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廈門的的10大寺廟,不僅建築宏偉,而且香火旺盛。NO1.廈門南普陀寺。因為這裡處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佔地面積有25.8萬平方米,面朝大海海港。一開始在唐朝末年建立,被稱為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才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廟一片荒蕪,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以重建。由於這裡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有點相似,而且普陀山是因為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是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在這所寺內,明萬曆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與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物件最為名貴。這裡還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也是福建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廈門八大風景區之一。大家可以去看看。
NO2.廈門觀音寺。這裡是建國以來新創建的第一座大型寺院,位於福建省廈門市仙嶽山東麓。廈門觀音寺是由佛教協會副會長定恆法師主持修建的,總面積約有九千平方米。寺內有觀音寺、大悲殿、萬佛塔、五觀堂、香積廚等建設物件。地理位置也比較獨特,屹立山下,坐西朝東,面向大道,為三間四柱牌樓,琉璃瓦覆頂,觀音寺提名在中間。這座寺廟也其不一樣的味道。
NO3.廈門梵天禪寺。這座寺廟是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廟之一,地理位置在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輪山南麓。這座寺廟歷史悠久,建於隋代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比南普陀寺還先修。有很多的歷史價值,大家可以去拜拜。也是後來改名叫的「梵天禪寺」。
NO4.廈門梅山寺。這是一座沿山而築的寺廟,有很多景點,比如大雄寶殿,鎮水泛的二郎神殿、朱公文祠、功德堂、靈應祖祠亭等,每一個地方都有其不一樣的韻味。這座廟建於隋朝,有一定的歷史,走在這裡每一道石階有青苔古道幽深,整個寺廟區錯落不一致,但卻很整齊,綠樹遮掩,既莊嚴又清靜。這裡有一座重達65噸的全國最大白玉佛像---釋迦牟尼佛聖像供奉在梅山寺,以供人們去祭拜上香。
NO5.廈門天界寺。這座寺是清初月松和尚募化興建而成的。據說,以往寺僧晨間撞鐘108下,聲聞遐邇,於是被稱為 「天界曉鍾」,為 廈門小八景之一。這座寺有問仙路,仙跡石,灶浴盆等景點,還有一口「仙井」。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為這裡修建過寺廟,於是更多的人慕名而來。而且又是佛教聖地,更是中國傳統史學文化的策源地之一,這裡香菸嫋嫋。
NO6.廈門日光巖寺。在萬曆十四年被修建,1999年9月,完成整體的規劃改造。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因為每當太陽升起,陽光正好射到山石和寺內,因此取這名。而且 日光巖寺是去日光巖的必經過的地方。寺廟依山而建,不但與日光巖風景區相連的部分無圍牆。而且在另外一邊的大門臺階處有弘一法師的筆跡。這吸引了很多人。
NO7.廈門虎溪巖寺。還有一個名字叫玉屏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北隅玉屏山麓。由廬山東林寺的一個小故事得名。山上風景秀麗,樹木蔥蘢,水流清澈,遊玩上香的好去處之一。而且也是非常著名的景點。
NO8.廈門白鹿洞寺。它在玉屏山的南邊,與虎溪巖山相互對應,位置在福建省廈門市白鹿路。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葦老和尚為山祖師。這裡修了朱熹在廬山的故事,很多人祭司朱熹神像。在這裡還有一個關於寺廟美好的傳說,而且還是廈門的小八景之一。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去遊玩。閒暇之餘,欣賞不一樣的風景,也是一種不一樣的享受。走吧。
每一個城市都有不同的風景,我們要試著發掘它的美,不要總是聽別人說,而是要自己去發現。小編就不喜歡待在家裡,想多出去走走,你們覺得呢。這些寺廟不僅可以上香,也可以洗滌一下自己的心靈,有一種不同的感受。遠離平時的紛爭,享受一份清淨的悠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