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張首晟,全球最為知名的華人物理學家之一。憑藉在「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和「拓撲絕緣體」兩大研究中的重要貢獻,張首晟已經囊括了除諾貝爾獎之外的幾乎所有物理學頂級獎項。在全球知名物理學家的身份外,張首晟還有一個令人意外的身份:一位成功的風險投資家。他創辦了自己的風投基金丹華資本。
本文為張首晟在2016鳳凰財經峰會「投資與未來」環節發表的主題演講實錄:
張首晟:謝謝大家,我今天有這個機會來到北京參加這次峰會,雖然是投資的機會,但是我對科技領域也是非常感興趣,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科學、創新與投資,我是史丹福大學的教授,我最近從三年以前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是想把斯坦福跟矽谷跟中國建立一個緊密的橋梁,中國現在是一個「雙創」的激動人心的時代,我們能夠把雙創做成功,史丹福大學的確在這個領域在歷史上起了非常強大的推動作用,所以這也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的問題。
我們今天是生活在一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這個時代裡面我們的信息梳理的能力每過翻一次倍,具體來衡量,這是我們打開計算機看同樣的面積上面,三極體的速度,所以這個是導致了我們整個信息這個行業今天我們的中國網際網路能夠發展的這麼飛速,就是信息的行業跟傳統的行業是一個基本不同的一點,別的行業的成長往往是線性的增長,但是信息行業是指數的增長,每過18個月翻一倍。但是這個定律現在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挑戰,面臨一個非常大危機,就是說它繼續按照傳統的工藝和原理的辦法,它繼續往前推進,雖然我們今天用的非常多的一個名詞是信息的高速公路,但是在晶片的城市,它基本上是一個雜亂無章的運用模式,所以在這種過程當中,雖然我們鋰電池加的電能它會很快的損耗功能,大家用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非常非常的熱,這樣的話,如果把晶片裡面的三極體的數字每過18個月翻一次倍,它所散發的熱能也是每過18個月翻一次倍,這樣晶片就不能再用了,它熱到一定的程度就燒掉了,大家現在用的手機也是感覺到非常惱火的問題,充一次電,差不多打四個小時,所以這些有用的電能變成熱能之後,使得這個晶片繼續往下集成,所以我的科學發現的確是0到1的科學發現,我們碰到一次危機對科學家來說也是一個嚴重的挑戰,但是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
所以簡單來說,我們科學的發現在晶片最最底層電子的運行模式不再是雜亂無章,而且完全是按照高速公路的形式,高速公路的形式就是各行其道,互不幹擾,大家看到右邊的電子在右邊走,左邊的在左邊走,這樣大大降低了互相碰撞的概率,使得它沒有能耗的情況下繼續往前推進。我們今天在大家討論是不是中國哪一個地方真正能夠趕上矽谷,但是矽谷之所以能夠成為矽谷,也是有它歷史的原因和機會,照片上這個人當年發明了三極體,取得了諾貝爾獎,他來到了我所在的史丹福大學物理系,他和他的弟子創辦了半導體公司,這樣的話就使矽谷真正成為今天的矽谷,也是抓住了這麼一個歷史的機會,有高度集成的半導體技術給我們信息的產業帶來飛速的增長,我們今天矽谷這個面積也是差不多沒有太的的改變,但是在矽谷裡面的公司差不多也是美國18個月翻一次倍。所以摩爾定律不能往前推進的話,整個產業就會碰到一次非常嚴重的危機,但是我們中國古老的語言裡面體現出來,是危也是機,對我們科學家來講也是一次機會,使我們能夠回到一張白紙上面畫最新最美的圖案,所以今天哪一個地方能夠趕上矽谷也是非常大的機會,因為只有碰上危機和挑戰,我們大家才能重新回到起跑線上,為我們創造這麼一個機會。
所以我的科學研究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講就是有一個簡單的辦法,能夠讓晶片各行其道互不幹擾的來運行,我們下面看到一個圖片是電磁在晶片成運用的一個模式,如果在晶片上面有一個很強的磁場的話,它是按照磁場原地不動的在打轉,但是它在晶片的邊緣就不能打一個全轉,所以它打了一個半轉再繼續打一個半轉,它在原地打轉的話基本不導電,所以這是一個基本的原理,使得電磁能夠在晶片城市能夠完全按照高速公路分開之道地運行,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發現,曾經得到兩次諾貝爾獎,但是它沒有任何的價值。
我個人的科學研究是給了每個電子儲備了一個自己的指南針,這個指南針會告訴這個電子到底是往前走還是往回走,電子繞著原子運動,基本上像地球繞著太陽,地球又有自轉,24小時,又有公轉,給了我們365天,這種自轉和公轉相互耦合,這種相互耦合的效率,使得電磁的自旋形成一個指南針。所以我們這個新的運動規律叫電子自旋規律,這樣的話它就能夠各行其道,互不幹擾,這是我的2006年我的小組做了一年,2007年就被德國的實驗小組證實,被評為十大科學發明之一,我們並且把這個發現繼續往前面推進,要找到新的材料,使得在室溫的情況下繼續互不幹擾的運行。我們大家可能聽說過一個非常先進的材料,叫做石墨烯,我們這個比那個更進一步,我們這個材料是能夠用錫,也是一個單純的原子層,它組成成這個蜂窩狀的結構,這是一個非常新的材料,我們在這個材料上面電池的運作模式就是完全能夠達到這種各行其道、互不幹擾的高速公路運行的原理,所以它可以用來做晶片城市的導線,它幾乎是沒有任何能耗,這樣的話我們這個技術能夠推廣,這個材料被採用之後,今後說不定大家今後手機充一次電,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才能用完。
另外它也是非常新的熱的材料,它只要有溫度的差別,就能夠把熱的廢能變成有用的電,它也可以做量子計算機,通常的計算機做了一級再做下一級,但是量子計算機可以平行的進行,這也是新的技術。
我們這個科學發現,當然在座做的大部分是搞金融的,不會去做這麼前沿的科學發現,我今天作為一個科學家跟大家分享,在這個科學做0到1發現的過程中有哪些心得跟大家分享,我們所發現的這個材料有一次被《生活大爆炸》提了這個材料的名詞,所以我也覺得非常的自豪和榮幸。但是這個名詞本來就體現了我們這個科學發現一個基本的靈感所在,這個拓撲學是物理學裡的存在的一個名詞,我們為了解決摩爾定律,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主要是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跨界,把非常抽象領域的數學概念能夠真正用到材料科學上。比如說在我們數學家看來,一個美國的足球和英國的足球他們的拓撲性質也是一樣,所以我手上那個獎盃大家看也是體現了拓撲的概念,遠看的話它是一個球,但是仔細看的話它的北極和南極碰在一起,最近大家可能看過一個好萊塢的大片叫《斯特拉》,也是用的這個原理。
我們這次材料的發現也是整個人類歷史上做了一個創新,人類歷史的過程當中,材料對我們整個人類的文明推動起了關鍵的作用,幾乎每一個人類每個關鍵的時代都有一種材料所命名,比如有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過去的這些材料發現基本是在偶然的環境下,人們偶然發現了這些材料,而我們今天發現這些材料,卻真正改變了人類認識發現一個新材料的模式,因為我們是在理論上先預言了這些材料,大家在實驗過程中才真正發現。
我這個科學發現之後得了一系列世界的大獎,其中有一個叫做富蘭克林獎,大家可能知道,今天是在財政的會議上面,富蘭克林跟財政有什麼關係,如果大家打開一百美元看到就會看到富蘭克林的頭像,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外交家,但是當我得那個富蘭克林獎的時候卻給我一個新的啟示,我發現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最缺少的是這些跨界的人才,我們今天的科學個生產力能緊密的發展,我覺得可能是跨界的人才缺少,所以我有一個新的志向,大家會問我說為什麼會想到去做投資,我曾經有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我們史丹福大學比較大,有1/3的老師是可以住在校園裡面,但是如果大家住在同一個校園裡就有很多跨界的機會,比如兩個孩子在踢足球的時候,兩個家長就可以聊天,我在裡面就做了一個天使投資,這家公司叫做VMvare,電腦系的教授創辦的一個公司,他就是想把計算機虛擬化,同樣一個物理的計算機能夠切割成,我當時做的一個非常早期的天使投資,這家投資後來成為整個全球雲計算的一個機體,它在最高的時候市值達到480億美元的市值,所以我們在史丹福大學就會碰到就在非常偶然的機會下,兩個小孩題足球的情況下就會碰到偶然的投資機會。比如我們史丹福大學的歷屆師生們創辦的公司,如果把他們綁在一起及他們的GDP佔全球的第十位,這是一個學校所創辦出來的這些公司,它的GDP佔全球的第十位。
現在中國碰到一個「雙創」的機會,很多人都會問,這個初創公司到底對國民經濟會有多大的影響,大家看斯坦福的目標很快就會清楚,如果我們中國的大學也能完全模仿像史丹福大學一樣,大學能夠創造出來全球第十位的GDP,那整個出來的GDP肯定是了不得,所以雙創是非常重要的機會,但是我們在這個機會過程當中,我們首先要學習,首先要把這個雙創做好,首先要向史丹福大學學習,為什麼在歷屆師生組成的公司裡就能夠成為全球GDP前十名的公司?所以我下了這麼一個決心,就是全職在斯坦福做教授,跟做科學一線的同學做了丹華資本。我們基本的投資理念可以通過商標上提現出來,首先是一個三角形,體現了產學研,我們要把斯坦福優秀的學生跟優秀的科學結果變成產業化,變成投資的驅動,因為很多科學的研究它的部分一定有實用的價值,所以這個需要非常專業能夠做好的事情,另外我們看到雙表裡面有兩個X,我認為這是時代裡面最最有機會的兩個跨境,一個是科學與投資真正結合在一起,大家認為這個事情非常重要,但是做到它非常的困難,因為我們整個的人才教育上面都是教育非常專的人才,比如科學家他就在象牙塔裡面研究科學的道理,我們做投資的話,往往就是不知道科學家那些前沿的科學發現到底是哪些比較重要,哪些是真正可以成為市場化,因為我們一般做投資的都是金融的背景,一旦我們能夠做好這個跨境,我們在整個國民經濟做一個非常大的推動,史丹福大學之所以能夠GDP佔全球第十位就是非常好的一個先例。
同時我們要做另外一個跨界,現在這個世界最大的崛起就是中國的崛起,但是中國形成的一個生態圈,矽谷史丹福大學也形成了一個生態圈,這兩個生態圈相互的交流,相互的跨界必然形成相當多的機會,這也是我們丹華要做的。所以我們現在差不多有兩支美元的基金,有4億美元基金的規模,我們差不多投了50個公司左右,其中最重要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也有大數據,也有AR、VR、虛擬實境,我們覺得這一塊也會帶來很大的機會,有網際網路技術,有金融技術,也有生物醫療和生物科學上面的競爭。我們最近也在組建一個人民幣基金,差不多10億人民幣的規模,「雙創」的確一個很好的機會,但是社會上的資金非常多,但是真正原創的項目並不多,我們為整個中國的「雙創」源源不斷的來提供項目源,這些項目源就是由斯坦福的老師和高校的學生他們願意回國創業,就是這些海歸的項目。另外還有很多我們在投資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是看到有很多使命的東西。
所以我們今天前面一個題目當中提高到投資哲學的概念,我們如果能夠講哲學理念的話就是知識投資,我們現在最大的機會是人類的知識的確在成長,真正走到整個人類的最根本上面,這些樹枝雖然離的比較遠,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同樣一個根,所以我們在投資的話完全是按照科學原理來判斷投資機會,並且來判斷市場價值。
總之來說,我們是碰到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我們走進一個「雙創」的時代,中國也在做重大經濟結構的改變,使我們從生產型大國變成一個創業型大國,在這個當中最最需要是一個科學判斷的努力,所以我們今天願意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和交流,共創雙贏。謝謝!
文章來源:鳳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