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活率最低的魚?一生都在「翻車」的翻車魚,連其死法都被人調侃

2020-10-06 天下十三洲獵奇

浩瀚的海洋中實在有太多的神奇生物了!如今,人類探索的海洋區域不及總面積的百分之一,預計還有近百分之九十的生物從來未曾被人類發現。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一種叫做翻車魚的怪魚,它絕對是海洋中一種另類的存在,也擁有非常多的稱號。

翻車魚的一生似乎都在「翻車」,成年雌性翻車魚可以一次產下3億枚受精卵,但是最終可以長大成年的翻車魚確實寥寥無幾,據統計,3億枚卵最終能長到成魚的不及二百萬分之一。剛出生的小翻車魚只有2.5mm,而成年的翻車魚可以到3米多長,近2.3噸,成魚體重足足是幼魚的六千多萬倍!


翻車魚主要生活在亞熱帶、熱帶及溫帶的幾個大洋中生活,有時候也會不經意的漂到近海處,它們的平均體長接近兩米,最大的翻車魚體長可以超過3米,豎向長度可以超過4米,最大體重接近2.3噸。從一條大米粒一般大小的幼魚成長為龐然大物有什麼秘訣嗎?

翻車魚的秘訣就是一生都長著小嘴。是的,翻車魚的口部結構決定著它終其一生也沒法閉上它的嘴。好像時刻都要向你講話一樣。這種隨遇而安的性格,翻車魚自己也非常享受,什麼東西漂到嘴邊它就吃什麼,絕不挑食,大到各種魚類,小到海藻蝦米,只要能提供自身的營養,一切都來者不拒。

翻車魚成活率如此之低,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會造成其死亡,所以也有很多人樂此不疲的談論翻車魚的1000種死法,雖然有些調侃的意味,但是有些情況確實是真實的。翻車魚又叫做太陽魚,是因為它們特別喜歡在海面曬太陽,有的時候就會被曬死,有的時候直接被過往的船隻撞死,還有的時候直接就被人類捕撈上岸了。

它們的樣子就如同一條只有頭部的大魚,身體似乎直接就消失不見了,因為缺少了流線型的身體,所以它們遊泳的速度非常慢,導致了它們的身上及嘴裡爬滿了寄生蟲,為了抵禦寄生蟲,它們甚至演化出厚達8cm的皮膚,當忍無可忍的時候,它們會來到海洋表面尋求海鳥的幫助,讓其消滅掉身上的寄生蟲。


翻車魚的肉質的確不怎麼好吃,吃它的肉簡直是味同嚼蠟,但是日本人卻偏愛這一口,喜歡用翻車魚的腸子做燉菜,而其他動物在飢不擇食的情況下,也會選擇翻車魚作為食物。其中在早前有一張流出一隻海獅已經把翻車魚啃咬掉近五分之一了,可翻車魚還是不緊不慢地遊著。

不是翻車魚不想逃跑,而是它根本遊不快。而海獅戲虐翻車魚的情況時有發生,不是為了捕食翻車魚,純粹就是為了玩耍,海獅會把翻車魚的肉咬掉一部分,讓翻車魚沉入海底,活活餓死,這也是海獅的無聊時候玩的遊戲,實在是太殘忍了。

本來前幾年翻車魚靠著強大的繁衍能力可以達到種群的平衡,可以最近因為日本人的捕撈,及各種船隻的撞擊致死的事件時有發生,翻車魚的數量大為減少。再加上人類在海洋中排放了過多的人造垃圾,翻車魚食用塑膠袋,漁網導致堵塞消化器官致死的事件也大為增加。

這些情況使翻車魚更加難以成活到成年,最近翻車魚已經被列入受威脅瀕危物種,這麼能生的魚竟然也要滅絕了,實在是讓人不勝唏噓。

相關焦點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它為什麼叫翻車魚
    2米長,1.5噸重的魚,你震驚了嗎?為何這條翻車魚這麼巨大呢?俗話說,千年成妖,萬年成精,印尼漁民發現的翻車魚會不會是千年成妖的動物呢?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吧,畢竟從未見過如此巨型恐怖的翻車魚。曼波魚在臺灣最初叫做翻車魚,漁民常常看見它翻躺在水面,所以以「翻車」的名字來形容它。這大概就是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的原因吧。
  • 世界上現存最大硬骨魚, 一言不合就翻車的翻車魚!
    在《海底兩萬裡》中,一位漁夫是這麼描述這魚:「把這魚放進鍋裡煮,鍋都會覺得丟臉(魚之大,一鍋燉不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也是許多老漁夫口中的「巨型海怪」;從正面來看它像鯊魚,長著鯊魚一樣的高脊鰭,但是從側面看,只有鯊魚前半身,少了尾部。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 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
    2米長,1.5噸重的魚,你震驚了嗎?為何這條翻車魚這麼巨大呢?俗話說,千年成妖,萬年成精,印尼漁民發現的翻車魚會不會是千年成妖的動物呢?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吧,畢竟從未見過如此巨型恐怖的翻車魚。曼波魚在臺灣最初叫做翻車魚,漁民常常看見它翻躺在水面,所以以「翻車」的名字來形容它。這大概就是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的原因吧。
  • 翻車魚六種搞笑死法,最恐怖的卻是另外一種!
    前段時間網上曝出一個視頻,一隻海豹正在上下靈活遊動撕咬一條靜靜飄浮在海中的翻車魚,筆者和各位朋友一樣都以為翻車魚已經死了,海豹不過是吞食屍體而已!但忽然翻車魚鰭動了,它遊動了一下,居然還活著,海豹正式撕咬一條活著的翻車魚,似乎和翻車魚根本就沒有關係,這翻車魚被撕咬還不逃跑,到底是反應遲鈍還是不會反抗,這地球上怎麼會有如此蠢笨的動物?翻車魚被吃光了也不會反抗,為什麼還不會滅絕?翻車魚應該是海洋中最呆萌的魚類,在全世界溫帶與熱帶海洋都有分布,我國南海和東海海域也時常能見到,是海洋中最大的硬骨魚類!
  • 一生中不斷「翻車」,會被自己嚇死的翻車魚,為什麼不會滅絕?
    翻車魚這名字聽起來是不是就很「翻車」,總給人一種命運多舛的感覺。事實上,它們的故事就挺悲傷的。難以置信的死法死亡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但是翻車魚的死法多少有點讓人哭笑不得。1.喜歡陽光又懼怕陽光。它們喜歡懶洋洋地在海面上曬太陽,但是如果太陽太強烈的話它們受不了就會死掉。2.很容易受到打擊死亡。
  • 據說翻車魚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它有很多種蠢蠢的死法
    網上有個關於「翻車魚奇葩死法」的段子:「據說翻車魚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據說它有很多種蠢蠢的死法:1、陽光太強,死亡。2、水中氣泡進眼睛了受到驚嚇,死亡。5、附近的小夥伴死了,悲傷過度,死亡..........首先,翻車魚喜歡曬太陽,但其實大部份時間都是在比較深的海水中度過。有說法認為翻車魚之後以會常常出現於水面,一方是為了提升體溫,另一方面是為了尋求海鳥幫助清理皮膚上的寄生蟲。
  • 翻車魚為什麼那麼憨?被海獅咬了都不跑?究其原因讓人感到無奈
    說起翻車魚,相信不少人都聽過翻車魚的奇怪死法,例如,翻車魚會因為緊張死亡、會因陽光過大而死亡、甚至還會因為海水的氣泡進入眼睛而死亡等等。但實際上,翻車魚是否真的那麼脆弱呢?這種魚屬於大洋性硬骨魚,其體長最大可達3-5.5米,體重1.4-3.5噸左右,分布在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在我國沿海便可見到翻車魚。翻車魚不僅有一些怪異的行為,連長相也十分不討喜,它們的體型近亞圓形,側部又扁又高,尾部位置很短且無尾柄。
  • 科普︱傳說世界上最大硬骨魚的這些離奇死法,都是真的麼?
    ,這些都是傳說中翻車魚力氣的死亡原因。但是都是真的麼?翻車魚的小心臟真的那麼脆弱麼?翻車魚,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月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
  • 頻頻「翻車」,即使被啃食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吃滅絕?
    從遠處望去,翻車魚好像只有一個大大的腦袋加一個很小的尾巴,所以在有些地方翻車魚也被稱為頭魚。翻車魚這個名字其實是臺灣的叫法,因為漁民經常看到它們翻躺在海面曬太陽,就好像一輛翻了的車。從如此小長到那麼大,大概需要20-25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翻車魚的壽命可能至少在20年以上,算是比較長壽了。在從短短2毫米長到2米的過程中,翻車魚面臨著太多的風險,它們可能會被金槍魚吃掉。
  • 被誤解的翻車魚大智若愚的一生
    翻車魚給人留下的印象貌似定格在半截身子,呆呆傻傻和容易去世之間,能搜到的也不外乎是翻車魚奇葩的行為與死亡理由。但實際上有很多行為的解釋是被人們誤解加工過的,接下來就來重新認識下這一種外表呆萌的海洋動物吧。
  • 翻車魚是什麼魚,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曼波魚、頭魚等,為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別為翻車魚、槍尾翻車魚及長翻車魚,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我國沿海均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翻車魚是什麼魚吧!翻車魚是什麼魚?翻車魨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最大體長可達3.0~5.5米,重達1400~3500千克。
  • 翻車魚|躺在水面上就像是一個大石頭磨,竟會被刺眼的陽光嚇死
    德國人更過分了,乾脆起名叫做&34;……其實,這種魚經常出現在新聞中,當我們在報導中看到&34;之類的字眼,那基本上說的就是這種魚啦。翻車魚,又叫做翻車魨、曼波魚、頭魚等,隸屬於翻車魨屬,因為它們喜歡浮在海面上曬太陽所以又被人們叫做&34;。它們生長在世界上所有的熱帶及溫帶海洋當中。
  • 翻車魚,為何會被稱為「海洋中最智障的一種生物」?
    大海屬於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其中「大魚吃小魚」的殘酷法則,讓海中的魚類從一出生開始就要不停地遊動,各種生物都要小心謹慎的生活。然而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種魚居然連遊泳都顯得十分生疏,它就是翻車魚,被稱為「海洋中最智障的一種生物」。
  • 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
    翻車魚簡介 翻車魚(學名:Mola mola),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
  • 翻車魚為什麼還沒吃滅絕?
    從遠處望去,翻車魚好像只有一個大大的腦袋加一個很小的尾巴,所以在有些地方翻車魚也被稱為頭魚。翻車魚這個名字其實是臺灣的叫法,因為漁民經常看到它們翻躺在海面曬太陽,就好像一輛翻了的車。但翻車魚的顏色樣貌並不是很好看,如果要在車中對應一種車型的話,那這車可能是輛垃圾車。
  • 每周一物種之翻車魚
    每周一物種之翻車魚 翻車魚的一百種死法,過度緊張都導致死亡,確定不是來搞事情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翻車魚:翻車魚(學名:Molamola),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Molidae)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翻車魨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最大體長可達3.0~5.5m,重達1400~3500kg。
  • 翻車魚真的「翻車」了,長得蠢人人欺負,只能多繁殖保證不被淘汰
    的確,翻車魚外形很奇特,如同短半截的子彈頭,除了巨大的圓圓的腦袋,長有對稱的背鰭和臀鰭,鰭呈鐮刀狀,和鯊魚類似,因此當翻車魚浮遊在海水表面的時候,經常會被認錯。翻車魚沒有尾鰭,尾部小小的突出部分是由背鰭和臀鰭延伸後生長的假尾鰭。長相奇特,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種巨型生物。
  • 印尼漁民發現巨型翻車魚 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
    但潮水一次次又將其推回岸上,最終導致其死亡。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類。最大的翻車魚樣本長達3米,高度超過4.25米,體重近2268公斤。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形容其有點怪異的圓形形狀。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翻車魚在全世界的熱帶海水中都能找到,而且經常被誤認為鯊魚,特別是它們巨大的背鰭露出水面時。
  • 長相奇特的最大硬骨魚,網上流傳著它各種莫名其妙的死法
    ,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月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矛尾翻車魨全長最大可達5.5米及重達3噸 , 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身體兩側的凸起和尾部的尖鰭。分布於熱帶至亞熱帶海域 , 從西大西洋的北卡羅萊納州至巴西東南部都有其分布 , 棲息深度可達670米。
  • 翻車魚:一種異常古怪的魚
    你以前可能見過非常可笑的翻車魚的圖片,但是這個物種和它的弟兄們要遠比它自己那令人難忘的樣子來得奇怪的多。它黏糊糊的,身上長滿了寄生蟲,它比海洋中任何一種脊椎魚類都要擅長隱藏身份,甚至能欺騙不知情的科學家。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地了解一下這種古怪的魚——翻車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