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半年多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本次發射,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的會員們積極參與,克服酷熱,地面水汽,距離較遠等困難,在文昌發射場周邊的各個角落,拍攝了許多精彩的畫面,全方位展示此次發射長徵5號火箭發射前後的精彩瞬間!
聲明:本文所有圖片版權歸協會和攝影師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射現場
奔向火星的前夜 - 韋忠宇攝
星空下的發射場 - 何俊傑攝
萬人等待的海灘 - 安泓州攝
等待中的長槍短炮 - 安泓州攝
發射前的長徵五號
邁向發射塔 - 陳嘉懿攝
夜色中的發射架-秦中函攝
等待點火 奔向火星 - 羅韜攝
長徵五號-天問一號升空
陶濤攝
王強攝
王魯傑攝
林聲傑攝
白龍攝
李沁軒攝
陳遠明攝
羅韜攝
陳肖攝
肖海林攝
蒙廬靜攝
秦中函攝
趙昱樺攝
助推器即將與火箭分離-高瀚攝
陳肖攝
拍攝位置:在文昌拍攝火箭發射可以選擇的拍攝點較多,一個選擇是距離發射場最近的文昌龍樓鎮內的一些民宿,旅館樓頂,都可以不受阻礙的觀測到火箭發射架打開,點火、發射、升空等全過程;另一個是在一些酒店的海灘,雖然距離較遠但可以拍到帶前景或地景的發射場景,增加圖片的人文氣息;還有個選擇就是銅鼓嶺風景區半山觀景臺,雖然距離更遠但角度在半山腰,視角更加獨特。在本圖集中,這些拍攝點的圖片均有收錄,請大家欣賞品味。
拍攝難點:火箭拍攝最大的難點就是火箭尾焰和周圍光比太大,在夜晚發射幾乎是無解的難題,遠遠超出相機傳感器的性能。但在白天拍攝時同樣要予以注意並迅速調整,不然很容易造成尾焰死白一片失去火箭尾焰獨特的細節。
在拍攝軌跡時要充分了解火箭升空後的轉向方向,預先擺好位置控制好曝光。
溫馨提示:在文昌拍攝火箭,特別是中午或下午發射的時間,一定要做好防曬降溫措施,準備充足的飲水和給養,避免中暑。特別是拍攝火箭時經常用到長焦鏡頭、三腳架等較為重型的設備,體力消耗較大,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
任何拍攝活動必須遵守國家和地方各項法律法規,保證人身和器材安全第一!
再次提醒:本文所有圖片版權歸協會和攝影師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普及航空知識,推廣航空攝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