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成為講席教授到底有多厲害?

2020-11-24 騰訊網

在西方國家,教授向來是有著很高的學術聲望和社會地位的人。這些年,隨著國內文化復興,知識分子的地位也水漲創高,教授作為一種很重要的學術頭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尊重,而講席教授,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講席教授一職,在各個國家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講席教授都作為教授中的最高級別而存在,只有某一個研究領域建樹奇高,著作等身之人才能勝任。那麼,在今天的中國,講席教授到底有多厲害,地位到底有多高?

各個國家的講席教授

西方國家的高校中,被稱為「professor」是一種很高的榮譽。不過,在美國,「professor」也是有級別之分的,從低到高分別為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Professor (教授)或 full Professor(正教授),以及最高的 chair professor(講席教授)。由此可見,在美國,講席教授是所有教授中級別和聲望最高的,通常只偶遇在各自領域取得成果斐然且的學者才能擔任。

而在英國,並沒有明確的「chair professor」的說法,通常說的「professor」同樣是在研究或學術領域有突出成績的人,就相當於美國的講席教授。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講席」,當選者被尊稱為「盧卡斯教授」,只授予一人,只有數學、物理領域最傑出的研究者才能擔任,350年來,牛頓、狄拉克、霍金等科學巨匠都曾擔任這個職位。此外,「卡文迪許物理教授」同樣是這樣至高無上的榮譽頭銜。

至於德國,作為現代大學制度的發源地,同樣給予講席教授崇高的榮譽。成為德國的講席教授就意味著已經代表這個領域的最高水平,既是這個研究領域的權威,也是學術帶頭人,不管是科研實力還是學術成績,都旁人所難以企及的。

中國的教授制度演變

自近代以來,中國經過幾輪教育體制改革,借鑑西方和前蘇聯教育體制,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一套體制。早在清代末年,當時的清政府開始興辦新學,國內的大學就開始設有正教員、副教員等職。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之後,教育部門規定大學設立教授、助教授制度,也標誌著國內的大學開始有了真正的「教授」。此後,雖然幾經改革,教授一職從來沒有消失過。

直到1927 年,當時教育行政委員會公布了相關的條例規定,大學教員分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四個級別,這種制度延續至今。如今,在中國的大學之內,教授依然是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只不過,今天的教育部門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細化。根據教育部和人事部聯合發布的相關規定,我國高校教師的崗位分為13個等級,其中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

我國的教授是聘任制的,除了一般的教授之外,還有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兼職教授、榮譽教授等。而所謂的「講席教授」,在中國最能對應的,應該算是「講座教授」——一個象徵著重大科研成就以及崇高學術地位的教席名銜。

中國的講席教授有多厲害

2019年,清華大學首聘三個講席教授,其中,「清華大學人文講席教授」頒給了該校教育研究院石中英教授和人文學院黃德寬教授,而「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則頒發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授。

由此可見,講席教授首先不是一般的學院能夠擁有的,通常是國內頂尖的大學才會設立的。其次,清華大學設立講席教授,首次只授予三個人,可見其要求之高。不管是石中英教授、黃德寬教授,還是段路明教授,都是自己所在領域中的權威,成為講席教授,受到人們的尊重也是實至名歸。

除了學校授予的講席教授之外,國家的一些「講座教授」也與之類似。例如,中國的長江學者,就包括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不過,這裡的講座教授與「講席教授」不完全相同,每年只有1-3個月的時間是需要全職教學的。

雖然具體要求各有不同,但不管在哪個國家,還是國內的哪所高校,「講席教授」都是不折不扣的榮譽頭銜,是高等大學所授予的最高學術地位的學者。隨著國內教學體制逐漸與國際接軌,高級知識分子受到應有的尊重,也能夠吸引更多人投身學術研究。希望我們的「講席教授」也能具有國際影響力,培養出更多國際一流的學術領軍人物,那時候,我們的學術氣象必定會更加欣欣向榮。

相關焦點

  • 哥倫比亞大學講席教授魏尚進:美國企業不願意與中國脫鉤,「去中國...
    「世界上要和中國脫鉤,去中國化是做不到的。」8月22日,在以「全球劇變下的財富管理趨勢」為主題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哥倫比亞大學講席教授、亞洲開發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如此表示。
  • 清華大學全面推進全職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為了能吸引一批國際上知名的學術大師執教清華,清華大學決定設立講席教授制度,成為學校順利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的一種重要舉措。2001年2月14日,清華大學校務會議通過了《清華大學講席教授試行條例》,擬通過設立講席教授基金,招聘世界著名學者來校執教。海內外眾多友好人士和企業慷慨捐贈,使學校許多院系通過設立講席教授基金,為服務高水平師資的發展,特別是海內外優秀人才的引進,發揮了重要作用。
  • 科學網—德國「講席教授」:榮譽背後的制度體系
    德國所謂的「講席制」,是大學根據研究方向的實際需求來設置講席。每一個研究方向設置一個講席。 本報記者 郝俊 前不久,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宣布,以「中國MPA之父」夏書章教授的名義,設立「夏書章講席教授」榮譽職位。有媒體報導稱,以資深教授個人名義聘請講席教授,在國內還很少見。
  • 鄧力獲任首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 為何他的頭銜裡有企業家...
    原標題:鄧力獲任首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 為何他的頭銜裡有企業家的名字?   2019年10月12日,西湖大學講席教授冠名儀式在深圳舉行,鄧力獲任第一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當時把紀念杯交到鄧力手裡的,就是徐益明。   紀念杯,是一個坐在雄獅上的「思想者」,寓意企業家、科學家就如同那頭雄獅,正在儘自己的力量,託舉和助推西湖夢、中國夢的實現。
  • 愛因斯坦講席教授C.A.R.Hoare訪問中科院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曹健林為Tony Hoare頒發了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證書和紀念獎牌    5月17日上午,應中國科學院邀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計算機科學家之一C.A.R. Hoare (Tony Hoare)教授,以「愛因斯坦講席教授」的身份為中科院軟體研究所作了一場題為「Unifying Theories of Concurrency: CCS and CSP」的學術報告。報告會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曹健林會見並為Tony Hoare頒發了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證書和紀念獎牌。
  • 孫立成院士全職加盟西湖大學,成為2020年首位入職的講席教授
    近年來,隨著國力增強、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國內的科研實驗條件越來越好,吸引了大批優秀科研人才來中國工作。近日,中科院外籍院士孫立成全職加盟西湖大學,全職加入西湖大學理學院。孫院士是2020年該校入職的首位講席教授。
  • 包為民院士、劉榮教授受聘我校講席教授
    哈工大報訊(劉培香/文 辛然/圖)12月25日,我校講席教授聘任儀式在行政樓626會議室舉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為民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肝膽胰外科醫學部主任劉榮教授受聘我校講席教授。校黨委書記熊四皓講話。校長周玉為包為民、劉榮頒發聘書。
  • 吳建福獲中科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稱號
    本報訊 「有次別人問我是做什麼工作的,我回答說是研究統計學的,結果他說:『哦,你是會計。』」 這也是吳建福正式受任中科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後,所作的第一場報告會。 中科院數學院黨委書記王躍飛介紹,吳建福的研究成果涉及數理統計和工業統計的理論、方法及應用,是國際上極少數能在這兩大領域的三個方面都有傑出貢獻的學者。而「愛因斯坦講席教授」稱號,是為引進前瞻科學思想和開拓新興學科領域而設立,獲得該稱號的都是活躍在科學最前沿的頂級科學家。
  • 清華回應39歲顏寧出任普林斯頓終身講席教授:持開放態度
    39歲的清華大學教授、著名科學家顏寧將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一事已經塵埃落定。  5月9日,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針對此事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顏寧教授經本人慎重考慮並與學院和學校領導仔細溝通,已決定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Shirley M.
  • 清華教授顏寧緣何接受普林斯頓終身講席:怕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在清華大學完成本科學習,在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博士及博士後研究的顏寧,為何在任教清華後又受聘普林斯頓?對於「雙一流」建設中的清華大學,這又意味著什麼?記者就此採訪清華校方及顏寧本人。
  • 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院士帶你做健康大數據分析項目!
    成功有「捷徑」可以走嗎? 世界頂級科學雜誌Nature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 如果你能夠進入好的大學、找到好導師,成為頂級科學家的概率能超過50%!
  • 饒毅接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系北大終身講席教授
    公開資料顯示,饒毅於1962年出生於江西省南城縣,是中國生命科學界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還是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創始主任、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及《知識分子》的主編。1991年,饒毅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獲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後又於1994年成為哈佛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的博士後。
  • 西湖大學又來了新講席教授!愛看星星的他 你認識嗎?
    杭州網訊 4月24日上午,西湖大學官宣,西湖大學團隊又迎來一位新講席教授。孫立成,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國家傑出教授(VR Rdsprofessor)、瑞典皇家工學院講席教授、國際知名化學家、人工光合作用領域專家、「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疫情中回國,孫立成加入西湖大學理學院,成為2020年入職的首位講席教授。
  • 他是哈佛大學博士後、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裸辭回國,被美國封殺
    4年之後,他先後在美國「新常春藤名校」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美國大學排名第九的頂尖私立研究型高校西北大學做教授,並且憑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科研能力,獲得了美國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就這樣乾乾淨淨的回到了中國,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做院長。
  • 物理與天文學院致遠講席教授張衛平當選2018年中國光學學會會士...
    2018年10 月11日, 2018亞洲光電子會議(Photonics Asia 2018 )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致遠講席教授張衛平當選為2018年中國光學學會會士。開幕大會上,中國光學學會秘書長劉旭教授宣布了新當選的會士名單。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副校長龔旗煌院士為新增會士代表授牌。
  • 段路明:26歲成中科大博士,46歲放棄美國教職歸國成清華講席教授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學得一身本事後,立刻放棄一切,2018年從美國全職回國,而在此前他先後還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工作。他就是現任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博導段路明。段教授從事量子計算機和量子網絡方向的研究。
  • 這位美女教授再獲國際獎項,顏寧教授究竟有多厲害?
    寫在前面27歲博士畢業,30歲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她滿腹才華又不輸顏值,她是網紅教授又飽受爭議,她是「科研大牛」同時又「特立獨行」,已是40餘歲的她卻至今單身,科研領域碩果纍纍的顏寧教授,或許我們並不陌生。
  • 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
    9月25日下午,美國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並與北大師生座談交流。王小凡圍繞世界一流大學的人才評價與機構評估這一主題,分享了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和他的個人體會。交流會開始前,郝平會見了王小凡。副校長龔旗煌等陪同會見。
  • 許田放棄美國耶魯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加盟西湖大學
    中青在線杭州4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今天,據西湖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曾擔任過15年美國耶魯大學遺傳系副系主任以及11年耶魯大學校長特別顧問的許田教授已全職加入西湖大學。    許田教授是生長調控領域的開拓者之一。近日,他放棄耶魯大學終身C.N.H. Long講席教授、霍華德·休斯研究員以及羅斯伯格兒童疾病研究所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等職,來到杭州工作。    許田說:「西湖大學作為一所新型大學,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回國加入西湖大學主要是想實現心中的兩個目標:教育和創新。
  • 京領藤校科研 | 桃李遍藤校的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來了!
    勞倫·科恩(Lauren Cohen)教授 Cohen教授將在寒假 親自帶領中國青少年完成科研項目!>,目前擔任哈佛大學金融與企業管理終身講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