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出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的計劃

2021-01-15 cnBeta

美國宇航局(NASA)數十年來宣布的最雄心勃勃的計劃之一是在2030年代將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NASA和其他航天機構在將人類送上火星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攜帶足夠的燃料和氧氣等,使任務能夠順利進行。NASA有一個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的計劃,並且正在7月發射的「毅力」號探測器上的一個較小的系統中測試這個計劃。

探測器上有一個被稱為火星氧氣就地資源利用實驗設備(MOXIE)的小型裝置。該系統能夠將構成火星大氣96%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火星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只有0.13%,而地球上的氧氣含量為21%。

最近,來自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新技術,可以補充MOXIE的不足。MOXIE的功能是吸進火星大氣,並利用電過程將一個氧原子從每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分離出來。新的實驗技術使用了一種不同的資源,鹹水被認為隱藏在火星表面下的湖泊中。

科學家已經在火星表面下靠近南部冰蓋的地方發現了一個湖泊和一些鹹水塘的證據。研究人員表示,鹽水的存在是個大問題,因為鹹水可以利用電解作用分裂成氫氣和氧氣。研究人員指出,冰可以與二氧化碳共同電解,以產生氧氣和甲烷作為火箭燃料。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上是否存在鹽水沉積物還沒有得到最終證實。該項目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在未來10年左右,他們的系統能夠先進到足以與MOXIE和其他系統競爭。

相關焦點

  • NASA 計劃 2020 年在火星上製造氧氣
    在 NASA 眾多的計劃中,想要利用名為 MOXIE 的一項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設備,將微生物帶到給火星。這些微生物只有一個目的:在這顆紅色星球的表面上製造氧氣,並收集用來呼吸。在接受 Futurism 採訪時,Lightfoot 說:「為了人類未來的能力,下一個將要到火星的登陸器,火星 2020,有一個實驗,要在火星上實際嘗試製造氧氣。」
  • 美國科學家找到火星上製造氧氣的新方法
    火星上製造氧氣的新方法 美國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在火星條件下製造氧氣的新方法 "毅力"號探測器將於2月登陸火星,搭載的儀器將在一個名為MOXIE的鞋盒大小的化學裝置當中進行制氧測試,利用電能將二氧化碳分裂成氧氣和一氧化碳。這兩種物質都是有用的:氧氣用於維持生命,一氧化碳則是未來太空人從火星返回旅程中火箭燃料的構件。
  • 在火星上製造氧氣或成現實
    據美國太空網2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通過研究彗星如何產生氧分子,設計出了一個反應器,在其中,他們用二氧化碳(CO2)撞擊金箔,獲得了氧氣。他們表示,新技術有望助力未來載人火星探索。  火星距離地球非常遙遠,所以能在火星上製造氧氣可節省大量金錢和精力。
  • 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的新方法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在火星條件下製造氧氣的新方法,這一發現可能有一天會幫助火星上的太空人,這一方法似乎比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測試的效率高出25倍,該探測器將於2月登陸火星。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宇航局的程序有任何問題。
  • 移民火星不是夢?科學家研究用火星上的鹽水生產氧氣和燃料
    科學家研究用火星上的鹽水生產氧氣和燃料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28日 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在2024年之前將一名太空人送上月球,然後可能在2030年前往火星。
  • 如何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科學家:地球上有一種植物就能做到
    人類自從發現了地球以外的行星,便一直抑制不住太空的移民計劃,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科學家已經證實,人類目前最適合移民的星球是火星,但在移民之前有個最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人類呼吸所需要的氧氣。而現在科學家已經有了如何在火星產生氧氣的構想。在最新的「科學」雜誌上就詳細講述了在火星生產氧氣的構想,這主要得益於一種植物——藍藻,說到藍藻,大家一定聽說過,它因其旺盛的生命力,往往一不小心就成為湖泊殺手。在前些年我國還對藍藻泛濫進行過直接整治。
  • 人類可以在月球上生活了?科學家正設法製造氧氣
    而且,如今地球生態處於一個較為不穩定的狀態,更有人認為第五次滅絕大活動正慢慢開始,這更是驅使著科學家們盡其所能地尋找遷移之所。在眾多的星球中,火星和月球是人們較為關注的,經過長期的探索,這兩個星球也不負眾望地讓人們有一些合理的猜測。火星上可能曾經存在生命,而月球則成了我們有希望可以居住的一個理想星球。
  • 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攜彈直升機並在火星製造氧氣
    「好奇號」拍攝的火星表面除了尋找生命痕跡外,「毅力號」還將通過攜帶的MOXIE儀器進行製造氧氣實驗。MOXIE是使用一種固體氧化物電解的技術,通過類似燃料電池的反應,將二氧化碳分解出氧氣及一氧化碳,再在通過陶瓷膜分離出氧氣!
  • 毅力號探測器將在火星上製造氧氣,這能幫助人類改造火星嗎?
    NASA發射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在2021年2月18日抵達火星軌道,如果一切進展順利將會降落在火星的傑澤羅隕石坑區域,這個隕石坑位於一片衝積平原上,科學家相信隕石坑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曾是一個湖泊,毅力號探測器將在隕石坑的土壤裡尋找火星生命,NASA的科學家認為如果在傑澤羅隕石坑裡還找不到生命的話
  • 建立火星基地越來越靠譜?利用火星天然鹽水,可製造氧氣和氫燃料
    月球和火星將是人類記在小本子上要率先徵服的兩個星球。美國宇航局的重返月球計劃將在2024年之前讓太空人登陸月球。與馬斯克的太空競爭,誰將送首位女性登月,貝佐斯的BE-7引擎點火然後在2030-2040年期間將人類送往火星,美國民間商業火箭公司SpaceX在馬斯克的帶領下更為激進一些,他們的計劃是在2025年左右讓第一批人類站在火星上。
  • 美國將在火星用二氧化碳製造氧氣!
    毅力號探測器將進行一次近7個月的火星旅行,並於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傑澤羅隕坑(Jezero)內以壯觀的「空中起重機」方式安全著陸。用二氧化碳製造氧氣2021年2月18日,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的傑澤羅隕坑降落時,它將進行一項劃時代的實驗,嘗試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珍貴的氧氣。
  • 如果在火星上栽樹,能否增加火星大氣的氧氣含量?讓火星變得宜居
    其次,遠古時期的火星和地球氣候非常的相似。那時候火星上有河流、湖泊和海洋,生命是否在火星上出現過呢?這很值得我們去研究。最後,科學家認為人類在未來可以移居到火星上生活。這兩種物質可是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生命活動所必須的。那麼人類是不是可以通過在火星上栽樹來製造食物和氧氣呢?這樣火星不久就會變得適合人類居住了嗎?現在人們提倡通過栽樹來改善地球的環境。但是要在火星上栽活一棵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來看看我們在地球上栽活一棵樹需要哪些條件呢?
  • 科學家計劃以月塵為材料,煉製氧氣
    科學家想運用月塵製造氧氣,計劃從地球搬運催化劑至月球。若能順利製造氧氣,採礦工作或著有希望在下一個階段開展。月球一直是一顆備受矚目的星球。古時,人們便對頭頂皓月充滿了好奇,很想知道月球到底是怎樣的?也想知道月球上有什麼?受到科技條件的限制,古時候的人們尚未具備觀察月球的能力,登陸月球更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 火星上不僅有水,還可能有氧氣?來看看科學家是怎麼推斷出來的
    對於地球以外的星球,人類除了對月亮熟悉之外,估計就是對火星最為熟悉了。隨著許多國家開啟了探索火星的計劃,火星的面目逐漸地展現在人類面前。人類之所以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探索火星,是因為我們在它身上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 在火星上製造可呼吸氧氣?科學家發現新方法未來用於探索火星!
    我們知道,火星離地球很遠,所以能夠在火星上製造出可呼吸的空氣,可以節省從地球上一路運送氧氣的費用和精力。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方法,未來的火星探險者有可能自行產生氧氣。一個研究小組通過研究彗星發現了這種新的產氧反應。
  • 火星上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可不可以種植樹木產生氧氣?
    火星上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可不可以種植樹木來產生氧氣?火星上的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那麼救人,提出一個疑問,我們可以在火星上種樹來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嗎?火星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雖然火星也是有大氣層的,但是火星大氣層的組成部分和地球的完全不同,火星的大氣層以二氧化碳為主,氧氣含量是非常的少的,而且火星上的氣候異常的乾燥,由於大氣層非常稀薄,火星上的溫度也是非常低的,火星表面的溫度在零下55℃,而且火星兩極的水都是以冰的狀態存在,所以說火星上的固態水都是以冰的形式呈現。
  • 氧氣的季節性變化讓火星上的大氣更加神秘
    今年早些時候,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測量到一次令人困惑的甲烷爆炸,科學家們再次對大氣中氧氣的變化感到驚訝。火星上的空氣並不多,大氣壓力還不到地球上的1%。而佔火星大氣0.13%的氧氣是最新的科學難題。
  • 探測器Curiosity號發現火星上的氧氣水平在上升!
    早之前,科學家們在分析來自火星的輻射光譜時發現了在火星的大氣中存在氧氣,它的體積含量約佔0.16%。Curiosity號火星探測器在蓋爾火山口附近測量氣體含量近六年,它可以證實在火星上氧氣氣體成分的存在。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為了拯救人類,讓人類能夠更長遠的發展下去,科學家提出了移民太空的計劃。在這茫茫的太空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人類要想尋找「第二家園」實在是難上加難,這種難度就好比大海撈針,畢竟人類當前連太陽系都飛不出去,又該如何實現太空移民計劃呢?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為了拯救人類,讓人類能夠更長遠的發展下去,科學家提出了移民太空的計劃。在這茫茫的太空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人類要想尋找「第二家園」實在是難上加難,這種難度就好比大海撈針,畢竟人類當前連太陽系都飛不出去,又該如何實現太空移民計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