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位博弈的帕累託改進

2020-12-0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停車位博弈的帕累託改進

摘要

停車位的博弈,形成了一種近似於帕累託改進的局面。甲小區是2002年左右建成,1700戶人,只有500個車位,建成當時已充足,但隨著連年車輛暴增,和近兩年的新小區相比,屬於先天條件不足。小區的車位通過出售和辦月卡早已瓜分完畢,到最後,給小區訪客準備的幾張臨時卡也被蠶食,這屬於後天分配有缺陷。

  停車位的博弈,形成了一種近似於帕累託改進的局面。

  甲小區是2002年左右建成,1700戶人,只有500個車位,建成當時已充足,但隨著連年車輛暴增,和近兩年的新小區相比,屬於先天條件不足。小區的車位通過出售和辦月卡早已瓜分完畢,到最後,給小區訪客準備的幾張臨時卡也被蠶食,這屬於後天分配有缺陷。

  停車難,難於上青天。每當我開車回到甲小區的時候,總會想到曹操的詩: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因為停車,我幾乎經歷了各種奇葩事。停在修理廠門前,差點被卸掉輪胎;堵了通道,被一大早送貨的司機放氣;車被別的車堵上又沒留電話,急得團團轉。車位如此緊張,居民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周圍的道路理所當然成為停車場,到了夜晚,那陣勢,好似鐵龍圍繞,有些路段,不是一層,而是停了兩層。正因為如此,也算相安無事。

  這種平衡因為今年初交警加大執法力度而被打破。中午,晚上,早上,各個時段出行的車主都可能收到「牛肉乾」,一次忍了,兩次也罷,三次呢?終於引發了車主和執法人員的爭執。某一個夜晚,交警沿路貼單的時候,居民們圍攏上去,發出悲情呼喚:「車停哪裡?能捏小了放在家裡嗎?」

  官方執法自然是有道理的,不能亂停放,但停車位之缺,非一日形成,多年積弊,光圍堵不疏導,至少效果是存疑的。套用一下管仲的名言:車位足而不亂停。此次和執法的對話,稍有效果,居民們獲得了短時的喘息之機:牛肉乾的頻率減少了。

  但這終非長久之計,居民們開始向內挖掘車位潛力,所謂「窮則思變」。回頭來看,博弈的過程是令人欣慰的。已售出的車位,儘管有不少判例支持小區車位不應當被出售,但購買方付出了相當大的經濟代價,既成事實,改變幾無可能,各方選擇了默認。於是現有的停車卡就成為了突破口。首先,戶名與停車卡持有人不一致的首先被清理出來,釋放出第一批新增車位,但杯水車薪。接下來,博弈進入啃硬骨頭的階段。有卡的搬出了「先來後到、學位也是排位輪候」等等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沒卡的則提出了「提高車位使用率、大家作為小區居民都應當有停車的權利」,針鋒相對。兩方利益相關者中都自發產生了一些熱心人,草擬出支撐各自論點的理由,挨家挨戶進行說服動員。在博弈過程中,停車方式仍維持原有的狀態。整個討論過程整體是理性和平和的,僅有一兩戶人家採用了停車堵住出入口的不理性舉動,報警後也及時改正了。你來我往的討論、協調,最後促成了停車新規:停車卡廢除,無卡識別,先來後到,停滿為止,允許在不影響通行情況下的重疊放車,必須留挪車電話。

  新規實施以後,管理處也加大了宣傳力度,對於造成堵塞的、不留挪車電話的,通過每日公告進行曝光。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新秩序終於形成,讓停車場的使用效率成倍提高。這麼說來,加大交通執法力度,反倒促成小區民主進了一步,這恐怕是執法人員都沒有想到的功效。這次變動,買車位的沒有損害,以前沒有停車卡的獲得了停車機會,有停車卡的基本上只是增加了偶爾需要挪車的時間成本。客觀一點說,停車位的博弈,形成了一種近似於帕累託改進的局面。

  這當然不是什麼新秩序,公共場所的停車場不就是這麼運作的嗎?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要靠一個偶然事件才促成了停車場的優化使用?建立解決問題的機制,才是化解矛盾的長久之道。

(責任編輯:DF317)

相關焦點

  • 帕累託改進
    所謂帕累託改進(PARETO IMPROVEMENT)是以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Vil-fredoPareto)命名的,並基於帕累託最優(PARE-TOEFFICIENCY)基礎之上。帕累託最優是指在不減少一方福利的情況下,就不可能增加另外一方的福利;而帕累託改進是指在不減少一方的福利時,通過改變現有的資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 帕累託改進:戀愛至少是一方的進步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帕累託改進在戀愛中的解釋是:雙方在一起之後至少有一方會變得更好,同時沒有任何一方變差。之前總覺得,戀愛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戀愛有時更像一場博弈,沒有人會希望在戀愛中把自己變得更差,兩個人在一起的日子裡,至少有一方要比之前優秀。
  • 婚姻需要來點「帕累託改進」
    一說到資源分配,便會讓人不由想起那個著名的博弈論概念——「帕累託最優」。「帕累託最優」由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託提出並以他的姓氏命名。在他看來,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也不可能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好,這種資源分配的狀態,便是「帕累託最優」。  這種狀態是公平與效率的「理想國」,通俗地說來,「帕累託最優」是一種利己不損人的雙贏局面。
  • 帕累託最優的應用(上)
    帕累託這位老鐵,是義大利非常傑出的經濟學和社會學家,他對經濟學、社會學還有倫理學均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但他最為出名的,還是他創造的帕累託最優這一深刻概念。簡言之,帕累託最優的應用之所以那麼廣泛,是因為它能讓效率達到個人的最大化。
  • 「比舞招親」中的帕累託改進意義
    可我覺得「比舞招親」無害於人,同時對部分人有益,具有「帕累託改進」意味,沒什麼不好。  「帕累託改進」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它是指一種變化,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即一種改變中沒有輸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贏家。  帕累託改進是基於人們的既得利益而言,而不是人們試圖取得的東西,因為後者是沒有止境的。
  • 延遲退休應具「帕累託改進」效應
    但在制度調整中,必須確保延遲退休具有「帕累託改進」意義。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的劃定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期。時過境遷,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人口發展的基本態勢和可能走向顯然不可與60年前的狀況同日而語。
  • 對於無法定量分析的需求,產品經理靠「帕累託改進」判斷
    帕累託改進是什麼?是指在不損害任何一個人利益的同時,提升至少一個人的境遇。若我們持續做帕累託改進,直到沒有辦法在不損害任何一個人利益的同時,提升至少一個人的境遇,這樣的終極情況稱為帕累託最優。那本文就來跟大家談談對於無法定量分析的需求,產品經理怎麼靠「帕累託改進」進行判斷。
  • 蔡昉:從「帕累託改進」走向「卡爾多改進」
    過去的改革叫作「帕累託改進」:一定會給某個群體帶來好處,同時不傷害其他任何群體。這種改革機會現在已經很少了。這時候很重要的是看改革的整體收益是不是正的,是不是很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就可以形成「卡爾多改進」,即可以用總的改革收益,補償一部分可能在改革中受損的群體。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根本原因在於潛在增長率。解決方案應該是針對供給方,努力提高潛在增長率,而不是刺激需求。
  • 異地高考改革能符合「帕累託最優原則」嗎?
    必須讓所有利益相關者的關切、焦慮、意見得到公平展示,同等對待,使改革符合「帕累託最優原則」。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吸收不同利益群體代表參與決策,在協商和博弈中修正各自立場和意見,最終形成共識,進而產生各方都能接受的政策方案。晨霧感覺周光禮的回答除了有個「帕累託最優原則」我們看不太懂以外,周光禮講得很好。十分遺憾的是此前無論是教育部還是各個省區教委都沒有這樣去做。
  • 小程序開發是一種帕累託改進
    帕累託改進是經濟學術語。它描繪了這樣一種情況:一項政策的實施或者一個新事物的出現,沒有讓系統中的任何一個人變壞,但是至少讓其中的一個人變得更好,這就是帕累託改進。我們認為,小程序的出現,就是一種帕累託改進。
  • 斯威汽車詮釋「帕累託最優「
    150年前,曾有個叫維弗雷多·帕累託的青年在都靈大學度過了他的大學時光。正如龔大興在SWM斯威G01首發儀式上所說,「天地萬物一體,任何事情都是有聯繫的。」這位叫·帕累託的青年在都靈大學裡的攻讀和思考,日後影響了包括汽車業在內的許多經濟領域,並且與SWM斯威G01產生了奇妙的碰撞與聯繫。
  • 區塊鏈是否是解決網際網路帕累託困境的最終答案?
    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將帕累託最優最精華的部分概括到位,即在帕累託最優的條件下,如果一方想要獲得更大的利益,代價只能是損害另一方的利益,別無他法。帕累託最優是描述經濟效率和收入分配方式的一種狀態,當然這種狀態是屬於理想態,這是一種幾乎無法實現的「烏託邦」。
  • 銀行現場檢查帕累託改進
    後金融危機時期,各國監管當局基於加強金融監管的考慮,不斷改革包括現場檢查在內的、「以風險為本」的宏微觀審慎監管體制及運行機制,我國亦構建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現場檢查的專業部門,推動現場檢查呈現加速的帕累託改進。  現場檢查的理論基礎  筆者認為,現場檢查不僅有其實踐學問,而且有其豐富的理論支撐。只有釐清理論脈絡,才能使檢查「有的放矢」。
  • Excel中帕累託圖是什麼?如何製作帕累託圖進行數據分析?
    也叫做帕累託法則。帕累託圖(也叫做柏拉圖)就是專門分析二八定律的圖表。比如排查質量問題,我們只要花費少量精力和時間解決累計佔比達到80%的導致問題的因素,就能顯著改善質量問題,沒必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解決20%的問題。
  • 經濟學系列課程9:「帕累託最優狀態」的收入分配是最公平的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利用上篇文章講到的「帕累託改進」,再結合圖形,分析一下「帕累託最優狀態」與收入分配公平性之間的關係。同樣的道理可以判斷出,包括a、b、c、d四個點在內的曲線上任何一點代表的分配方式也都是「帕累託最優狀態」。以上論述也就回答了上一篇文章中留下的問題:在充滿競爭的經濟中,帕累託最優狀態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很多種。同時,從圖形中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不增加經濟社會資源總量的情況下,不存在「帕累託改進」的空間。
  • 大數據分析「帕累託法則」的作用
    帕累託法則是一個非常簡單但功能非常強大的管理工具。企業高管長期以來一直將其用於戰略規劃和決策。諸如20%的商店產生80%的收入,20%的軟體錯誤導致80%的系統崩潰,20%的產品功能驅動80%的銷售等,受到廣泛歡迎,善於分析的企業嘗試在他們自己的商業世界中找到這樣的帕累託法則。
  • 帕累託:一個以創造概念、命題而著稱的思想家
    他提出了帕累託最優的概念,並用無異曲線來幫助發展了個體經濟學領域。他的理論影響了墨索裡尼和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發展。帕累託因對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著名,後來被約瑟夫朱蘭和其他人概括為帕累託法則(80/20法則),後來進一步概括為帕累託分布的概念。
  • 一分鐘教你學會帕累託圖
    什麼是帕累託圖?帕累託圖是一種按發生頻率大小順序繪製的特殊直方圖,故又名排列圖、主次圖。帕累託圖與帕累託法則一脈相承,帕累託法則認為,相對少量的原因通常造成大多數的問題或缺陷,即80%的問題是由20%的原因導致的,故又稱二八法則或80/20法則。帕累託圖也用於匯總各種類型的數據。
  • 強大的帕累託分布——其可視化實現方法
    1.帕累託分布帕累託分布是一種冪律概率分布,以義大利土木工程師、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的名字命名,用來描述社會、科學、地球物理、精算和其他各種可觀察到的現象。帕累託分配有時也被稱為帕累託原則或「80-20」規則,即社會財富的80%掌握在20%的人口手中。
  • 日本旅行你想省幾百元,他卻省了幾千元,只因你忽略了帕累託改進
    為了能更清楚地說明這個問題,不得不提一位義大利的古典經濟學家維克弗雷多·帕累託,他有一個著名理論,即「帕累託最優」,它是我們做定製旅遊的理論基石。簡單而言,「帕累託最優」就是如何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前提下,讓自己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