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一般是指科技創新,科技的自主創新將成為未來國家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自主創新除了一般所指的科技對象以外,還包括特殊所指的文化對象,科技的自主創新表現了企業和國家的硬實力,而文化的自主創新表現了企業和國家的軟實力,科技和文化的自主創新符合科學哲學意義論的等效原理。什麼是新科學哲學或新科學哲學是什麼?哲學是文化的核心內容,新科學哲學是一種自主創新的科學哲學,也是一種文化自主創新的嘗試。比如:可以將科學哲學的反等效原理稱之為悖論原理或矛盾原理,或者說悖論和矛盾論的科學哲學基礎是反等效原理。量子力學的海森堡原理或測不準原理是量子物理領域的悖論原理,經典力學的牛頓第三定理或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理則是經典物理領域的悖論原理,這說明量子力學的海森堡原理和經典力學的牛頓第三定理符合科學哲學悖論性的等效原理或等效性的悖論原理。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將宇宙精神的「道」視為萬變不離其宗的「宗旨」,他在巜道德經》的第四十二章寫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一、二、三」主要不是指一個、二個、三個具體的事物,而是指宇宙無限生成的「道」,陰陽合一的「道」指向了宇宙從虛無到一、從一到多、從簡單到複雜的生成過程。老子的宇宙起源論和現代天文學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有驚人的一致性,這說明老子的宇宙哲學和伽莫夫的宇宙科學符合科學哲學起源論的等效原理。科學哲學原理體系的建構類似於「道生萬物」的進程,就像老子「從一到多」和伽莫夫「從原子到星系」的宇宙生成模式,新科學哲學的原理體系從一個最基本的等效原理出發,一個初生原理衍生出二個次生原理、二個次生原理衍生出三個次生原理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N」,到目前為止探討了10多個科學哲學的原理,其中的互補、融合和複合原理,反等效原理、悖論和矛盾原理,測不準和不確定原理,等同原理和無差異原理,不等同原理和差異原理是重合的,它們是同一個原理的不同說法。宇宙之道、宇宙演化、科學哲學和宇宙哲學從一分解為多和從多複合為一的雙向過程符合科學哲學邏輯形式論或形式邏輯論的反等效原理。
一定量的貨幣在生產和流通的資本主義條件下轉化為資本,一般而言,資本有實物資本和非實物資本兩種類型,實物資本有原材料資本、生產工具和機器資本、生產場地和廠房資本等形態,非實物資本有貨幣資本、金融資本、股票資本等形態。資本的正向作用和資本的負向作用符合經濟哲學作用論的反等效原理或悖論原理。比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為正義者同盟共同撰寫的黨綱《共產黨宣言》中對資本和資本主義社會積極、進步的作用與資夲和資本主義社會消極、退步的作用進行了深刻剖析。馬恩在《宣言》中高度評價了資本和資本的所有者——資產階級對生產力發展的歷史貢獻,「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徵服,機器的採用,化學在農業和工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運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木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界料想到在社會勞動裡灌藏著這樣的生產力呢」。「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取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
馬恩在《宣言》中清楚地闡明了資本和資本化的社會形態——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危機必然性或必然危機性的歷史命運。資本的本質是追逐利潤,而不是為勞動者和社會大眾創造自由和全面發展的條件。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對立和衝突。個別工廠的生產有組織性、計劃性,而整個社會的生產無組織性、無計劃性,兩者的悖論關係在生產力資本化或資本生產力化的擴大再生產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尖銳,周期性爆發的經濟危機反覆性地破壞了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一旦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不能容納或難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時,超越資本主義歷史局限性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得以建立起來。在馬恩所處的19世紀,自由資本主義經歷了幾個世紀的發展,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科學技術在生產和交通工具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得社會生產的能力和規模迅速擴大,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似乎難以容納仿佛從地下呼喚出來的生產力,「幾十年來的工業和商業歷史只不過是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係、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治存在條件的所有制關係的歷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複中越來越危及整個資產階級社會生存的商業危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