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過年忙祭拜 寺廟香火鼎盛「關公」很忙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龍年春節,臺灣的寺廟香火鼎盛,民眾們拜媽祖、拜菩薩,也拜關公。相比而言,這個春節,臺灣的關公非常忙,求財、求官、求學、求平安、求姻緣樣樣都要顧到。

  關公為何受推崇

  如果說崇奉關公的根在大陸,那麼繁茂的枝葉就在臺灣。在臺灣,供奉關公極為普遍,主神供奉關公的廟宇就有300多座。臺灣2000多萬人口,關羽的信徒高達800萬人,關公的信仰可謂遍及社會各個階層。

  有一部臺灣電影的片段之一非常有意思,警察得到消息要立即出動執行抓捕任務,出發前拜關公,而其抓捕對象也正在出門前拜關公求保佑。

  關公為何在臺灣受到如此尊崇?首先,這與臺灣的歷史淵源有關。施琅領清軍攻明鄭,臺灣被納入清版圖後,清政府為了收復民心,力推尊崇關公,並封為「武聖」,獎勵興建關公廟。除了政治因素之外,尚有社會因素的助長。早期遷移到臺灣的人,為了對抗外來殖民者,團結一致才是有力的生存條件。「武聖」關公代表信、義、勇,由此,關公信仰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關公不僅成了道教神明,也成為儒教及佛教的神祇。儒教尊他為「文衡聖帝」,佛教則尊他為「護法伽藍」。由於神職功能不斷增加,如今的民眾求財求官甚至求姻緣求健康都喜歡找關公。坊間說,關公廟內可以求取藥籤,是因為關公威嚇神武,足以驅除鬼怪魔神作祟,消除病痛。當然,關公如今更普遍為商家所供奉,篤信有關聖帝君的庇佑,生意會興隆。

  關公廟特色各不同

  說到臺灣關公廟,臺北行天宮、宜蘭礁溪協天廟、臺中聖壽宮、高雄文衡殿、日月潭文武廟等都是佼佼者。其中,有3座關帝廟非常有特色。

  臺南武廟,是臺灣「祀典武廟」,也是臺灣最大的武廟,俗稱大關帝廟。濃眉鳳眼的武聖關公金身塑像,奉祀在正殿中央,莊嚴肅穆,正氣凜然,左右是周倉和義子關平;而位於新竹的普天宮近郊,因有一尊號稱全球最大的高達50米的關公像而遠近聞名,尤其是求姻緣的人們特別喜歡到這個關公像前拜一拜。

  當然,香火最旺盛的關公廟,當屬臺北行天宮,一天進出人數可達2萬人之多。臺北行天宮俗稱「恩主公廟」,是臺北第一大廟。「恩主」是對於「救世主」的特殊稱呼,一般廟宇所奉祀的「恩主公」,通常指的就是關公。和大陸廟宇不同的是,行天宮裡不燒紙錢,不設功德箱,也不要信徒捐香油錢,而且嚴禁對外勸募和義賣。民眾來祭拜,供奉的也是面線、米糕等物。

  關公廟員工薪水高

  抬神轎、演社戲、上陣頭……小小臺灣島,有關關公的慶典活動非常多:除了農曆正月初一、十五例行的祭祀,關帝的誕辰日還有大慶典。因為對關公誕辰南北西東說法各不同,所以,關公的慶典活動「此起彼伏」。大慶典時,民眾更是要深更半夜排隊掛號,才能得到進殿資格。

  因為關公信徒多,相關祭祀活動多,所以關帝廟的員工工作比較忙碌。在臺北的行天宮裡,有40多位喚做「執事」的服務人員,據說每天要替一兩千名信眾解籤。這樣算來,平均每位「執事」每天要處理兩三百人的籤。

  辛苦當然不會白費。在臺灣,「執事」是個熱門崗位。臺北行天宮曾在網上公開招聘「執事」,要求大專以上學歷不說,還要精通普通話和閩南語;工作內容不但要向民眾宣傳教義,還要懂一些心理諮詢的知識,幫助民眾解籤。結果幾十個職位吸引了上千人應徵。這份差事據說月薪從六七萬元新臺幣起跳,相當誘人。

  在臺灣,拜關公可弘揚關公的信義之道、忠義精神,有利於傳承中華傳統道德文化,而關帝文化所體現的精髓「春秋大一統」,期待在兩岸交流中更好地弘揚和光大。(本報記者 徐蕾文/圖)

相關焦點

  • 發揚關公「忠義精神」,加速祖國「和平統一」
    (一)「臺灣島」,是一個「關公島」「湖北省臺辦」及有關單位,發起並舉辦「海峽兩岸關公暨三國文化論壇對於「關公」及「三國」的文化,非常有興趣,也很有心得。我的「住宅」頂層,有一個很精緻、很莊嚴的「佛堂」,加上我的「臺發會」及「四季紅」辦公室,均安置 「關公神像」。每天早晚兩課,上香朝拜,無日無之。從小,讀書、考試、選舉長大。一路上,「堅心誠意」地膜拜 關公聖像,從未休止。在宗教信仰上,我算是 關公的「忠實信徒」。在臺灣,關公的「廟宇」,非常的多。
  • 世界上最可怕的寺廟,供養了數萬條毒蛇,遊客香火卻絡繹不絕!
    寺廟是莊重的地方,但是在馬來西亞的檳城有一個詭異的寺廟。之所以說寺廟詭異。是因為這裡和普通的寺廟不同,一般的寺廟中供奉的是佛像,這裡卻供奉的是毒蛇,在寺廟中有上萬條毒蛇,因此這裡也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蛇廟,原本這個寺廟裡並沒有蛇,寺廟原名叫清水寺,這裡供奉的是清水祖師的佛像,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後來寺廟裡卻無端的出現了很多毒蛇,儘管廟裡的僧人努力驅趕,而這些毒蛇越聚越多。
  • 廈漳泉最熱門寺廟之一,漳州三平寺風景區
    漳州三平寺位於漳州市的平和縣,是眾多閩南人必去的寺廟之一了。三平寺距離漳州市區47公裡,距平和縣城30公裡。它包括了主景點三平寺和寺外及後山的龜蛇峰、虎跑泉、和尚潭、毛氐洞、虎林、龍瑞瀑布等景點。進入三平寺需要購買門票,每人30元,就可以進入寺廟了。
  • 直擊颱風尼伯特:福建莆田受災嚴重 民眾忙自救
    直擊颱風尼伯特:福建莆田受災嚴重 民眾忙自救  【解說】受今年第一號颱風「尼伯特」的影響,7月9日凌晨開始的一場大暴雨,給福建莆田市帶來了巨大的災害。莆田市區多處出現嚴重內澇。9日上午,中新社記者赴莆田實地採訪,暴雨過後,這裡的民眾也開始了生產自救。
  • 漳州四座香火最旺的寺廟,應該就是這四座了
    漳州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整個城市內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寺廟,今天就帶大家來打卡漳州香火最旺的幾座寺廟,碼住了,下次去走走看看這座城市。3.南山寺漳州南山寺可以說是當地最出名的寺廟之一了,始建於唐朝,歷史悠久,作為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的佛教大寺院,廟裡不太見得到遊客,拜拜的信徒居多,很是寧靜,虔誠。目前仍舊在擴建之中,將於南山公園一起共同構成漳州市最大的集寺廟文化,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大區塊。
  • 廈門香火最旺的8大寺廟,第三個歷史悠久,第六個位置獨特!
    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廈門的的10大寺廟,不僅建築宏偉,而且香火旺盛。NO1.廈門南普陀寺。因為這裡處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佔地面積有25.8萬平方米,面朝大海海港。一開始在唐朝末年建立,被稱為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才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廟一片荒蕪,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以重建。由於這裡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有點相似,而且普陀山是因為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是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在這所寺內,明萬曆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與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物件最為名貴。
  • 陳時中這陣子究竟在忙什麼?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 新冠肺炎確認增加一本土案例,島內疫情拉緊報,且由於防疫輕忽暴露的漏洞,更引發雙北地區人心惶惶。外界不禁好奇,曾多次自誇超前部署的「衛福部長」陳時中,這陣子究竟都在部署什麼?
  • 臺灣陰廟求財野史
    大多數的人拜神就是點三炷香,頂多初一十五隆重一點,但是唯獨有一個地方,祭拜鬼神的風俗融入到了一天24小時之中——臺灣。好巫尚鬼的臺灣人,連遊魂野鬼都能膜拜閔人好巫尚鬼,而移民混雜的臺灣則造就了五花八門的信仰。臺語中有個詞叫做「拜拜」,指的就是祭拜鬼神。
  • [兩岸春節]臺灣人的春節習俗
    祭拜時,一般由男丁主持,如實在不得已需要女子來祭拜,則必須戴著鬥笠遮掩面貌。  除了團圓的意思,根據《臺灣過年的文化習俗》一書中記述,臺灣人過小年夜有「拜天公」的習俗,天公也就是道教所說的玉皇大帝。拜天公要先看黃曆也就是農民曆來選擇吉時進行祭拜儀式,臺灣拜天公一般需要準備五牲來拜,五牲包括有豬肉、雞肉、鴨肉、魚肉(也可以用幹魷魚來代替魚肉)、豆腐乾等五種。  臺灣各地拜天公的風俗也不盡相同,有些地方的民眾習慣在正月初九拜天公。
  • 荔枝派:今年過年,朋友圈用什麼文案?
    ,越是年末越是忙,忙中遵守紀律才不會出事。  近日,交警在高速公路上發現一輛車違停,原因竟是司機撞到一隻黃鼠狼,司機下車祭拜。  春節前有人趕著回家,也有人忙著工作,但是再心急再忙也要」   過年不僅要打牌,還要胡牌。不僅要鬥地主,還要王炸!
  • 老家過年:從臘月二十四忙到三十,童年最快樂的日子
    小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不記得哪個人寫的,但是裡面幾句話現在還有印象:從臘月初一開始忙活,一直忙到年根…長大後四處求學奔波,不想說故鄉對我來說只有冬夏沒有春秋這樣的話,只是想說有點懷念以前小時候的年味了。
  • 1300多年的古寺隱居大山,只有一個禪師,無人煙更沒有香火
    我國的寺廟非常的多,不過能讓我們記得住的寺廟,屈指可數。而香嚴寺是一座名氣不大,但是歷史文化保存最為完美的一座古老寺廟,他是唐宣宗李忱曾經在此避難的這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名寺的千年風韻,寺廟在南陽市丹江口的淅川縣倉房鎮白崖山,它最先建公元714年,唐護國法師慧忠於此結廬為庵,開闢道場。
  • 峇里島神秘廟宇,建於海中巖石上,漲潮變孤島,民眾祭拜要等退潮
    海神廟英文名為「Tanah Lot」,印尼語意思為「海中的陸地」,寺廟地處一塊經海水長期衝刷而成的離岸大巖石之上,海水漲潮時,與其連接的通道會被淹沒,海神廟變成孤島,須待到退潮後才能進入廟宇參拜。因此,當地民眾大都是下午或傍晚到此朝聖祭拜。
  • 南京香火很旺盛的寺廟,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稱「南朝第一寺」
    寺廟的文化在我國的城市中非常突出,從寺廟的建成時間到在實際進步中所發揮的作用,對一個城市的發展和進步有著很強的推動力,這讓人感覺到更多的不同,的重要資源當然不能忽視。江蘇的寺院建築一直很多,除了全國有名的寺廟外,很多城市的寺廟也能得到很多人的重視,這更值得稱讚和肯定,所以來簡單的認識是南京香火很旺的寺廟,是對外聞名的一座寺廟,自雖然線香的勢頭很高,但一直在發展,但是,很多人還沒有足夠的認識程度。
  • 深圳香火最旺的寺廟,背靠梧桐山的弘法寺,是嶺南最大的寺廟
    深圳仙湖植物園內的弘法寺是建國第一座寺廟,雖然己經是深圳當地與附近最大的寺廟了,但仍舊在擴建中,並且香客極多,弘法寺可以說是深圳香火最為旺盛的寺廟,但是位於仙湖植物園裡面,背靠梧桐山,可以來拜佛之後順便遊覽植物園,景觀不錯,可以開車上去,但是山路要走很長一段路,寺廟很大,據說是嶺南最大的寺廟。
  • 80後安徽居士獨守寺廟6年,靠香火錢度日,有時一個月才40元
    而在我國就有這麼一位80後安徽居士,獨守寺廟六年,靠香火錢度日,有時一個月才40元,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王先凱曾在寺廟裡做過義工,佛寺裡的香火氣和陣陣念經的聲音讓他感到內心的平靜。所以就在他小叔去世兩年以後,王先凱正式成為一名居士。
  • 蘇鐵小灰蝶 繁衍忙不停
    東升蘇鐵小灰蝶最近在東遊季植物區忙採蜜、產卵。照片/臺東縣農會提供  華夏經緯網10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寄住在臺灣蘇鐵上的東升蘇鐵小灰蝶,最近忙著在卑南鄉知本風景區「東遊季溫泉度假村植物區」內繁衍下一代。
  • 祭拜怎麼用?讀者反映「到三平寺祭拜」用詞不當
    祭拜,那是拜亡人的,三平又不是陵園或祖祠」;連資深編輯也稱,「祭拜在民間語境上,是指向先人的,三平寺是宗教場所,對信眾來說,用祭拜感覺不敬」……  大家忍不住到百度詞條上一搜,卻發現「祭」的釋義有兩種,一是供奉神靈或祖先:祭天、祭神、祭祖;一是對死者表示追念的儀式,如祭奠。這麼看來,「到三平寺祭拜」似乎也並無不妥。
  • 力戒因「盲」而忙
    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普遍忙碌,工人為生產而忙,農民為耕耘而忙,軍人為訓練備戰而忙……忙一點是應該的,這是事業心強的表現和幹好工作的需要,應該提倡。  然而在一些單位,有些幹部無論事情多不多、工作量大不大,卻整天忙得暈頭轉向,至於忙些什麼,自己也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既累了自己也累了部隊,忙而無功、忙而無獲。這些忙,有很多是不應該的忙、無效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