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這樣一句話,日無事者夜無夢。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白天的時候,內心深處毫無想法,或者說在生活當中沒有遇到令他印象深刻的事,那麼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就不會產生做夢的場景。
夢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千百年來,不管是西方文明還是東方文明,對於夢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東方的文明,習慣把夢境與神明聯繫到一起,西方文明則更加擅長把夢與科學聯繫到一起。
夢境與人類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目前科學界比較統一的說法是為了緩解精神壓力。當一個人白天的時候,內心承擔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得不到適當的緩解,晚上睡覺之後,潛意識為了保證整個機體的正常運行,便會採用夢境這樣的方法來緩解精神壓力。
不過這樣的說法很難解釋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託夢。在民間託夢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相信在我們的身邊也曾經聽過,不少人說過關於託夢的故事。大部分情況下,託夢發生於親人與親人之間。比如說自己的某一位親人最近遇到了危險,或者說即將離開人世,那麼在某天夜裡,自己很有可能在夢境當中遇到這位親人。
其實這種人相隔千裡也能夠心有靈犀的感覺,並不僅僅只局限於夢。據說在雙胞胎之間也存在著類似於這樣的心靈感應,雙胞胎相隔千裡,有時候也能朦朦朧朧之間感受到對方身上所遭遇的一些事情。有意思的是,關於這種遠距離的心靈感應,或者是玄乎其玄的託夢,至今都沒有一種比較合理的解釋。
有人可能認為這是一種迷信,但是如果這件事情確實發生在自己身上,就不會再這樣認為。迷信之所以會遭到很多人的排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些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民間迷信之說不可全信也不可全不信,同樣科學也是一樣的道理不可全信也不可全不信。
換句話說,科學與迷信之間,可能只是人類對周圍事物認知建立的一種有序概念,都沒有辦法,從客觀的角度來澄清整個世界存在的客觀性。那麼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心靈感應或者是託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目前比較推崇的一種說法就是平行宇宙說,所謂的平行宇宙指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宇宙並非是單一的宇宙。在這個世界的另一面,還存在著很宇宙,你可以把自己的人生想像成許多宇宙拼合的過程。有過去,有現在,也有未來,當然也可以是上一秒,這一秒和下一秒。
當一個人的肉體死亡之後,精神就屬於一種超維度空間的存在,肉體只能生存於三維空間。但是靈魂卻能夠跨越四維空間,正是因為這種跨空間的行為,才產生了遠距離心靈感應,或者是託夢這種情況。當然這樣的說法僅僅只限於現代科技對於心靈感應的理解,不能證明其正確性,也不能證明其錯誤性,或許在未來會有更加明確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