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漫話編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漫話編程(ID:mhcoding)
最近一年來,很多朋友坐飛機的時候可能會發現,現在飛機航行過程中,不要求手機一定要關機了,而是允許乘客使用飛行模式了。
如果大家在前幾年坐過國際航班的話,可能會發現,早幾年,一些國外的航空公司的飛機上也允許使用飛行模式了。
但是中國是在2018年才開始逐漸開放的。2018年1月份,國內13家航空公司陸續解禁空中用手機,目前基本國內的航班上都可以使用飛行模式了。
為什麼飛機上禁用手機
此事說來話長,早在1958 年,FAA(美國聯邦航空局)發現頻率調製的無線接收機能對飛機的導航系統造成幹擾。因此美國聯邦航空局禁止飛機上使用助聽器、電子詞典等電子產品。
隨後手機產品興起,在1991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出臺了飛機上禁用手機的條令,理由是手機發射的無線電波,可能會干擾地空通訊。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手機可以引發空難,美國波音公司、探索頻道等多方部門通過各種手段做了大量實驗,但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證據,證明手機能夠對地空通訊產生任何值得一提的影響;當然,也不能證明就沒有影響。
「飛行安全無小事」,因為我國發展的比國外要晚一些,在一些規定上就參考了國外的政策。所以民航方面規定:「起飛、降落期間禁止使用CD機、照相機、電動玩具等一切電子設備。」這裡甚至沒有信號產生的照相機都在被禁止之列。
飛行模式
手機的飛行模式又叫航空模式,是在乘坐飛機時必須關掉手機或者開啟手機自帶的飛行模式切斷所有通訊信號,以免手機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對飛機飛行造成影響,有些手機裡就自帶了這個功能,可以關閉掉SIM卡的信號收發裝置。
關於"飛行模式",有三家廠商研發過飛行模式,分別是高通、諾基亞和華為。三家公司因為採用的技術實現方案不同,所以各自都通過了專利申請。
其中最早的是高通,2000年在美國申請了專利,之後是華為,2001在中美兩地同時申請了專利。
目前市面上的手機的飛行模式功能主要採用的是華為及高通的專利。
區別在於高通的飛行模式通過切斷手機收發模塊的電源來實現的,啟動這個模式後,無法進行任何通訊。而華為專利的飛行模式在啟動後,是可以連結Wi-Fi的。國內的手機大部分都是使用的華為專利。
不過,不管是2000年還是2001年,飛行模式的推出主要都是方便人們乘坐飛機時通過這種模式來快速切斷信號。
但是,這一便民的功能推出了這麼多年,卻一直沒有真正的派上用場過。給人們的感覺是這所謂「飛行模式」只是廠家為取悅消費者而在單方面為手機增添的一種功能而已。
儘管這種模式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為使用者提供一些防打擾之類的便利,但該種功能並未得到航空部門的認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乘客在乘坐飛機時使用「飛行模式」而不關閉手機仍然屬於違規行為。
因為航空公司以及官方組織像沒辦法證明手機會影響飛機航行一樣,也沒辦法證明開啟飛行模式的手機就絕對安全。所以,為了安全起見,索性保持原來的禁止政策。
沒有證據表明手機可以引發空難:手機的電磁輻射對飛機上的設備構不成威脅
就手機等設備來說,通常的電磁幹擾近似於白噪聲,頻帶很寬,但強度低。
飛機上的電子產品具有足夠抗幹擾能力並且對其它設備的幹擾也在準許值之內。
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對飛機通訊構不成幹擾
電磁波幹擾有一個主要前提就是同頻段。
飛機通信主要是長波設備,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天氣帶來的幹擾,也可以緩解地球曲率的阻礙。
而手機是微波通信,頻段完全不同。GPS系統使用微波頻段,但現代無線電管理非常嚴格,沒有手機使用GPS的專用頻段。
所以,並不存在電磁波幹擾。
但是,雖然沒有證據可以表明手機可以引發空難,但是也不能說明在飛機上使用電子設備就一定安全。所以歐美到2013年才對飛機上使用手機解禁,而中國也是到了2018年才開始解禁。
這麼多年來,無論是飛機製造商,還是FAA都一直在大量的投入做這方面的研究,光調查報告都不知道發過多少個版本了。
但是截至目前,沒有一起飛機事故被認定為是因為受到便攜電子設備的影響而發生。
所以,最近幾年各個國家開始逐漸放開了這項政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很多航空公司宣布,乘客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但還是要關閉蜂窩移動數據,也就是說可以上網,但不能打電話。
空中Wi-Fi
雖然越來越多的中國航空公司放開了空中禁止使用手機的管制,也開始有航班加入到提供空中Wi-Fi的行列,但目前來看,中國航空公司的空中Wi-Fi普及度仍不高。
在中國,空中Wi-Fi尚處於試點起步階段。空中連Wi-Fi,看似一個小小的舉動,背後也有技術、安全和成本等層面的考量。
其實,飛機上的Wi-Fi和公交車上的Wi-Fi,甚至是你家裡的Wi-Fi,你用起來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就是接入網際網路的方式不同。
首先來說說公交車提供的Wi-Fi上網服務。這通常需要一臺移動網關設備,它可以將運營商的3G/4G網絡轉換為Wi-Fi網絡,從而為整輛公交車提供了Wi-Fi及接入網際網路的服務。
也就是說,其實其背後是通過運營商已經部署好的3G/4G網絡上網的。
但是,在高空中是不可能通過3G/4G轉換成Wi-Fi的,實現高空Wi-Fi熱點的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通過衛星方式實現地空通訊
另一種則是基於ATG(air to ground地面基站方式)實現地空寬帶通訊。
通過衛星方式實現地空通訊
基於衛星就是利用衛星、飛機和衛星地面站三者進行數據通訊,可以想像其覆蓋範圍之廣,可較好地實現國際漫遊,由此特別適合國際航線。
不過,其缺點是僅能提供窄帶服務,帶寬僅有864Kbps,一般只能通過筆記本Wi-Fi進行簡單的應用服務,如收發郵件、網頁瀏覽等。
基於ATG實現的空中Wi-Fi
這種方式是通過地面基站與飛機直接進行信息傳輸。由於ATG誕生之時,3G技術已經問世,其下行帶寬可達3.6Mbps,上行帶寬可達1.8Mbps,和衛星通訊方式相比,其劣勢也比較明顯,就需要沿飛行航路或特定空域架設地面基站,以向高空進行覆蓋。很難實現跨國部署,所以這種通訊方式不適合國際航線,而較適用於面積較大的國家。
參考資料:
https://www.sohu.com/a/218512825_418932
【End】
《原力計劃【第二季】- 學習力挑戰》正式開始!
即日起至 3月21日,千萬流量支持原創作者,更有專屬【勳章】等你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