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魚類 Pelagic
這類魚棲息於遠洋,珊瑚礁只是他們季節性覓食的地方。在水洋湍急的地區,特別冷暖流交錯的地區,由於浮遊生物豐富,所以也更有機會找到他們。這些魚類通常成群結隊,在覓食過程中或者在防禦自衛的時候,它們經常會排列成漩渦狀活箭頭狀。因此也就形成了每個潛水員夢寐以求的「風暴」。
|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丁名:Mola mola
英文名:Sun fish
中文名:翻車魚
它還有好多好多的名字,深海魚類,萌翻了的大東西。拉丁文學名:mola mola 別名:英美地區稱翻車魚為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魚,德國人稱會遊泳的頭,日本人稱曼波。翻車魚的拉丁名字叫做 mola mola,意思是 millstone(重擔)。而翻車魚英文為 Sunfish,可能與它會上浮側翻,在海上做日光浴的習性有關,因此 又有人叫它「太陽魚」。
|圖片來源於網絡
翻車魚主要以水母為食,用微小的嘴巴將食物鏟起。它們常常在水面曬太陽,儘管其形狀笨拙,但有時也會躍出水面。 體型外觀呈橢圓扁平狀,身型偏短而兩側肥厚,頭小、嘴小,尾鰭也退化無尾柄,很短;沒有腹鰭,但背鰭與臀鰭發達,且相對較高。體側呈灰褐色、腹側則呈銀灰色。翻車魚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了一半一樣。因此,它的普通名稱也叫頭魚。 口小,眼小;鱗片特化為粗糙的表皮。體灰褐色,腹部銀灰;胸鰭短小,無腹鰭與尾鰭,背鰭與臀鰭高大且相對。
|圖片來源於網絡:幼兒molamola, mola 寶寶
翻車魚既笨拙又不善遊泳,常常被海洋中其它魚類、海獸吃掉。而它不至於滅絕的原因
是其所具有強大的生殖力,一條雌魚一次可產約2500萬-3億枚卵,但由於一些自然因素,只有30條左右能存活至繁殖季節,但是這並不妨礙它在海洋中被稱為最會生產的魚類之一。
翻車魚的繁殖過程也非常有趣。每當生殖季節來臨時,雄魚則在海底選擇一塊理想的場地,用胸鰭和尾巴挖開泥沙,築成一個凹形的「產床」,引誘雌魚進入「產床」產卵。雌魚產下卵之後,便揚長而去。此時,雄魚趕緊在卵上排精,從此就擔負起護卵、育兒的職責,直到幼魚長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年的8-10月,峇里島東南邊的藍夢島NUSA LEMBONGAN,都會迎來大批的潛水員,他們為看molamola而來。有名的潛點如blue coner、crystal bay都經常出現molamola的身影,更有潛水員去年曾在藍夢島看到30多隻molamola,這樣的molamola風暴一定是每個潛水員心裡的夢想!
🐳🐳🐳🐳🐳兔班長今年9月15日-9月20日在藍夢島看molamola,加微信約🐳🐳🐳🐳🐳
🐟🐟🐟🐟🐟🐟🐟🐟🐟🐟🐟🐟🐟🐟🐟🐟🐟🐟🐟🐟🐟🐟🐟🐟🐟
愛跑步,那就跑個半馬
愛爬山,那就上個6000
愛潛水,那就去個船宿、考個DM
野玩家的態度是
玩也要努力玩得專業!
野玩家的野路子
回復綠色關鍵詞或點擊淺藍色字體直接跳轉至文章。
REC1|RECI體驗課
下海|周末撫仙湖學潛,放假出門就去浪
上山|哈巴雪山5天5夜登頂之旅
群主|野玩家小兔,潛水長小兔
👆長按上圖加兔班長微信,
轉發此條到朋友圈,
可以免費獲贈:手工皂molamola 兩隻,
萌翻的有木有,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