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成功會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2020-12-03 愉快V老鼠

1%規則:為什麼少數人獲得大部分獎勵

在19世紀晚期的某個時候 -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什麼時候 - 一個名叫Vilfredo Pareto的男人在他的花園裡發現了一個小而有趣的發現。

帕累託注意到,他花園裡的少量豌豆莢產生了大部分豌豆。

現在,帕累託是一個非常數學家。他是一名經濟學家,他持久的遺產之一就是把經濟學變成一種植根於硬數和事實的科學。與當時的許多經濟學家不同,帕累託的論文和書籍充滿了方程式。而他園中的豌豆讓他的數學大腦處於運動狀態。

如果這種不平等的分布也存在於其他生活領域呢?

帕累託原則

當時,帕累託正在研究各個國家的財富。由於他是義大利人,他首先分析了義大利的財富分配。令他驚訝的是,他發現義大利大約80%的土地僅由20%的人擁有。與他花園裡的豌豆莢類似,大部分資源都是由少數玩家控制的。

帕累託繼續在其他國家進行分析,並開始出現一種模式。例如,在仔細閱讀英國所得稅記錄後,他注意到英國大約30%的人口收入佔總收入的70%左右。

在他繼續研究時,帕累託發現這些數字從未完全相同,但趨勢非常一致。一小部分人似乎總是獲得大部分獎勵。少數事物佔大多數結果的這種觀點被稱為帕累託原則,或者更常見的是80/20規則。

不平等,無處不在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帕累託的工作幾乎成了經濟學家的福音。一旦他向世人展示了這個想法,人們就開始到處看到它了。80/20規則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普遍。

例如,通過2015-2016賽季的全國籃球協會,20%的特許經營權贏得了75.3%的冠軍。此外,只有兩支球隊 -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和洛杉磯湖人隊 - 在NBA歷史上贏得了近一半的總冠軍。就像Pareto的豌豆莢一樣,一些團隊佔了大部分獎勵。

足球中的數字更加極端。雖然有77個不同的國家參加了世界盃,但只有三個國家 - 巴西,德國和義大利 - 贏得了前20個世界盃比賽中的13個。

帕累託原則的例子存在於從房地產到收入不平等到科技初創公司的各個方面。在20世紀50年代,3%的瓜地馬拉人擁有瓜地馬拉70%的土地。2013年,世界人口的8.4%控制著世界財富的83.3%。2015年,一個搜尋引擎Google收到了64%的搜索查詢。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一些人,團隊和組織享受生活中的大部分獎勵?要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考慮一下自然界的一個例子。

累積優勢的力量

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之一。科學家在亞馬遜地區編目了大約16,000種不同的樹種。但是,儘管這種顯著的多樣性水平,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大約有227種「超顯性」樹種佔了雨林的近一半。只有1.4%的樹種佔亞馬遜樹木的50%。

但為什麼?

想像一下,兩種植物並排生長。他們每天都會爭奪陽光和土壤。如果一種植物比另一種植物生長得快一點,那麼它可以伸展得更高,捕獲更多的陽光,並吸收更多的雨水。第二天,這種額外的能量使植物生長得更多。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強大的植物擠出另一個植物並佔據大部分陽光,土壤和養分。

從這個有利的位置,獲勝植物具有更好的傳播種子和繁殖的能力,這使得該物種在下一代中具有更大的足跡。這個過程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直到比競爭對手略好的植物佔據整個森林。

科學家將這種效應稱為「累積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優勢開始變得更大。一家工廠在開始時只需要一點點優勢,擠出競爭對手並佔領整個森林。

贏家通吃效果

類似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

像熱帶雨林中的植物一樣,人類經常在爭奪相同的資源。政客們爭奪同樣的選票。作者在最暢銷列表的頂部爭奪同一位置。運動員爭奪同一枚金牌。公司競爭同一個潛在客戶。電視節目競爭同一小時的注意力。

這些選項之間的差異可能很小,但獲勝者享受大量的超額獎勵。

想像一下兩名女性參加奧運會。其中一個可能比另一個快1/100秒,但她獲得了所有的金牌。十家公司可能會推銷潛在客戶,但其中只有一家會贏得該項目。你只需要比競爭對手更好一點來獲得所有獎勵。或者,也許你正在申請一份新工作。200名候選人可能會競爭相同的角色,但只比其他候選人稍微好一點,會讓你獲得整個職位。

性能差異導致超額獎勵的情況稱為Winner-Take-All Effects。

在這些情況下,性能上的微小差異導致超額獎勵被稱為Winner-Take-All Effects。它們通常發生在涉及相對比較的情況下,其中您的表現相對於您周圍的表現是您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並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贏家 - 通吃競賽,但幾乎每個生活領域至少部分受到有限資源的影響。任何涉及使用有限資源(如時間或金錢)的決定自然會導致贏家通吃的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比競爭對手稍微好一些可以帶來超額獎勵,因為勝利者需要全部獎勵。你只贏了1%或1秒或1美元,但你獲得100%的勝利。稍微好一點的好處不是多一點獎勵,而是整個獎勵。獲勝者獲得一個,其餘獲得零。

Winner-Take-All引領贏家 - 最多

在個人比賽中獲勝者全能效果可以在更大的生命遊戲中獲得勝者最多效果。

從這個有利的位置 - 手中的金牌或銀行現金或橢圓形辦公室的椅子 - 贏家開始積累優勢,使他們更容易在下一次贏得勝利。從小幅度開始的趨勢開始趨向於80/20規則。

如果一條道路比另一條道路稍微方便一點,那麼更多的人會沿著這條道路前行,更多的企業可能會與它一起建設。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建成,人們有更多的理由使用這條道路,因此它獲得了更多的流量。很快你就得到了一句話,「20%的道路獲得了80%的交通量。」

如果一家企業的技術比另一家企業更具創新性,那麼更多的人會購買他們的產品。隨著企業賺更多錢,他們可以投資額外的技術,支付更高的薪水,並僱用更好的人。當比賽趕上時,客戶還有其他原因堅持第一項業務。很快,一家公司在該行業佔據主導地位。

如果一位作者點擊暢銷書列表,則發布商會對他們的下一本書更感興趣。當第二本書出版時,出版商將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營銷力量,這樣可以更容易地再次獲得暢銷書排行榜。很快,你開始明白為什麼一些書銷售數百萬份,而大多數人都在努力銷售幾千份。

良好和偉大之間的差距比看起來更窄。在每場額外比賽中,比競爭對手稍微優勢一點。

良好和偉大之間的差距比看起來更窄。在每場額外比賽中,比競爭對手稍微優勢一點。贏得一場比賽可以提高你贏得下一場比賽的機率。每個額外的周期進一步鞏固了頂層人員的地位。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稍微好一點的人會獲得大部分獎勵。那些稍微差一點的人最終幾乎沒有。這個想法有時被稱為「馬太效應」,它引用了「聖經」中的一段話說:「對於所有擁有的人,將會有更多的人,他們會有豐富的; 但是那些一無所有的人,即使是他們所擁有的東西也將被帶走。「

現在,讓我們回到我在本文開頭附近提出的問題。為什麼一些人,團隊和組織享受生活中的大部分獎勵?

1%規則

性能上的微小差異可能會導致隨著時間的推移重複發生非常不均等。這是習慣如此重要的另一個原因。能夠做到正確的事情的人和組織更加一致地更有可能保持輕微的優勢,並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不成比例的獎勵。

你只需要比競爭對手略勝一籌,但如果你能夠在今天和明天以及之後的那一天保持輕微的優勢,那麼你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獲勝的過程。感謝Winner-Take-All Effects,每場勝利都能帶來豐厚的回報。

我們可以稱之為1%規則。1%規則規定,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定領域的大部分獎勵將累積到與替代方案相比保持1%優勢的人員,團隊和組織。你不需要兩倍的效果來獲得兩倍的結果。你需要稍微好一些。

1%的規則不僅僅是指小的差異積累到顯著的優勢這一事實,而且還指出那些1%的人更好地統治各自的領域和行業。因此,累積優勢的過程是驅動80/20規則的隱藏引擎。

相關焦點

  • 帕累託法則: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你會是這20%的少數人嗎?
    帕累託分布是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一條的法則,他主要是告訴我們 :產出與報酬是不平衡的,少數的人做完大部分的工作,而這其中存在著無法解釋的原因。(一)、總有人比我們優秀,我們要和自己比較。在一個國家醫療體系中,20%的人與20%的疾病消家80%的醫療資源,所以這個法則說明:1,多數 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 2,少數 而能造成重要的影響,就跟我們常聽見的那句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是的,在一個群體中精英與笨蛋總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很平凡的。
  • 話語權永遠掌握在有能力人手中的
    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抱怨自己說話沒人聽,沒人採納,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其實這些都應該總結下自身方面的原因,為什麼沒人聽,為什麼得不到尊重。其實這就是沒有話語權,話語權都是掌握在有能力人手中的。縱觀各行各業都能發現話語權這種東西都是掌握在有能力人手中的,各個圈子都不外如是。
  • 「出生決定論」是最大的謊言,每個人的命運都該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重要的一點是:窮人受到挫折以後會安於現狀,對自己說沒本事了,就是這個命,然後把希望放在下一代;富人受到挫折以後,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突破,抓住一切機會往上走,絕不會把希望放在下一代。在仔細思考過窮人與富人的這些差別之後,我們就會發現:窮人只會妥協、不懂抗爭,在他們的觀念裡,出生決定論是最大的信條。
  • 地球的未來或掌握在人類手中
    2002年以來,我們看到一個奇怪的問題,那就是不少的報告又將「霍金預言」、「火星男孩」預言等問題提上了熱搜,這是為什麼呢?這可能是不少人將這兩個人的預言與2020年發生的問題聯繫到了一起,當然這裡我暫時沒有找到火星男孩說了什麼。但是關於「霍金預言」。確實提到了一些關於氣候方面的問題,這個如果將它說出來,確實還有一點需求,主要講的什麼問題?
  • 川普的一意孤行終於讓歐洲明白,必須把歐洲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現在不再是依賴美國保護我們的時候了,「當法國總統馬克龍來到亞琛接受著名的查理曼獎時,默克爾在頒獎時說,「歐洲需要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未來的任務。」她的演講獲得了熱烈的掌聲。在參加完七國集團(G7)義大利峰會後的一天,她對一群人說:「我在過去的幾天裡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這位德國總理在今年早些時候獲得了第四屆任期。她重申,歐洲人「必須真正把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當然與美國的友誼,與英國的友誼也很重要。但在儘可能的情況下,歐洲與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保持睦鄰友好關係,同樣重要。」
  • 真正有效的學習,不是向成功的人學,而是向掌握因果關係的人學習
    為什麼創業成功率這麼低?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創業成功?① 創業成功率為什麼這麼低?,但對應的每個知識體系我們卻不熟知,甚至連正確的邏輯原理都沒有掌握;這種摸著石頭過河的「肉身填坑大法「,會接連不斷的遇到岔路口,比如賽道的選擇,核心用戶的選擇,產品方向的選擇,商業模式的選擇等等,每一個都是關鍵決策,這些都只能創始人親自決定,選擇這麼做還是那麼做
  • 馮鉞:美國制憲的初衷就在於維護少數人利益
    美國獨立戰爭後,建立了邦聯制國家,並制定了邦聯憲法,但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漢密爾頓等人,於1787年組織撰寫了《聯邦黨人文集》,要求廢除舊邦聯憲法,通過新聯邦憲法,最後獲得成功,美國也由此突然搖身一變而成為一個聯邦制國家。《聯邦黨人文集》被視為對美國憲法的最好解釋,漢密爾頓等人則被譽為美國「憲法之父」。
  • 黑人受歧視,亞裔被稱為模範少數族裔,美國白人接受亞洲人了嗎?
    一、早期的亞裔美國人,其實和黑人奴隸一樣,在美國社會同樣沒有地位,受壓迫,只不過因為亞洲人能忍,所以才被稱為「模範少數族裔」如果把所謂「模範少數族裔」,理解成為白人社會對於亞裔美國人的尊敬,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我們是天才,我們忘記了我們是天才.那就是為什麼少數人統治了世界!
    如果你心懷憤怒,猜猜什麼會來到你身邊?當然是許多憤怒的人!當我觀察我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很顯然,我們給出什麼樣的狀態,就在現實生活中創造了什麼。沒有什麼比「受害者意識」更能削弱、控制和限制人了。忽然間,出現在你生活中的人正是幫助你從你不喜歡的境遇中走出來的人,因為你的狀態已經改變了,是你發出了需要從那種情境中擺脫出來的思想頻率。我們是如此程度的控制著自己的命運,簡直難以置信!而大部分人被教導相信是別人掌控著自己的命運,因而創造出了不如意的現實。
  • 美國掌握的ufo資料信息為什麼不公開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相信UFO確實存在,首先宇宙浩瀚無窮,既然人類可以誕生,也意味著其它星球也可能存在生命,甚至是高等智慧生物,消息表明,美國情報界一直掌握著最前沿的UFO消息,甚至有消息稱,美國抓到外星人並秘密研究中,當然即使這些消息不一定屬實,但其手中絕對有不為人知的資料,為什麼美國政府不公開UFO的資料呢?
  • 《道德經》告訴你的真相,大多數的人幾乎都不會成功!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人都有很多理想,但是現實中卻是,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為什麼這麼多的人都不能成功呢?成功到底靠什麼?努力?別逗了,農民叔叔夠努力了吧,好多人不還是那麼窮嗎?幸運?的確有很多人是很幸運的?
  • 被戀愛控制的「包麗」們:你的命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如果時間能夠倒流,我們真想給這位女孩說:你命一直都掌握在你的手裡。後來隨著工作原因,兩人相處越來越頻繁,他經常給予包麗學生會競選、工作上的建議,並最終在2018年年中與各自的男女朋友分手後走到了一起。但其實兩人的關係從戀愛第二天開始就已經顯露了矛盾,其中最主要爭吵的原因是牟林翰介意包裡有過男朋友。
  • 中國高溫超導研究領跑世界 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
    突破極限,中國高溫超導研究領跑世界  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報記者 吳長鋒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導研究團隊除了收看國慶70周年慶典外,每天依然到實驗室裡工作。在超導研究的歷史上,已經有10人獲得了5次諾貝爾獎,其科學重要性不言而喻。  1911年,荷蘭科學家發現水銀在極低溫條件下的超導性,開闢了科學研究的新領域。1986年,德國科學家與瑞士科學家發現了臨界轉變溫度為35K的銅氧化物超導體。  令科學家困擾的是,超導體的轉變溫度不能超過40K(約零下233攝氏度),這個溫度也被稱為麥克米蘭極限溫度。
  • 為什麼很多人辛勞一生,仍然生活在社會底層?
    勤奮就能成功?更錯!普通家庭的孩子通過努力想改變自己的命運?百萬分之一的概率,可以去試試……為什麼很多人勤勞一生,還在社會底層?因為如果僅僅通過努力就能成功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窮人了, 二八原則才是這個世界的真理!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羅馬,我們普通人怎麼和他比?什麼叫做成功?難道就是財富和社會地位嗎?
  • 《局中人》羅立忠說靈芝計劃是生意,為何金陵會和湯姆森都很懵?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由國防部官員組成的金陵會,竟然不了解這個計劃。反而國防部二廳下設的保密局處長羅立忠掌握著這個計劃的重要資料。這是為什麼呢?想來,這其中有三個原因:第一,源於何主任的失誤。第三,國防部派系林立,金陵會成員眾多。金陵會原本就是用來平衡派系的,如果讓其中某個成員掌握靈芝計劃,勢必引發其他人的不滿,同時也不利於靈芝計劃的保密。為此,靈芝計劃不能讓金陵會任何一人掌握,才能維護派系之間的平衡。
  • 職場潛規則: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某人從你那裡借了10,000元並答應償還你12,000,無論這個人的名聲如何,你直接借給他都是錯誤的,因為一旦你借了錢,你就無法控制對方。是否會償還。目前有兩種方法。一個不是借錢,而是錢在你手中,這是可控的,另一個是讓另一方給你抵押,另一方不償還這筆錢,你也不會損失。
  • 智慧型手機增長規律,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在雙11這樣的大促節中,在眾多老牌手機品牌中一枝獨秀的realme,必然會創造一個屬於國產手機品牌的全新記錄和歷史。既然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群雄分據,幾近飽和,realme一個新品牌何以能夠在回歸不久後,便能成為市場的寵兒,憑什麼?
  • 行星吞噬者的結局為什麼總是悲劇?他是編劇手中最好用的工具人!
    行星吞噬者最真實的戰鬥力: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行星吞噬者這個角色,他本質上是一位掌握了無盡知識的科學家,從來都不是滅霸或者復仇者聯盟那樣的戰士。吞叔利用知識為自己建造了盔甲,武器,甚至於他用來在宇宙中航行的戰艦,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
  • 我國版圖最大的朝代,為什麼卻不受人待見?只因沒有掌握話語權
    也許有的人認為因為元朝不是由漢族而是蒙古族所建立的朝代,受到民族情感方面的影響所以故意給它打了低分,但是清朝同樣不是由漢人建立的,大家卻對清朝的評價比較公正而客觀,元朝的評價為什麼會這麼差呢?為了能夠了解其中的真正原因,我們首先來看一看元朝時期的漢人生活狀況究竟怎麼樣。
  • 麥肯錫成功法則:二八定律都知道,想成功?先學會規劃
    值得好奇的是,他們對二八定律有著極為狂熱的偏執,認為掌握二八定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01重要的少數和不重要的多數二八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根據「二八定律」, 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數, 就能控制全局。生活中「二八定律」普遍存在, 比如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顧客; 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 80%的看電視時間花在20%的節目上; 80%的飲食重複20%的食譜。一系列現象如同黃金分割一樣常見!1、掌控了最重要的少數因素,也就掌控了全局。這是商界的一大真理,也是麥肯錫的一項制勝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