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蟑螂,又名海蛆、海岸水蝨,甲殼綱、海蟑螂科。體扁橢圓形,黑褐色,第一對觸角不發達,第二對觸角長大。胸部七節,各有一對等長胸肢。海蟑螂多生活在海巖石或舊木船上,爬行速度快,一有驚擾,四散逃散。落入海裡或被海浪捲入水中的,大多成為魚兒的果腹之物,很適合魚的口味。
海蟑螂的育兒方式很特別,在肢節的皺處一隻雌海蟑螂可育數百支小蟲,繁殖率相當高。待長到比針眼大點,即脫離母體生活。清明節後,海蟑螂就出現,這時正是海釣愛好者開竿的時候。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海蟑螂越來越多,一直到立冬,它的出現和消失與海釣的起止時間基本相同。
由於其爬行速度快,易受驚擾,捕捉時應悄悄地靠近海蟑螂棲息的地方,瞅準後,快速出手,抓個三五個,摔死後裝入容器中供使用。晚上捕捉比較困難,可將變味的魚蝦放在身邊,海蟑螂就會尋味前來覓食,伸手一捉就行,隨用隨取,十分方便。海蟑螂的捕捉不需要工具,資源豐富,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另外,海蟑螂腥味特殊、濃烈,誘魚效果不亞於沙蠶等其它釣餌。
穿鉤時,宜將腿朝外自頭穿起,包滿鉤子,下水成團目標大,增強誘殺效果。若用大鉤,可多穿幾隻,橫穿於鉤上為佳。實踐證明,在同一釣點上,使用海蟑螂上鉤率明顯高於其它釣餌。
此餌的惟一不足之處是戀鉤性差,只要有魚咬鉤或掛底,不論有魚無魚,提竿就須重新換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