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利用「帕累託法則」,讓工作更高效一點

2020-12-04 36氪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每天都忙忙碌碌,最後卻發現自己一件事情都沒能做成,很多人都陷入了任務的汪洋大海,卻無法抓住工作的主線,看起來效率極低。但我們確實也在工作,為什麼就成績就來得那麼慢呢?本文作者Dipesh Jain提供了一個經濟學上非常常用的一個概念:帕累託法則來解釋、解決這個問題。原文標題Use the Pareto principle to simplify your life。

圖片來源:Terry Vlisidis / Unsplash

我第一次知道帕累託法則是在經濟學課堂裡。帕累託法則又叫80/20法則,帕累託認為,約80%的結果是由20%的變量產生的。教授給尚在懵懂的我們舉了各式各樣的例子,我們藉此更好地理解了帕累託法則,如:

世界上最富有的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20%的患者佔據了總醫療支出的80%。20%的流行病感染者要對80%的傳播負責。20%的罪犯犯了80%的罪。一家公司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客戶。這個數字的法則令人著迷。我簡直不能相信:這麼簡單的數字居然如此深刻。

我第一次真正發現它的深刻之處是在我工作的頭幾個月。看到我努力地在工作中排列35個渠道合作夥伴在我時間、注意力等方面的優先級後,我的經理讓我專注於前5個渠道合作夥伴,暫時忽略其餘的。我大約有75%-80%的銷售額來自他們。

從那時起,我分析了生活中的許多情況,發現這個原則是非常有效的。例如:

這個原則能夠幫助我選擇對KPI和我的表現影響最大的一些活動。

經過統計,我大部分飲食開支都花在了幾家固定的餐廳。當我分析時間利用時,我發現是我自己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某些特定的事情上。(如在YouTube和Netflix上看脫口秀)我不怎麼社交,但我有80%的時間都和20%的人在一起。儘管我有六套西裝,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往往只選擇特定的一兩套。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類似的場景也在你的生活中上演。雖然可能不是精確的80:20,但我們生活的大部分結果及產出都依賴於某部分特定的輸入及活動。這些特定的活動有著極大的影響。

它們就像打開生活大門的萬能鑰匙。

掌握帕累託法則方法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控制未來的結果,讓我們的生活輕鬆一些。考慮到我們總是面臨著給事項排列優先級的情況,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安慰。

帕累託法則適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讓我們看看如何利用這些知識為我們更好地工作服務。

1. 分析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

第一步至關重要。每份工作都有重要程度較高的幾個任務。舉幾個例子:對於銷售來說,你最重要的活動通常是:研究市場前景,會見客戶和提出改進的建議;對於理療師來說,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記錄病人的病史,在他們鍛鍊的時候觀察他們,記錄下他們的進步。

為自己創建一個最重要任務清單,上面列上3-4個影響力最大的任務。最好的方法是:首先,寫下你負責的所有任務;然後思考,在這些任務中,如果你每天只能執行一項任務,那麼對你和你的經理來說價值最大化,你應該選哪一個任務執行?這就是你最重要的任務。最後,如果你能多做清單上的兩件事,你會選擇那兩件?這三個任務就是你最重要的任務。

這種方法基於《吃掉那隻青蛙》一書的作者博恩·崔西講的優先順序。崔西說,你為公司貢獻的90%的價值都包含在這三個任務中。

2. 分析你在這些任務上花費的時間

在你列出最重要的活動之後,分析你花在這些任務上的時間,然後就準備好面對殘酷的現實吧。第一次做這個統計時,我發現我在這些活動上花的時間不超過40-50%。

我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不那麼重要的任務上(可能我們很多人都這麼做),主要原因是——

最重要的任務無法提供即時的滿足感,而不那麼重要的任務卻可以。最重要的任務具有挑戰性,有著更高的失敗機率。這些重要的任務逐漸變得重複、單調。對自己誠實一點,你會發現一些令人驚訝的結論。

3. 在日程表上安排這些任務

最重要的任務應該主導你的日曆。你要把這些任務安排在日程表上,重新規劃你的日常生活,以確保你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這些任務上,而且你要把它們和不那麼重要的任務穿插著來安排。這有助於確保你專注於最重要的那些任務,同時,交替做最重要和不那麼重要的任務,以避免單調。

儘量避免多個任務同時進行。但是如果必須這樣做的話,你儘量同時處理不那麼重要的或者常務性的工作。當涉及到你最重要的任務時,千萬不要這樣做。否則,要麼你做得很差,要麼你要花更長的時間完成任務,因為在執行最重要的任務時,你需要屏蔽一切幹擾。

4. 追蹤及修訂

安排並不意味著行動,你把日程表安排地再完美也不一定意味著你一定會按照日程表行動。所以,你要統計、定期檢查自己的時間使用,確保自己確實在最重要的任務上花了預定的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偏離了日程表,也沒有關係,計劃趕不上變化,這種情況幾乎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面對這種情況,你需要重新調整你下周的計劃和任務。最終,經過幾周、幾個月的統計、回顧和調整,你會找到自己的最佳計劃,它是一張優先安排你最重要任務的、適合你的時間表。

我們可能不擅長自我分析。因此,讓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對此提供幫助有時候是必要的。

譯者:喜湯

相關焦點

  • 工作效率提升技巧二:帕累託法則
    帕累託法則,就是我們常說的二八法則。這個法則,可以應用的領域很多。但現實生活中,往往這個法則用在了聊天或者抬槓之中。事實上,這個法則可以很好的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01二八法則(帕累託法則),是一個猶太法則。這個法則原意,是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事情順序時使用。也就是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權衡之道。有些人不太相信二八法則,覺得太絕對了。
  • 大數據分析「帕累託法則」的作用
    數據科學中的「帕累託法則」。對於「大數據」(Big data)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 職場精英思維模式:帕累託80/20高效法則!(附帶方法)
    大家都明白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但卻沒有把道理轉化應用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所以,我們要找到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達成目標的方法。二八效應即80/20法則(The 80/20 Rule)。這個原理是由十九世紀末期與二十世紀初期的義大利經濟學家兼社會學家帕累託提出的。
  • 帕累託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發現,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這就是著名的帕累託法則,又名二八定律。帕累託法則表明,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就要學會合理地分配時間和精力。
  • 善用「帕累託法則」,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在點滴中提高學習效率
    但如果家長能夠善用"帕累託法則"的話,不僅孩子的學習效率會提高,生活惡習也會得到改善。"帕累託法則"又稱作"二八定律",指的是"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即在任何特定群體中,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20%的投入和努力產生80%的效益。其本質就是強調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卻不好,巧用帕累託法則改善,學會時間管理
    如果你家孩子也在面臨這樣的問題,那麼不妨試著了解一下帕累託法則,或許能夠讓孩子走出這個魔圈。前不久,朋友打電話來尋求幫助。朋友說:我家孩子今年就要小升初了,可是成績不盡人意。孩子自己也很著急,在學校,基本上都是三點一線的模式,別的同學在嬉戲打鬧,他就坐在座位上看書,甚至有的時候還熬夜學習。
  • 一分鐘教你學會帕累託圖
    什麼是帕累託圖?帕累託圖是一種按發生頻率大小順序繪製的特殊直方圖,故又名排列圖、主次圖。帕累託圖與帕累託法則一脈相承,帕累託法則認為,相對少量的原因通常造成大多數的問題或缺陷,即80%的問題是由20%的原因導致的,故又稱二八法則或80/20法則。帕累託圖也用於匯總各種類型的數據。
  • 帕累託:一個以創造概念、命題而著稱的思想家
    他提出了帕累託最優的概念,並用無異曲線來幫助發展了個體經濟學領域。他的理論影響了墨索裡尼和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發展。帕累託因對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著名,後來被約瑟夫朱蘭和其他人概括為帕累託法則(80/20法則),後來進一步概括為帕累託分布的概念。
  • 帕累託改進
    所謂帕累託改進(PARETO IMPROVEMENT)是以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Vil-fredoPareto)命名的,並基於帕累託最優(PARE-TOEFFICIENCY)基礎之上。帕累託最優是指在不減少一方福利的情況下,就不可能增加另外一方的福利;而帕累託改進是指在不減少一方的福利時,通過改變現有的資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 帕累託法則: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你會是這20%的少數人嗎?
    帕累託分布是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一條的法則,他主要是告訴我們 :產出與報酬是不平衡的,少數的人做完大部分的工作,而這其中存在著無法解釋的原因。(一)、總有人比我們優秀,我們要和自己比較。在一個國家醫療體系中,20%的人與20%的疾病消家80%的醫療資源,所以這個法則說明:1,多數 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 2,少數 而能造成重要的影響,就跟我們常聽見的那句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是的,在一個群體中精英與笨蛋總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很平凡的。
  • Excel中帕累託圖是什麼?如何製作帕累託圖進行數據分析?
    也叫做帕累託法則。帕累託圖(也叫做柏拉圖)就是專門分析二八定律的圖表。比如排查質量問題,我們只要花費少量精力和時間解決累計佔比達到80%的導致問題的因素,就能顯著改善質量問題,沒必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解決20%的問題。
  • 斯威汽車詮釋「帕累託最優「
    150年前,曾有個叫維弗雷多·帕累託的青年在都靈大學度過了他的大學時光。正如龔大興在SWM斯威G01首發儀式上所說,「天地萬物一體,任何事情都是有聯繫的。」這位叫·帕累託的青年在都靈大學裡的攻讀和思考,日後影響了包括汽車業在內的許多經濟領域,並且與SWM斯威G01產生了奇妙的碰撞與聯繫。
  • 帕累託定律告訴你:80%時間要用在這才對
    03 "帕累託定律」的啟示,80%的時間該用在哪裡時間終究是有限的,如果把有限的時間都無差別地平均花在每一件事情上,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時間遠遠不夠用。這裡就要用到 "帕累託定律」了。帕累託定律又稱為80/20效率法則。
  • 婚姻需要來點「帕累託改進」
    大家對兩則離婚案裡的女主角的態度,卻是涇渭分明:為柳德米拉扼腕,伊當年曾是貌美如花的空姐,青春耗盡後、年老色衰時,等來的卻是傳聞中更年輕更貌美的80後「接班人」。  至於早已從「麻雀」變成「鳳凰」的鄧文迪居然「被離婚」,大家幸災樂禍了一番之後,第二反應是:「婚了14年,已經賺到了呀」、「瞧人家這青春的回報多高啊」,以及,「跟誰耗不是耗?回報可真不一樣」,等等。
  • 強大的帕累託分布——其可視化實現方法
    1.帕累託分布帕累託分布是一種冪律概率分布,以義大利土木工程師、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的名字命名,用來描述社會、科學、地球物理、精算和其他各種可觀察到的現象。帕累託分配有時也被稱為帕累託原則或「80-20」規則,即社會財富的80%掌握在20%的人口手中。
  • 帕累託最優的應用(上)
    帕累託這位老鐵,是義大利非常傑出的經濟學和社會學家,他對經濟學、社會學還有倫理學均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但他最為出名的,還是他創造的帕累託最優這一深刻概念。簡言之,帕累託最優的應用之所以那麼廣泛,是因為它能讓效率達到個人的最大化。
  • 帕累託改進:戀愛至少是一方的進步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帕累託改進在戀愛中的解釋是:雙方在一起之後至少有一方會變得更好,同時沒有任何一方變差。之前總覺得,戀愛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每個人談戀愛,都是帶著目標去的,要變得更幸福,要變得更優秀,要變得更加熱愛生活。帕累託改進的目標,就是戀愛雙方沒有一方會受損,最好的狀態就是雙向進步。合理配置雙方的長處、優點,互相影響,互相進步,把進步最大化。
  • 七種常見的數據分析法(一):帕累託法則
    什麼是帕累託法則?帕累託法則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二八法則,經濟學定律中說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在運營中可以發現,80%的貢獻度來自於20%的用戶。這張圖中體現了2個法則,也就是二八法則和長尾理論,在數據分析中,建議將這個兩個理論合起來用。但實際上呢,二八法則和長尾理論是相對的,二八法則告訴我們說,你要重視頭部用戶,也就是能產生80%收益的那20%的用戶或商品,而長尾理論告訴我們說要重視長尾效應,也就是剩餘那20%的收益。
  • 停車位博弈的帕累託改進
    原標題:停車位博弈的帕累託改進 摘要 停車位的博弈,形成了一種近似於帕累託改進的局面。
  • 異地高考改革能符合「帕累託最優原則」嗎?
    那麼這個「帕累託最優原則」到底是什麼?周光禮並沒有解釋,工人日報也沒有作出說明,他們以為我們老百姓什麼都懂呢?晨霧不知道我們的家長中有多少懂得「帕累託最優原則」的?晨霧是1985年的碩士,這也是第一次接觸「帕累託最優原則」這個概念。現在大致弄明白了-- 假如搞不清楚這個名詞的含義,就不可能完全理解周光禮這篇《平等對待所有利益相關者》觀點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