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將迎來「氧氣時代」?

2021-02-15 宇宙解碼

    雖然多年來,火星一直都是人類進行太空移民的首選星球,不過幾十年過去了,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仍然讓火星移民遙遙無期,而且即使人類有能力實現移民了,也有一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火星上的氣候環境,需要改造成和地球類似的模樣。

火星真的可以被改造嗎?

    火星改造的關鍵在於:讓火星擁有濃厚的大氣層、讓火星擁有氧氣、讓火星的溫度變得宜居、讓火星擁有豐富的液態水,只有這樣,火星才可以真的變身成「第二地球」。

    不過,想要改造火星並不容易,很多科學家都認為,以人類的發展速度,可能需要數百年,甚至成千上萬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火星改造,而且由於改造的過程實在是太複雜了,甚至也有科學家認為,人類可能永遠都實現不了。

    那麼,有沒有什麼簡單方便的辦法,可以讓火星變身成功呢?近年來,科學家們開始將目光放在了火星的「液態水」上,自從2008年NASA第一次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的存在,過去的12年裡,火星一直都不斷為人類製造著諸多的驚喜。

    但是火星的液態水和我們理解中的液態水不同,它其實是一個個的鹹水湖,也就是說,它無法供人類飲用,也無法供人類使用,那麼,是不是意味著火星改造徹底宣告失敗了呢?並不盡然,在科學家們的眼中,火星上的這些鹹水,可是有大用處。

火星或將迎來「氧氣時代」

    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最近在美國的《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通過研究發現,火星上的鹹水可以通過電解法,將它們分解成氧氣和氫氣,這樣一來,火星不僅有機會進入「氧氣時代」,更是有機會成為人類的「燃料星球」。

    研究者認為,未來如果人類真的有機會登上火星,可以在火星上通過這種新方法來自己產生氧氣用來呼吸,同時,也可以自產氫燃料,讓火星變成人類的太空站之一。

    說起來,前段時間,就有研究稱,日本和美國將在未來幾年內,於月球上建造燃料工廠,燃料的原料來源,就是月球上的水冰,可以說,一顆星球上如果存在水,無論它是哪種形式存在的,對於人類來說,都有辦法將它「變廢為寶」。

    所以,放眼太陽系之中,擁有水的星球其實並不少,只要人類科學技術水平足夠發達,終有一天,人類會將它們挨個變成太空站,實現自己星際旅行的夢想。

    曾經有科學家預言,大約100年內,人類就可以實現星際旅行,甚至可以飛離銀河系,雖然目前來看似乎更像是科幻片中的劇情,但是在人類當下科技大爆發的時代裡,仍然是有機會讓夢想變成現實的。你覺得未來的人類真的可以隨意穿梭於宇宙之中嗎?

相關焦點

  • 美國將在火星用二氧化碳製造氧氣!
    毅力號探測器將進行一次近7個月的火星旅行,並於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傑澤羅隕坑(Jezero)內以壯觀的「空中起重機」方式安全著陸。用二氧化碳製造氧氣2021年2月18日,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的傑澤羅隕坑降落時,它將進行一項劃時代的實驗,嘗試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珍貴的氧氣。
  • 美「毅力」號火星車將啟程,或可在火星生成氧氣!火星移民成真?
    很多小夥伴看到我這麼一說,肯定會說,美國又準備開始「吹牛」了,美國肯定又是號稱能在未來讓大家火星移民,而這個未來可能是好幾百年以後。NO,NO,NO,如果大家這麼以為的話,那麼就是大錯特錯了,當然美國是不是真吹牛我可不知道,但是美國這回並沒有將時間線拉得很長,並且這回時間線是在2021年。
  • 新技術可將火星滷水變成氧氣和燃料
    舉報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將火星上的滷水轉變成氧氣和燃料
  • 新技術可將火星滷水變成氧氣和燃料 有利於未來火星探索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將火星上的滷水轉變成氧氣和燃料。這一技術不僅有利於未來的火星探索,也可用在地球上,比如應用於國防和深海探測等領域。2008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研究了火星表面的土壤,發現火星上存在冰凍水。
  • 毅力號探測器將在火星上製造氧氣,這能幫助人類改造火星嗎?
    ,那麼火星上可能並沒有存在過生命,同時還毅力號還要進行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在火星上轉化氧氣。「毅力號」攜帶有一個名為MOXIE的儀器,這個神奇的設備能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並存儲起來,生成的氧氣將給未來的返回式火箭提供燃料以及登陸的太空人使用,NASA工程師Asad Aboobaker介紹MOXIE每小時轉化的氧氣非常少,大約僅能製造6到10克左右,這點轉化效率是遠遠不能滿足返回式火箭的需求,但它是首個在外太空轉化氧氣的設備將提供大量的數據資料
  • 移民火星成為現實!專家:「將水轉化成氧氣就可以了」
    太空中氧氣稀少(太空中並不是空無一物的),而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太遠,物資很難進行快速補充。但是最近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移民火星」已經有了一些更加可靠的方法,該報告說明人類「移民火星」或將成為現實,那麼這份研究報告是如何使「移民火星」成為現實的呢?
  • 歐洲航天局在火星上發現了氧氣移民外星的時代或許真的不是夢想了
    ESA(歐洲航天局)的ExoMars微量氣體軌道飛行器在火星大氣層中檢測到發光的綠色氧氣-這是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附近看到這種排放。這種由氧氣驅動的光為極光提供了美麗而獨特的綠色色調。然而極光只是行星大氣發光的一種方式。隨著陽光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包括地球和火星在內的行星的大氣層在白天和黑夜都不斷發光。白天和黑夜的發光是略有不同的機制引起的:黑夜是在相互分離的分子複合時發生的,而白天則是在太陽的光直接激發原子和分子(例如氮和氧)時產生的。
  • 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的新方法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在火星條件下製造氧氣的新方法,這一發現可能有一天會幫助火星上的太空人,這一方法似乎比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測試的效率高出25倍,該探測器將於2月登陸火星。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宇航局的程序有任何問題。
  • 在火星上製造氧氣或成現實
    據美國太空網2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通過研究彗星如何產生氧分子,設計出了一個反應器,在其中,他們用二氧化碳(CO2)撞擊金箔,獲得了氧氣。他們表示,新技術有望助力未來載人火星探索。  火星距離地球非常遙遠,所以能在火星上製造氧氣可節省大量金錢和精力。
  • 火星上的「滷水」是人類希望!新技術將把它變成氧氣,太驚喜了
    這個問題,近日終於有了答案,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稱,火星上的「滷水」未來開變成氧氣和燃料,人類移民火星,或許真的指日可待。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結果,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參與了這項研究工作,他們通過電解法,將成功過將地球上類似火星的「滷水」,變成了氧氣和氫氣。氧氣和氫氣的作用自不必說,一個可以用來供給人類呼吸,而另一個則可以供給飛船等進行燃料補給。
  • 火星探測迎來新高峰,近兩個月內三個國家將分別發送探測器至火星
    據《nature》雜誌2020年7月7日報導,中國、美國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將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全部啟動其火星探測計劃,分別將探測器送往火星,執行探測任務。「毅力號」將通過鑽頭對巖石進行採樣,樣品計劃於2031年送回地球。
  • 研究稱新方法可以將火星上的水轉化為氧氣
    研究人員說,它可以將鹽水分離成氧氣和氫氣。人類呼吸需要氧氣,氫可以用來為太空飛行器和設備提供燃料。研究小組指出,幾乎可以肯定,任何沒有結冰的水都充滿了火星土壤中的鹽分。通常電解將水分解為氧氣的方法需要先將鹽除去。研究人員說,這個過程可能很複雜,成本很高,而且對環境有害。他們說,他們發明的新方法可以直接將鹽水轉化為氧氣和氫氣。
  • 科學家提出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的計劃
    美國宇航局(NASA)數十年來宣布的最雄心勃勃的計劃之一是在2030年代將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NASA和其他航天機構在將人類送上火星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攜帶足夠的燃料和氧氣等,使任務能夠順利進行。NASA有一個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的計劃,並且正在7月發射的「毅力」號探測器上的一個較小的系統中測試這個計劃。探測器上有一個被稱為火星氧氣就地資源利用實驗設備(MOXIE)的小型裝置。該系統能夠將構成火星大氣96%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火星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只有0.13%,而地球上的氧氣含量為21%。
  • 火星上的水可以為火星殖民者提供燃料和氧氣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進展背後的新技術還可以用在潛水艇上,以便用海水製造氧氣。在火星上生存,任何潛在的殖民者必須得有氧氣來呼吸,得有燃料——如氫氣——來為設備提供動力。因此,他們在火星上發現的任何水源都將是無價之寶,因為他們可以用電和其他辦法將水分解成氫和氧。
  • 火星上氧氣含量突然增多, 好奇號探測器測到火星氧氣峰值!
    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古代古羅馬稱為"戰神瑪爾斯星"。 而在火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佔95.3%,氮氣佔2.7%、氬氣1.6%,氧氣只佔0.15%,水汽僅佔0.0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探測車的讀數顯示,在火星的夏季,火星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出現了驚人的躍升。
  • 火星上氧氣含量突然增多,好奇號探測器測到火星氧氣峰值
    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古代古羅馬稱為"戰神瑪爾斯星"。而在火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佔95.3%,氮氣佔2.7%、氬氣1.6%,氧氣只佔0.15%,水汽僅佔0.0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探測車的讀數顯示,在火星的夏季,火星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出現了驚人的躍升。
  • 火星探測迎來了「三國演義」
    其中,約有一半的任務由於部件故障、火箭發動機故障、軟體故障等原因宣告失敗,這就包括英國的「獵兔犬」火星登陸器和歐洲的「斯基亞帕雷利」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的墜毀。2021年,人類的火星探測迎來了「三國演義」。2月份,有來自三個國家的三個探測器飛臨火星。它們分別是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
  • NASA 計劃 2020 年在火星上製造氧氣
    「我們將嘗試從火星的大氣層製造氧氣。」 NASA 想要以他們的下一代火星 2020 漫遊車 (Rover) 來這麼做。
  • 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發現了氧氣
    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發現了氧氣好奇號火星車於2019年5月13日收集了這張自拍照的圖像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火星上工作的大型SUV漫遊實驗室好奇號(Curiosity)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停留了7年之久,一直是許多火星謎團的中心。
  • 美國科學家稱開發出新技術可將火星滷水變成氧氣和燃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將火星上的滷水轉變成氧氣和燃料。這一技術不僅有利於未來的火星探索,也可用在地球上,比如應用於國防和深海探測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