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識要點
統計廣泛應用於工作、生活中,如生產管理、影響管理,具有實用性強的特點。即使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統計學的方法仍是數據分析的靈魂。
高中階段學了用樣本估計整體的兩種方法,它們在整個統計過程的位置與作用見下圖:
① (直觀的)頻率分布法——分布表、直方圖、折線圖、莖葉圖
② (量化的)數字特徵法——眾數、中位數、極差、平均數、方差
2. 基本問題說明
一般地,用樣本估計總體的基本問題有:
① 根據已知樣本數據,求解頻率分布表和/或畫出直方圖、折線圖、莖葉圖,以此估計總體的情況。;
② 根據已知樣本數據,求解眾數、中位數、極差、平均數、方差等數字特徵,以此估計總體的情況。
3. 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1) 熟練掌握頻率分布表、直方圖、折線圖、莖葉圖等概念及其求解一般方法
① 畫頻率分布直方圖的一般方法
a) 確定橫坐標
求極差(即一組數據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定分組數;得每組數據(即組距。注意,兩組之間的邊界值歸入上或下一組都行,但通常不會同時被包含或不被包含!)b) 確定縱坐標
統計頻數;算出頻率;得出縱坐標(即頻率/組距);c) 列頻率分布表(在解答填空或選擇題時,在草稿紙上簡捷完成即可,目的是為了方便檢查和避免犯錯)
統計頻數;計算頻率。d) 畫頻率分布直方圖。
提示1:頻率分布直方圖中小矩形的面積=組距×矩形高度(頻率/組距)=頻率。
提示2:各組頻率之和為1(可利用此點來演算)。
② 莖葉圖的作圖步驟及要求
a) 先莖後葉;
b) 莖有序,葉無序(按數據出現先後順序依次填入即可)
2) 熟練掌握眾數、中位數、極差、平均數、方差等數字特徵的概念與公式。
4. 典型例題
例1 在生產過程中,測得纖維產品的纖度(表示纖維粗細的一種量)共有 100 個數據,將數據分組如表。
(1)完成頻率分布表,並畫出頻率分布直方圖。
(2)估計纖度落在[1.38, 1.50]中的概率及纖度小於1.40的概率是多少?
(3)統計方法中,同一組數據常用該組區間的中點值(例如區間[1.30, 1.34]的中點值是1.32)作為代表.據此,估計纖度的期望。
解:(1)頻率分布表如下(提示:注意分組邊界處為一開一閉):
頻率分布直方圖如下:
(2)纖度落在[1.38, 1.50]中的概率約為:
0.30+0.29+0.10 =0.69;
纖度小於1.40的概率約為:
0.04+0.25+0.5×0.30=0.44;
(3)總體數據的期望約為:
1.32×0.04+1.36×0.25+1.40×0.30+1.44×0.29+1.48×0.10+1.52×0.02=1.4088.
講解:
① 如還未學到數學期望的概念,可跳過最後一問。不過,也可參照基礎知識中的「加權平均數」概念現學現賣:當統計對象為樣本值、權為其頻率時,此時的加權平均數成為數學期望。
例2 (山東文14)如圖是根據部分城市某年6月份的平均氣溫(單位: "C)數據得到的樣本頻率分布直方圖,其中平均氣溫的範圍是[20.5, 26.5], 樣本數據的分組為[20.5, 21.5), [21.5, 22.5), [22.5, 23.5), [23.5, 24.5), [24.5, 25.5), [25.5, 26.5]. 已知樣本中平均氣溫低於22.5"C 的城市個數為11, 則樣本中平均氣溫不低於25.5"C 的城市個數為___
解:平均氣溫低於22.5℃的頻率,即最左邊兩個矩形面積之和為:
0.10×1+0.12×1=0.22,
所以總城市數(樣本容量)為:
11÷0.22=50,
平均氣溫不低於25.5℃的頻率即為最右面矩形面積為:
0.18×1=0.18,
所以平均氣溫不低於25.5℃的城市個數為:
50×0.18=9.
故所求城市個數為9。
講解:
① 本題考查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應用能力,即根據已知頻率分布直方圖,閱讀並利用圖形及其數據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 根據已知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可得到以下關係式:
關係式1:頻率=小矩形的面積=組距×矩形高度(頻率/組距)關係式2:頻數=頻率×樣本容量。關係式3:各組頻率之和為1(這點除了用來解題,還可用以驗算)。③ 本題的解題一般方法
逆用關係式「頻數=頻率×樣本容量」先求出樣本容量,再正用該關係式求出所求頻數。提示1:由「頻數=頻率×樣本容量」可變形為「樣本容量=頻數/頻率」,即不同組的頻數/頻率值相等。所以本題也可簡潔地列出以下等式進行求解:11/0.22 = x/0.18。提示2:出題人也可以逆用其它關係式如各組頻率之和為1來進行題設,分析、求解方法與本題類似。因此,只要熟練掌握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概念和特性,無論正用或逆用,均能靈活應用、觸類旁通。本文就不應用舉例了。
例3在最近的10次數學考試中,甲同學的成績分別為82,85,73,65,74,91,83,76, 93, 88;乙同學的成績分別為75,68,73,74,84,83,66,87,77,85, 根據以上數據做甲乙兩個人成績的莖葉圖。
解:如圖。
講解:
① 莖葉圖的特性
a) 能讀出原始數據(莖葉拼在一起即可)
b) 莖葉圖逆時針旋轉90度,就成了另類直方圖了
c) 莖葉圖具有易修改、易增添、有原始數據等優點(但不適用於數據量大的情形而直方圖適用)
d) 直觀
例4甲、乙兩人在10天中每天加工零件的個數用莖葉圖表示如下圖,中間一列的數字表示零件個數的十位數,兩邊的數字表示零件個數的個位數,則這10天甲、乙兩人日加工零件的平均數分別為___和___。
解:(提示:已知莖葉圖的應用,只要能讀懂圖即可解出來。屬送分題,千萬不能算出)
由莖葉圖知,甲加工零件個數的平均數為:
(19+18+20×2+21+22+23+31×2+35)/10=24
乙加工零件個數的平均數為:
(19+17+11+21+22+24×2+30×2+32)/10 = 23
故答案為:24;23.
講解:
① 本題為統計數字特徵的基礎應用題型。
② 無論何種解法,都必須先掌握準確理解相關基本概念及其應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然後再根據題意靈活選取合適解題路徑或思路。
③ 本題結論意為:=α+(1-α),即與、之間的接近程度不是由其平均值大小決定的,而是由兩組樣本的數量大小決定。
講解:
① 熟練掌握數字特徵公式及其應用與逆用。
例7由正整數組成的一組數據x1,x2,x3,x4,其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是2,且標準差等於1,則這組數據為______.(從小到大排列)
解得x4=1(捨去)或x4=3,符合題意,由此可得x1=1
故答案為1,1,3,3
溫馨提示:關注百家號「輕快學習課堂」,可查閱更多精彩文章與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