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工程(江蘇段)在江蘇無錫開展線路首基試點。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供圖
1月8日上午10時,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工程(江蘇段)在無錫宜興市官林鎮前城村開展線路首基試點,標誌著白鶴灘入蘇特高壓直流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當天,在前城村臨津自然村的田野上,寒風凜冽,大型液壓機械投入工程基礎施工作業。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建設部陳松濤在施工現場介紹,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將承擔全球在建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的清潔能源輸送到江蘇的重任。首基試點是線路工程重要開工節點,有利於形成具有推廣意義的安全、質量控制措施和工藝標準,確保線路施工能安全、優質、高效推進。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西電東送」重點工程,該工程起於四川省涼山州布拖換流站,止於江蘇省蘇州市虞城換流站,可以將四川富餘水電大規模輸送至江蘇南部區域,助力長三角清潔能源轉型。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工程(江蘇段)是白鶴灘入蘇工程在江蘇境內的輸電線路,起於蘇皖省界明覺鎮,途經南京、常州、無錫、蘇州等四市八區,末端連接常熟虞城換流站,線路全長約220千米,新建鐵塔487基,預計2022年4月全線貫通。
白鶴灘水電入蘇特高壓直流工程作為國家「西電東送」核心樞紐工程,在無錫境內新建線路長度約110.8公裡,佔全省長度51%,新建鐵塔245基,建成後預計可提高無錫地區供電能力260萬千瓦,每年可輸送給無錫電量104億千瓦時,相當於替代無錫地區原煤消耗466萬噸,對於滿足無錫電力供應、優化清潔能源結構、助力大氣汙染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宜興段)線路總長約42.2公裡,鐵塔91基,其中57基位於蟹(魚)塘,佔總數的62.64%,位於農田30基,葡萄園2基,樹田2基。途經楊巷鎮、官林鎮、高塍鎮、和橋鎮、萬石鎮5個鄉鎮。
「線路途經蘇南經濟發達地區,水網密布,河流眾多,全線487基鐵塔中142基位於塘中。」白鶴灘入蘇工程江蘇段線路項目副經理陳兵介紹說,除了地質導致的基礎施工難,線路沿途還有密集的鐵路、公路、河流及電力線路,需跨越電氣化鐵路8次,高速公路10次,重要河流43次,500千伏電力線20次,施工安全風險高。在此之前,國網江蘇電力及時組建項目管理機構,制定完善各項管理流程,強化現場安全質量管控。「現場開發應用『精衛在線』智慧工地系統,在人員、機械、材料、技術、環境等方面實現在線監測,有力保障工程開工準備工作安全高效推進。」陳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