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者"王雨荍:用圍棋思維做投資 用"帕累託改進"看三板

2020-12-05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1月13日訊(記者 金易子) 轉型者常有,能有勇氣放棄國家隊主力運動員身份,轉型做投資人的卻不常有。王雨荍是另類之一。她曾是少年圍棋全國冠軍,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為管理著130億元資產規模基金的新龍脈控股管理合伙人。

  「我做了十年的棋手,轉型做商人到現在也正好十年了。」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時,王雨荍剛剛主持完公司例會,一身簡潔的白色職業裝,笑意盎然,謙和有禮。除了名片上的身份,她的身上還烙印著一個與生俱來的標籤——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梁實秋的曾外孫女。

  出身書香門第,飽讀詩書,6歲學圍棋,13歲進入國家女子圍棋隊,16歲退役,期間獲獎無數。或許正是十年棋手生涯,讓王雨荍更多了份沉著冷靜。她說,圍棋和投資不乏相通之處,都要在浩瀚的信息網絡中,抓住核心。所以自己的投資風格就像下圍棋,更偏於「穩紮穩打」,不簡單追逐風口,會將絕大部分資金投入明確看得見未來的項目。

  穩紮穩打的「新龍脈」風格

  成立短短三年,新龍脈控股旗下已經管理了10餘支人民幣基金,管理規模超過130億人民幣。主要包括天使、VC、PE、併購與產業基金,主要投資分布於TMT、新能源、軍工、智能製造、消費升級、教育等領域。

  王雨荍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新龍脈控股在投的基金皆有盈利,平均年化收益率少的在20%左右,高的近70%。就單支基金收益率數據而言,新龍脈控股似乎並不十分突出,但這背後卻透視出其「穩紮穩打」的投資風格。

  「我們會將百分之八十的資金投入明確看得見盈利方向的企業。」王雨荍解釋稱,技術分為前瞻性技術與應用型技術兩種。所謂應用型技術,是在基本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有金錢投入就勢必有產出的;而前瞻性技術,比如新型生物製藥的基礎研發,即便有金錢投入也未必能成功生產。

  「我們會把大部分資金投入這些領先市場半步的應用型技術中,並且幫助他們發展,因為他們是一定能產生收益的,至於能否賽過同行,收益多少,就看企業家的能力了。而剩餘百分之二十,我們也會投向前瞻性技術,也就是會有百倍收益可能的高風險投資。」 王雨荍說道。

  事實上,棄棋從商之前,王雨荍先到上海財經大學求學。大三的時候便開始在幹中學,創辦了一家有機食品廠。只用一年時間,這家食品廠已發展得有模有樣,最終被一家知名企業收購。這段經歷為今天她的投資生涯奠定了基礎,讓她更能夠理解創業者,及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

  「我也賣過公司,懂一家公司真正的商業價值。所以我們不會簡單去追逐風口。」在王雨荍看來,許多所謂的風口其實是人為炒作,如果僅憑報紙媒體去投資,一味投一些看不懂且持續燒錢的企業,很容易血本無歸。「商業的本質還是賺錢,我們寧願企業慢慢發展,至少一步一個腳印。」

  「募投管退」是私募股權投資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很重要。「正所謂『投的好不如退的好』,要在不錯的時機點退出,幫助企業走上合適的資本路徑。」王雨荍把企業分為幾類,有些適合獨立上市發展,有些適合被整合併購,有的需要融資,有的可能選擇棄子爭先……同一行業,不同企業要走的路線都不一樣,這也是考驗投資機構眼光和功力的難題之一。

  「企業通常要花費大量時間專注自己的業務,但作為投資機構,我們的優勢正是見多識廣,是信息集中體。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給企業更多資本方面的建議。」

  對於如何在未知領域下給企業指明方向,在王雨荍看來,下棋鍛鍊了她在模糊條件下的抽象思維能力,「圍棋縱橫各19條直線,361個交叉點,變化之多無法想像。如何在浩瀚的信息網絡裡,抽絲剝繭,拿到最有價值的信息,這點下棋和投資其實是互通的。」

  遵循價值投資 用資本推動產業

  翻開新龍脈控股的投資成績單,其中數十家的企業已登錄新三板。雖然市場上對新三板的評價褒貶不一,特別是近段時間新三板市場因流動性不足等原因遭到了不少爭議,但王雨荍堅定認為,三板中存在不少經營穩定又有發展空間的優秀企業,只要相關政策出臺,引入更多流動資本,統一A股與新三板的審計標準,新三板的未來指日可期。

  作為新三板市場發展的見證者與參與者,王雨荍感觸頗多,她特意提到了經濟學術語——「帕累託改進」,即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至少會有一個人變得更好。

  「對於企業而言,新三板並沒有什麼負面影響,反而能夠帶來些好處,比如提高知名度、規範財務、融資相對便利等,哪怕有一點好處都是正面的。」王雨荍認為,新三板市場中不乏有投資價值的「潛力股」,很多小而美的企業受制於各方面原因,沒有在A股上市,但在當地或者產業中卻是龍頭,在天花板不高的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給這些企業注入資金,或許也能有不錯的發展。

  「當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確良莠不齊,更有些『騙子公司』鑽著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做一些損害公眾利益的事情。」樂觀之下,王雨荍並沒有盲目,她坦言,新三板未來應更加優化分層機制,比如推出精選層。「只要企業足夠優質,就有資本流通的價值。對於機構而言,就有投資價值。」

  同時,王雨荍也建議,監管層應強化追責制度,簡化事前審批流程。「現在定增需要至少三個月時間,時間成本讓一些企業思前想後不敢做定增。儘管審批很嚴格,也還是有落網之魚,而事後追責卻不夠嚴格,導致了一些騙子更加肆無忌憚。」

  而對於新三板流動性不足導致投資積極性下降的情況,王雨荍則認為,資本只是輔助企業發展的工具。「一家良性發展的企業,融資只是快速發展的助推劑,如果融不到資就會死,那這家企業前景也並不會太樂觀。我們一直遵循價值投資,看重企業長期發展,不會太在意當下流動性問題。企業發展快一點還是慢一點,都不是最核心的,重要的是企業要具有足夠的核心競爭力。」

  「跨界」至今,王雨荍早已不是那個安安靜靜坐在棋盤旁邊,只觀棋不觀世的小女孩。她告訴記者,希望通過資本的力量真正推動中國產業的發展,而不只是一心逐利,並期待新龍脈控股能夠成為資本市場的常青樹。

(責任編輯:金易子)

相關焦點

  • 帕累託改進
    所謂帕累託改進(PARETO IMPROVEMENT)是以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Vil-fredoPareto)命名的,並基於帕累託最優(PARE-TOEFFICIENCY)基礎之上。帕累託最優是指在不減少一方福利的情況下,就不可能增加另外一方的福利;而帕累託改進是指在不減少一方的福利時,通過改變現有的資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 帕累託改進:戀愛至少是一方的進步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帕累託改進在戀愛中的解釋是:雙方在一起之後至少有一方會變得更好,同時沒有任何一方變差。之前總覺得,戀愛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帕累託改進的目標,就是戀愛雙方沒有一方會受損,最好的狀態就是雙向進步。合理配置雙方的長處、優點,互相影響,互相進步,把進步最大化。03帕累託改進,是資源最大化帕累託改進的最終效果,是既不傷害一方,又讓雙方在一起更美好。
  • 婚姻需要來點「帕累託改進」
    一說到資源分配,便會讓人不由想起那個著名的博弈論概念——「帕累託最優」。「帕累託最優」由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託提出並以他的姓氏命名。在他看來,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也不可能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好,這種資源分配的狀態,便是「帕累託最優」。  這種狀態是公平與效率的「理想國」,通俗地說來,「帕累託最優」是一種利己不損人的雙贏局面。
  • 對於無法定量分析的需求,產品經理靠「帕累託改進」判斷
    帕累託改進是什麼?是指在不損害任何一個人利益的同時,提升至少一個人的境遇。若我們持續做帕累託改進,直到沒有辦法在不損害任何一個人利益的同時,提升至少一個人的境遇,這樣的終極情況稱為帕累託最優。那本文就來跟大家談談對於無法定量分析的需求,產品經理怎麼靠「帕累託改進」進行判斷。
  • 蔡昉:從「帕累託改進」走向「卡爾多改進」
    過去的改革叫作「帕累託改進」:一定會給某個群體帶來好處,同時不傷害其他任何群體。這種改革機會現在已經很少了。這時候很重要的是看改革的整體收益是不是正的,是不是很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就可以形成「卡爾多改進」,即可以用總的改革收益,補償一部分可能在改革中受損的群體。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根本原因在於潛在增長率。解決方案應該是針對供給方,努力提高潛在增長率,而不是刺激需求。
  • 停車位博弈的帕累託改進
    原標題:停車位博弈的帕累託改進 摘要 停車位的博弈,形成了一種近似於帕累託改進的局面。
  • 「比舞招親」中的帕累託改進意義
    可我覺得「比舞招親」無害於人,同時對部分人有益,具有「帕累託改進」意味,沒什麼不好。  「帕累託改進」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它是指一種變化,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即一種改變中沒有輸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贏家。  帕累託改進是基於人們的既得利益而言,而不是人們試圖取得的東西,因為後者是沒有止境的。
  • 延遲退休應具「帕累託改進」效應
    但在制度調整中,必須確保延遲退休具有「帕累託改進」意義。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的劃定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期。時過境遷,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人口發展的基本態勢和可能走向顯然不可與60年前的狀況同日而語。
  • 小程序開發是一種帕累託改進
    帕累託改進是經濟學術語。它描繪了這樣一種情況:一項政策的實施或者一個新事物的出現,沒有讓系統中的任何一個人變壞,但是至少讓其中的一個人變得更好,這就是帕累託改進。我們認為,小程序的出現,就是一種帕累託改進。
  • 斯威汽車詮釋「帕累託最優「
    維弗雷多·帕累託(1848.7.15——1923.8.19),義大利以創造概念、命題而著稱的思想家和經濟學家,在經濟學和社會學等領域做出了許多重要貢獻。在帕累託的一生中,提出了多個後人以他名字命名的經濟學概念,比如「帕累託最優」、「帕累託法則」(二八定律)等。帕累託提出的經濟學概念,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
  • 帕累託最優的應用(上)
    帕累託這位老鐵,是義大利非常傑出的經濟學和社會學家,他對經濟學、社會學還有倫理學均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但他最為出名的,還是他創造的帕累託最優這一深刻概念。簡言之,帕累託最優的應用之所以那麼廣泛,是因為它能讓效率達到個人的最大化。
  • 異地高考改革能符合「帕累託最優原則」嗎?
    必須讓所有利益相關者的關切、焦慮、意見得到公平展示,同等對待,使改革符合「帕累託最優原則」。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吸收不同利益群體代表參與決策,在協商和博弈中修正各自立場和意見,最終形成共識,進而產生各方都能接受的政策方案。晨霧感覺周光禮的回答除了有個「帕累託最優原則」我們看不太懂以外,周光禮講得很好。十分遺憾的是此前無論是教育部還是各個省區教委都沒有這樣去做。
  • 區塊鏈是否是解決網際網路帕累託困境的最終答案?
    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將帕累託最優最精華的部分概括到位,即在帕累託最優的條件下,如果一方想要獲得更大的利益,代價只能是損害另一方的利益,別無他法。帕累託最優是描述經濟效率和收入分配方式的一種狀態,當然這種狀態是屬於理想態,這是一種幾乎無法實現的「烏託邦」。
  • 日本旅行你想省幾百元,他卻省了幾千元,只因你忽略了帕累託改進
    為了能更清楚地說明這個問題,不得不提一位義大利的古典經濟學家維克弗雷多·帕累託,他有一個著名理論,即「帕累託最優」,它是我們做定製旅遊的理論基石。簡單而言,「帕累託最優」就是如何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前提下,讓自己變得更好。
  • 職場精英思維模式:帕累託80/20高效法則!(附帶方法)
    這個原理是由十九世紀末期與二十世紀初期的義大利經濟學家兼社會學家帕累託提出的。它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佔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佔多數,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80/20的法則認為: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本來存在著無法解釋的不平衡。
  • 經濟學系列課程9:「帕累託最優狀態」的收入分配是最公平的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利用上篇文章講到的「帕累託改進」,再結合圖形,分析一下「帕累託最優狀態」與收入分配公平性之間的關係。同時,從圖形中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不增加經濟社會資源總量的情況下,不存在「帕累託改進」的空間。那下面再分析一下資源總量增加的條件下,社會資源分配的情況。如圖2所示:在圖1的基礎上,社會資源總量由YY曲線增加到紅色的Y' Y'曲線。在Y' Y'曲線上再找到幾個點,分別用大寫字母A、B、C、I、D和E表示。
  •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卻不好,巧用帕累託法則改善,學會時間管理
    如果你家孩子也在面臨這樣的問題,那麼不妨試著了解一下帕累託法則,或許能夠讓孩子走出這個魔圈。前不久,朋友打電話來尋求幫助。朋友說:我家孩子今年就要小升初了,可是成績不盡人意。孩子自己也很著急,在學校,基本上都是三點一線的模式,別的同學在嬉戲打鬧,他就坐在座位上看書,甚至有的時候還熬夜學習。
  • 大數據分析「帕累託法則」的作用
    帕累託法則是一個非常簡單但功能非常強大的管理工具。企業高管長期以來一直將其用於戰略規劃和決策。諸如20%的商店產生80%的收入,20%的軟體錯誤導致80%的系統崩潰,20%的產品功能驅動80%的銷售等,受到廣泛歡迎,善於分析的企業嘗試在他們自己的商業世界中找到這樣的帕累託法則。
  • 銀行現場檢查帕累託改進
    後金融危機時期,各國監管當局基於加強金融監管的考慮,不斷改革包括現場檢查在內的、「以風險為本」的宏微觀審慎監管體制及運行機制,我國亦構建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現場檢查的專業部門,推動現場檢查呈現加速的帕累託改進。  現場檢查的理論基礎  筆者認為,現場檢查不僅有其實踐學問,而且有其豐富的理論支撐。只有釐清理論脈絡,才能使檢查「有的放矢」。
  • 善用「帕累託法則」,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在點滴中提高學習效率
    文\路卡編輯\結媽看育兒家長在生活中會發現孩子有早上起不了床,上學總遲到,完成家庭作業拖拖拉拉等情況,對此感覺到分外焦慮,認為孩子這樣的生活習慣不行,卻又找不到合適的方式改變孩子。但如果家長能夠善用"帕累託法則"的話,不僅孩子的學習效率會提高,生活惡習也會得到改善。"帕累託法則"又稱作"二八定律",指的是"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即在任何特定群體中,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20%的投入和努力產生80%的效益。其本質就是強調時間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