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4日報導,近期,中國科學家競相研究突變體"超級豬",其生長速度更快,重量更重,以克服近期致命豬瘟引起的中國豬肉短缺問題。
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一直致力於通過改變動物的DNA,生產出一種生長速度更快、吃起來口感更好的豬。
中國研究人員希望通過改變豬的基因來解決中國的豬肉危機
這種新培育出來的"超級豬"被送到北京的大型農場裡做養殖實驗,由於它們身上攜帶特殊的基因,所以可以更好地應對北京的寒冬。
研究所還通過重組豬的細胞成功培育出一種"瘦豬",其脂肪比普通豬少24%。
該動物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趙建國表示,目前他們工作的重點是在中國豬瘟流行的情況下,保證豬肉的安全。他還說:"科學家目前面臨最迫切的問題是:如何使豬更健康"。趙先生的團隊只是中國眾多實驗小組中的一個,他們都在試圖挽救中國豬肉市場。
據報導,11月,中國南京農業大學的科學家開創了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項目,創造了中國第一塊從實驗室種植出來的豬肉。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與營養學副教授朱毅表示,由動物肝細胞製成的人造豬肉,它的味道比種植出來的更接近真實豬肉。
據媒體報導,10月,中國南寧市的一位農民飼養了一頭北極熊大小的巨型豬,以應對豬肉短缺的問題。這頭超大型豬重量超過500公斤,可以在市場上賣到1萬元人民幣,是當地人平均月收入的三倍多。而在吉林省,豬的平均體重為175至200公斤,普通的小豬為125公斤。
像北極熊一樣大的巨型豬
近期,中國豬肉的價格比一年前增長了快一倍。據調查顯示,中國生產和消費的豬肉佔世界豬肉的三分之二。專家預測,受豬瘟影響,中國今年將面臨1080萬噸豬肉短缺。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主席馬克博士警告說,預計全球約有十分之一的豬會死於非洲豬瘟。他還預測:世界豬數量的急劇減少可能導致食品短缺和豬頭價格上漲。
中國豬肉價格比一年前翻了近倍
非洲豬瘟對人類沒有威脅,但對豬來說卻是致命的,目前還沒有可用的疫苗。自2018年8月以來,中國已經銷毀了約120萬頭豬,以遏制該病。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表示,目前,豬瘟已經傳播到50多個國家,包括那些佔全球豬肉產量75%的國家。
在不久的將來,豬肉短缺可能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