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飛刀
學名:Eigenmannia virescens
分布: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法屬蓋亞那,蓋亞那,巴拉圭,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和委內瑞拉
全長:450mm
玻璃飛刀屬於Sternopygidae家族的成員,所謂的弱電硬骨魚,此家族有8種亞種,最常見的屬於Eigenmannia virescens。此種通常也被叫做綠玻璃飛刀,魚鰭和身體大部分為透明的,燈光下身體泛著淡淡的綠色而得名。玻璃飛刀沒有背鰭和腹鰭,身體呈流線型,相當堅硬,形似刀狀,運動時底鰭會變成波浪狀,推動身體移動。野生的玻璃飛刀分布相當的廣,從哥倫比亞安第斯山脈以東的裡約馬格達萊納排水處到阿根廷東部的拉普拉塔河流域都有他們的蹤影。我們市面上進口的玻璃飛刀大多數來自哥倫比亞,價格不高。
玻璃飛刀的訂水有一定的難度,但一旦訂水成功之後,玩家飼養難度較低。人工飼養溫度20-30°C之間,適應能力較強,PH值6.0-7.0偏弱酸性的水質。由於其身體比較僵硬,不能彎折,因此需要較大的缸體供其活動。玻璃飛刀生性膽小,建議飼養環境仿照野生環境,多提供躲避洞或者大量枯枝落葉的環境,鋪設細沙,水流速度不宜過快。玻璃飛刀對飼料的接受度比較差,很少的個體會吃飼料,建議餵紅蟲、黑殼蝦、豐年蝦等食物。
玻璃飛刀屬於夜行性的魚,白天並不活躍,夜間離開躲避物出來覓食。不建議用強光,昏暗的射燈能使其更好的適應環境。玻璃飛刀膽子較小,野生環境下有群居性,因此建議多隻飼養(6隻以上為宜)效果較好。玻璃飛刀完全不具攻擊性,可以和大多數魚混養,但是不建議與遊速過快或比較兇猛的魚混養,會使玻璃飛刀有緊迫感。玻璃飛刀的視力很差,憑藉自身的弱電器官識別水中的物體,確定其空間方向,幫助其導航以及識別食物等。
玻璃飛刀屬於無鱗魚,因此對水質相當敏感,同時對藥物非常不耐受。高質量的過濾是必備的,每周換水要足夠勤快。用藥時多數情況一般採用正常用藥量的一半量,或採用紫外線殺菌的方式。
玻璃飛刀的公母差距很大,母魚只有公魚體積的一半。玻璃飛刀的求偶方式也很特殊,公魚會利用弱電器官發送弱電脈衝向指定的母魚示愛。雖然人工飼養下玻璃飛刀的繁殖很困難,但是也有成功的案列可以借鑑。野生環境下玻璃飛刀會在雨季來臨的時候產卵,因此人工環境需要模擬其特點,在水箱中加入冷水,提高水位,降低PH值和水溫來模擬雨季來臨。如果刺激成功,母魚會在水草或樹葉上產卵100-200枚,卵有粘性會主動粘在上面,然後公魚進行受精。如果順利孵化,必須將親魚分離,防止誤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