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油價持續低迷 中國石油巨頭開始削減國內開支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的石油公司正在關閉不盈利的油田和裁員,持續的低油價迫使石油行業採取削減國內開支這一從政治角度看很艱難的行動。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5日報導,這些措施使石油產業陷入與鋼鐵和煤炭產業同樣的境地。
-
頁巖油供應成油價走勢關鍵變數
自2017年年中以來,國際指標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累計上漲逾50%。1月份亞洲現貨原油均價也突破每桶70美元。 不過一些交易員正在發出警告,作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區域的亞洲正顯現油價即將向下修正的跡象。「可能將出現良性(價格)修正」,期貨經紀公司Oanda駐新加坡的亞太交易主管史蒂芬說。 交易員稱,其中一個原因是成品油供應仍然充足。
-
英媒:談崩!俄與歐佩克「石油聯盟」現裂痕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英媒稱,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石油市場造成嚴重破壞之際,俄羅斯發現了一個對其競爭對手——美國頁巖油行業——造成傷害的機會。莫斯科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合作夥伴現在受到了附帶損害,一場以爭奪市場份額為目標的價格戰可能隨之而來。
-
油價報復性反彈10% 美頁巖油企已破產
油價報復性反彈10%!美頁巖油企已破產原創 孫翔峰 原油市場又是驚心動魄的一天!4月2日,國際油價報復性反彈,ICE布油和NYMEX原油雙雙漲超10%。布油已經回到27美元/桶上方;國內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尾盤觸及漲停。
-
美國石油產量暴跌才是推高油價的主要因素
因經濟復甦和歐佩克國家積極減產措施得到延長,近期油價回升並穩定在40美元左右。而美國石油產量驟降也是推高油價的一個重要因素。但當前油價水平對美國頁巖油商的困境於事無補。根據美國能源署統計,目前美國石油產量已經降到1050萬桶/日,遠低於此前3月創下的日產1300萬桶的記錄。而日產量在過去11周的持續性下滑也是1983年以來幅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相應地,美國活躍鑽機數僅剩185口(圖2),甚至類似雪佛龍、大陸能源等大型美國石油企業也開始了關停潮。
-
英媒:西方石油公司縮減在華業務 中東與俄企熱情不減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 英媒稱,英國石油公司正計劃出售其在中國最大的投資項目之一,處置這家英國能源企業在上海附近的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的50%的股份。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9日報導,英國石油公司是最新一家縮減在華活動的西方石油企業,目前低迷的油價和石化產品價格令能源企業步履維艱。分析人士表示,在亞洲充斥石化產品供應的背景下,英國石油公司退出賽科石化的舉動是有道理的。報導稱,這一舉措正值英國石油公司計劃今年出售價值30億至50億美元的資產之際。
-
英媒:印度本月將超越中國成液化石油氣最大進口國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 英媒稱,印度本月料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液化石油氣(LPG)進口國,因為印度在國內推動居民在做飯時採用液化石油氣替代柴火和牲畜糞便。液化石油氣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用於烹飪、交通以及石油化工行業。液化石油氣的全球市場規模與液化天然氣(LNG)類似,一年交易3億噸左右。不過同原油每年超40億噸的市場規模相比,液化石油氣和液化天然氣都顯得相形見絀。印度2017年的液化石油氣月均進口量約為170萬噸,遠低於中國的220萬噸,但與進口量排在第三位的日本相比,則高出足足100萬噸左右。
-
英媒:汶萊石油將枯竭遭西方拋棄 中資雪中送炭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導 英媒稱,在汶萊北端附近的南海小島上,數千名中國工人正在修建一座煉油和石化工廠,還有一座將它與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市相連的大橋。位於摩拉島上的這個綜合企業第一期耗資34億美元(1美元約合6.323元人民幣),建成後將是汶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外國投資項目,而且適逢這個依賴石油的國家最需要它的時候。據路透社3月5日報導,汶萊位於馬來西亞兩個州之間的婆羅洲島上,為其42萬公民提供終身福利,包括零賦稅、住房補貼以及免費教育和醫保,但最近汶萊不得不削減了一些福利,因為該國經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
俄羅斯希望油價反彈但不會投降!4月份或成石油「史上最糟糕的一個...
匯通網訊——俄羅斯不願意深度減產,導致沙特決定加大石油供應,油價因此出現暴跌。石油分析師Tom Kool撰文稱,俄羅斯需要更高的石油價格,但不會投降。沙特和俄羅斯放棄減產,而公共衛生安全事件衝擊全球經濟,打壓石油需求,令分析師對油市前景感到非常悲觀。
-
英媒稱中石油同意哈管道原油提高價格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導英媒稱,哈薩克斯坦石油生產商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同意提高經由阿塔蘇-阿拉山口(Atasu-Alashankou)管道輸往中國的庫姆科爾原油價格。以前油價高企時,賣家和買家都對貼水程度感到滿意,但在國際油價大跌後,哈薩克斯坦石油生產商表示,原來的貼水(貼水指調換票據或兌換貨幣時,因比價的不同,比價低的一方給另一方補差額)導致價格過低,並減少了對中國的出口,把石油輸入獲利更高的管線。經過漫長的談判後,中國石油同意調整貼水。業內消息人士稱,該公司通知了供應商價格變動,但合同還在談。
-
未來幾年,石油供應短缺或不可避免
隨著供應的減少和石油需求出現小幅上升,油價正在緩慢上漲,截至發文這一刻WTI原油價格已上漲至23.61美元。一些油市分析師預警稱,大規模的供應短缺可能即將出現。而且,受此次價格戰造成的損害,未來幾年供應赤字可能會激增。
-
油價又漲了!中國石油曝漲價原因
這也是繼6月28日油價上調之後,年內「第二漲」。中國石油表示,在全球石油市場深陷價格危機的情況下,核心產油國重回談判桌並最終達成減產協議,而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部分國家和地區開始解除封鎖重啟經濟,美國6月服務業大幅反彈,幾乎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
英媒:看不懂中國,明明是個石油大國,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
伴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提升,我國也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關注,就有英國媒體評價中國說:看不懂中國,明明是個石油大國,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英媒如此評價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石油是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的一種資源,其應用性非常廣泛,並且我國是一個生產製造的大國,對於石油的需求量是非常高的。
-
油價漲勢面臨最新威脅!說好減產的頁巖油商要反悔了?
WTI多頭正為油價漲至30美元區間高端的水平做準備。然而,頁巖油產商同樣也在「蠢蠢欲動「——對於油價迄今的暴漲來說,這可能是個問題。WTI原油期貨日線圖,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com距離合約到期只剩下不到24小時的時間,WTI原油6月近月合約較4月28日的低點10.07美元上漲了驚人的200%左右。
-
中東地區將對油價走勢產生更大影響-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
當前,市場普遍預計,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大幅回升,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市場研究機構大多預期,2021年國際油價僅會溫和上漲。新的一年,中東地區產油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份額預計將有所回升,歐佩克+減產協議和中東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將更多影響國際油價。
-
從美國頁巖油成本看油價走勢
2月11日,西德州中質原油期貨(WTI)的3月原油期貨價格在跌破每桶27美元(26.86美元)的階段低位之後,終止了本輪的連續下跌態勢,展開強力反彈。油價在次日交易中收盤上漲12.32%,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
油價斷崖式下跌對石油上遊市場的影響分析總結
今年三月,沙特率先打響「石油價格戰」,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世界石油市場反應強烈。油價下跌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新冠肺炎疫情是「因」,石油需求增長減緩引發的資源國對石油市場的爭奪是「果」。該事件對世界石油供給格局、我國石油勘探開發產生深遠影響。
-
英媒:2020年石油市場波動或加劇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19日刊載題為《2020年石油行業需要關注的問題》的文章稱,2019年,石油市場最大的噩夢短暫地出現了——一場襲擊事件使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的石油產量減少了一半以上。但僅在一周後,油價又恢復到襲擊事件之前的水平。
-
...復甦的時間和軌跡以及石油產品需求的復甦仍不確定。-FX168財經網
穆迪:北美原油現貨市場混亂,導致WTI原油、布倫特原油、北美及國際原油基準價格差異較大;由於預計全球許多主要經濟體將陷入衰退,油價在2020年面臨下行風險;在石油產品需求出現復甦跡象之前,不要指望油價會開始回升;未來經濟復甦的時間和軌跡以及石油產品需求的復甦仍不確定。
-
美媒:俄羅斯沙特要結石油聯盟 或達成20年油價調控協議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美媒稱,俄羅斯正在與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一道努力,以幫助達成可能在今後幾十年影響世界石油供應的協議。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3月27日報導,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對路透社記者說,沙特和俄羅斯正在考慮是否延長他們針對低油價達成的一項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