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從這裡出發!

2020-07-25 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


火星,從這裡出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半年多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本次發射,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的會員們積極參與,克服酷熱,地面水汽,距離較遠等困難,在文昌發射場周邊的各個角落,拍攝了許多精彩的畫面,全方位展示此次發射長徵5號火箭發射前後的精彩瞬間!

聲明:本文所有圖片版權歸協會和攝影師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射現場


火星,從這裡出發!

奔向火星的前夜 - 韋忠宇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星空下的發射場 - 何俊傑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萬人等待的海灘 - 安泓州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等待中的長槍短炮 - 安泓州攝



發射前的長徵五號


火星,從這裡出發!


火星,從這裡出發!


火星,從這裡出發!


火星,從這裡出發!

邁向發射塔 - 陳嘉懿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夜色中的發射架-秦中函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等待點火 奔向火星 - 羅韜攝



長徵五號-天問一號升空


火星,從這裡出發!

陶濤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王強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王魯傑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林聲傑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白龍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李沁軒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陳遠明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羅韜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陳肖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火星,從這裡出發!

肖海林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蒙廬靜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秦中函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火星,從這裡出發!

趙昱樺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助推器即將與火箭分離-高瀚攝


火星,從這裡出發!

陳肖攝

拍攝位置:在文昌拍攝火箭發射可以選擇的拍攝點較多,一個選擇是距離發射場最近的文昌龍樓鎮內的一些民宿,旅館樓頂,都可以不受阻礙的觀測到火箭發射架打開,點火、發射、升空等全過程;另一個是在一些酒店的海灘,雖然距離較遠但可以拍到帶前景或地景的發射場景,增加圖片的人文氣息;還有個選擇就是銅鼓嶺風景區半山觀景臺,雖然距離更遠但角度在半山腰,視角更加獨特。在本圖集中,這些拍攝點的圖片均有收錄,請大家欣賞品味。


拍攝難點:火箭拍攝最大的難點就是火箭尾焰和周圍光比太大,在夜晚發射幾乎是無解的難題,遠遠超出相機傳感器的性能。但在白天拍攝時同樣要予以注意並迅速調整,不然很容易造成尾焰死白一片失去火箭尾焰獨特的細節。

在拍攝軌跡時要充分了解火箭升空後的轉向方向,預先擺好位置控制好曝光。


溫馨提示:在文昌拍攝火箭,特別是中午或下午發射的時間,一定要做好防曬降溫措施,準備充足的飲水和給養,避免中暑。特別是拍攝火箭時經常用到長焦鏡頭、三腳架等較為重型的設備,體力消耗較大,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

任何拍攝活動必須遵守國家和地方各項法律法規,保證人身和器材安全第一!


再次提醒:本文所有圖片版權歸協會和攝影師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普及航空知識,推廣航空攝影文化

相關焦點

  • 向著火星出發
    聞鍾記郵(3599)向著火星出發走過四季,每逢晴朗的星空就會引起人們的好奇,那天空中星星點點的光,來自遙遠的星星無論有風與否,每一顆星星看上去都在眨著眼睛,只是不知道哪一顆星星上還有高級的生命存在,時空與空間擋不住人類對天空的嚮往,2003年楊利偉巡遊蒼穹,圓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巡天之夢,從此太空中有了中國人的身影,萬戶先生再也不會感到遺憾
  • 火星探測器並不是在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時出發的
    我們經常能在關於火星探測方面的文章中看到:為什麼火星探測器要每隔26個月才會有一次發射時機?那是因為每隔26個月火星與地球距離最近,在火星和地球距離最近時發射探測器可以節省燃料 ,到達火星的時間最短。
  • 【國內營地】出發去火星!青海冷湖 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
    這裡是典型的雅丹地貌,荒蕪乾旱、少有人煙,被外界稱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但這種地貌又與火星地貌特徵類似,因而具備了地球上少有的火星特質。兩座天文望遠鏡各司其職:一座用於觀測白天的天文情況,另外一座則用於觀測夜間的天文數據;翎客航天,中國民營火箭企業在這裡有一個火箭組建基地和發射場,並成功發射了首枚可回收實驗火箭;冷湖科幻獎於2018年在這裡舉行,劉慈欣等幾十位科幻作家集結於冷湖,共同暢想未來火星生活……這些讓冷湖充滿了未來與科幻的質感。
  • 讓我們向火星出發
    作者:吳江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編者按:在2020年7月底至8月初,包括中國「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探測器將啟程飛往火星。為什麼要去火星?火星和地球有什麼區別?火星真的存在生命嗎?
  • 向著火星,出發!(附你該知道的火星知識點)
    (原標題:向著火星,出發!這裡是關於火星的10個知識點——1、火星不是個大星球火星不大。如果把太陽比作典型的前門那麼高,地球的尺寸相當於一枚硬幣,而火星大約有一片阿斯匹林藥片那麼大。然而,由於其肉眼可見,世界各地許多文化都在很早以前就觀察到了火星。公元前兩千年的古埃及天文學家對火星進行了觀測,而中國關於火星運動的記錄出現在公元前1045年。
  • 向著火星,出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向著火星,出發!】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記者胡喆 周旋)
  • 天問一號,出發了!火星,明年見
    火星探測為什麼要飛7個月?這其實跟我們人類現在的航天技術,特別是我們的發動機,還有太空飛行器的設計能力相關的。地球距離火星一般都非常遠,最遠可遠至4億千米,最近時也會超過5000萬千米,探測難度很大。人類現有的以化學燃料為核心動力的火箭性能依然有限,遠遠比不過科幻作品中動輒以極快速度運動的飛船和火箭,人類並不能隨心所欲的不在乎地球和火星之間距離。
  • 出發吧,向著火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
    新華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題:出發吧,向著火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 新華社記者胡喆、王琳琳、周旋 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在去往火星的徵途上要歷經哪些考驗?
  • 為什麼發往火星的太空飛行器,要在同一時間段出發?
    文章來自「科學大院」公眾號 作者: 賈瑛卓 在2020年7月,有3顆太空飛行器要從地球出發,開始它們的火星探索之旅。為什麼3顆太空飛行器都選在同一時間段發射呢?人們經常說的「發射窗口」到底是怎麼回事?
  • 這裡是火星嗎?不 這裡是中國大西北火星營地
    這裡是火星嗎?不,這裡是中國大西北火星營地。火星營地位於俄博梁無人區,到達無人區入口後進到火星營地還需要再花40-60分鐘時間,而且沒有路牌,容易迷路,一路上非常顛簸了,比較辛苦。
  • 出發:火星!俄羅斯晶片設計失誤,中國火星探測器被送入地獄!
    其實完全不會,因為我們是在地球軌道上加速飛向火星的,探測器不僅繞地球公轉,而且還在地球軌道上繞太陽公轉,因此我們可以看成是一個在地球軌道上向火星出發的探測器!俄羅斯晶片失誤,中國探測器被送入地獄說完了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我們再來聊聊俄羅斯的嚴重失誤事件,螢火一號曾經是中國給予厚望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但俄羅斯發射時失誤,未能將探測器送入火星轉移軌道,而是在地球近地軌道上磨蹭了幾個月後墜入了太平洋!
  • 出發 向著火星
    「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的研究。」劉彤傑說。我國火星探測作為開放性科學探索平臺,包括港澳地區高校在內的全國多地研究機構積極參與研製過程,並與歐空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組織和國家開展了多項合作。
  • 目標火星,出發
    撰文 | 薛離擔負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剛剛發射升空!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了解到,飛行7個月後,它將抵達火星上空並著陸,畫下首個中國的火星「足跡」。這樣接近的環境,使得機器人或人類駐/住火星成為可能。此外,在以往的探測中,科學家還曾發現過火星存在水的證據。所以,火星是否有孕育生命的條件、火星是地球的過去還是未來,都成為科學研究的重大課題。在載人登月後,火星成為人類登陸行星的首選目標。天問將完成哪些任務?
  • 向星辰大海出發!9圖了解中國火星探測任務
    【向星辰大海出發!9圖了解中國火星探測任務】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公布。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據了解,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今年實施。為什麼叫「天問一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要探什麼?戳圖了解轉發期待!
  • 向著火星,出發
    「我們登上火星,是因為我們必須如此,因為進化在我們心中埋下了流浪的火種,我們在地球上99.9%的時間都是浪子,而流浪的下一站,就是火星。」航天專家表示,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未有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 向著火星,出發!
    最近火星很忙!有三艘太空飛行器計劃在7月底至8月初的發射窗口被發射往火星。它們分別是:於北京時間7月20日清晨發射的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於北京時間7月23日發射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以及預計於7月30日發射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 組圖|「天問一號」海南出發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出發火星!全球第47個火星探測器來了,一圖讀懂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一顆具有大氣與氣候的類地行星,來自中國的客人——「天問一號」探測器正來看你了!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自主探測之旅開啟,「天問一號」將帶著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向深空出發,奔赴火星。這也是中國航天第369次發射。其實,人類對火星的探測,早已付諸實踐。
  • 天問一號出發火星!全球第47個火星探測器來了,一圖讀懂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一顆具有大氣與氣候的類地行星,來自中國的客人——「天問一號」探測器正來看你了!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自主探測之旅開啟,「天問一號」將帶著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向深空出發,奔赴火星。這也是中國航天第369次發射。
  • 「焦點訪談」出發,去火星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