趣。他們認為發現新元素不值得耗費那麼多的精力和資金,尤其是這些原子本身就非常不穩定,只能存在極短的時間。但對於元素「獵人」而言,這卻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挑戰。尋找新元素將對元素周期表的第八行(現在只有七行)進行填充,有一些理論預測第八行的元素將出現一些奇特的性質。這一行中的元素很有可能會破壞周期表的周期性,因為它們的化學和物理性質或許將不再以固定的間隔重複。而對新元素的探索將有望回答我們的這些疑惑。

1. 創造新元素

「最輕的化學元素是什麼?」 化學家可以肯定地回答道:「!」 但如果我們問:「最重的化學元素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是各式各樣,並夾雜著各種不確定性(這裡「最重」是指原子序數最高的化學元素)。在20世紀40年代之前,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已知最重的元素是(原子序數為92)。但總有人喜歡挑戰,突破極限,他們猜想肯定有比鈾更重的元素。

不久後,物理學家就在核反應堆與核爆炸中發現了新的元素,比如(Np)、(Pu)、(Am)、(Es,以愛因斯坦的名字命名)等。然而,在100號元素(Fm,以物理學家費米的名字命名)之後,就算用上如氫彈般大的威力也不足以再產生新的元素了。因此,科學家們決定改變策略。

他們利用加速器對較輕元素的離子進行加速,然後將它們朝原子序數較高的元素的原子核發射,希望離子束中的原子核能與靶原子核融合,從而形成一個新的、更重的原子核。然而,這樣的事件很少發生,因為即使發生了碰撞,它也必須在適當的能量下發生:能量過低,原子核就會互相反彈;能量太高,新的原子就會炸裂開。以這種方式創造的第一個元素是以門捷列夫命名的(mendelevium,Md)。

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美國和俄國的研究中心將對元素的研究不斷向前推進。每隔幾年,就會有一種新的元素被發現並命名,最終達到106號元素(Sg,以核物理學家西博格的名字命名)。隨著德國的GSI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將方法改變為「冷聚變」(將一束低能量的離子束聚焦於高原子序數的靶核上),德國開始在新元素的探索方面佔據上風。利用這種方法,科學家發現了107號元素(Bh,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的名字命名)到112號元素(Cn,以哥白尼名字命名)的各種元素。

創造出新元素的快樂是短暫的。目前,已知最重的元素是118號元素,以核物理學家奧加涅相(Yuri Oganessian)的名字命名,他在《科學美國人》上寫道:「通過用較輕原子核的離子束轟擊較重的原子核,科學家製造出了超重原子核,它們非常不穩定,以至於常常在被製造後的極短時間內就分裂了。「

當科學家想要製造新的超重元素時,他們所面臨的阻力也越來越大。在原子量較低的元素中,質子和中子因為強核力結合在一起。但是當越來越多的質子被壓縮到原子核時,強核力開始被庫侖力抵消。庫侖力使帶相同電荷的粒子相互排斥。大多數超重原子核會在幾毫秒內就發生核裂變,分裂成更輕的元素,或者先放出幾個α粒子(由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然後再分裂開來。

2. 在穩定之島的海岸

有了113到118號元素,發現者們正在接近一個誘人的目標:穩定島。據理論預測,當原子核中包含一定數量的質子和中子時,原子核會變得更加穩定和長壽。(Ca)、(Ni)、(Sn)和(Pb)就有著異常穩定的原子核。理論家們相信,這是因為這些元素的質子和/或中子數為「幻數」。這些「幻數」對應於可以使原子核更加穩定的填滿了的核殼層。

理論推測的穩定島的三維示意圖。圖片:維基百科質子和中子數為幻數的元素周圍聚集著一些元素,由它們形成的「穩定島」吸引著研究超重元素的研究人員。但我們尚不清楚穩定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確切位置。有的新合成的元素似乎更穩定:117號元素的一種形式有177個中子,可以在112毫秒內穩定存在。下一個中子「幻數」預計為184,但目前為止,177是中子數量的最大值。科學家們可能離穩定島的海岸越來越近了,但他們還在海中沉浮未能上岸。

這是因為哪怕只生產微量的新超重元素都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創造117號元素是一個特殊的挑戰。唯一能製造出足夠數量的靶元素(Bk)的地方是美國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與奧加涅相進行碰撞實驗的俄羅斯杜布納相距數千英裡。在杜布納的實驗計劃開始兩年之前,鉳元素的製造就已經開始了。他們經過250天的輻照,生產出了足夠的鉳,之後又經過90天的加工過程進行提純。

然後倒計時開始:具有放射性的鉳,半衰期為327天。所有22毫克的鉳都必須在加速器和粒子束流可用的時間窗內被迅速運送到杜布納的聯合核研究所。實驗成功了:通過用鈣核轟擊珍貴的鉳靶150天,他們最終製造出了117號元素,但得到的數量非常有限,只有6個原子。2017年12月,日本的理化學研究所(RIKEN)已經開始著手創造下一個超重元素——119號元素。位於杜布納奧加涅相的團隊準備從2019年開始搜尋第119號元素。早在2007年,杜布納和德國GSI的研究人員就開始嘗試合成120號元素。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其中任何一種元素的跡象。

3. 進入未知

為填滿元素周期表的第八行而作出的努力或許能帶來對原子物理學的新洞察。元素的化學性質具有周期模式,因為這些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子核周圍電子佔據的空間決定的,尤其是原子核最外層的區域。這些區域在數學上被描述為「軌道」,大小和形狀都是離散的,而且外層軌道的結構會以周期性或者說重複的方式變化。因此,不同原子序數的原子可以具有相似的形狀,這使得那些具有相同外層軌道形狀的元素區具有重複或「周期性」的模式。對於121號元素,電子將佔據一個全新的軌道——之前從未曾謀面的g軌道

元素周期表還能延伸多長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我們究竟能走多遠?上世紀40年代,玻爾曾預言100號元素鐨將是周期表的最後一種元素。但自那之後我們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費曼預測,137號元素將是最後一個元素。但沒有人真正知道周期表會在哪裡結束。周期表的盡頭是根據相對論計算得出的。當原子核越來越大,原子核中的質子越多時,這意味著吸引電子的庫倫力就越大,所以,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達到接近光速

在如此高的速度下,電子變得具有「相對論性」,原子的性質也會非常不同於按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所預示的那樣。按照計算的預測,電子的運動速度終將可以超過光速,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在此基礎上,一些科學家預測,周期表的盡頭可能是172號元素,因為或許到了這一步,原子具有足夠的質子去迫使電子做不可能的事。

化學家Pekka Pyykk提出的元素周期表模型,認為元素周期表的終點是172號元素。沒有人知道超過這個點以上會發生什麼,但出於量子力學的原因,原子核可能會開始吞噬電子,並與質子融合在一起,產生中子。這個過程將繼續下去,直到質子數開始下降到172,這為原子序數提供了一個上限。圖片:維基百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看到元素的一些相對論效應。在金原子中,電子以比光速的一半更高的速度繞著原子核旋轉。這改變了電子的軌道,使得金元素會吸收藍光,而其他顏色(頻率)的光子被反彈回來。我們觀察到的是白光減去藍光——形成一種獨特的金黃色光芒,使得金元素有別於在元素周期表中環繞在它周圍的其他銀色元素。

如果不懂得相對論,就無法解釋金(Au)的顏色。新發現的元素的化學性質是否會遵循周期性,或者相對論效應是否會導致周期性定律出現裂縫?由於製造出來的新的超重原子的量非常小,化學家無法用傳統的方法來研究它們(比如把元素放入燒瓶中,然後觀察它與其他化學物質的反應)。相反,他們設計實驗來獲得與元素性質有關的簡單的「是或否」的答案,例如問:在非常低的溫度下,112號元素是否會像金屬一樣與黃金結合?

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實驗表明,(Rt,104號元素)和(Db,105號元素)的屬性與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不相符。根據周期性定律,這兩種元素應該與各自正上方的元素——(Hf)和(Ta)具有相似的行為。然而事實卻是,鈩在發生化學反應時與在元素周期表中離它非常遙遠的鈽元素類似,而觀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則與相距甚遠的錒元素類似。不過,並非所有的超重元素都表現得出人意料。譎(Sg,106號元素)和訏(Bh,107號元素)的行為就與門捷列夫的表格所預測的一致,關於它們的學術論文被命名為「平凡到奇怪的譎」和「無聊的訏」。

周期表保持周期性與否對非常重的原子並沒有重大的實際意義,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如此。周期表對於超重元素預測能力的喪失不會影響表中其他部分的有用性。然而,狹義相對論效應的問題卻觸及了化學這門學科的核心。如果周期性定律因為狹義相對論而失去它的預測能力,那麼化學將更加依賴於物理學。但是如果周期性定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那麼化學將能得以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轉自: 原理/principia1687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強大吧?建立在超對稱原理上的雷射系統!

人工智慧在現代DNA中發現古代人類的痕跡!

波長分裂問題終於解決!新發現現象解決了雷射的一個常見難題

相關焦點

  • 元素周期表有盡頭麼?最後一個元素是幾號元素?
    元素周期表我們上初中的化學課時,就會接觸到元素以及元素周期表,甚至還被老師要求背誦元素周期表的前20位。到了高中,不僅要橫著背,而且還要豎著背。可以說,元素周期表就像是化學這個學科的武林秘籍。事實也是如此,化學這門學科從一開始就和元素在打交道,甚至有一段時間,化學家們以搶新元素為樂,在上世紀初,基本上能搶到新元素,就意味著提前預定了諾貝爾獎。但背了這麼長時間的元素周期表,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元素周期表到底有沒有盡頭?
  • 元素周期表到底有沒有盡頭?
    其實這和恆星的演化有關,如果有一顆特大質量的恆星,質量大於8倍太陽質量以上(也有說是9倍,10倍的,反正大致就是這麼一個數量級),這個恆星到生命周期的末端時,會像一個巨型的洋蔥頭,一層一層的,每一層的核聚變反應都不一樣。
  • 宇宙中最重的元素會是多少號元素?元素周期表有盡頭嗎?
    我們所看到的世間萬物,其實都是由各式各樣的元素構成,在過去的日子裡,科學家將各種元素按原子核內的質子數量(核電荷數)由小到大的順序給它們編了號,原子序數越靠後的元素就越重,例如氫原子核內只有一個質子,那麼它就是1號元素,而氦原子核內有兩個質子,它就是2號元素,其它的以此類推。
  • 118種了,元素周期表有盡頭麼?
    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自從門捷列夫搞出元素周期表,科學家就把元素周期表當完形填空,沒多久就被填的差不多了。於是,元素周期表填空大賽就華麗麗轉身為極限挑戰賽,那科學家要挑戰什麼極限呢?尋找序號更大的元素這個時候科學家的挑戰就是尋找更高順位的元素。
  • 118號元素在十幾年前就被證實存在,元素周期表到盡頭了嗎?
    自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提出元素周期表之後,元素周期表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已經由當時的63種元素擴充到了現在的118種元素,其中92種為天然元素,26種為合成元素,即不穩定的放射性元素。在1869年,門捷列夫根據當時發現的63種元素排列出了著名的元素周期表,不僅預測了那個時候未知元素的存在,而且還預測了它們的性質。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被正式確認發現的元素共有118種: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 ……相信大家在高中都已經對前二十個元素滾瓜爛熟,畢竟元素周期表可是學習化學的一個武林秘籍,事實亦是如此。
  • 元素周期表到底會多長?……………………
    「Nihonium」 的原子序數為113號,與美國和俄羅斯發現的115號「Moscovium」、117號「Tennesine」和118號「Oganesson」,共4個元素一起被正式列入元素周期表後,終於將第7周期全部填滿了。研究人員還在努力發現更多的新元素,元素周期表到底會排到多少號呢?
  • 元素周期表的終點在哪裡?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將當時已發現的63種元素列成元素周期表,並留下一些空格,預示著這些元素的存在。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導下,人們「按圖索驥」找出了這些元素。元素種類到底是否有限?周期表是否有終點?20世紀30~40年代,人們發現了92號元素,就有人提出92號是否是周期表的最後一種元素。然而從1937年起,人們用人工合成法在近50年時間又合成出20多種元素,元素周期表的尾巴增長了。這時又有人預言,105 號元素該是周期表的盡頭了,其理由是核電荷越來越大,核內質子數也越來越大,質子間的排斥力將遠遠超過核子間作用力,導致它發生蛻變,然而不久,又陸續合成了106~109號元素。
  •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啥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抖音真的是可以了,終於還是向元素周期表下手了!在網上經常能看到有關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的梗,那麼大家知道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嗎?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有點文化的應該是知道的吧!
  • 元素周期表到底會有多長
    「Nihonium」 的原子序數為113號,與美國和俄羅斯發現的115號「Moscovium」、117號「Tennesine」和118號「Oganesson」,共4個元素一起被正式列入元素周期表後,終於將第7周期全部填滿。研究人員還在努力發現更多的新元素,元素周期表到底會排到多少號呢?由全球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6月發布了4個新元素的暫定名稱。
  • 科學網—元素周期表有沒有盡頭?
    ■本報記者 胡珉琦 去年底,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宣布第113,115,117,118號元素存在,這將意味著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將全部填滿,元素周期表總共已經有118個元素了。 6月8日,IUPAC正式公布了4種新發現元素的名稱:113號元素Nihonium(Nh)、115號元素Moscovium(Mc)、117號元素Tennessine(Ts)和118號元素Oganesson(Og)。 其中,113號元素是首個被亞洲國家率先發現的新元素,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森田浩介團隊最終使用了日本本國發音來命名。
  • 元素周期表到底有多長? 日媒:第9周期是盡頭
    參考消息網7月29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發現的新元素Nihonium將被列入化學課本的元素周期表中。Nihonium的原子序數為113號,與美國和俄羅斯發現的115號Moscovium、117號Tennessine和118號Oganesson共4個元素一起被正式列入元素周期表後,終於將第7周期全部填滿。
  • 元素周期表仍為完結?科學家正在開啟第八周期元素世界的大門!
    元素119號至124號,都尚未發現,然而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已經給它們命了臨時名字。擴展元素周期表理論超越了第118號元素。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七個周期是已知的和被證明的,最終元素的原子序數是118。
  • 元素周期表新玩法
    這個建議已經被部分近年來出版的周期表採用。2016年,國際純化學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成立了一個工作組來解決這一爭論,但至今還沒有做出決定。重新設計元素周期表這些爭論儘管瑣碎,但已經讓一些化學家相信,我們需要重新繪製元素周期表,而且這方面迄今也不缺乏點子。目前已有數百個版本的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上的118號元素
    新華網莫斯科2月3日電(記者魏忠傑)俄羅斯杜布納核聯合研究所核反應實驗室主任奧加涅相3日說,該研究所計劃與美國科學家一同在明年年初進行實驗,以合成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8號元素。 據俄塔社報導,奧加涅相說,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用鈣的同位素離子轟擊鉲元素靶,轟擊會導致兩種元素的原子核合併在一起。
  • 元素周期表將被打破?新元素奇異行為打破規律
    化學奇蹟不斷延展尤裡•奧加涅相領導團隊合成了117號元素,現在他們正努力嘗試合成下一個新元素——119號元素。元素周期表將被打破?117號元素的發現填補了元素周期表的最後一塊空白,然而,通過研究這些新發現元素的性質,科學家卻發現,元素周期表很可能將失去它一貫的「規律性」。
  • 美日俄相繼發現新元素 元素周期表到底會多大?
    《日本經濟新聞》7月26日報導說,日本發現的新元素「Nihonium」將列入化學課本的元素周期表。
  • 化學秘籍之元素周期表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化學元素周期表可以說是化學研究及學習的神級「武功秘籍」,為我們學習化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那麼你是否知道它的起源與演變呢?他對當時已知的62個元素的原子量按遞增順序排列,發現元素的性質存在著周期性的重複,每八個元素為一周期。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製作了一張周期表,這張表格是化學研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研究成果。據說,在那年的一個夜晚,門捷列夫夢見已知的63種化學元素一一對應地落在格子裡,構成了一張鱗次櫛比的表格。一夢驚醒,他立即將夢中的表格還原,製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 第117號化學元素將列入元素周期表 審批需一年
    目前,俄羅斯已申請將第117號元素加入化學元素周期表。   第117號化學元素將被列入元素周期表    據外國媒體6月25日報導,俄羅斯杜布納核聯合研究所通過反覆實驗,終於成功驗證了他們兩年前合成的第117號化學元素,並申請將其加入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
  • 化學 | 元素周期表,你了解有多少?
    最近,高一化學開始進入必修一第四章《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的學習,這是高中化學的重要理論知識。初中化學已經介紹了原子結構、分子形成等,高一前面幾章內容又介紹了鈉、氯、鐵等元素及其化合物,這是本章從微觀結構角度認識物質和反應的基礎。
  • 元素周期表
    認為門捷列夫完全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元素周期表是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