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重1.5噸 盤點海洋十大怪魚(圖)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印尼漁民在海岸附近發現一條被衝上岸邊的巨型翻車魚,並試圖對其提供幫助。(網頁截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8日報導,印尼漁民日前在中蘇拉威西省的帕盧(Palu)海岸附近發現一條巨型翻車魚,並有照片證明他們「捕獲」的這個龐然大物。這條翻車魚重達1.5噸、體長超過2米。

  嚴格來說,這條巨型翻車魚並非被漁民捕獲的,而是他們在海岸附近發現了這條被衝上海岸的翻車魚。漁民們試圖將其拖回海中,希望其能夠恢復。但潮水一次次又將其推回岸上,最終導致其死亡。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類。最大的翻車魚樣本長達3米,高度超過4.25米,體重近2268公斤。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形容其有點怪異的圓形形狀。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翻車魚在全世界的熱帶海水中都能找到,而且經常被誤認為鯊魚,特別是它們巨大的背鰭露出水面時。翻車魚喙狀牙板無法完全閉合。

  據英國媒體5月3日報導,美國漁民摩爾在弗羅裡達的基維斯特捕蝦時意外捕撈到一隻史前劍吻鯊,這是一種非常稀有的鯊魚品種,主要生活在日本附近水域,這次是第一次在海灣看到劍吻鯊的足跡。

  該鯊魚足有5.5米長,渾身呈粉紅色,頭頂長了一隻長長的鼻子來遮擋住鼻子下面鋒利的牙齒。科學家對劍吻鯊知之甚少,就目前所掌握的信息來看,劍吻鯊粉色的膚色在水下會呈現不可見的黑色,這樣在捕食時獵物就不會那麼輕易看到自己。

  據英國媒體5月3日報導,美國漁民摩爾在弗羅裡達的基維斯特捕蝦時意外捕撈到一隻史前劍吻鯊,這是一種非常稀有的鯊魚品種,主要生活在日本附近水域,這次是第一次在海灣看到劍吻鯊的足跡。

  該鯊魚足有5.5米長,渾身呈粉紅色,頭頂長了一隻長長的鼻子來遮擋住鼻子下面鋒利的牙齒。科學家對劍吻鯊知之甚少,就目前所掌握的信息來看,劍吻鯊粉色的膚色在水下會呈現不可見的黑色,這樣在捕食時獵物就不會那麼輕易看到自己。

相關焦點

  • 印尼漁民發現巨型翻車魚 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8日報導,印尼漁民日前在中蘇拉威西省的帕盧(Palu)海岸附近發現一條巨型翻車魚,並有照片證明他們「捕獲」的這個龐然大物。這條翻車魚重達1.5噸、體長超過2米。  嚴格來說,這條巨型翻車魚並非被漁民捕獲的,而是他們在海岸附近發現了這條被衝上海岸的翻車魚。漁民們試圖將其拖回海中,希望其能夠恢復。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它為什麼叫翻車魚
    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這條龐然大物重達1.5噸,長達2米。
  • 泉港漁民捕到150公斤怪魚 「沒尾巴」常常翻跟鬥
    漁民捕獲的「翻車魚」重逾150公斤 (王先生供圖)   重逾150公斤,長超過1米,碩大無比的魚頭,身體又圓又扁,尾鰭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嘟嘟嘴,萌態十足。這樣的怪魚你見過嗎?昨天清晨6點,泉港區南埔鎮漁民肖如標捕到這樣一條怪魚,鎮上沒有漁民見過這樣的魚。昨天下午,泉州市水產技術站專家鑑定,這種怪魚是「翻車魚」,在臺灣海峽深海較為常見,傳說中這魚還喜歡曬太陽。   記者看到,這條怪魚全身灰褐色,長和寬相近,都超過1米,重逾150公斤。怪魚外觀較為奇特,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 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
    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這條龐然大物重達1.5噸,長達2米。據報導,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是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後,試圖將它放歸海中,但最終還是不幸身亡。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時間:2020-04-29 10: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
  • 漁民捕怪異深海魚各個長相奇特 盤點十大最怪異海洋生物
    圖1:「一個翻車魚…和一個水手。照片攝於摩洛哥。」這是一隻活海星。顏色美麗!照片在巴倫支海拍的。」這魚今天在我們的網裡結束了生命!照片攝於巴倫支海。」「一對海洋裡的小太陽照亮你!今天抓住它們的。照片攝於巴倫支海。」
  • 慈谿發現巨型怪魚——翻車魚·都市快報
    愛曬太陽愛翻身 樣子醜醜萌萌噠 寧波最大水產市場經理說 從沒見過 記者 程瀟龍 「年年有魚!有好彩頭。」 這兩天,寧波慈谿海星水產公司的李老闆可樂壞了:2014年最後一天的早上,李老闆在碼頭從漁民手中收來一條巨型大魚,體長1.6米,魚背最寬處1.3米。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時間:2020-04-29 15:47   來源:河南都市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
  • 寧波漁民撈起一條3米巨型怪魚,立馬放回大海!原因竟是怪魚名字不吉利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見「翻車魚」依然存活,漁老大第一時間選擇將其放歸大海,使其重獲自由。船老大還很激動,這種怪魚很多年沒有捕撈到了。把魚放歸大海以後,他還把現場拍攝的視頻發到朋友圈,引來眾多朋友嘖嘖稱奇。
  • 去美國水族館探尋世界十大怪魚(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你以為《海底總動員》裡面那些千奇百怪、五彩繽紛的魚是虛構的嗎?海洋裡確實存在那些外形奇妙的魚,讓人嘆為觀止。在美國各地的水族館,你可以近距離觀察這些怪魚。現在,美國第一大報《今日美國》為我們作了盤點,馬上去探個究竟吧。鱖魚鱖魚原產於西太平洋的熱帶地區,是世界上最鮮豔的魚類之一。
  • 浙江漁民撈起巨型怪魚,身長3米,只有頭沒有尾巴!卻立馬放回大海
    船老大還很激動,這種怪魚很多年沒有捕撈到了。把魚放歸大海以後,他還把現場拍攝的視頻發到朋友圈,引來眾多朋友嘖嘖稱奇。從現場視頻可以看出,這條怪魚扁扁的,身子很大,根據旁邊漁民的身高對比估算,這條 " 翻車魚 " 約有 3 米長,魚身上具有粘性,沾滿了細碎的小魚。漁民們用纜繩將 " 翻車魚 " 緩緩吊起,一名漁民用力將其推向船艙外,最後解開繩索,讓其回歸大海。
  • 巨型醜萌翻車魚 翻車魚能吃嗎
    據《每日郵報》報導,葡萄牙海岸附近發現了高達5米的巨型翻車魚,潛水員只有它的魚鰭那麼大。  翻車魚屬硬骨魚綱,分布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翻車魚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最大體長可達3~5.5 米,重達1.4~3.5噸。  翻車魚單獨或成對遊泳,有時十餘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深水中。
  • 寧波漁民撈起巨型怪魚,身長3米,只有頭沒有尾巴!立馬放回大海!原因竟是…
    船老大還很激動,這種怪魚很多年沒有捕撈到了。把魚放歸大海以後,他還把現場拍攝的視頻發到朋友圈,引來眾多朋友嘖嘖稱奇。從現場視頻可以看出,這條怪魚扁扁的,身子很大,根據旁邊漁民的身高對比估算,這條「翻車魚」約有3米長,魚身上具有粘性,沾滿了細碎的小魚。漁民們用纜繩將「翻車魚」緩緩吊起,一名漁民用力將其推向船艙外,最後解開繩索,讓其回歸大海。
  • 翻車魚:一種異常古怪的魚
    拉氏翻車魨(Mola ramsayi),又名南部海洋太陽魚,生活在赤道以南,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和南非的外海中。2017年在紐西蘭海域最新發現的翻車魚(Mola tecta)被稱為是「騙子翻車魚」,同樣也生活在赤道以南的海洋中,它是130年前發現翻車魚存在以來,首次發現的新品種,因其一直隱藏在其他品種的翻車魚中而得到了「騙子」的稱號。
  • 寧波驚現愛曬太陽愛翻身的巨型怪魚——翻車魚
    這兩天,寧波慈谿海星水產公司的李老闆可樂壞了:2014年最後一天的早上,李老闆在碼頭從漁民手中收來一條巨型大魚,體長1.6米,魚背最寬處1.3米。6個男員工,七手八腳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大魚放到推車上。拉回公司一過秤,公司的文員小陸姑娘樂了,「體重近90公斤,這條魚,比我還重一倍多!」
  • 科學家首次發現翻車魚幼魚,僅2毫米長,成年後可長到3米、2噸重
    一條1.4米左右的魚一次可產下3億顆卵,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什麼魚。但即使翻車魨的繁殖力如此驚人,為什麼在野外從未發現過它們的卵以及幼魚呢?這一直以來是科學家的一個謎。據《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科學家首次找到隆頭翻車魚的幼魚,不過其體型極小,遠不是科學家所期待的巨魚。翻車魚(Mola mola),屬於翻車魨屬、翻車魚種的一種大型硬骨魚類,遍布全球的熱帶和溫帶海洋。
  • 新聞中漁民都從未見過的「巨型海怪」 多半都是這種魚
    根據海洋科學普查,目前人類已知的海洋魚類已有15000多種,這麼多的海洋魚類,絕大多數你都沒見識過,來,看看這種蠢萌蠢萌的海洋大魚——翻車魚,是不是沒見過?其實,翻車魚經常出現在新聞中,要是你看到「某地又撈出了巨型海怪,漁民表示從未見過」的字眼,很可能說就是翻車魚啦。
  • 俄漁民捕獲雙嘴深海怪魚 盤點世界上的怪魚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3日報導,近日,俄羅斯漁民在俄羅斯東南部沿海的濱海邊疆區海域,捕獲了一條長相怪異的魚。這條魚形態醜陋,還長著兩張嘴。網友指責這可能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汙染了相關海域,導致魚類基因變異,才有了這樣的怪魚。
  • 奉化漁民出海撈起一條兩米多長「翻車魚」立馬放回大海
    中國寧波網記者 餘建文 通訊員 王林威昨天晚上7時許,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兩米多長的成年「翻車魚」。「這麼大的『翻車魚』,頭一回見!」船老大陳宏江將視頻發上朋友圈後,觀者無不稱奇。
  • 浙江漁民捕獲三米長「翻車魚」,第一時間重新放生!
    前兩日,浙江某漁民在東海捕魚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不過漁民在發現「翻車魚」依然存活之後,第一時間將「翻車魚」進行放生。據了解,這條怪魚體型扁扁的,長度較長,現場有經驗的漁民預估這條「翻車魚」約有3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