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 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

2021-01-13 成功財經網

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這條龐然大物重達1.5噸,長達2米。據報導,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是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後,試圖將它放歸海中,但最終還是不幸身亡。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8日報導,印度漁民日前在中蘇拉威西省的帕盧(Palu)海岸附近發現一條巨型翻車魚,並有照片證明他們「捕獲」的這個龐然大物。這條翻車魚重達1.5噸、體長超過2米。

嚴格來說,這條巨型翻車魚並非被漁民捕獲的,而是他們在海岸附近發現了這條被衝上海岸的翻車魚。漁民們試圖將其拖回海中,希望其能夠恢復。但潮水一次次又將其推回岸上,最終導致其死亡。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類。最大的翻車魚樣本長達3米,高度超過4.25米,體重近2268公斤。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形容其有點怪異的圓形形狀。

2米長,1.5噸重的魚,你震驚了嗎?為何這條翻車魚這麼巨大呢?俗話說,千年成妖,萬年成精,印尼漁民發現的翻車魚會不會是千年成妖的動物呢?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吧,畢竟從未見過如此巨型恐怖的翻車魚。

曼波魚在臺灣最初叫做翻車魚,漁民常常看見它翻躺在水面,所以以「翻車」的名字來形容它。這大概就是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的原因吧。

翻車魚的發現,似乎被很多人喜愛,但是,關於翻車魚的死法,網友們真是想法很獨特,在他們看來,翻車魚的死法都是萌萌噠的,但是其實一點事實依據都沒有,而且據觀察,所謂的翻車魚死法太殘忍了都是人們臆想出來的,其實並不會那樣死亡。

麼叫翻車魚?翻車魚的名字由來

翻車魚又被稱為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海洋魚,可以長到3~5米。至於為什麼叫翻車魚,那是因為它們都是翻過來側著身體遊泳的。為什麼要翻過來,是因為它們也喜歡曬太陽,然後把肚皮露在外面曬,比較舒服。

翻車魚看起來沒有尾巴,像是只能在水面漂,但是實際翻車魚喜歡逆流而上,甚至速度能達到3.6千米每小時,這個速度實在太可怕,網友們還以為都覺得翻車魚萌萌噠呢。要是撞一下,那怕是不得了啊。

網友們眼中翻車魚的死法

據說,翻身魚是世界是最脆弱的生物,它的6種死法,聽完後你一定會驚呆的。蠢蠢的死法:

1、陽光太強死亡;

2、水中氣泡進眼睛了緊張過度死亡;

3、海水鹽分在身上留下斑點打擊過大死亡;

4、擔心和海龜相撞,緊張過度死亡;

5、附近小夥伴死了打擊過大死亡;

6、因為附近的小夥伴死了,所以自己打擊過大死了!

翻車魚,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外表特殊,體短,後部在高的三角形背鰭與臀鰭之後截然而止,身體兩側扁平,皮膚強韌,口小,牙癒合呈喙狀。遍布世界溫帶和熱帶海域,常見於外海表層。

那麼,翻車魚可以吃嗎?此前,三亞市民吳某和妻子蘭某就曾吃過一條小翻車魚,剛開始沒有發生任何狀況。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蘭妻子就出現牙黑等症狀,送往醫院救治20天後死亡。據了解,這條魚毒翻了吳先生一家及親戚4口人。醫生在詳細檢查後發現,蘭某的肺、肝等部位都變黑了,並且均嚴重損壞。

據蘭某的主治醫生說,蘭某可能是吃了翻車魚後中毒、未及時救治才造成目前的後果。因為翻車魚是一種罕見的河豚科多骨魚,這種魚雖然產卵很多,但由於種種原因,海洋中的翻車魚卻寥寥無幾,十分罕見,特別是翻車魚本身存在著幾十種寄生蟲,所以很少有人吃。

翻車魚在全世界的熱帶海水中都能找到,而且經常被誤認為鯊魚,特別是它們巨大的背鰭露出水面時。翻車魚喙狀牙板無法完全閉合。

翻車魚一般體形側扁,頭上生有兩隻明亮的眼睛和一個小小的嘴巴,背部和腹部分別長著一個又高又長的背鰭和臀鰭,在身體的最後邊,有一個鑲著好像花邊的尾鰭。體型外觀呈橢圓扁平狀,像個大碟子。身型偏短而兩側肥厚,頭 小、嘴小,尾鰭也退化無尾柄,很短;沒有腹鰭,但背鰭與臀鰭發達,且相對較高。體側呈灰褐色、腹側則呈銀灰色。翻車魚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了一半一 樣。因此,它的普通名稱也叫頭魚。口小,眼小;鱗片特化為粗糙的表皮。體灰褐色,腹部銀灰;胸鰭短小,無腹鰭與尾鰭,背鰭與臀鰭高大且相對。在翻車魚的家族中,各成員的體形並不完全相同。有一種翻車魚的尾巴又長又尖,看上去像是拖著一根長矛,所以人們叫它「矛尾翻車魚」;還有一種翻車魚身體修長,大家叫它「長翻車魚」。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於是使它們看上去好像後面被削去了一塊似的。翻車魚主要以水母為食,用微小的嘴巴將食物鏟起。它們常常在水面曬太陽,儘管其形狀笨拙,但有時也會躍出水面。

翻車魚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體重可達3000千克。早在30年代,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魚類學家古格就曾對翻車魚進行過研究,並宣稱巨大的翻車魚是動物界的生長冠軍。它們的幼魚僅有0.25釐米長,而長到成年魚時可達3米長,體重比幼魚時增加了6000萬倍。雖然翻車魚體重可達2噸半,但它性情溫和可接近。

19世紀時,漁民的孩子們會把厚厚的翻車魚皮用線繩繞成有彈性的球玩。翻車魚皮上可以有多達40多種不同的寄生蟲,就連它們身上的寄生蟲身上也有寄生現象。

相關焦點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它為什麼叫翻車魚
    這條翻車魚重達1.5噸、體長超過2米。嚴格來說,這條巨型翻車魚並非被漁民捕獲的,而是他們在海岸附近發現了這條被衝上海岸的翻車魚。漁民們試圖將其拖回海中,希望其能夠恢復。但潮水一次次又將其推回岸上,最終導致其死亡。翻車魚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類。最大的翻車魚樣本長達3米,高度超過4.25米,體重近2268公斤。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形容其有點怪異的圓形形狀。
  • 印尼漁民發現巨型翻車魚 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類。最大的翻車魚樣本長達3米,高度超過4.25米,體重近2268公斤。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形容其有點怪異的圓形形狀。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翻車魚在全世界的熱帶海水中都能找到,而且經常被誤認為鯊魚,特別是它們巨大的背鰭露出水面時。翻車魚喙狀牙板無法完全閉合。
  • 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
    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 它們的生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於是使它們看上去好像後面被削去了一塊似的,翻車魚缺少真正的尾巴,它只有一個巨大的頭,因而它得到了一個德文綽號Schwimmenderkopf,意為遊泳的頭。
  • 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重1.5噸 盤點海洋十大怪魚(圖)
    印尼漁民在海岸附近發現一條被衝上岸邊的巨型翻車魚,並試圖對其提供幫助(網頁截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8日報導,印尼漁民日前在中蘇拉威西省的帕盧(Palu)海岸附近發現一條巨型翻車魚,並有照片證明他們「捕獲」的這個龐然大物。這條翻車魚重達1.5噸、體長超過2米。  嚴格來說,這條巨型翻車魚並非被漁民捕獲的,而是他們在海岸附近發現了這條被衝上海岸的翻車魚。漁民們試圖將其拖回海中,希望其能夠恢復。
  • 翻車魚六種搞笑死法,最恐怖的卻是另外一種!
    前段時間網上曝出一個視頻,一隻海豹正在上下靈活遊動撕咬一條靜靜飄浮在海中的翻車魚,筆者和各位朋友一樣都以為翻車魚已經死了,海豹不過是吞食屍體而已!它被海豹撕咬卻毫無反抗意志,一來是它的皮膚實在太厚,達到7釐米的超級級別,堪比坦克的裝甲鋼板,所以一般的情況下就是隨便咬,沒事!另一個則是它實在不方便動,所以被撕咬到內臟還是那副半死不活的的姿態!翻車魚肉的味道一般,再說就是翻車魚皮太厚,有個笑話,吃了半天包子吃出一塊石碑,離肉餡還有30公裡,說的就是翻車魚,我撕咬半天還是皮,不愛吃了!
  • 一生都在「翻車」的翻車魚,連其死法都被人調侃
    翻車魚的一生似乎都在「翻車」,成年雌性翻車魚可以一次產下3億枚受精卵,但是最終可以長大成年的翻車魚確實寥寥無幾,據統計,3億枚卵最終能長到成魚的不及二百萬分之一。剛出生的小翻車魚只有2.5mm,而成年的翻車魚可以到3米多長,近2.3噸,成魚體重足足是幼魚的六千多萬倍!
  • 《活下去翻車魚》評測:翻車魚奇葩多種死法[多圖]
    《活下去翻車魚》是一款休閒益智類的遊戲。翻車魚大家知道,但是以它為主角的遊戲,你玩過嗎?沒有的話,就快來試試吧。遊戲畫面和音樂本作的畫面頗有意思,我不是指良好的色彩搭配和復古的像素風格,而是在於所有元素的表現上。蠢蠢的翻車魚,無辜的食用生物等都活靈活現。
  • 高效「翻車魚」的恐怖死法,是真的嗎?
    比方說,在海洋中存在著一種叫做「翻車魚」的海洋生物,它很常見,在我國沿海大部分地球,都可以看到翻車魚的身影,它們最大體長超過5米,體重超過7000斤,一般它們都是成對的一起遊泳,偶爾也會10多隻組成小團隊。
  • 據說翻車魚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它有很多種蠢蠢的死法
    網上有個關於「翻車魚奇葩死法」的段子:「據說翻車魚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據說它有很多種蠢蠢的死法:1、陽光太強,死亡。2、水中氣泡進眼睛了受到驚嚇,死亡。5、附近的小夥伴死了,悲傷過度,死亡..........首先,翻車魚喜歡曬太陽,但其實大部份時間都是在比較深的海水中度過。有說法認為翻車魚之後以會常常出現於水面,一方是為了提升體溫,另一方面是為了尋求海鳥幫助清理皮膚上的寄生蟲。
  • 每周一物種之翻車魚
    每周一物種之翻車魚 翻車魚的一百種死法,過度緊張都導致死亡,確定不是來搞事情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翻車魚:翻車魚(學名:Molamola),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Molidae)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翻車魨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最大體長可達3.0~5.5m,重達1400~3500kg。
  • 皮皮蝦要繼承翻車魚的財富,註定是個笑話!
    何為「魚頭」老闆?翻車魚是一種很有趣的生物,翻車魚缺少真正的尾巴,它只有一個巨大的頭,因而它得到了一個德文綽號,意為遊泳的頭。它的拉丁名字「翻車魚」是偉大的瑞典自然學家林納所命名。翻車魚還有一個常見的英文名字叫太陽魚,網傳翻車魚有很多種離奇的死法,幾乎都是謠傳。我的老闆老S就跟翻車魚很相似,體量巨大,成功的很快,奮鬥了30年,變成了巨大的翻車魚,而且經常性翻車,特別是一些老員工面前,被懟得啞口無言,是企業裡的「頭魚」,性格偏溫和,嘴小,卻能吃食量大,是我心目中的「魚頭」老闆。
  • 翻車魚是什麼魚,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曼波魚、頭魚等,為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別為翻車魚、槍尾翻車魚及長翻車魚,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我國沿海均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翻車魚是什麼魚吧!翻車魚是什麼魚?翻車魨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最大體長可達3.0~5.5米,重達1400~3500千克。
  • 我翻車魚就可以,還可以長那麼大
    它這長得又像月亮,又像磨盤,哈哈哈也像一個遊泳的頭,3米的身子光拿去長頭了……水中氣泡進眼睛受到驚嚇會死,怕和海龜相撞擔心過度會死,看到小夥伴擔心過度死了造成自己擔心過度也死了……不得不說翻車魚能活到今天真的是&34;不容易啊!
  • 【海洋生物科普系列】翻車魚
  • 現存最大硬骨魚、動物界生長冠軍、脊椎動物產卵冠軍——翻車魚
    翻車魚,中國沿海稱魚粿、蜇魚或蜇魴,日本稱曼波魚,德國稱頭魚,英美稱太陽魚,法國西班牙稱為月魚,最大體長3-5.5米,體重1400-3500kg,是現存最大硬骨魚類(鯊魚是軟骨魚類)。長相怪異,像一個大盤子,性格溫和。
  • 翻車魚不停地吃,暴長6000萬倍,戰鬥力為零,未滅絕因太難吃
    正在翻車中的翻車魚,別以為它死了翻車魚還是自然界有名的生長冠軍,剛出生的幼年翻車魚只有一群翻車魚戰鬥力為零的翻車魚而翻車魚的天敵比如虎鯨、海獅、鯊魚都是遊泳高手,翻車魚在它們面前就像蝸牛一般行動緩慢。翻車魚即使賣力逃跑,也逃不過,是死是活全憑對方心情,索性不跑了!翻車魚好歹3米多長,2噸多重,怎麼不反抗一下呢?翻車魚只是外表唬人罷了,戰鬥力幾乎為零!它的牙齒退化,唯一的牙齒長在咽部,嘴部很小,且沒辦法完全閉合,連咬一口的動作都做不出來,如何能夠自衛?
  • 翻車魚的名稱如何得來的,為什麼捕捉後要放生,竟然覺得很愛?
    翻車魚這個名字真的很逗,聽到名字就想到了翻水水,據說翻車魚的死法非常的奇葩,各種各樣奇葩的死法讓人哭笑不得,並在出海的漁民對翻車魚都各種機會,捕到翻車魚就放生,這是為什麼呢?
  • 魚類識別翻車魚Mola mola
    拉丁文學名:mola mola 別名:英美地區稱翻車魚為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魚,德國人稱會遊泳的頭,日本人稱曼波。翻車魚的拉丁名字叫做 mola mola,意思是 millstone(重擔)。而翻車魚英文為 Sunfish,可能與它會上浮側翻,在海上做日光浴的習性有關,因此 又有人叫它「太陽魚」。
  • 【動物劇場】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巨大無比的頭——翻車魚
    背鰭、臀鰭突出,尾鰭極短,魚身看上去僅由一個巨大無比的頭組成,因此又名"頭魚",其德文名稱"Schwimmenderkopf"亦由此命名,意為"遊泳的頭";魚鱗演化為堅硬的厚皮,上面寄生有40~50個不同屬的微生物,大多數會發光,夜間視之宛如明月,故而翻車魚在西班牙和法國又被稱作"月亮魚"。
  • 翻車魚:一種異常古怪的魚
    本文譯自:Meet the Magnificently Weird Mola Mola, Cool Green Science, TNC.作者:Justine E. Hausheer這是一個事實遠比虛構要古怪,也比虛構醜陋得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