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死去後緩慢沉入海底的現象稱為鯨落。
一座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
巨鯨落,萬物生!
其實大家對鯨落肯定已經不陌生了,但我還是想給大家在詳細介紹一下,因為直到今天,每每看到鯨落的相關畫面,我還是會為之震撼。
鯨落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深海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鯨落生態系統可分為四個演化階段:
1、移動清道夫階段: 在鯨屍下沉至海底過程中,盲鰻、鯊魚、一些甲殼類生物等以鯨屍中的柔軟組織為食。這一過程根據鯨的大小可以持續4至24個月。期間近90%的鯨軟組織會被分解。
2、機會主義者階段: 一些多毛類、甲殼類等小型生物會將殘餘鯨屍作為棲居環境,依靠鯨屍殘渣存活。這個過程大概可以延續兩年。
3、化能自養階段: 這個階段,深海裡大量厭氧細菌進入鯨骨,分解其中的脂類,使用海水中的硫酸鹽作為氧化劑,產生硫化氫。化能自養細菌例如硫化菌,則將這些硫化氫作為能量的來源,獲得能量。而與化能自養細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能量補充。鯨骨體型巨大,分解又十分緩慢,一頭大型鯨可以維持這樣一個綠洲和裡面上百種無脊椎動物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4、礁巖階段:當殘餘鯨落當中的有機物質被消耗殆盡後,鯨骨的礦物遺骸就會化身孤島,作為礁巖成為生物們的聚居地,藻長花開。
一念山河成,一念百草生。鯨把它的血肉融入深海滋養萬千生靈,將它的骨骼化作綠洲給萬物一個家,鯨落是死亡更是重生。鯨落的美,是它將最後的溫柔毫無保留的留給了大海!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
鯨落的過程是悲壯且孤獨,可大家聽說過嗎?曾經有一隻叫做Alice的鯨,堪稱世界上最孤獨的鯨了。
在上個世紀末,一個海軍觀測站捕捉到了一個一隻鯨魚的「吟唱」信號。而奇怪的是,正常鯨魚的發出的頻率為15~25HZ,而這隻鯨魚發出的頻率竟然是52HZ。這就意味著,它永遠也無法與其他鯨魚進行交流,在鯨魚群裡,它就是個又聾又啞的另類,它的喜怒哀樂得不到任何回應。
《深海研究》裡這樣描述到:"也許很難接受的是,它是廣闊海洋裡唯一一隻這樣的鯨。"無法想像Alice會有多麼孤獨,它只能在茫茫大海之中唱著獨一無二的一首曲子,成為孤獨的旅行歌者。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首老歌,化身孤島的鯨,真的好聽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