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造型奇葩動作笨拙的翻車魚,居然是一位海洋醫生?

2020-12-14 騰氏水產商務網

翻車魚學名叫Mola mola,屬翻車魨科。體型很大,高且側扁,眼小,位於身體的上側位,眼間隔會突起來;尾部很短,沒有尾柄;鼻孔每側兩個,但是很小,位於眼的正前方;口也小,在身體的前位;各鰓蓋骨均埋於皮下,鰓孔比較小,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體和鰭均粗糙,具有刺狀或粒狀突起;無側線;體背側面灰褐色,腹面銀灰色,各鰭灰褐色。


翻車魚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單獨或成對遊泳,有時十餘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深水中。攝食海藻、軟體動物、水母、浮遊甲殼類及小魚等。



翻車魚懷卵量極多,是吉尼斯記錄的締造者,可達3億粒,是魚類中懷卵數最多者。雖說翻車魚產卵數量高,可是幼體存活率極低,只有千萬分之一。一場暴風雨或是一次天敵的襲擊,就會讓幼體死傷殆盡。翻車魚有著奇妙的繁育方式。雄魚會先在沙地上挖一個坑,然後雌魚便將自己的卵子排入其中,緊接著雄魚立刻來到坑上,將自己的精子排下,並且開始照顧受精卵。


翻車魚從誕生之日起,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當它們還是仔魚時,由於太弱小,它們無法禦敵;而當它們好不容易長大後,卻因為遊泳能力的缺陷,常被其他的動物欺負。成年的翻車魚雖然有著異常碩大的體型但實際上卻是個「身大無腦」的傢伙。翻車魚到底有多無腦呢?一般來說,逃生是地球上生物的本能,在遭遇危險時,所有動物的第一本能都是逃走,但是翻車魚卻是個例外。它很多的死亡案例都很奇特,例如,因為過度緊張而死亡、被太陽活活曬死等等。更離譜的是,有些翻車魚被天敵追著啃了一路都還沒反應過來自己的死期將至,依然悠然自得的在海洋裡面遨遊。這是因為翻車魚的皮和其他動物比起來非常的厚實,其中並沒有神經末梢分布,所以在被啃食的時候根本感覺不到疼痛,厚厚的魚肉被白白吃掉。



翻車魚還有一個正經的身份就是海洋醫生。有研究證明,翻車魚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有助於治療其他魚類的傷病。可是翻車魚的皮膚上卻長滿了寄生生物,多達50多種,甚至寄生物的身上還有寄生物。當它浮在海面曬太陽時,一些鳥類就會站在它的身上,替它啄食掉這些寄生物。


參考文獻:

【1】翻車魨.臺灣魚類資料庫

【2】Mola mola.動物世界

【3】周彤萱.造型最奇葩的翻車魚[J].課外生活,2019,(第C3期):86-89


來源: 水生動物健康評估

相關焦點

  • 奇葩生物之你不了解的翻車魚!
    翻車魚為大型大洋性魚類,單獨或成對遊泳,有時十餘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深水中。圖片來源:高品圖像翻車魚以其怪異的身姿,碩大的體型令人側目。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
    在海洋中生存著千奇百怪的生物,其中有一種體型驚人而又長相獨特的魚類被人們所關注——翻車魚。 一位野生動物攝影師赫爾曼在潛水時就拍到了令人意外的一幕,一條翻車魚正在被海豹追擊,而且這條翻車魚的身體已經被海豹咬掉了一大半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
    在海洋中生存著千奇百怪的生物,其中有一種體型驚人而又長相獨特的魚類被人們所關注——翻車魚。皇帶魚是已知的最長硬骨魚的話,那麼翻車魚毫無疑問就是最大的硬骨魚了,其體長最大的可以超過5米,成年後的體重可以達到3噸左右,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海洋,而溫帶、寒帶海洋和中國沿海也有它們的身影,屬於大型硬骨魚。
  • 巨型醜萌翻車魚 翻車魚能吃嗎
    翻車魚屬硬骨魚綱,分布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翻車魚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最大體長可達3~5.5 米,重達1.4~3.5噸。  翻車魚單獨或成對遊泳,有時十餘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深水中。
  • 被海獅吃了也懶得反抗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原因很奇葩
    在地球的海洋中,生活著千奇百怪的魚類,其中一種當屬翻車魚。這種魚的體型非常龐大,成年體長可以長到3米,體重可達3噸。它們很喜歡浮到海面上,然後側翻過來曬太陽,所以得名「翻車魚」。
  • 體重翻6000萬倍,一次產卵三億枚,翻車魚為何慘變海洋移動肉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莫拉莫拉魚的名號,這種小魚可是被譽為奇葩的分身,各種變異都出現了在同一個生物的身上,而且走的都是極端。如果前面一個專業名字你沒有聽說過,那不知道是否有了解過翻車魚或者是太陽魚呢?這樣的魚一次能夠產卵三億枚之後,體重能翻6000萬倍,活生生的就讓它變成了海洋移動肉倉。
  • 體重翻6000萬倍,一次產卵三億枚,翻車魚為何慘變海洋移動肉倉
    海洋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地方,裡面的生物也很多,尤其是魚的物種,相對於內陸地區的河流生物,它們的種類會更加多彩,也會更加奇特一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莫拉莫拉魚的名號,這種小魚可是被譽為奇葩的分身,各種變異都出現了在同一個生物的身上,而且走的都是極端。
  • 翻車魚的名稱如何得來的,為什麼捕捉後要放生,竟然覺得很愛?
    翻車魚這個名字真的很逗,聽到名字就想到了翻水水,據說翻車魚的死法非常的奇葩,各種各樣奇葩的死法讓人哭笑不得,並在出海的漁民對翻車魚都各種機會,捕到翻車魚就放生,這是為什麼呢?
  • 被海獅啃出一個大洞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不過,有一種魚就算被啃食也不會逃跑,最關鍵的是,居然沒有被吃到滅絕,這是什麼情況?,分布範圍覆蓋熱帶、亞熱帶、溫帶或寒帶海洋,還是比較廣泛存在的。如果這一種魚類靈活性強,可能會是海洋中很強悍的頂級獵手。
  • 翻車魚並非玻璃心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此物名為翻車魚,因其玻璃心,被稱作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  有網友發帖列出了翻車魚的死因:  陽光太強死亡,水中的氣泡進到眼睛裡緊張過度死亡,海水的鹽分在身上留下斑點了打擊過大死亡,感到會和前面遊過來的海龜相撞,緊張過度死亡,因為在附近的小夥伴死了打擊過大死亡,因為附近的小夥伴因為自己附近的小夥伴死了打擊過大死亡所以自己也打擊過大跟著一起死了。
  • 【海洋生物科普系列】翻車魚
    拉丁名:Mola
  • 翻車魚味道奇差,為何慘變海洋移動肉倉,被海獅啃而不逃?
    翻車魚】不管從哪方面來看,莫拉莫拉魚(Mola mola)都是海洋中當仁不讓的奇葩物種。莫拉莫拉魚是這個奇葩的學名,它的名字在世界各地還有各種不同的叫法,最為我們熟知的可能是翻車魚、太陽魚或月亮魚,在中國臺灣,由於翻車不吉利,本世紀初才投票把它改成和日本名字一樣的曼波魚。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它為什麼叫翻車魚
    翻車魚又被稱為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海洋魚,可以長到3~5米。至於為什麼叫翻車魚,那是因為它們都是翻過來側著身體遊泳的。那麼,翻車魚可以吃嗎?此前,三亞市民吳某和妻子蘭某就曾吃過一條小翻車魚,剛開始沒有發生任何狀況。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蘭妻子就出現牙黑等症狀,送往醫院救治20天後死亡。據了解,這條魚毒翻了吳先生一家及親戚4口人。醫生在詳細檢查後發現,蘭某的肺、肝等部位都變黑了,並且均嚴重損壞。據蘭某的主治醫生說,蘭某可能是吃了翻車魚後中毒、未及時救治才造成目前的後果。
  • 翻車魚被當大餅啃也不逃跑,為什麼還沒滅絕?
    首先,它的外形「翻車」:長的奇葩翻車魚的外形非常奇葩,身體就像一個巨大的餐盤,圓圓的,「餐盤」上長著一對對稱的背鰭和臀鰭,背鰭和臀鰭延伸,在其身後長出一個看似尾巴的尾鰭,然而翻車魚根本沒有尾鰭,這只是一個視覺上的假尾鰭,沒有尾鰭的功能。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 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
    翻車魚又被稱為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海洋魚,可以長到3~5米。至於為什麼叫翻車魚,那是因為它們都是翻過來側著身體遊泳的。為什麼要翻過來,是因為它們也喜歡曬太陽,然後把肚皮露在外面曬,比較舒服。
  • 一次產卵3億枚,體重翻6000萬倍,翻車魚為何慘變海洋移動肉倉?
    【徐德文科學頻道 || 最有趣科學專欄 || 海洋全民糧倉翻車魚】不管從哪方面來看,莫拉莫拉魚(Mola mola)都是海洋中當仁不讓的奇葩物種。莫拉莫拉魚是這個奇葩的學名,它的名字在世界各地還有各種不同的叫法,最為我們熟知的可能是翻車魚、太陽魚或月亮魚,在中國臺灣,由於翻車不吉利,本世紀初才投票把它改成和日本名字一樣的曼波魚。翻車魚最大的特徵就是長得怪,哪怕你只從照片上看了它一眼,以後你也絕不會把它和其它魚類搞混淆。
  • 為什麼翻車魚沒有滅絕?
    在地球的海洋中,生活著千奇百怪的魚類,其中一種當屬翻車魚,或稱蜇魚。這種魚的體型非常龐大,成年體長可以長到3米,體重可達3噸。翻車魚的身體呈現扁平狀,它們是已知最大的硬骨魚。它們很喜歡浮到海面上,然後側翻過來曬太陽,所以得名「翻車魚」。雖然翻車魚體型龐大,但它們並不是什麼兇猛的魚類。
  • 魚類識別翻車魚Mola mola
    拉丁文學名:mola mola 別名:英美地區稱翻車魚為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魚,德國人稱會遊泳的頭,日本人稱曼波。翻車魚的拉丁名字叫做 mola mola,意思是 millstone(重擔)。而翻車魚英文為 Sunfish,可能與它會上浮側翻,在海上做日光浴的習性有關,因此 又有人叫它「太陽魚」。
  • 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
    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翻車魨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最大體長可達3.0~5.5 m,重達1400~3500 kg。單獨或成對遊泳,有時十餘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深水中。 攝食海藻、軟體動物、水母、浮遊甲殼類及小魚等。
  • 被誤解的翻車魚大智若愚的一生
    翻車魚給人留下的印象貌似定格在半截身子,呆呆傻傻和容易去世之間,能搜到的也不外乎是翻車魚奇葩的行為與死亡理由。但實際上有很多行為的解釋是被人們誤解加工過的,接下來就來重新認識下這一種外表呆萌的海洋動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