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油價持續低迷 中國石油巨頭開始削減國內開支

2021-01-1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的石油公司正在關閉不盈利的油田和裁員,持續的低油價迫使石油行業採取削減國內開支這一從政治角度看很艱難的行動。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5日報導,這些措施使石油產業陷入與鋼鐵和煤炭產業同樣的境地。中國將這些產業標記為需要削減產能和裁員的對象,以減少表現不佳的國有資產經濟體系受到的拖累。去年,當原油價格首次重創石油公司的業績時,分析人士當時預計,雖然政治壓力將迫使中國石油巨頭削減海外資本支出,但仍會維持國內開支。

報導稱,油價的持續低迷和年久枯竭的油田的高成本證明,它們對中國的石油產業來說過於沉重。宣布削減開支、裁員和降薪可能使華北和東北地區的資源型地方經濟進一步陷入困境。在這些地區,煤炭價格下跌已使經濟增長遭受重創。

中國社會科學院能源專家劉強說:「國內的原油產量增長緩慢,而且有時成本很高。與原油開採有關的就業率將受到影響,但煉油與加工行業應該能支撐下去。」

報導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本周公布的報告顯示,其國內外業務的資產減值達到38億美元,去年的淨利潤減少67%。中石油董事長王宜林本周在香港表示,中石油計劃關閉盈利「無望」的油氣田,他當時宣布該公司將17年來首次減產。

他並未明確說明哪些油氣田將關閉,但該公司的很多老油田過去幾年來產量不斷減少。中石油副董事長汪東進表示,被關閉油田的員工要麼內退,要麼調到其他部門工作。

報導稱,內退是中國上世紀90年代大規模裁員時期的有利工具,以避免官方失業人數的膨脹。

在中石油宣布相關消息前,有報導稱,中石油的主要競爭對手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將關閉勝利油田附近幾處規模較小的老油田。這將是50年前勝利油田開採以來首次有油田關閉。中石化將於下周公布2015年收入報告。

報導稱,採取削減措施的不僅限於石油巨頭。據媒體報導,為應對損失的日益增多,中國最大的地方性石油公司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對領導人員減薪10%,並對部分員工緩發數月工資。

與比自己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相比,中國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採取了更積極的措施,其去年的資本支出削減幅度達到38%。中海油本周表示,預計2016年將支出再削減10%,這包括大部分海外油氣業務,但不涉及其在國內大規模的天然氣業務。

中海油董事長楊華說:「應對低油價,公司做了很多。比如大幅削減資本支出,十分小心呵護現金流,支和出掌握好。我們都在過苦日子,苦日子還得耐心過。」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石油

相關焦點

  • 英媒:談崩!俄與歐佩克「石油聯盟」現裂痕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英媒稱,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石油市場造成嚴重破壞之際,俄羅斯發現了一個對其競爭對手——美國頁巖油行業——造成傷害的機會。莫斯科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合作夥伴現在受到了附帶損害,一場以爭奪市場份額為目標的價格戰可能隨之而來。
  • 英媒:西方石油公司縮減在華業務 中東與俄企熱情不減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 英媒稱,英國石油公司正計劃出售其在中國最大的投資項目之一,處置這家英國能源企業在上海附近的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的50%的股份。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9日報導,英國石油公司是最新一家縮減在華活動的西方石油企業,目前低迷的油價和石化產品價格令能源企業步履維艱。分析人士表示,在亞洲充斥石化產品供應的背景下,英國石油公司退出賽科石化的舉動是有道理的。報導稱,這一舉措正值英國石油公司計劃今年出售價值30億至50億美元的資產之際。
  • 中國化學943億大單後,中石油再拿81億,石油行業的暖春來了?
    行業整體回暖,多家公司開始扭虧為盈除中國化學和中石油海外,陰雲密布大半年的石油行業,第三季度開始迎來了一片希望之光,呈現整體回暖的態勢。一方面,疫苗的研發提振了市場信心。疫苗研發的重大突破,給低迷已久的石油行業打入了一劑「強心劑」。受此消息提振,國際油價出現了兩連漲。同日,布倫特與WTI原油漲幅均超過8%,創下了近半年來最大的當日漲幅。另一方面,源於油氣行業發展一直以來的韌性。
  • 英媒:石油消費軌跡存不確定性 油價反彈或成曇花一現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9日報導稱,石油行業經歷了災難性的2020年,油價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全力衝擊下一瀉千裡。從需求暴跌和屈辱性的負油價,到充其量不溫不火的復甦,如今該行業的高管臉上幾乎看不到什麼笑容。但一些頗具影響力的人物確實認為,未來的日子會更好。他們認為石油周期尚未被打破。
  • 英媒:汶萊石油將枯竭遭西方拋棄 中資雪中送炭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導 英媒稱,在汶萊北端附近的南海小島上,數千名中國工人正在修建一座煉油和石化工廠,還有一座將它與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市相連的大橋。位於摩拉島上的這個綜合企業第一期耗資34億美元(1美元約合6.323元人民幣),建成後將是汶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外國投資項目,而且適逢這個依賴石油的國家最需要它的時候。據路透社3月5日報導,汶萊位於馬來西亞兩個州之間的婆羅洲島上,為其42萬公民提供終身福利,包括零賦稅、住房補貼以及免費教育和醫保,但最近汶萊不得不削減了一些福利,因為該國經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 油價暴跌重創高成本石油產業 頁巖開採項目銳減
    油價暴跌重創高成本石油產業 頁巖開採項目銳減 2015-01-20 14:18: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孔慶玲 而競爭激烈的生產商競相爭奪市場控制權,並稱地緣政治導致了石油價格下跌。  能源市場分析師多米尼克·海伍德說,原油價格的暴跌是供求關係的結果。他說:「美國擴大了石油生產,尤其是2014年頁巖開採導致產量上升。石油日產量每年增加100萬桶。  油價暴跌通常會促使壟斷集團歐佩克削減產量,以推動價格上升。可是歐佩克去年11月決定繼續把日產限額量保持在每天3000萬桶。
  • 英媒稱中石油同意哈管道原油提高價格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導英媒稱,哈薩克斯坦石油生產商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同意提高經由阿塔蘇-阿拉山口(Atasu-Alashankou)管道輸往中國的庫姆科爾原油價格。以前油價高企時,賣家和買家都對貼水程度感到滿意,但在國際油價大跌後,哈薩克斯坦石油生產商表示,原來的貼水(貼水指調換票據或兌換貨幣時,因比價的不同,比價低的一方給另一方補差額)導致價格過低,並減少了對中國的出口,把石油輸入獲利更高的管線。經過漫長的談判後,中國石油同意調整貼水。業內消息人士稱,該公司通知了供應商價格變動,但合同還在談。
  • 油價迎年內最後調價 2017年油價走勢預測受頁巖油影響
    在達成原油市場十年來的最大一個協議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2017年將面臨新的平衡:提升油價的同時不觸發頁巖油捲土重來。儘管明年油價看漲,OPEC眼中的頁巖油幽靈仍有可能隨時在油價回歸的盛宴中出沒,最終再次將市場拉向下一個深淵。  被售的原油儲備  新年伊始,國際原油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調整:俄羅斯、OPEC等產油國將開始削減產量,美國首次出售戰略石油儲備。
  • 英媒:看不懂中國,明明是個石油大國,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伴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提升,我國也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關注,就有英國媒體評價中國說:看不懂中國,明明是個石油大國,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英媒如此評價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IEEFA:石油和天然氣巨頭第二季度財報恐將「很可怕」
    第二季度,受累於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而推行的一系列封鎖限制舉措,以及該疫情催生的前所未有的需求衝擊,石油巨頭,即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見證了歷史性的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暴跌。
  • 頁巖油氣專題報告:美國頁巖油未來將對全球油價形成持續壓制
    頁巖油介紹1.1 頁巖油頁巖油( shale oil) 是一種非常規石油資源,類似於頁巖氣,頁巖油具有儲層緻密、滲透性 差的特點,需要通過水平井鑽探和壓裂後方可開採利用。目前,國內對頁巖油的定義存 在分歧。
  • 英媒:2020年石油市場波動或加劇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19日刊載題為《2020年石油行業需要關注的問題》的文章稱,2019年,石油市場最大的噩夢短暫地出現了——一場襲擊事件使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的石油產量減少了一半以上。但僅在一周後,油價又恢復到襲擊事件之前的水平。
  • 油價調整最新消息: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
    >我們知道石油是被稱為液體黃金,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石油的帶動,可謂是誰擁有石油誰就擁有了財富,但是說到石油大國大家一定會首先想到沙特這個國家,或者是俄羅斯這樣的巨頭,但是其實還有一個國家的石油實力一直都被隱藏起來,那就是加拿大,而只所以說加拿大被稱為隱藏石油的國家,是有原因存在,我們一起看看吧!
  • 低油價傷到美國頁巖油了嗎?
    然而,油價回升並不足以構成重啟生產的唯一理由。歷經艱難卻恰逢一線曙光的美國頁巖行業將如何重啟生產?未來前景又將如何?01境況艱難頁巖油遠景區二疊紀盆地,一度吸引了眾多國際石油巨頭爭相投入巨資。似乎一夜之間,壓裂礦場就遍布四周。
  • 英媒:印度本月將超越中國成液化石油氣最大進口國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 英媒稱,印度本月料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液化石油氣(LPG)進口國,因為印度在國內推動居民在做飯時採用液化石油氣替代柴火和牲畜糞便。液化石油氣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用於烹飪、交通以及石油化工行業。液化石油氣的全球市場規模與液化天然氣(LNG)類似,一年交易3億噸左右。不過同原油每年超40億噸的市場規模相比,液化石油氣和液化天然氣都顯得相形見絀。印度2017年的液化石油氣月均進口量約為170萬噸,遠低於中國的220萬噸,但與進口量排在第三位的日本相比,則高出足足100萬噸左右。
  • 美頁巖油公司削減2019年投資
    中國石化報2019年01月11日訊 隨著油價跌至50美元/桶的「生死線」附近,擔心石油市場過剩會進一步加劇和油價會長期疲軟,美國主要頁巖油公司開始收緊鑽探計劃,削減幾周前剛剛確定的2019年投資預算。
  • 全球油價大戰宣告結束,但對美國經濟來說更糟糕的事可能才剛開始
    4月13日,OPEC+終於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 此前由於遭到墨西哥反對,協議一度接近破裂,這也意味著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之間的油價大戰宣告結束, 包括俄羅斯和沙特在內OPEC+中的23個國家將承諾削減970萬桶/日原油產出,略低於最初計劃的每日1000萬桶, 但高達全球原油產量13%以上的減產量卻仍低於預期
  • 油價暴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石油三巨頭鼎立的時代裡,美國註定會在重振石油行業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俄羅斯則要搶佔未來潛在市場。於是,留給沙特和歐佩克傳統低價產油國的選擇,其實只有一個:增產壓價,薄利多銷,搶佔市場,以打促談。對於這些石油巨頭,短期油價的上下波動或可承受,石油產能此消彼長造成的出口市場份額流失則是更大的損失。但是對於中國這樣的石油進口國來說,卻又是另一番局面。
  • 低油價浪潮下,美國率先撐不住!頁巖油巨頭切薩皮克已瀕臨倒閉
    (嚴重偏低的國際油價,已經導致美國頁巖油巨頭切薩皮克率先"撐不住了")切薩皮克能源公司是《財富》雜誌評選的世界500強公司中第314位(2019年數據),總資產在該年最高達到109.47億美元,平均每天能夠生產48.4萬桶原油,同時切薩皮克能源也是美國頁巖油行業的"先鋒",其興衰代表著整個頁巖油市場的大環境走向。
  • 國內成品油價格五連漲?油價連續上漲我們普通人到底該怎麼辦?
    來源:江瀚視野說實在對於很多國內車主來說,汽油是我們開車始終繞不過的話題,面對著最近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嘆2020年的低油價時代真的過去了,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成品油的漲價,我們又該怎麼辦呢?一、油價五連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