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需要來點「帕累託改進」

2020-12-04 和訊

  俞燕

  近來八卦界的重磅新聞莫過於兩則離婚案:60歲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宣布要離婚了,82歲的默多克則對鄧文迪突然下了休書。

  這兩則接連發生的國際級別的猛料,著實讓公眾High了一把。大家對兩則離婚案裡的女主角的態度,卻是涇渭分明:為柳德米拉扼腕,伊當年曾是貌美如花的空姐,青春耗盡後、年老色衰時,等來的卻是傳聞中更年輕更貌美的80後「接班人」。

  至於早已從「麻雀」變成「鳳凰」的鄧文迪居然「被離婚」,大家幸災樂禍了一番之後,第二反應是:「婚了14年,已經賺到了呀」、「瞧人家這青春的回報多高啊」,以及,「跟誰耗不是耗?回報可真不一樣」,等等。一言以概之:鄧文迪離婚,不虧。如果能夠拿到媒體幫她測算出來的10億美元離婚費,然後從她的緋聞男友中挑一位再結一把婚,這人生不要太華麗!

  這些國際名人的離婚案,大多數看客只當作八卦,扯幾句也就拋在了腦後。當然也有走了心的,不少妹子又開始嚷嚷:感覺不會愛了,再也不相信愛情啦!

  妹子喲,咱別把愛情和婚姻混為一談,好嗎?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不是說過嗎:「戀愛是一種非日常性的現象,而結婚是彼此顯示真我的日常性本原現象,是日常生活的回歸。」

  當然,一個正常狀態下的婚姻,是以愛情為基礎。儘管外界對鄧文迪嫁給默多克的動機和手段有諸多非議,她自己卻堅稱,嫁給他「唯一的解釋就是愛情」,「剝開財產和地位的外衣,不過是一個女人嫁了一個男人,他們很相愛,僅此而已!」

  她這句話其實說得挺妙,似乎可以這樣理解:即使相愛成婚,總還是不會因此忽略披在婚姻上的財產和地位的「外衣」。對於一些人來說,選擇什麼樣的婚姻,這件「外衣」還是挺重要的,甚至是極其重要的。英國著名離婚律師艾莎·瓦達格曾說過,在如今的英國,對一個有魅力的女性而言,一條最簡單的發財途徑就是「嫁給一個有錢人,幾年後再與他離婚,生下一個孩子後更為有利。」

  大概因為默多克身上的財產和地位的「外衣」太華麗,總是難免讓人覺得這婚姻充滿了功利色彩,藉助與默多克的婚姻,鄧文迪充分利用默多克的社會關係,晉身上流社會,變成名利雙收的名媛。

  婚姻的實質本來就是一種社會關係,而不是單純的感情關係。新娘們邁進夫家大門後,便會很快發現(甚至在婚禮上便已感受到),自己嫁給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老公,而是老公背後所代表的整個家族或家庭,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社會關係。

  既然是社會關係,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社會資源的配置和互換。至於你怎麼配置、如何互換,每個人有自己的路徑。

  一說到資源分配,便會讓人不由想起那個著名的博弈論概念——「帕累託最優」。「帕累託最優」由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託提出並以他的姓氏命名。在他看來,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也不可能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好,這種資源分配的狀態,便是「帕累託最優」。

  這種狀態是公平與效率的「理想國」,通俗地說來,「帕累託最優」是一種利己不損人的雙贏局面。

  如果婚姻裡存在「帕累託最優」,那便是一場門當戶對、旗鼓相當、琴瑟相諧的幸福美滿婚姻,雙方都能從婚姻裡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無論是情感需求還是物質滿足。

  事實上,這種深具平衡之美的婚姻「理想國」世所罕見。精明如鄧文迪,顯然沒有達到這種狀態。坊間傳言,兩人婚姻生活不睦久矣。儘管大家都認為其實她在這場婚姻裡「賺到了」,但事實上,這絕對稱不上是一次雙贏,她遠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卻被宣布「出局」。

  婚姻是一門太過複雜的學問,和婚姻本身相比,結婚誓言說出來簡直太簡單了:「不論日子是好還是壞、是富有還是貧窮、是生病還是健康、是自豪還是珍惜、是為自己還是為身邊的人,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如今,很多配偶不是被死亡分開的,而是被「不再愛了」分開的,而功利式婚姻的解體,則是因為對方沒有了利用價值。

  很多婚姻還稱得上美滿的過來人,總是會鄭重地勸那些還在糾結於婚姻是不是愛情的墳墓的年輕人:就算感情基礎深厚,婚姻仍需要用心經營,才能美滿而持久。

  經營,這又是一個經濟學上的術語。

  如果婚姻需要經營,那麼,就需要來點「帕累託改進」。對,「帕累託改進」是達到「帕累託最優」的路徑和方法。

  所謂「帕累託改進」,是指一種變化,即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換句直白的話就是,你若安好,我會更好。

  術語歸術語,生活本身淹沒在種種細節裡,遠比術語和理論來得複雜而豐滿。

  即使選擇了最合適自己的、彼此相愛的人,組成家庭,是否就能「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了呢?

  有一次,和幾個朋友與一個老大哥扯閒篇兒,不知怎麼就聊到他的個人問題。沉默寡言的他,在這個話題上卻突然談興大作,一副要和人分享幸福感受的架勢。

  他和妻子都是再婚,帶著各自的前一段婚姻留下的孩子,生活在一起。這麼一個家庭組合在一起,需要面對的問題和情況的複雜可想而知。

  他說,情況是比一般家庭要複雜一些,但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關鍵在於,嚴以律自己的孩子,寬以待對方的孩子,求同存異,多些愛心,多些寬容。

  再婚家庭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是,雙方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暗暗將現任和前任對比。他的現任妻子和前妻有很大不同,他說,相處中,要學會用「放大鏡」多看她的優點。

  有時候,所謂優點缺點,其實是相對論,換一種角度看,優點或許就是缺點,缺點可能也是優點。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多面體,一個性格開朗大氣的人,可能同時也是不拘小節的豪放之人。一個細膩的人,可能會過於敏感而脆弱。

  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各自的成長烙印,有既定思維和難以改變也不想改變的習慣。試圖去改變對方,徒勞無功且易滋生矛盾,不如換種視角和心態,學會用「完美」的眼光看待一個不完美的人。就像這位老大哥說的,要用放大鏡放大對方的優點,大到可以忽略或覆蓋她的缺點,那麼,很多爭執、糾葛、指責、失望,都會避免或減少。

  當然,包容不是包庇,以恰當的方式,指出對方的不足,進行必要的溝通,是另一種愛的方式。共同進步、共同提升對生活的認識,感情才會長久而彌新。

  生活本身的複雜,讓我們不得不尋求看待和處理問題的最佳方式方法,以期達到或接近自己希望達到的效果。為了幸福,在共同生活中,雙方需要不斷調整和修正相處之道。這不正是「帕累託改進」?

  過去的痛苦經歷,讓他更加珍視當下的幸福。生活本身讓他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於事業多麼發達,而在於和妻子攜手快樂度過下半生。「這才是最實在的幸福,作為一個男人,要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這一切。」

  於丹關於婚姻的一句話講得挺有道理,「好婚姻就是這樣的,心向腦妥協,腦對心的瘋狂夢想有所遷就,一切就和諧了。」

  嗯,這就是傳說中的「帕累託最優」嗎?

  (作者為資深財經媒體人)

(責任編輯:於曉明 HN024)

相關焦點

  • 帕累託改進
    所謂帕累託改進(PARETO IMPROVEMENT)是以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Vil-fredoPareto)命名的,並基於帕累託最優(PARE-TOEFFICIENCY)基礎之上。帕累託最優是指在不減少一方福利的情況下,就不可能增加另外一方的福利;而帕累託改進是指在不減少一方的福利時,通過改變現有的資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 帕累託改進:戀愛至少是一方的進步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帕累託改進在戀愛中的解釋是:雙方在一起之後至少有一方會變得更好,同時沒有任何一方變差。之前總覺得,戀愛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帕累託改進的目標,就是戀愛雙方沒有一方會受損,最好的狀態就是雙向進步。合理配置雙方的長處、優點,互相影響,互相進步,把進步最大化。03帕累託改進,是資源最大化帕累託改進的最終效果,是既不傷害一方,又讓雙方在一起更美好。
  • 「比舞招親」中的帕累託改進意義
    可我覺得「比舞招親」無害於人,同時對部分人有益,具有「帕累託改進」意味,沒什麼不好。  「帕累託改進」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它是指一種變化,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即一種改變中沒有輸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贏家。  帕累託改進是基於人們的既得利益而言,而不是人們試圖取得的東西,因為後者是沒有止境的。
  • 停車位博弈的帕累託改進
    原標題:停車位博弈的帕累託改進 摘要 停車位的博弈,形成了一種近似於帕累託改進的局面。
  • 帕累託最優的應用(上)
    帕累託這位老鐵,是義大利非常傑出的經濟學和社會學家,他對經濟學、社會學還有倫理學均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但他最為出名的,還是他創造的帕累託最優這一深刻概念。簡言之,帕累託最優的應用之所以那麼廣泛,是因為它能讓效率達到個人的最大化。
  • 對於無法定量分析的需求,產品經理靠「帕累託改進」判斷
    帕累託改進是什麼?是指在不損害任何一個人利益的同時,提升至少一個人的境遇。若我們持續做帕累託改進,直到沒有辦法在不損害任何一個人利益的同時,提升至少一個人的境遇,這樣的終極情況稱為帕累託最優。那本文就來跟大家談談對於無法定量分析的需求,產品經理怎麼靠「帕累託改進」進行判斷。
  • 延遲退休應具「帕累託改進」效應
    但在制度調整中,必須確保延遲退休具有「帕累託改進」意義。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的劃定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期。時過境遷,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人口發展的基本態勢和可能走向顯然不可與60年前的狀況同日而語。
  • 蔡昉:從「帕累託改進」走向「卡爾多改進」
    過去的改革叫作「帕累託改進」:一定會給某個群體帶來好處,同時不傷害其他任何群體。這種改革機會現在已經很少了。這時候很重要的是看改革的整體收益是不是正的,是不是很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就可以形成「卡爾多改進」,即可以用總的改革收益,補償一部分可能在改革中受損的群體。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根本原因在於潛在增長率。解決方案應該是針對供給方,努力提高潛在增長率,而不是刺激需求。
  • 小程序開發是一種帕累託改進
    帕累託改進是經濟學術語。它描繪了這樣一種情況:一項政策的實施或者一個新事物的出現,沒有讓系統中的任何一個人變壞,但是至少讓其中的一個人變得更好,這就是帕累託改進。我們認為,小程序的出現,就是一種帕累託改進。
  • 斯威汽車詮釋「帕累託最優「
    維弗雷多·帕累託(1848.7.15——1923.8.19),義大利以創造概念、命題而著稱的思想家和經濟學家,在經濟學和社會學等領域做出了許多重要貢獻。在帕累託的一生中,提出了多個後人以他名字命名的經濟學概念,比如「帕累託最優」、「帕累託法則」(二八定律)等。帕累託提出的經濟學概念,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
  • 區塊鏈是否是解決網際網路帕累託困境的最終答案?
    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將帕累託最優最精華的部分概括到位,即在帕累託最優的條件下,如果一方想要獲得更大的利益,代價只能是損害另一方的利益,別無他法。帕累託最優是描述經濟效率和收入分配方式的一種狀態,當然這種狀態是屬於理想態,這是一種幾乎無法實現的「烏託邦」。
  • 經濟學系列課程9:「帕累託最優狀態」的收入分配是最公平的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利用上篇文章講到的「帕累託改進」,再結合圖形,分析一下「帕累託最優狀態」與收入分配公平性之間的關係。收入分配的情況那H點代表的分配方式是不是「帕累託最優狀態」呢?根據「帕累託標準」來判斷一下。
  • 銀行現場檢查帕累託改進
    後金融危機時期,各國監管當局基於加強金融監管的考慮,不斷改革包括現場檢查在內的、「以風險為本」的宏微觀審慎監管體制及運行機制,我國亦構建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現場檢查的專業部門,推動現場檢查呈現加速的帕累託改進。  現場檢查的理論基礎  筆者認為,現場檢查不僅有其實踐學問,而且有其豐富的理論支撐。只有釐清理論脈絡,才能使檢查「有的放矢」。
  • 大數據分析「帕累託法則」的作用
    數據科學中的「帕累託法則」。對於「大數據」(Big data)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 異地高考改革能符合「帕累託最優原則」嗎?
    我們從百度百科中能夠查出很多與「帕累託最優原則」有關的豐富內容,晨霧只將將其中與我們最相關的部分摘抄如下:名詞解釋:帕累託最優原則帕累託最優(Pareto Optimality),也稱為帕累託效率(Pareto efficiency),這個概念是以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託的名字命名的,他在關於經濟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最早使用了這個概念。
  • Excel中帕累託圖是什麼?如何製作帕累託圖進行數據分析?
    也叫做帕累託法則。帕累託圖(也叫做柏拉圖)就是專門分析二八定律的圖表。比如排查質量問題,我們只要花費少量精力和時間解決累計佔比達到80%的導致問題的因素,就能顯著改善質量問題,沒必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解決20%的問題。
  • 帕累託:一個以創造概念、命題而著稱的思想家
    他提出了帕累託最優的概念,並用無異曲線來幫助發展了個體經濟學領域。他的理論影響了墨索裡尼和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發展。帕累託因對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著名,後來被約瑟夫朱蘭和其他人概括為帕累託法則(80/20法則),後來進一步概括為帕累託分布的概念。
  • 日本旅行你想省幾百元,他卻省了幾千元,只因你忽略了帕累託改進
    為了能更清楚地說明這個問題,不得不提一位義大利的古典經濟學家維克弗雷多·帕累託,他有一個著名理論,即「帕累託最優」,它是我們做定製旅遊的理論基石。簡單而言,「帕累託最優」就是如何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前提下,讓自己變得更好。
  • 強大的帕累託分布——其可視化實現方法
    1.帕累託分布帕累託分布是一種冪律概率分布,以義大利土木工程師、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的名字命名,用來描述社會、科學、地球物理、精算和其他各種可觀察到的現象。帕累託分配有時也被稱為帕累託原則或「80-20」規則,即社會財富的80%掌握在20%的人口手中。
  • 學會利用「帕累託法則」,讓工作更高效一點
    本文作者Dipesh Jain提供了一個經濟學上非常常用的一個概念:帕累託法則來解釋、解決這個問題。原文標題Use the Pareto principle to simplify you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