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絲絨(L239)
學名:Baryancistrus beggini
分布:哥倫比亞 奧裡諾科河流域
全長:120mm
藍絲絨屬於大口類(碩鉤鯰屬),全身是墨藍的底色,各鰭上會反射出金屬藍色的光芒,其背鰭與脂鰭相距很近,在異型的各個品種中也是非常獨特的表現,盡顯雍容華貴。雖然藍絲絨的外表看著特別有內涵,但它也是公認的三大「暴斃王」之一,雖然愛好者眾多,但也讓很多玩家不敢嘗試的品種。藍絲絨曾經也屬於進口較少的品種,但隨著玩家的喜愛,逐年遞增,價格也從夢幻般的價格跌至百來元的價值,現在也屬於市場上常見的品種之一。
藍絲絨的人工飼養適宜溫度在23-29°C之間,PH值5.5-7.5之間,水質清澈,裸缸或者沉木、躲避罐的環境下利於其生長。藍絲絨屬於小型異型,因此對缸體無需過大,最好配有強大的過濾,藍絲絨對水質較敏感。
藍絲絨性格較膽小,初入缸中經常會隱藏在某處,難得一見,隨著對環境的熟悉,時間久了也會看到其出外覓食。食物而言,對飼料接受度很高,偏素食,偶爾也可以紅蟲等餵養,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藍絲絨很溫順,一般不與其他魚打鬥,可以與大多數的魚混養,初期避免和搶食較兇的魚類搭配。
野生環境下捕撈到的藍絲絨個體,其雄性個體的鬍鬚為橘黃或者金黃色。但由於運輸或者環境改變等因素,到達國內並定水的個體,鬍鬚會脫落並重新生長,多數都是淺藍色或白色為主,具體原因尚不明確。進口的個體多以6-8的個體為主,10以上的成體開始表現出性徵特點,目前藍絲絨的人工繁殖還比較困難。
關於藍絲絨愛暴斃的傳言,也是多數玩家見證,在不凹肚不凹眼的情況下,很多玩家的藍絲絨近期還在正常吃食的狀態下,隔天就暴斃的情況存在。排除一些水質的原因,一專業玩家進行解剖得知還是內寄惹的禍。雖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無病的魚突然暴斃的情況確實不太合理,因此推薦藍絲絨入缸前做好檢疫工作,能夠減少暴斃現象的出現。僅此個人觀點。
END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 不定時更新 歡迎私信 你想了解的南美魚種類 和對已有文章的批評指正 小編我盡力而為 水平有限 敬請期待
同時也歡迎有豐富經驗的南美玩家分享自己的飼養、繁殖、治病等心得,可以嘗試私信,並投稿,我們會認真閱讀您的文章並加以發表 感謝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