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27日在廣西南寧開幕,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十年來,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中國-東協自貿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效的自貿區之一,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
那麼本屆博覽會的展區裡又有什麼看點?有哪些特色展品展出?下面,我們就隨著記者一同走進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總臺央視記者 楊瀟:東協國家館是每一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大家都願意去逛的一個展館,尤其是今年,東協國家計劃的展位多達550多個,主要有食品飲料、農產品、手工藝品和家具等。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的人還是比較多的,我們也跟著大家的步伐一起去領略一下。

東協國家館每個國家的展區,都各具本國特色,例如走進緬甸展區,觀眾立刻會被眼前黃燦燦的色調所吸引。而對木製品感興趣的,就一定要去越南館看一看。

走在展館裡,我們可以發現,整個展館的布局基本上是「一國一展區」,這邊是馬來西亞的展區,我們看到,食品居多。這邊是泰國,泰國的展區比較大,這邊排隊的人,是在做免費的泰式按摩,還是比較有意思的。在它身後,其實是泰國的乳膠枕,也比較有名,也是這幾年熱銷的一個產品。那這塊上面寫著中國海關允許入境的一些水果,很多,都是我們平常大家能品嘗到的。這裡有一個小細節,就是中國-東協自貿區成立的10年來,按照最新的統計數據,中國-東協自貿區框架內已經取消了7000種商品的關稅,90%以上商品實現了零關稅,這也是越來越多東協的好產品走進我們生活的一個原因。

泰國駐南寧總領事館商務處商務領事 萬達拉塔納帕尼: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泰國商務部還是積極推動企業家來參加中國-東協博覽會,那麼我們採取的方式就是鼓勵他們聯繫這邊的代理商,出席這個博覽會。

與東協國家館相比,我們走在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國內參展方的展館裡頭,會明顯感覺到,除了以往的一些傳統的產品展示之外,今年中國-東協博覽會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首次設立了公共防疫和衛生展區。很多省市代表團的這個展臺,要不就是一部分設立了防疫的專區,要不就是把所有的展臺面積全部提供給了防疫的產品展示,以希望加強與東協國家在防疫上的合作。

大到負壓救護車,小到防護服、口罩,以及中藥製品,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設立的公共防疫和衛生展區,這兩天除了吸引了不少觀眾,也給國內企業引來了不少潛在的東協客戶。

河南省商務廳廳長 馬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協各國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健康醫療產業。今年我省重點圍繞醫療器械、檢測試劑、中草藥成品、中藥飲片等抗疫產品,統一設計布展,精準對接東協國家市場需求。
(總臺央視記者 楊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