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時間飛行路線,1.6公裡飛行只要47秒,網友:為啥還要坐飛機

2020-08-24 YOYO知世界

這幾年,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我國的經濟快速增長,特別是在基建方面,我國投入了很大的建設,高鐵在全國的普及,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更加有利城市之間的發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交通工具是必不可少的,空中的飛機,陸地上的公交車,火車,地下的地鐵,都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般路程比較近的話,大多數人都傾向於汽車和高鐵。而對於比較遠的地方,則會選擇坐飛機,而飛機的費用是眾多交通工具之中比較貴的。

通常我們在國內坐飛機一般都要一兩個小時左右,如果時間小於半個小時的話,很少有人選擇坐飛機,因為費用不便宜。那你們知道,世界上最短的航班是多久嗎?半個小時?或者是20分鐘?其實都不是,在世界上竟然有這麼一趟航班,時間短得讓人意想不到。

這趟航班就是位於蘇格蘭北部的奧克尼群島,從帕帕韋斯特雷島到韋斯特雷島之間的距離,只要96秒,航程僅1英裡(約1.6公裡),這麼短的時間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短的航班,就是一個地鐵站所用的時間,很多人不解,這麼短的時間,為什麼要坐飛機呢?

其實在這個島上只有70人,沒有中學,而在附近的韋斯特雷島上的居民則超過600人,而這70名左右的學生需要在韋斯特雷初級中學就讀,屬於一座偏遠的海島,島上的孩子上學的方式非常特別——他們每周乘坐飛機到韋斯特雷島上學,然後又往返回家。

不少網友覺得,這樣也太奢侈了吧,想想在我國偏遠山區的小孩,上學還需要走很遠的山路,不過,據說以前他們也是靠乘坐渡輪到韋斯特雷島上學,但渡輪因進行翻修而暫停服務,在此期間,這些孩子就可以乘坐這趟航班去上學。

不得不說,這趟航班很人性化,為保證孩子們準時到校,該航空公司調整了航班計劃。對於當地的居民來說,這是他們的一條「生命線」,因為很多島民需要在外地工作,往返需要乘坐飛機作為他們重要的交通工具,而對於其他遊客來說,就是一條旅遊熱線。

這條航線一般情況下的平均飛行時間只有96秒,如果遇到逆風,飛行時間則縮短到僅47秒鐘。一分鐘也不用,這一切都是出於學生成長的考慮,這種靈活性和適應性是海島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少網友認為覺得沒有必要,直接讓島上的居民遷走就行了,或者建個橋之類的。不知道小夥伴怎麼認為呢?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約1.6億公裡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為什麼要進行軌道修正?
  • 「奢侈」的航班,飛行1.6公裡47秒到達,堅持為6名小孩服務
    我們一起來看看,全球「奢侈」的航班,飛行1.6公裡47秒到達,堅持為6名小孩服務。但是英國卻顛覆了這種觀念,可能是因為有國土狹窄的因素,創造了一條世界上最短的航線,從頭飛到尾僅需一分鐘,有時候遇到突發情況,工作人員手腳利落點飛一趟統共不到47秒。
  • 疫情過後去體驗一下全球飛行時間最短的5趟航班
    如果厭倦了恐怖的長途飛行,也許你可以嘗試一下世界上最短的航班,飛行時間超級短,只需不到10分鐘就能抵達目的地,甚至還有個「最短航班」,從起飛直到降落,僅僅只要47秒而已,可能安全帶還沒系好就要準備下飛機了。
  • 全球耗時最短的航班,飛行時間只需要47秒?網友:屁股還沒有坐熱
    同樣在旅行方面,能夠選擇的方式也是比較多種,但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要以「飛機」為主,前往不同國家時是很需要的,但即便是乘坐飛機,最短也得要幾個小時時間才能到達。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說過全球最短的航班呢?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從開始到結束只需要47秒的時間,這就讓許多人吐槽:發動機還沒熱起來,屁股還沒有坐熱,航程就結束了,那麼這趟航班究竟是來自哪裡呢?
  • 科學家測出最短時間間隔,僅有247仄秒,這是種什麼樣的概念?
    科學家測出最短時間間隔,僅有247仄秒,這是種什麼樣的概念?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可能我們感知的最短的時間概念就是一秒鐘。一秒鐘之中可以發生很多的事情,比如蜜蜂一秒鐘扇動100次翅膀,子彈一秒內飛行100米,光速一秒鐘內飛行30萬公裡。
  • 「天問一號」太空飛行1.6億公裡後 四臺發動機點火20秒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最新消息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最新消息,昨日晚1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四臺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截至目前,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達到1.6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900萬公裡。
  • 世界上最短航班僅用了47秒,中國最短航班用時多少,是在哪裡?
    不過要說現如今最快的公共臺交通工具,無疑還要說到飛機身上。如果說地鐵是城市區域交通,高鐵是全國區域交通,那麼飛機就是全球區域交通,能夠讓人穿越高山和大海,以極快的速度抵達目的地,大大縮減耗費時間。所以伴隨著機場開始普及,如今很多國人也都十分依賴飛機交通。
  • 「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向火而行」的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戳視頻!看這些航天人是如何守護天問一號的!
  • 商業航班環球飛行的最短時間刷新, 53小時內繞地球飛一圈的秘訣有...
    2018年1月21日凌晨1:56,紐西蘭航空NZ284航班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當地時間下午18時正點飛抵奧克蘭;奧克蘭時間21日晚20時,紐西蘭航空NZ30航班由奧克蘭起飛,當地時間21日下午15時抵達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時間21日下午16時,荷蘭皇家航空KL702
  • 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 「向火而行」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原標題: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 「向火而行」的路上他們做了什麼?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定下一個小目標,先飛它一個億!
  • 天問一號已飛行1.6億公裡,「向火而行」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定下一個小目標,先飛它一個億!
  • 「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 「向火而行」的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
  • 35年前飛向金星的蘇聯氣球,在金星上飛行了1.15萬公裡
    短時間制約航天發展的大概就是經費了,美國的阿波羅和太空梭跑不掉,蘇聯同樣如此,成本高昂的深空計劃既然次數少,那就儘量一次任務儘量多做些事兒吧。維加的工程師為它們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探測手段,這次不僅需要著陸,還要發射兩個大氣球上去,讓探測器漂浮在大氣中。
  • 在金星上飛行1.15萬公裡,35年前飛向金星的蘇聯氣球
    維加的工程師為它們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探測手段,這次不僅需要著陸,還要發射兩個大氣球上去,讓探測器漂浮在大氣中。維加探測器的大氣球大概是人類在地球之外最早的大氣飛行物了維加探測器總質量將近5噸,由載入段和軌道器兩部分組成,載入段也就是那個球形艙了,包含一個大氣探測氣球和著陸器。
  • 如果人以光速飛行10秒,再回到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很難想像
    平時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交通工具有電動車、摩託車以及汽車,在大城市裡還有火車、高鐵、地鐵和飛機,每一種交通工具都有不同的速度,像輪船的速度是比較慢的,平均每小時達到24公裡,而飛機的速度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快的,平均每小時達到960公裡,也就是說,坐飛機一小時就相當於坐輪船40小時。
  • 飛行時速400公裡,像鋼鐵俠一樣自由飛翔
    懸浮升空,飛行套裝「直上雲霄」在2月14日,也就是情人節當天,一位「Jetman Dubai」公司飛行者的 Vince Reffet 僅用渦輪推動的碳纖維飛行套裝成功飛到距離地面 1.8 公裡的高空。這可能也是人類距離「鋼鐵俠」最近的一次,畢竟坐飛機這類交通工具並不能讓人們「觸及天空」。
  • 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天問一號」在太空飛行1月餘,還要連闖七大難關
    8月25日22時45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在茫茫太空中飛行了1月餘,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刷新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裡程的新紀錄。「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還很長,它還將面臨哪些風險點,科研人員都有哪些保障技術和措施?近日,航天領域相關專家和研製單位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對「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的奔火旅程進行了詳細解讀。
  • 天問一號距地球超1000萬公裡,探測器飛行正常
    正在奔火途中的天問一號,於8月25日22時45分,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飛行裡程約9300萬公裡,探測器飛行正常。天問一號任務主要包括6個飛行階段:發射段、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火星停泊段、離軌著陸段和科學探測段。
  •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1億千米,設備狀態正常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稱,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到達火星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累計飛行1億公裡
    1億公裡。到達火星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飛行期間,天問一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8月19日晚22時20分起,環繞器上火星磁強計、礦物光譜分析儀、高解析度相機、中解析度相機等載荷依次完成自檢,載荷科學數據下傳順利,確認設備狀態正常,各項飛控工作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