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獨特磁感能力 眼睛和嘴是磁場探測器

2020-12-02 TechWeb

騰訊科技訊(過客/編譯)在動物所掌握的所有超級感覺中,感覺地球磁場的能力很可能是最令人費解的。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我們就知道鳥類有這種能力,但是每一次嘗試探索這種磁感能力都似乎讓這件事情進一步複雜化。

科學家已經發現鴿子大腦中能夠解碼磁場的神經元

看一下最新的發現。貝勒醫學院的吳樂青和大衛-迪克曼已經發現鴿子大腦中能夠解碼磁場的神經元。它們根據地磁強度和指向方向而以不同的方式散布。這是一大進步。科學家們已經鑑定出了對於磁感有重要作用的大腦部分,但是沒有人能夠成功確認導致這種感覺的真正神經元。研究磁感的米利亞姆把它稱為「這一領域的裡程碑」,它是長期以來都難以獲得的關鍵謎題部分。

但是吳和迪克曼的發現沒有解決這個磁感謎題。如果有的話,它使這個謎題更加複雜。直到最近,科學家們認為鳥類有兩個單獨的磁場探測器,一個在眼睛中一個在鳥嘴中。似乎新的磁性神經元並未連接到任何一個探測器上。迪克曼說「我們不能確定信號來自哪裡。」如果這些神經元對磁場做出反應,鳥類的哪一部分把信息傳遞給它們,還存在第三個傳感器嗎?

尋找神經元

吳和迪克曼把鴿子放置在一組能夠產生定製磁場的線圈中來尋找它們的神經元。首先他們控制線圈取消了鴿子頭部周圍的地球磁場,接下來,他們創造了自己的磁場而且逐漸改變它們的強度和方向。隨著磁場移動,吳和迪克曼記錄了鴿子腦幹前庭的獨特神經元活動,這個區域聯繫著大腦和脊柱而且也涉及到平衡。在早期試驗的基礎上,他們知道當鴿子使用它們的磁感能力時這一區域的神經元發生變化。

他們發現它們周圍磁場強度變化時有53個向不同方向移動的神經元。它們對地球磁場自然產生的一系列強度最敏感。它們的方向也因磁場在地平線上的指向而不同。最後一點是一個驚喜。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早期試驗表明鳥類對地球磁場的極性並不敏感。但是吳和迪克曼的試驗表現出另外的性質。當「北極」在鳥腦袋周圍移動的時候,神經元完全指向了一個方向,而且在相反的極性則表現最弱。

現在,這兩位想要了解鳥類如何使用這種信息來導航。這很容易猜測。方向感告訴鳥類向哪飛,就像一個指南針。高度感提供了關於緯度的信息。強度感能夠告訴鳥類它到底在哪,因為地球各地的磁場強度是不同的,通常都有很好的標度。這些都是似乎可信的理論,但是事實上它怎麼工作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有一個更大的奧秘。

傳感器在哪?

如果這些神經元處理磁場,什麼反饋給它們信息呢?指南針在那裡?我們知道鳥類在它們的眼中有一個指南針,依靠的是名為隱花色素的蛋白質和一點量子力學。當蛋白質感覺到藍色光,它把它的電子之一分流到一種名為FAD的合作分子。電子通常都是成雙成對的,而且攜帶單獨電子的分子被稱為自由基,就如隱花色素和FAD現在正在進行的。

電子擁有旋轉的性能,隱花色素和FAD的電子連接在一起,因此它們或者一起旋轉或者反向旋轉,這些狀態擁有不同的化學性能,而且自由基對能夠在它們之間碰撞。這裡就是地球磁場進來的地方,它能夠影響這些碰撞。在這種情況下,它能夠影響自由基對參與的化學反應的結果或者速度。這就解釋了活的細胞如何能敏感察覺這樣弱的地球磁場。這同樣解釋了為什麼鳥類需要依靠體內的羅盤飛行。在百葉窗籠子中的一隻知更鳥會嘗試在這個困境中逃離出去,即使它看不到任何的地標。如果你遮蓋住知更鳥的右眼,它就會失去方向感。

隱花色素存在於視網膜中,而且似乎它連接到名為Cluster N的大腦部分。直到今天,我們仍然不知道關於磁場的信息如何從眼睛中傳遞到大腦,或者在那裡它如何處理。幫助揭開磁感角色的託斯滕-麗茲曾經告訴我:「我們需要找到磁性神經元。」

吳和迪克曼的研究或許看起來提供了答案,但是不是的。他們鑑定的腦幹神經元完全不靠近Cluster N區域,而且它們對於磁場的極性做出反應。迪克曼說:「隱花色素的觀點不能為你提供極性信息。」他們兩人認為鳥類磁性神經元的性能更像用磁鐵礦做成的傳感器,這種磁鐵材料能夠用作小的羅盤。直到最近,科學家們認為鳥類在它們的鳥嘴中有這樣的傳感器。鳥嘴中的神經元可能含有磁鐵礦晶體,而且通過三叉神經像大腦傳遞信息。每件事都似乎說得通。

但是本月初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駁斥了這一觀點。克裡斯多夫-特萊柏表示在鳥嘴中的地鐵礦事實上發現於名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中,而不是神經元,而且它們並不包含磁鐵礦。相反的是這些細胞簡單的從紅細胞中回收鐵元素,而不是使用它們感覺磁場。或許在鳥嘴中仍然存在一個磁性傳感器,但是它同人們假設的完全不同。

因此如果腦幹中的磁性神經元並不是從眼睛或者鳥嘴中獲得它們的信號,什麼替代了它們呢?迪克曼認為答案在於內耳,而且那就是他正在研究的部位。他說:「或許大腦中有兩個甚至三個接受器一起工作。」比如說,當你走來走去的時候,你的大腦把你眼睛看到的信息和內耳獲得的信息結合起來,或許磁感以同樣的方法工作。

相關焦點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人腦具有磁場感應能力
    科學界已經知道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科學家在自然界許多物種中都發現了磁感應能力,生物的磁感受能力也一直在業內被稱作生物「第六感」。但作為進化如此高級的人類,卻似乎意外地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可以感應磁場。昨天,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在eNeuro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鳥類識別磁場能力可能與眼部蛋白有關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瑞典一項新研究發現,鳥類識別地球磁場的能力可能與眼部的一種蛋白有關。有一種理論認為,鳥類感知地球磁場的受體可能存在於眼睛中。如今,瑞典隆德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斑胸草雀眼睛中的各種蛋白,發現一種叫Cry4的蛋白與其他蛋白不同:只有Cry4蛋白能夠一整天內或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Cry4屬於一類叫做隱花色素的蛋白。一般來說,隱花色素主要是調節生物鐘,但也有研究認為它對地球的磁場有感應。
  • 研究推測細菌能幫助動物感知地球磁場
    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哲學彙刊B輯》雜誌的一篇新文章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說,認為這種無法解釋的感覺可能是動物之間共生關係的結果,而一類特殊的細菌具有沿著地球磁場線定向的能力。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意識到蜜蜂、鳥類、鯨魚和鰻魚等一些生物都有感知地球磁場的能力。這種奇特的感覺被稱為磁感,但支撐這種奇特感覺的確切機制還沒有得到確鑿的解釋。在過去的幾年裡,有人提出了一種關於磁感的新假說,被稱為 "共生磁感假說"。這一觀點認為,趨磁細菌是某些動物磁感背後的根本解釋。趨磁細菌是一類特殊的細菌,已知它們會利用被稱為磁體的特殊細胞內細胞器與磁場對準。
  • 德國發現鳥類如何辨別方向:靠的是地球磁場
    12月9日消息,最近德國科學家發現,鳥類利用右眼查看地球磁場,並依此導航。研究人員說,鳥類用右眼看到磁場,並把信息傳遞給左腦。磁力圖產生的明、暗陰影,鳥類利用它們的正常視覺就能看到。當鳥兒轉動腦袋時,陰影會發生變化,鳥兒把陰影的圖案當做視覺指南針,用來判斷方向。科學家認為,鳥兒視網膜上的分子在遇到藍光時,會變成活躍狀態,每個分子擁有一個不成對電子,形成一個「自由基對」。磁場的出現對這些自由基對分子重新恢復到不活躍狀態所需的時間產生影響。
  • 動物的磁場第六感可能來自細菌
    儘管在過去的50年裡,動物利用地磁場進行定向和導航的現象已經得到證實,但這些動物體內的磁感應器官及其結構的身份仍然難以捉摸。為什麼一些動物有磁場的 &34;?比如海龜能夠回到它們出生的海灘。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生物系的助理教授羅伯特·菲塔克和英國及以色列的研究人員最近在《皇家學會哲學期刊B:生物科學》雜誌上撰文,提出了一個理論,即,動物的磁感來自於與趨磁細菌的共生關係。
  • 科學家:人大腦有感應磁場的能力
    大家會想到什麼是特異功能還是那種直覺式的預知,以前這樣的研究並無實際證據   但現在人類第六感已經被證實了,他也叫磁感,其實這種感覺在鳥類以及多種生物上已經被證實了!
  • 今日科技話題:中醫經絡研究、最大飛行鳥類、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空中飛行物探測、磁場
    此次發現的這類偽齒鳥或許是有史以來能夠飛行的最大鳥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報告》上。,就像是長了一嘴尖牙。《物理評論快報》雜誌撰文指出,他們找到一種方法,規避了一個有178年歷史的理論,有效消除了遠處會使實驗讀數混亂的磁場,這是科學家們首次以一種有實際用處的方法做到這一點,有望促進量子技術和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發展。
  • 動物能「看見」地磁場?科學家揭開動物自帶導航之謎
    在科學家切開一些已死鳥類的頭時,他們發現最有可能的原理可能是氣味,大約35%的腦專門負責處理氣味信息。相反,鴿子天生不遷徙,它們渴望回家並一直待在那裡。它們實現這一目標的強大導航工具是它們嘴上的氣味探測器和磁場探測器,而不是它們的眼睛。哈佛大學科學家最近的研究表明,鴿子在回家過程中不能記住公路和鐵路等人造的路標。美國南密西西比大學鳥類遷徙專家弗蘭克·摩爾教授稱,對於任何動物而言遷徙都十分危險。
  • 神秘的第六感:是人腦的磁場感應能力?
    相關團隊通過新方法獲得了首個神經科學層面的證據,證明了人類確實有磁感。也就是說,人類除了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肌膚(觸覺)之外,還有第六感。上學的時候學過,鳥類飛行分辨方向是通過對地磁場感應作為導航的;而除了鳥類還有很多的動物對於磁場也是有所感應,也是在這個時候一些科學家開始猜測人類是不是也對磁場有所感應呢?
  • 科技話題:中醫經絡研究、最大飛行鳥類、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科技話題:中醫經絡研究、最大飛行鳥類、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空中飛行物探測、磁場、「朱諾號」探… 2020-11-1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研究發現人腦對磁場具有強烈感應
    本文圖片均來自「環球科學」微信公眾號科學界已經知道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科學家在自然界許多物種中都發現了磁感應能力,生物的磁感受能力也一直在業內被稱作生物「第六感」。但作為進化如此高級的人類,卻似乎意外地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可以感應磁場。3月19日,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在eNeuro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人類「第六感」是真的:人腦對磁場具有強烈感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第六感」這個詞,「第六感」實際上是對生物的磁感受能力的統稱,此前科學家們已經證實了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動物都擁有磁感應能力。但一直以來,高智商的人類到底有沒有「第六感」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3月19日,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在eNeuro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揭曉了答案:人類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第六感的最科學解釋,人腦可以感受磁場變化,美國加州實驗已證實
    科學家在最近的研究磁場的時候,首先利用動物做試驗,像一些可以感應磁場的烏龜、鳥類、蜜蜂等等,都可以利用磁場來進行生物導航,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在研究人類的磁感問題。既然動物都可以感應磁場,那麼人類是否也能像動物一樣呢?來自美國加州的研究團隊最近找到了最好的答案,另闢蹊徑來探測人類的磁感能力。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活細胞對磁場的反應
    據外媒報導,動物界最顯著的「第六感」之一是磁感--探測磁場的能力--但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仍然是個謎。
  • 鳥類識途之謎告破 鴿子喙部發現磁場感應器(圖)
    鴿子可以從數千英裡的地方找到回家的路,這是一種離奇的能力,許多世紀以來,鴿子的這種本能一直引發人類研究這種能力的興趣,但是這種鳥類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線,一直以來都是個未解的謎題。  較為權威的解釋包括敏銳嗅覺說和探測磁場說。如今在經過數十年的調查研究後,科學家證實了鴿子的上喙確實具有一種能夠感應磁場的晶胞,正是這種器官為鴿子的飛行導航。
  • 德國科學家新發現 鳥類用右眼觀地球磁場導航
    雪雁在遷徙的路上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3日報導,德國科學家近期發現鳥類是通過右眼觀察地球磁場進行導航的很久以來,人們就知道鳥類能夠感應磁場,並利用它進行導航,特別是冬天往南遷移的時候。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發現,鳥類實際上可以用右眼看到磁場,然後把這個信息傳遞到左腦。它們通常用正常的視力就可以看到磁場形成的淺色或暗色的陰影,不同的方向陰影的圖案也不一樣,所以就給了鳥類一個視覺上的「指南針」。
  • 獨特的眼睛:在世界上擁有美麗和獨特眼睛的5個人
    眼睛是心靈之窗,我們用眼睛觀察周圍的環境與人,觀察和熟悉陌生的事物,並與他人建立聯繫,甚至做更多的事情。與此同時,眼睛還是非常美妙的人體器官,因為每個人的眼睛都不一樣,而且這個世界上擁有好幾種顏色的眼睛。有一些人的眼睛因為罕見的色彩等情況而被人們所喜愛。在本文中,小編就為你帶來了,在世界上擁有最美麗和最不尋常的眼睛的5個人。
  • 美科學家發現人類第6感,我們真有磁場感應,能像鴿子那樣導航嗎
    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之外,科學家們也曾經熱衷於探尋人類的第6感,如今終於有了答案,那就是原來的人類還可以對磁場產生感應,因此人類對磁場的感應,以後就可以稱為第6感了,或者我們也可以將其稱之為「磁感」。
  • 美歐兩探測器將近距離揭秘日冕、太陽風和太陽磁場—新聞—科學網
    在此軌道上,太陽軌道器將成為首個能直接為太陽兩極拍照的探測器。目前,我們對太陽極地的了解也很少。 揭開太陽風的「廬山真面目」 此外,這兩款探測器都將研究太陽風——太陽持續不斷噴射出的充滿內太陽系的、被磁化的氣體,其與整個太陽系的磁場、大氣層甚至太陽系內天體的表面相互作用。在地球上,這種相互作用會引發極光,有時會破壞通信系統和電網。
  • 科學家:南大西洋磁場出現異常!地球磁場強度削弱9%
    眾所周知,近幾十年來地磁北極已經從加拿大快速移動至了西伯利亞,這引發了科學界對地球磁場的深入探索。然而,地磁學家們在繪製全球磁場圖時又發了一種極端異常的現象——位於南大西洋的地磁場強度出現明顯下降,仿佛在封閉球形的地磁場上鑿出了一道道裂口。這一現象究竟意味著什麼?研究人員再次陷入困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