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劇場】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巨大無比的頭——翻車魚

2021-01-19 煙臺海昌鯨鯊海洋公園資訊

翻車魚(Ocean sunfish)體長1~5米,體重100~3000公斤,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硬骨魚,通體褐色或銀灰色,身體側扁,背鰭、臀鰭突出,尾鰭極短,魚身看上去僅由一個巨大無比的頭組成,因此又名"頭魚",其德文名稱"Schwimmenderkopf"亦由此命名,意為"遊泳的頭";魚鱗演化為堅硬的厚皮,上面寄生有40~50個不同屬的微生物,大多數會發光,夜間視之宛如明月,故而翻車魚在西班牙和法國又被稱作"月亮魚"。

翻車魚棲息於遠洋地區30~540米深的中上層海域;單獨或群居生活;遊動時主要靠背鰭和臀鰭交替划動前進,遊姿好像曼波舞,因此在臺灣、日本又被稱為"曼波魚";白天經常側身浮在水面上曬太陽,形如傾倒的車輛,故而得名,其英文名稱"sunfish"也由此得來,而它的拉丁文學名(mola mola)也是瑞典著名自然學家、雙名制創始人林奈(Linnaeus.Carolus)根據其這一習性命名的,由單詞 "millstone"(磨盤)演化而來。

至於翻車魚為什麼喜歡曬太陽,科學界目前存在兩種解釋:一是這樣做能夠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消化;二是可以依靠海鳥或紫外線除掉魚身上的寄生蟲,但研究表明,翻車魚會分泌一種高效的殺毒物質來改善自身及周圍的衛生狀況。

翻車魚屬於雜食性魚類,但食性偏向於肉食,包括各種小型魚類、甲殼類,偶爾吃海藻及浮遊生物,而其主要食物是水母,因此在臺灣翻車魚又叫"蜇魚"或"蜇魴"。

翻車魚每年春夏季節交配繁殖,雄魚先用鰭在海底挖一個沙坑,雌魚在內產卵,然後雄魚為卵授精並負責孵化育幼,翻車魚是產卵最多的魚類之一,雌魚每次可產2000~5000萬枚卵,最多可達3億枚,但大部分魚卵會因不能受精而夭亡,僥倖孵化的幼魚體長僅0.25釐米,外貌與普通魚類無異,隨年齡增長逐漸變態,大多數會被驚濤駭浪戕害或命喪捕食者之口,因此翻車魚的成魚並不多見,性成熟期及壽命不詳,但繁衍速度很慢,總數量每隔4~14年才翻一番。

翻車魚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溫帶海域,共有三種:普通翻車魚、矛尾翻車魚(Sharptail sunfish、Mola lanceolata或Masturus lanceolatus)、長翻車魚(Slender sunfish、Ranzania laevis或Ranzania truncatus)。

翻車魚性情溫順,遊速緩慢,極易被捕獲,自然界的天敵有虎鯨、海獅等。這種魚經濟價值很高,除可以用於觀賞外還能食用,由於魚體內水分很多,剔骨剝皮加工後所得的魚肉僅為魚體重的1/10,肉質鮮美,蛋白質含量比鯧魚和帶魚還高,可做成名菜"飛虎丸",用魚腸烹製的"炒龍腸"在臺灣備受推崇,價格比龍蝦高1倍以上。此外魚皮可制明膠,魚肝可制魚肝油或食用油。但因為翻車魚極其罕見且近年來海洋環境屢遭破壞導致其數量大幅度下降,目前已受到國際動物保護組織以及各國漁業部門的密切關注。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現存最大硬骨魚, 一言不合就翻車的翻車魚!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也是許多老漁夫口中的「巨型海怪」;從正面來看它像鯊魚,長著鯊魚一樣的高脊鰭,但是從側面看,只有鯊魚前半身,少了尾部。只要海水有浪它就翻來覆去無法保持平衡——翻車魚。翻車魚,翻車魨,拉丁文名叫mola,別名叫頭魚、月魚等,它們家族一共有三兄弟:左上為斑點長翻車魨,左下為矛尾翻車魨,右圖為翻車魨。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時間:2020-04-29 10: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
  • 身長超2米,"有頭無尾",寧波發現"翻車魚"!竟是世界上最沉的硬骨魚
    後被證實,這是一條成年「翻車魚」。在漁民拍攝的現場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翻車魚」在捕獲上岸的魚群中顯得無比大。見「翻車魚」依然存活,漁民們用纜繩將它緩緩吊起,其中一名漁民用力將其推向船艙外,最後解開繩索,「翻車魚」回歸大海。
  • 人類首次破譯世界最大硬骨魚基因組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聞坤)日前,深圳國家基因庫和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首次破譯了世界最大的硬骨魚——翻車魚的基因組,並在開放期刊Giga Science上公布了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許多特異性的基因變化,這或許可解釋其極快的生長速率、巨大的體形和不同尋常的骨骼形態。
  • 現存最大硬骨魚、動物界生長冠軍、脊椎動物產卵冠軍——翻車魚
    翻車魚,中國沿海稱魚粿、蜇魚或蜇魴,日本稱曼波魚,德國稱頭魚,英美稱太陽魚,法國西班牙稱為月魚,最大體長3-5.5米,體重1400-3500kg,是現存最大硬骨魚類(鯊魚是軟骨魚類)。長相怪異,像一個大盤子,性格溫和。
  • 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
    1996年在千葉縣捕獲的一條翻車魚,經過長年研究,判定品種為「牛翻車魚」,並於最近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
  • 科普︱傳說世界上最大硬骨魚的這些離奇死法,都是真的麼?
    翻車魚的小心臟真的那麼脆弱麼?翻車魚,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月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最大體長可達3.0~5.5 m,重達1400~3500 kg。是現存最大的硬骨魚類。
  • 長3米重2噸卻「任人欺負」,這種最大硬骨魚是在進化上翻車了嗎?
    然而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就陸續有人表示自己在這裡親眼目睹了巨型「水怪」。 比如有一位目擊者是在長白山天池頂部觀看日出時發現的。當時他看到遠處天池的水面上有一個古怪生物。它頭大如盆,體型巨大,緩慢地遊動,身後卻拖著一條長長的喇叭形划水線。
  • 【海洋生物科普系列】翻車魚
    拉丁名:Mola mola Linnaeus,1758英文名:Ocean sunfish分 類:綱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魨形目\翻車魨亞目\翻車魨科\翻車魨屬 翻車魚,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
  • 浙江漁民捕獲三米長「翻車魚」,第一時間重新放生!
    前兩日,浙江某漁民在東海捕魚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不過漁民在發現「翻車魚」依然存活之後,第一時間將「翻車魚」進行放生。據了解,這條怪魚體型扁扁的,長度較長,現場有經驗的漁民預估這條「翻車魚」約有3米長。
  • 印尼漁民發現巨型翻車魚 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類。最大的翻車魚樣本長達3米,高度超過4.25米,體重近2268公斤。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形容其有點怪異的圓形形狀。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翻車魚在全世界的熱帶海水中都能找到,而且經常被誤認為鯊魚,特別是它們巨大的背鰭露出水面時。翻車魚喙狀牙板無法完全閉合。
  • 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
    翻車魚簡介 翻車魚(學名:Mola mola),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
  • 基因組剖析發現硬骨魚體型龐大的奧秘
    央廣網深圳9月10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劉旭林)來自深圳國家基因庫和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Sydney Brenner在內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破譯了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翻車魚(Mola mola, 又稱海洋太陽魚)的基因組,並在開放期刊GigaScience上公布了其研究成果。
  • 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被鑑定和正名
    日本魚類專家鑑定了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並澄清其生物學命名。
  • 巨型醜萌翻車魚 翻車魚能吃嗎
    翻車魚屬硬骨魚綱,分布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翻車魚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最大體長可達3~5.5 米,重達1.4~3.5噸。  翻車魚單獨或成對遊泳,有時十餘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深水中。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它為什麼叫翻車魚
    據報導,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是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後,試圖將它放歸海中,但最終還是不幸身亡。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
    翻車魚,也叫翻車魨,在別的國家還有很多外號,比如頭魚、太陽魚、月亮魚,是一種大洋性魚類。 翻車魚的形態非常奇怪,身形很高,但又短又扁,從側面看,它是橢圓形的,然而正視或俯視則又會發現它是扁平的。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
    翻車魚,也叫翻車魨,在別的國家還有很多外號,比如頭魚、太陽魚、月亮魚,是一種大洋性魚類。翻車魚的形態非常奇怪,身形很高,但又短又扁,從側面看,它是橢圓形的,然而正視或俯視則又會發現它是扁平的。皇帶魚是已知的最長硬骨魚的話,那麼翻車魚毫無疑問就是最大的硬骨魚了,其體長最大的可以超過5米,成年後的體重可以達到3噸左右,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海洋,而溫帶、寒帶海洋和中國沿海也有它們的身影,屬於大型硬骨魚。
  • 翻車魚味道奇差,為何慘變海洋移動肉倉,被海獅啃而不逃?
    莫拉莫拉魚是這個奇葩的學名,它的名字在世界各地還有各種不同的叫法,最為我們熟知的可能是翻車魚、太陽魚或月亮魚,在中國臺灣,由於翻車不吉利,本世紀初才投票把它改成和日本名字一樣的曼波魚。翻車魚最大的特徵就是長得怪,哪怕你只從照片上看了它一眼,以後你也絕不會把它和其它魚類搞混淆。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 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
    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這條龐然大物重達1.5噸,長達2米。據報導,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是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後,試圖將它放歸海中,但最終還是不幸身亡。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