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託法則: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你會是這20%的少數人嗎?

2020-12-04 蘋果心理

帕累託分布是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一條的法則,他主要是告訴我們 :產出與報酬是不平衡的,少數的人做完大部分的工作,而這其中存在著無法解釋的原因。

(一)、總有人比我們優秀,我們要和自己比較。

在一個國家醫療體系中,20%的人與20%的疾病消家80%的醫療資源,所以這個法則說明:1,多數 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 2,少數 而能造成重要的影響,

就跟我們常聽見的那句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是的,在一個群體中精英與笨蛋總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很平凡的。

如果我們總是和別人比較,那就總有人比我們優秀的人,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和自己比較,如果我們比昨天的自己優秀了一點點,那我們就是有所進步的。

(二)用最少的時間,做最多的工作。

帕累託法則還表明,在一份創造性的工作中,我們會用20%的時間做完80%的工作,所以我在做類似工作的時候,我們就要著重工作的主要問題進行發力,那真的能我們節約很多時間,

這其中包含了心理學的東西,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法則運用到我們的學習中去:比如心理學家發現,在一個一百分的試卷中,這其中的80分就是你所有的學習時間中的20%學來的。

這就解釋了我們身邊一些看似不怎麼學習的人,卻 總是有好分數的原因, 那是因為他們直接找出那20%的少數的關鍵問題去學習。

(三)社會中存在不平衡,但我們依然要學會進取。

我們從一開始就看出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情況,我們會是那少數人嗎?不得不承認,我們大都是那多數人。

我們該怎麼辦呢?生活不是為了別人,我們不需要為了別人去樹立一個目標,那樣真的很沒意思,我們要為自己或社會去建立目標。

我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了嗎?我為社會做了哪些貢獻了嗎?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經常要問自己的問題,這就是進取,這能給我們帶來人生的真實感,成就感,幸福感。

至於我們是不是那掌握財富的少數人,真的還有那麼重要嗎?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東西。重要的是我們活著時候的感受,不是嗎?

相關焦點

  • 大數據分析「帕累託法則」的作用
    帕累託法則是一個非常簡單但功能非常強大的管理工具。企業高管長期以來一直將其用於戰略規劃和決策。諸如20%的商店產生80%的收入,20%的軟體錯誤導致80%的系統崩潰,20%的產品功能驅動80%的銷售等,受到廣泛歡迎,善於分析的企業嘗試在他們自己的商業世界中找到這樣的帕累託法則。
  • 職場精英思維模式:帕累託80/20高效法則!(附帶方法)
    二八效應即80/20法則(The 80/20 Rule)。這個原理是由十九世紀末期與二十世紀初期的義大利經濟學家兼社會學家帕累託提出的。它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佔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佔多數,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 學會利用「帕累託法則」,讓工作更高效一點
    編者按:每天都忙忙碌碌,最後卻發現自己一件事情都沒能做成,很多人都陷入了任務的汪洋大海,卻無法抓住工作的主線,看起來效率極低。但我們確實也在工作,為什麼就成績就來得那麼慢呢?本文作者Dipesh Jain提供了一個經濟學上非常常用的一個概念:帕累託法則來解釋、解決這個問題。
  • 工作效率提升技巧二:帕累託法則
    帕累託法則,就是我們常說的二八法則。這個法則,可以應用的領域很多。但現實生活中,往往這個法則用在了聊天或者抬槓之中。事實上,這個法則可以很好的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01二八法則(帕累託法則),是一個猶太法則。這個法則原意,是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事情順序時使用。也就是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權衡之道。有些人不太相信二八法則,覺得太絕對了。
  • 運用好這個法則,你可以掌握80%的財富?
    一個好的電視節目,一定是把80%精力和時間用在前期的選題、策劃等工作上,而只用20%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採訪、編輯等工作中。每場錄製兩個小時的節目,單單在前期的選題和策劃工作上,需要的時間卻要超過十個小時。所以說「黑眼圈」不是一天形成的,當你已經看到大大的黑眼圈的時候,那一定是在走向黑眼圈的路上很久了。黑眼圈只是在這過程中的20%。很形成黑眼圈的過程才是真正付出了80%的努力。
  • 七種常見的數據分析法(一):帕累託法則
    什麼是帕累託法則?帕累託法則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二八法則,經濟學定律中說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在運營中可以發現,80%的貢獻度來自於20%的用戶。這張圖中體現了2個法則,也就是二八法則和長尾理論,在數據分析中,建議將這個兩個理論合起來用。但實際上呢,二八法則和長尾理論是相對的,二八法則告訴我們說,你要重視頭部用戶,也就是能產生80%收益的那20%的用戶或商品,而長尾理論告訴我們說要重視長尾效應,也就是剩餘那20%的收益。
  • 強大的帕累託分布——其可視化實現方法
    1.帕累託分布帕累託分布是一種冪律概率分布,以義大利土木工程師、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的名字命名,用來描述社會、科學、地球物理、精算和其他各種可觀察到的現象。帕累託分配有時也被稱為帕累託原則或「80-20」規則,即社會財富的80%掌握在20%的人口手中。
  • 一分鐘教你學會帕累託圖
    什麼是帕累託圖?帕累託圖是一種按發生頻率大小順序繪製的特殊直方圖,故又名排列圖、主次圖。帕累託圖與帕累託法則一脈相承,帕累託法則認為,相對少量的原因通常造成大多數的問題或缺陷,即80%的問題是由20%的原因導致的,故又稱二八法則或80/20法則。帕累託圖也用於匯總各種類型的數據。
  • 帕累託定律告訴你:80%時間要用在這才對
    03 "帕累託定律」的啟示,80%的時間該用在哪裡時間終究是有限的,如果把有限的時間都無差別地平均花在每一件事情上,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時間遠遠不夠用。這裡就要用到 "帕累託定律」了。帕累託定律又稱為80/20效率法則。
  • 帕累託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這就涉及到時間效率的問題。簡單來說,他在學習上花了80%的時間,卻只產生了別人用20%的時間就能帶來的效率,這種現象就是"帕累託法則"在小波身上的典型體現。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發現,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這就是著名的帕累託法則,又名二八定律。帕累託法則表明,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就要學會合理地分配時間和精力。
  • 為什麼成功會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1%規則:為什麼少數人獲得大部分獎勵在19世紀晚期的某個時候 -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什麼時候 - 一個名叫Vilfredo Pareto的男人在他的花園裡發現了一個小而有趣的發現。帕累託注意到,他花園裡的少量豌豆莢產生了大部分豌豆。
  • 到底什麼是二八法則,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偶然注意到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於是潛心研究這一模式,並於後來提出了著名的20/80法則,即二八法則。帕累託研究發現,社會上的大部分財富被少數人佔有人,而且這一部分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與這些人所擁有的財富數量,具有極不平衡的關係。帕累託還發現,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會重複出現,而且也是可以提前預測的。
  • 帕累託:一個以創造概念、命題而著稱的思想家
    他提出了帕累託最優的概念,並用無異曲線來幫助發展了個體經濟學領域。他的理論影響了墨索裡尼和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發展。帕累託因對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著名,後來被約瑟夫朱蘭和其他人概括為帕累託法則(80/20法則),後來進一步概括為帕累託分布的概念。
  • 善用「帕累託法則」,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在點滴中提高學習效率
    文\路卡編輯\結媽看育兒家長在生活中會發現孩子有早上起不了床,上學總遲到,完成家庭作業拖拖拉拉等情況,對此感覺到分外焦慮,認為孩子這樣的生活習慣不行,卻又找不到合適的方式改變孩子。但如果家長能夠善用"帕累託法則"的話,不僅孩子的學習效率會提高,生活惡習也會得到改善。"帕累託法則"又稱作"二八定律",指的是"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即在任何特定群體中,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20%的投入和努力產生80%的效益。其本質就是強調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 Excel中帕累託圖是什麼?如何製作帕累託圖進行數據分析?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在一項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只佔20%,其他80%卻是次要的,這就是二八定律。也叫做帕累託法則。帕累託圖(也叫做柏拉圖)就是專門分析二八定律的圖表。帕累託圖我們可以直接插入直方圖中的排列圖製作一個簡易的帕累託圖。
  • 比勤奮更重要的,是認知覺醒,這2種思維希望你能早些頓悟
    在資源配置、時間管理領域有一個著名的「帕累託法則」,又稱「二八法則」,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的。帕累託注意到在任何一個領域,永遠是重要的部分佔少數,不重要的部分佔多數,而重要性的那一部分少數卻影響著全局。比如20%的忠誠客戶,帶來80%的收入;20%的頭部產品,帶來80%的利潤。20%的富有人群,掌握著80%的財富等等。
  • 「二八法則」的精髓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任何特定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佔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佔多數,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 谷歌產品高級副總裁喬納森·羅森伯格說:「道理很簡單:在80%的收益上花80%的時間。更多的收益通常解決更多的問題。
  • 斯威汽車詮釋「帕累託最優「
    150年前,曾有個叫維弗雷多·帕累託的青年在都靈大學度過了他的大學時光。正如龔大興在SWM斯威G01首發儀式上所說,「天地萬物一體,任何事情都是有聯繫的。」這位叫·帕累託的青年在都靈大學裡的攻讀和思考,日後影響了包括汽車業在內的許多經濟領域,並且與SWM斯威G01產生了奇妙的碰撞與聯繫。
  • 你注意到生活中這5個有趣的現象嗎?看完漲知識的經濟學定律!
    一、80/20法則80/20效率定律( the80/20Principle )也被稱為帕累託定律、帕累託法則、最省力的定律或不平衡的原則。19世紀末,當帕累託研究英國人的收入分配時,他發現大部分財富流向了一小部分人。研究還發現,當地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與當地居民擁有的財富份額之間存在不確定的非均衡數量關係。
  • 學會用冪次法則思考
    最通俗的一種表達,叫「80/20法則」,也叫「馬太效應」。這個法則的真理,記載在《聖經•馬太福音》,原文是這樣的,「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1-冪次法則,說的是「少數人往往會取得極大的成果」,如同愛恩斯坦之於物理界的貢獻,又如同莎士比亞之於世界文學界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