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好可愛呀!」
六歲的女兒一拿到這本書,就低頭撫弄著封面上畫著的那隻渡渡鳥,喃喃自語。
那隻渡渡鳥體態渾圓,嘴巴大大,憨態可掬,確實很招人喜愛。
「它是什麼鳥呢?」
女兒問我。
老實說,若不是封面上碩大的書名《你好,渡渡鳥》,我不可能準確回答女兒的這個問題。
「能帶我去動物園看看真正的渡渡鳥嗎?」
女兒顯然對這個萌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然可以。」
我滿口答應,完全沒意識到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女兒識字還不多,我們就並排在沙發上坐下,一起看這本繪本,我為女兒讀上面的文字。
繪本畫風柔和,與故事的溫馨相得益彰。文字不多,句子簡短而明快。
故事主角瑪莎是個喜愛動物的小女孩,她家屋後有片小樹林,那裡生活著的小鳥們似乎都是瑪莎的好朋友。
有一天,瑪莎「結識」了一位新朋友,「它很有趣,又很友好」。
瑪莎查閱書籍,才知道她這位新朋友叫「渡渡鳥」,而且,書裡還說這種鳥已於1681年滅絕。
看到這裡,我才知道,世上已無渡渡鳥,它們早在三四百年前就已被人類捕殺殆盡。
女兒對這個「消息」頗為「不滿」,「他們為什麼要捕殺渡渡鳥呢?」
對我而言,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
所幸,女兒對繪本故事更為好奇,並未揪住這個問題窮追猛打。
故事裡的瑪莎自然知道「滅絕」的意義,所以,她對這位新朋友倍加珍惜、用心呵護。
她與這位新朋友一起玩紙牌、蕩鞦韆、吃甜甜圈,共享歡樂;同時,又小心翼翼地守護著秘密,不讓外人知道。
不過,長時間守護一個秘密並不容易,尤其是對於一個孩子而言。
雖然已足夠小心,瑪莎還是說漏了嘴,秘密被透露給了一個郵遞員。
「說漏嘴」事件把故事推向了高潮。
意識到自己失言的瑪莎很苦惱,不過,這個聰明的小女孩並沒有獨坐愁城,而是積極地思考補救辦法。
她真的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當郵遞員帶著動物園工作人員、新聞媒體人等蜂擁到瑪莎家時,瑪莎指著一片空地說:「渡渡鳥就在這呀!」
沒錯,瑪莎說謊了,但這個謊說得好。
有些時候,人就應該說謊。
我之前也常常這樣教育女兒,看了這本繪本,我覺得女兒對「有些時候」的理解應該會更具體一些。
若不說謊,美好的事物就會被摧毀,這種時候,說謊才是最大的「善」。
瑪莎用「善」的謊言驅散了獵奇的眾人,她和渡渡鳥的「危機」暫時解除。
這次「危機」似乎也讓瑪莎更為成熟、更有擔當,她要更用心地保護她的美好——渡渡鳥。
為了更好地守護,我必須離開!
這個小女孩決意暫時不再去見她心愛的渡渡鳥。
這個情節,我總覺得,作者不僅僅是為孩子設計的,也是為父母們設計的。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渡渡鳥。他們柔軟、脆弱,讓父母放心不小,不敢放手。
但是,孩子都是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悄悄成長。
隨著孩子年齡漸長,離開和放手才是呵護孩子的最佳方式。
繪本裡,決議放手的小女孩瑪莎忐忑不安、憂心忡忡……
那種狀態,如同剛剛把孩子送入幼兒園、小學或大學的父母們……
在忐忑的擔憂中,小女孩瑪莎熬過來夏天,又熬過了秋天和冬天。
在新一年的春暖花開之時,再也無法忍耐的瑪莎衝進了屋後小樹林……
結局很溫暖。
那隻渡渡鳥似乎活得更好了,他有了自己的伴侶,還將有自己的孩子……
在瑪莎看不見的地方,渡渡鳥也在成長。
眼前的美好掃清了瑪莎的不安與憂慮。
瑪莎很開心,如同父母看到自己茁壯成長的孩子。
我應該感謝這個歡快而溫馨的故事,它給了我和女兒如此美好的半個多小時;而且,無論是女兒還是我自己,似乎都從中領略了一些有關愛與保護的道理。
看完繪本,女兒說:我以後不在野外抓蝴蝶了,我就看著它們在花叢中飛就好了。
而在合上繪本的那一刻,我的腦子裡,突然蹦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是渡渡鳥呢?
理論上講,把繪本裡的渡渡鳥換成其它一種已滅絕的鳥類,也不會影響故事的趣味性。既然這樣,作者為什麼要選擇已滅絕了三百多年的渡渡鳥呢?選擇一個「近期」才滅絕的,不是更震撼嗎?
帶著這些疑問,我特意查了一下渡渡鳥以及繪本作者的相關信息。
渡渡鳥曾經生活在印度洋裡的模里西斯島,在歐洲人發現這片土地之前,這裡是渡渡鳥和其它一些鳥獸的天堂,就如同瑪莎屋後的那片小樹林。
葡萄牙人、荷蘭人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小樹林」的寧靜,肉質鮮美的渡渡鳥也被他們捕殺殆盡。
它們為什麼不像當地其它一些鳥獸一樣逃跑?
應該會有人這麼想。
答案,差不多就如同繪本裡所說,渡渡鳥「很有趣,也很友好」。
據說,渡渡鳥對人類有種莫名的好感。
面對來自海上的歐洲人,它們如同熱情好客的印第安人,不但沒有逃跑、沒有攻擊,還熱情地迎了上去……
印第安人的好客,我們尚能從他們文化中找到解釋,但沒有人能明白渡渡鳥對人類的好感因何而來。
令人感慨的是,無論是印第安人的好客,還是渡渡鳥的好感,都沒有給自己的族群帶來好運,而是招來了滅頂之災。
從某種意義上講,歐洲人曾經的殘暴辜負了這個世間的美好!
《你好,渡渡鳥》的作者尼古拉斯約翰弗裡思是英國人,遊歷世界多年,他的繪本多與他的遊歷有關。
或許作者到過模里西斯,被當地的美景以及有關渡渡鳥的傳說觸動過,所以才創作了這本《你好,渡渡鳥》。
我總覺得,作者尼古拉斯約翰弗裡思創作這繪本時,他的目標讀者裡不僅有小朋友,還有你我這樣的成年人。
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似乎都能從這個繪本裡讀到屬於自己的感動。
對我而言,我覺得繪本是想告訴人們:世間所有的美好,都要有人用愛與智慧精心守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或幾隻「渡渡鳥」。
願世間人們,都能像瑪莎一樣,用愛與智慧精心守護他們的「渡渡鳥」,讓世間所有的美好都不被辜負!
這本《你好,渡渡鳥》或許能讓你讀到屬於您自己的感動。
麥田裡的歌 歡迎您常來,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