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翻車」,即使被啃食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吃滅絕?

2020-11-21 怪羅科普


一個物種的滅絕往往與人類的行為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這是我們每個人必須要承認的事實。

生活在海洋中的翻車魚可能並不為人熟知,但它在被海獅撕咬的時候並不會逃跑的舉動很讓人好奇。

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被吃的時候真的不會逃跑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它為什麼還沒被吃光?

這一連串的問號在我們真正了解完翻車魚後都會消失。

海洋中的大塊頭,腦袋很大尾巴卻很短

說到水中的大塊頭,你可能會立馬想到鯨魚和鯊魚,這二位的體長可以達到10米左右,給人印象很深。

但翻車魚的體型也是不小的,一般的成年翻車魚體長在1.8左右,最長甚至可以長到3米,是硬骨魚中最大的。

翻車魚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水域,所以在全球各大洋中都有分布,甚至在北冰洋的邊緣也有它的「足跡」。

翻車魚整體像個扁平的橢圓,身體很短,兩側很肥厚。尾鰭退化掉了,只有背鰭和臀鰭,而且很發達。

從遠處望去,翻車魚好像只有一個大大的腦袋加一個很小的尾巴,所以在有些地方翻車魚也被稱為頭魚。

翻車魚這個名字其實是臺灣的叫法,因為漁民經常看到它們翻躺在海面曬太陽,就好像一輛翻了的車。

但翻車魚的顏色樣貌並不是很好看,如果要在車中對應一種車型的話,那這車可能是輛垃圾車。

西班牙的叫法更直截了當:石磨魚,這個稱呼倒是很貼合翻車魚,它的顏色還真是跟石磨很相像。

當然,它還有一個詩意的名字:曼波魚,這是因為它們在水中遊動的方式很有趣,就像在跳曼波舞一樣。

喜歡在海面曬太陽,為下潛做準備

翻車魚是肉食性動物,生活水下200米的淺水區,主要捕食小魚、魚幼蟲、烏賊和甲殼類動物,尤其喜歡吃水母。

在翻車魚的身上布滿了多達50種寄生蟲,這些寄生蟲有些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所以夜晚的翻車魚就像一個水下的月亮。

除了帶來不同顏色的光外,寄生蟲也讓翻車魚的皮膚變得異常粗糙,想用一把鋒利的小刀豁開個口子都不容易。

基於翻車魚的以上特徵,所以它會經常漂浮到海面上曬太陽。

一方面,曬太陽可以為下潛找食物準備足夠熱量,另一方面,太陽也可以殺死一部分的寄生蟲,就像曬棉被一樣。

一般情況下,翻車魚會在一天中下潛40次左右,每次的深度大約在90米-170米之間,最深的潛水記錄是驚人的644米。

每次下潛的時間不會很長,大概只有10分鐘,這意味著它們多半是在不斷搜尋獵物,而非守株待兔。

有趣的是,翻車魚還有許多其他物種的「好朋友」,比如海鷗,瀨魚等。它們會幫翻車魚清潔身上的寄生蟲。

漂浮到海面上的翻車魚會撲動它的背鰭和腹鰭,這是它們向好朋友海鷗發出的求助信號,然後飛過來的海鷗就開始啄木鳥似的工作。

艱難的一生,其實活得很不容易

成年翻車魚雖然有接近兩米的著龐大的體格,但在出生時,它們的體長卻只有短短的2毫米。

從如此小長到那麼大,大概需要20-25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翻車魚的壽命可能至少在20年以上,算是比較長壽了。

在從短短2毫米長到2米的過程中,翻車魚面臨著太多的風險,它們可能會被金槍魚吃掉。

成年後的翻車魚看似具有了很強大的自衛能力,但實際上在面對虎鯨、大白鯊或海獅的進攻時是毫無還手之力的。

經常潛水的人可能見過瀕死的翻車魚或它們的屍體:身體基本完整,只是身上的魚鰭都沒有了。

這是因為海獅在捕食翻車魚時,通常會把翻車魚的魚鰭撕扯下來吃掉,而把其餘部分扔掉不管。

失去魚鰭的翻車魚只能睜著大眼睛,在水中痛苦地等死,它沒有辦法再繼續遊動或者繼續生存下去。

翻車魚之所以在受到攻擊時不會逃跑,可能有兩個原因:

一是它們的頭重腳輕的身體結構,這種結構適合潛水,但遊起來太慢了,所以無法逃脫海獅或鯨魚的「魔爪」;

二是它們的智力太低了,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要死掉了,畢竟有著兩米左右的大體格大腦卻只有6g重。

翻車魚這麼弱,為什麼沒被吃光?

翻車魚雖然「老翻車」,但它的種群依舊存在於地球上,而非被海獅鯨魚吃光,這其實因為它們超強的繁殖力。

雌性翻車魚一次可產3億個卵,這個數字是相當恐怖的,在吉尼斯世界記錄中翻車魚應該有一席之位。

飄散在水中的卵在經過雄性受精後便可孵化成幼崽,但成活率只有百萬分之一,也就是說一隻雌魚可以生育幾百條幼崽。

這些數量也是比較多的,對於一般魚類來說,只有百分百的成活率才可以達到這個數量,但那是不現實的。

體長僅僅2毫米的翻車魚幼崽像一條縮小的海豚,在接下來的20年中,它們的身體會增大6000萬倍。

依靠數量的眾多以延續種族的生存,這是殘酷的,可悲的,但在自然界是很普遍的,千百年來一直如此。

最後

鯨魚、大白鯊、海獅並不會吃光脆弱的翻車魚,它們就算翻再多次車也都會回到正軌,但目前它們卻有翻不了身的危險。

翻車魚並不好吃,很多國家並不會特意去捕撈它們,但是實際情況確實是我不殺翻車魚,翻車魚卻因我而死。

這是因為人類在釣捕其他海洋生物時往往會連帶著把翻車魚給捕上來,而且這種情況在全球範圍內很普遍。

再加上一些地方利用開辦翻車魚展覽活動,使得翻車魚的生態環境受到了人為破壞,翻車魚的數量開始銳減。

還有人類製造的塑料垃圾也同樣會使翻車魚誤食而窒息死亡,這些問題都在加速翻車魚的滅絕。

翻車魚急需得到保護。

相關焦點

  • 被海獅啃出一個大洞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不過,有一種魚就算被啃食也不會逃跑,最關鍵的是,居然沒有被吃到滅絕,這是什麼情況? 翻車魚為什麼不跑 翻車魚即翻車魨,是翻車魨科、翻車魨屬大型大洋性魚類
  • 翻車魚被當大餅啃也不逃跑,為什麼還沒滅絕?
    這種魚體型並不小,是多骨魚中體重最大的魚,體長可達5米,體重也能到3噸,有時因為體型太大,搬運它都需要出動直升機空運。相比較,無論是成年的海獅還是海豹,幾乎體長都不會超過3米,體重也就1噸左右,為何會把龐大的翻車魚欺負成這樣,把它當成大餅啃,翻車魚卻絲毫沒有反抗之力?
  • 被海豹吃了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野生動物攝影師赫爾曼曾經拍到過驚人的一幕,照片裡,有一條海獅正從翻車魚的下方咬掉一塊肉,而翻車魚還渾然不覺,一點也沒有表現出害怕,或者逃跑的跡象。我們知道這種現象非常反常,這是因為當生物遇到危險時躲避,或者搏鬥是自然反應,根本無需後天學習,可為什麼翻車魚面對危險時沒有逃跑,而是任由對方啃食自己呢?
  • 被海獅啃既不反抗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至今還沒有滅絕?
    首先糾正一個常識錯誤,常有人說海豹啃翻車魚,其實那不是海豹是海獅。另外,翻車魚只是俗稱,規範的名字應該叫翻車魨。2015年,攝影師拍攝到了「海獅啃大餅」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翻車魨像個大餅一樣被海獅啃得面目全非,卻沒有絲毫逃跑或反抗的行動,只是挨啃等死,這是為什麼呢?
  • 被海獅吃了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翻車魚雖然體型較大,但它們只能以水母、軟體動物以及海藻等的小型生物為食,這是因為它們的嘴巴非常小,和它們龐大的頭部相比,它們的嘴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想要吞噬體型較大的獵物非常費勁。
  • 被海獅吃了也懶得反抗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原因很奇葩
    事實上,翻車魚經常會被其他魚類「欺負」,而且還不還手。2015年,攝影師拍攝到了「海獅啃大餅」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翻車魨像個大餅一樣被海獅啃得面目全非,卻沒有絲毫逃跑或反抗的行動,只是挨啃等死,這是為什麼呢?
  • 為何翻車魚被海豹,海獅咬啃不逃跑?科學家:真的是有心而無力
    ,面對這樣的天敵為何不逃跑,為何這種物種如今還沒有滅絕,我們來具體的看下情況。 為何翻車魚面對天敵啃食不逃跑?這麼大的生物,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維來說,肯定天敵是很難啃食它們的,但是並不是這樣,翻車魚就是一個反向例子,面對天敵啃食不逃跑,好像自己都完全沒有感覺一樣。
  • 被海獅吃了也不跑路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翻車魚翻車魚又名翻車魨、曼波魚、頭魚,它們生活在全世界的溫帶以及熱帶的海域,屬於大型硬骨魚。翻車魚雖然體型較大,但它們只能以水母、軟體動物以及海藻等的小型生物為食,這是因為它們的嘴巴非常小,和它們龐大的頭部相比,它們的嘴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想要吞噬體型較大的獵物非常費勁。
  • 被稱為「挨啃小天使」的翻車魚為什麼沒有滅絕?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海洋生物,完全顛覆了生物求生本能的說法,它即使在被撕咬,它不會反抗,甚至不會逃走,它就是翻車魚。翻車魚翻車魚又名翻車魨,嚴格意義上說,所有翻車魨科的的魚類都叫翻車魨,而翻車魨科下分為三個屬一共5種魚類。
  • 翻車魚為什麼還沒吃滅絕?
    生活在海洋中的翻車魚可能並不為人熟知,但它在被海獅撕咬的時候並不會逃跑的舉動很讓人好奇。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被吃的時候真的不會逃跑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它為什麼還沒被吃光?這一連串的問號在我們真正了解完翻車魚後都會消失。
  • 翻車魚被當大餅啃都不逃 為什麼還沒有滅絕
    翻車魚被當大餅啃都不逃為什麼還沒有滅絕原來翻車魚之所以面對危險不逃跑是因為成年翻車魚的遊泳速度真的特別慢也不具備反抗能力臉上就寫了倆字「認命」反正我遊泳慢 大哥你抓緊吃並且翻車魚的魚皮沒有神經>捕食者吃飽後離開翻車魚繼續生活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
    ,但翻車魚「泰然處之」,一點都沒有慌張或者逃跑的意思,這是為什麼? 雖然翻車魚體型巨大,但它們並不是什麼兇狠的生物,其主要食物就是一些小魚小蝦,偶爾也會吃一些水母作為「零食」。,反應還比較遲鈍,且遊泳速度還極其的慢,幾乎不會遊泳,說出來都讓人不可思議,魚類竟然不擅長遊泳!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
    ,但翻車魚「泰然處之」,一點都沒有慌張或者逃跑的意思,這是為什麼?雖然翻車魚體型巨大,但它們並不是什麼兇狠的生物,其主要食物就是一些小魚小蝦,偶爾也會吃一些水母作為「零食」。,尾鰭退化,所以翻車魚在海裡的行動比較笨拙,反應還比較遲鈍,且遊泳速度還極其的慢,幾乎不會遊泳,說出來都讓人不可思議,魚類竟然不擅長遊泳!
  • 翻車魚不停地吃,暴長6000萬倍,戰鬥力為零,未滅絕因太難吃
    但最終成年翻車魚能生長到3米多長,2.2多噸,體重暴長6000萬倍。翻車魚的快速生長的秘訣在於:不停地吃。它的嘴巴從沒合上過,總是張開著,浮遊動物、魷魚、小魚小蝦、水母、水藻,逮到什麼吃什麼,從不挑食!媽媽從小教育我們不挑食果然沒錯!翻車魚的體色通常呈藍灰色或者灰褐色,因為生活的海域不同,體色和身體的花紋都略有差別。
  • 世界上最「呆萌」的魚,被海豹啃著吃都不逃跑,為何到現在都沒有滅絕?
    世界上最"呆萌"的魚,被海豹啃著吃都不逃跑,為何到現在都沒有滅絕? 我們知道想在這個殘酷的大自然裡存活下去,那麼不管是什麼動物,都需要自己足夠的強大才可以。而且適應力一定不能太差了,可是海洋裡有這樣的一種魚類,它們非常的呆萌,甚至曬太陽都能把自己弄得原地去世。
  • 完全沒有自保能力的翻車魚,被海獅吃了也懶得反抗!
    翻車魚又叫翻車魨,屬於海洋大型魚類,成年時體長可以達到3-5.5米,重約1400-3500千克。在海洋之中攝影師曾經拍攝到了一組海獅啃咬翻車魚的照片,在照片中海獅已經將翻車魚的外麵皮膚都啃掉了,但翻車魚還像沒事人一樣悠閒自在,根本沒有躲避的意思。
  • 為什麼翻車魚被海豹吃了,也不逃跑。但是又沒有滅絕呢?
    翻車魨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紹的是海洋裡一種比較特別的魚類。它叫「翻車魚」(sunfish)又名 翻車魨 ,是屬於硬骨魚綱,翻車魨科。基本遍布熱帶到寒帶的區域翻車魚是一種大型的海洋魚類生物體型可達3-5米,體重可達1400-3500kg單獨或者成對遊泳它們主要以還早,小魚為食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翻車魚的形狀非常特別,它的身形很高但又很短,很扁,從側面看,它是橢圓形的,而正視或俯視則發現它是扁平的。
  • 翻車魚有多奇葩?被吃了一大塊還不知道,這麼蠢萌為啥不會滅絕
    先說結論,因為翻車魚是世界上懷卵最多的魚類,最高可達3億枚。翻車魚的皮非常厚實,再加上沒有神經末梢分布,所以再被海豹吃了一大半,還沒有發覺。這麼蠢萌的魚之所以沒有滅絕也是因為它們恐怖的產卵量。為什麼叫翻車魚?翻車魚也叫翻車魨,最大體長可達3.0-5.5米,重達1400-3500千克。因為翻車魚經常側翻浮在海面上曬太陽,也有人叫它「太陽魚」,因為和翻車的樣子相似就有人叫它翻車魚。當然後來有人嫌翻車魚不吉利,改成過曼波魚。
  • 海中「二愣子」翻車魚,被海獅當大餅啃都不逃跑,為何還不滅絕?
    人可以分為聰明人和笨人兩種,聰明人腦袋瓜靈活,想事情周到,笨人腦袋時常不太靈光,並且給人憨厚、老實的感覺。人類世界有這樣的分類,動物界肯定也有,慢吞吞只能吃有毒桉樹葉的考拉,行動同樣遲緩的樹懶,都給人一種不太聰明的感覺。
  • 被海豹吃了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讓我們大開眼界
    翻車魚可能是最重也是最大的硬骨魚。雖然沒有被人類大量商業捕撈,但是人類對翻車魚魚油和肉類有巨大的需求。 儘管翻車魚體積龐大,但它的大腦卻像堅果一樣小。 翻車魚之所以不滅絕原因很簡單即是生的多長得快,可以保證自己種群內的數量即可,當然前提是人類不能加入進來大肆捕撈,否則就會失衡了,翻車魚早晚會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