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絲是一門簡單易上手的樂器,拿到樂器後不用練習也可以吹出聲響,與竹笛,長笛這些樂器不同。竹笛、長笛這類樂器需要對嘴唇吹氣的方式有一定的技巧才能吹響,相比之下葫蘆絲就更簡單一些。同時葫蘆絲獨特的音色與吸引了一大批愛好者。我們樂器社與伍科亮老師合作出了《伍科亮葫蘆絲教學視頻》的入門技巧與教程系列,點擊連結即可以看到。今天小編是想用一篇文章濃縮一下葫蘆絲初學過程中的重點。
一、演奏姿勢
演奏姿勢這個命題一直都會被放在最前面來說,這是有原因的,演奏姿勢就好像是打地基,如果姿勢不對是會影響到後面的練習以及演奏的。演奏姿勢不規範會帶來低頭、窩胸、雙腿緊張、手形僵硬、按孔不嚴等情況。演奏姿勢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去規範。1 對吹嘴的控制,2 是手型,3 是身體的姿勢。身體不能太過僵硬要自然,胸要挺直,手持樂器也要放鬆,手指按孔要準不要歪七歪八,按孔如果不準就會走音。
二、氣息的運用
葫蘆絲是一門吹奏樂器,控制好氣息是演奏葫蘆絲的基本條件。葫蘆絲音色比較柔和與輕巧,如果氣息運用過猛就會造成聲音炸開的感覺,有雜音又刺耳。其實無論演奏哪一門樂器演奏力量的控制都是一門藝術,輕一點柔一點,還是爆發一點猛一點取決於這個樂器的特色。葫蘆絲的音色特點是柔和,吹氣的力度也同樣相對柔和一些。
1 對吹嘴的控制不夠嚴謹
我們在演奏姿勢就有提到過吹嘴的控制。首先嘴巴含住吹嘴要嚴實,嘴角不要漏風。一旦出現漏風的情況就會有漏氣聲。
2 氣息不穩
氣息不穩是很多葫蘆絲初學者常見的問題,可以通過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長音的訓練,氣震音的訓練,強弱變化的訓練和循環換氣的訓練來解決氣息的不穩。根據初學者的學習進度來選擇不同的練習方式。剛入門的初學者可以選擇長音訓練。通過吹奏一個音色穩定,音高穩定的長音練習,通過口腔與腹部或是胸腔來控制氣息的大小。
3 氣息對音樂時值的影響
在演奏過程中,節奏的把控是影響到音樂的整體效果。氣息的控制需要做到當斷就斷,需連即連的效果。如果時長有延遲或是縮短都會產生出不同的音樂感覺。初學者很容易在吹長音的時候拖延,又或者是較短時值的音符上提前停止了。
三、指法的練習
葫蘆絲最常用的一個指法就是筒音作5的指法。筒音就是所有孔都按住之後所發出來的一個音。除此之外也有筒音作1,筒音作2,筒音作3等指法,建議初學者先學好筒音作5的指法,其他指法都不太常用,可以在時階的時候再行學習。《葫蘆絲指法表》附筒音作5指法表。
葫蘆演奏過程要求手指有足夠的靈活動,同時十指也需要緊密的配合。手指不能太過僵硬,僵硬了在演奏每個音時就可能會有延遲的狀況。手指抬起放開音孔也不宜抬太高,微微抬起即可,太高同樣會影響演奏速度。手指的靈活動需要練習。音階的練習就是訓練手指的一種方法。音階的練習過程中有音階上行和音階下行的訓練,音階上行時手指按照上圖的指法表依次打開,保持手指彈性的同時不要僵硬。下行時同樣依次序把孔按上,下行按孔時用拍打的形式,手指拍打音孔。
四、演奏技巧
只有掌握葫蘆絲的演奏技巧才敢說學會了葫蘆絲,下面列出了葫蘆絲的常用技巧,小編以一個初學者的角度來一一講解。
1 單吐
單吐在樂譜中的記號有兩種記法,一種是英文 T , 一種是符號倒三角 ▼。單吐技巧是用舌頭在口腔中念一個「吐」字。單吐的運用是為了把音與音之間清晰地區分開,使每個音有顆粒感。在葫蘆絲的演奏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幾個音在重複,如樂譜《瑪麗有隻小羊羔》中的333,222。如果單純用氣息,而不用舌頭的話這幾個音就會變得含糊不清。
2 連音線
連音線的作用是把音與音不間斷地連接起來。在連音線以內的音要做到連貫流暢不,連音線以內不換氣,一口氣演奏完。連音線是可以與其他演奏記號一起使用的。
3 打音
打音記號是一個提手旁:扌。打音記號使用的環境與單吐相似,一般出現在重複音的時候才使用打音。兩種不同的方式產生出兩種不同的效果與風格。打音是通過拍下它的下方二度音來實現打音。
4 疊音
疊音記號是一個「又」字。「又」字的來源就是疊音這個疊字上方的又字。疊音就是在音的前面加一個它的上方二度音。疊音一般在葫蘆線演奏過程音由低往高走時,在音階上行時候才會出現。舉個例子,在演奏456時,我們在6上加疊音,就變成45676,加了上方二度音是7,但是這個7的時值是很短的,一閃而過即可。所以說疊音的實際演奏效果就像是加了一個倚音。
5 波音
波音也是在音的演奏過程中加一些裝飾音。波音記號長的像個大波浪,見下圖。波音常見於音從高往低走,音階下行的時候。波音就是在本音的基本上在前面加上兩個音,一個本音,一個上方二度音。舉個例子,一個5加上波音就是565, 從本音5出發,再到上方二度音6,再回來本音5。所以波音是從本音出發也是結束在本音上。波音的實際演奏效果相當於在本音前方加了兩個倚音。見下圖。
6 虛指顫音
虛指顫音長的有點像小蝌蚪,前面一個小圓圈,後面一個波浪小尾巴,見下圖。虛指顫音的作用與拉弦樂器的揉弦技巧一樣,使聲音產生波動,豐富我們的演奏情感。他主要的作用是在演奏長音時為了避免長單太過單調而產生。
每個音的虛指顫音是不一樣的,這裡附上一個虛指顫音指法表:
7 滑音
滑音分為上滑音和下滑音。滑音主要作用於兩個音的過渡之間,上滑音作用於從低音向高音過渡,下滑音則是作用於從較高的音向較低的音過渡。當兩個音之間的過渡要求圓滑不要顆粒性時多使用滑音。滑音也是構成葫蘆絲風格特徵的重要因素。在葫蘆絲曲目中大量運用了滑音,吹出了滑音就是吹出了葫蘆絲的感覺。
8 雙吐
前面我們介紹了單吐,雙吐就相對於單吐來說的。雙吐的演奏記號是:TK,一般都是連續使用,所以我們看到的多是TKTK。雙吐是為了提高氣息控制的速度,可以更快速地演奏音符。雙吐就是在口腔裡用舌頭念「吐庫」,「吐庫吐庫」。雙吐強調每四個音為一個單位的概念,四個音要求時值均勻演奏,初學者往往會出現舌頭打結的情況,出現一長一短。吐音要求每個音有顆粒感,我們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做到每個音都是清晰的,時值是均勻的,顆粒感明顯的。
9 顫音
顫音要求在一個音的時值內添加多個音,類似于波音,要求從本音出發再到上方二度音,並且多次重複,最後回到本音。舉個例子,給6加上顫音,實際演奏效果變成 6767676。重複的次數並沒有要求,只要還是在原來一個音的時值範圍內即可。手指快的可以多點,慢的少點都行。
10 倚音
倚音就是在正常的音符旁邊加上小小的音符,然後有一個符號連接在一起。倚音的實際演奏也就是加上倚音的音,比如下圖中第一個倚音,就變成21,只是這個倚音2的音值要短,閃現就行,倚音加本音的時值同樣還是等於原來一個本音的音值。倚音在葫蘆絲這門樂器的演奏過程中通常會用滑音來演奏,以此來突顯葫蘆絲的風格特徵。
11 三吐
三吐是單吐與雙吐的結合體。三吐一般有兩種情況,它與節奏有關。一種是前八後十六,另一種是前十六後八,這兩種情況會用到三吐。演奏效果與前面的單吐,雙吐一致,只要結合起來用即可。
12 循環換氣
循環換氣這種技巧主要是為了解決在演奏過程中氣息不夠用的情況,使用循環換氣可以不間斷地演奏。循環換氣的記號是一個圓圈裡面有個V字。循環換氣要把呼吸與通腔分離開來,做到鼻腔吸氣與口腔呼氣同時進行。正常我們呼氣的時候是用胸腔或是腹部來把氣往外擠,循環換氣要做到先把氣存在口腔中,再運用口腔的肌肉來向外擠出氣息。這樣鼻腔與呼吸通道就可以同時進行吸氣。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看伍科亮老師的循環換氣視頻《第十四課葫蘆絲演奏技巧-循環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