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妍
人的一生,走過太多的路,看過太多的美景,也會在最好的年華去相遇最好的故事,然後在最好的故事裡靜靜成長,而成長的背書留白上,會清晰地寫著:有些人、有些事是需要用盡一生去守護的!——馬妍
鯨,世界上被認知為體型最龐大的哺乳動物,擁有著同樣不可參透的鐘靈毓秀,並深藏在汪洋之域。那是翱翔在浩瀚靜謐中的獨行的王者。如此厚重而遙遠的它,卻描繪著對世間最美好的守護,賜名為「鯨落」。
那是:一鯨落,而萬物生的美麗。
鯨,是一種天賜靈氣的生物,可以清晰的感應自己生命的盡頭。當它知道歸息將近時,就會選擇靜靜地沉入深海,那將是它留給這個世界一份最後的溫柔。
然而,一座鯨的軀體,可以供養一套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
也就在海洋的深處,鯨用自己最後的供養,以一場鯨落的謝幕,維持了至少有43個種類及12490個生物體的生存,促進著深海生命的繁榮與生息。
所以,鯨因大海而生,大海因鯨而繁茂,這就是海與鯨之間從不言語,但又最為美好的彼此守護。
這樣的思索,在不經意間,卻幫我推開了20年前的記憶閘門。
那是一個極為炎熱的夏日午後,一個滿面塵灰、嘴唇滄裂的老人,不請自來地走進了我生長的馬家大院。
他的一出場,就極為熱切地表述著自己,並滿眼凝神地望向院落裡每一個人。依據他的介紹:他來自萬裡之外的安徽老家,特意要為我們送上家譜的人。
其實,講句有些落寞的真話,在那時就已經有很多人,早已把家譜這件事看得並不是那麼重要了,所以就連我的名字,都沒有用上家譜中必須應用的「常」字。甚至包括比我輩分還小的孩子們,也都不會在意這件事了。
當這位老人,把自己保藏的一份自製家譜送到父親的手中時,神情之間不免生出些許悵惘。原來,這些年,自從他退休之後,就把大部分的精力和財資全部投入到製作和派送家譜這件事上,想他能從安徽來到黑龍江,就知其所言無虛,儘管不是誰都能真正理解他。
在他看來,這是一件馬氏家族裡極為重要的大事,總要有些後人秉承祖先的遺願完成此事。所以,他想以自己的餘生,來用心做好這件事。
當他僅停留了一日之後,再次風塵僕僕的上路前,還不忘一字一句地提醒父親:萬萬保存好這份家譜,這是我們的來源,也是我們的根本。
光陰荏苒,事情過了這麼多年,那日父親恍然提及此事,言語中他也渴望能夠回趟安徽老家,也去看一看,也想按照族譜上的記載去尋一尋親人們。而他的神情與樣子,竟也流露出與當年那位老人同樣的熱忱。
於是,惶惑之間,我似乎第一次明白了「尋根覓祖」的深意:
人這一生,根的源頭是家,無論你行至千裡、萬裡,有些庇佑與補償都是來自原始血脈信仰,一生不斷,一生綿延!
新氧空間座右銘:每個人都該知道自己來與何方,歸去何方。秉承祖先賦予我們的信仰與告誡:謙卑做人,心存善良。就如一隻深海之鯨,終要懂得:敬畏生命,守護萬物。
本文版權為作者所有,嚴禁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