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珍愛和平的 南京理工大學
9月3日,江蘇,南京,南京理工大學。
林中的水杉依舊挺拔,靜靜地守護著這一方安寧;三月盛開過的二月蘭在此休憩,期盼來年的再一次綻放——這裡,就是南理工的「和平園」。
「和平園」以二月蘭與水杉林聞名。每年畢業季,同學們往往會帶上一袋二月蘭的種子,懷揣著夢想與希望,從南理工出發。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
1995年,水杉林裡種下了這片二月蘭,
祝願和平;
2020年,南理工人記憶著這片二月蘭,
走向未來;
……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
我們的故事,從一顆「二月蘭種子」開始。
二月蘭的故事
從二號門步入南理工,一路向前,不多時便能來到和平園。上世紀70年代,這裡種下了一片水杉林;90年代初期,二月蘭的種子被播撒在林中。從那以後,每年的三月份,二月蘭盛開南理,總會吸引遠近的人們前來觀賞。
二月蘭,又稱紫金草——它的由來可以追溯至1939年,那個遙遠又哀傷的年份。山口誠太郎,一個「被迫走上戰場」的藥學家,因腿傷在紫金山腳下修養。在此期間,他親身感受著身邊發生的一切,親眼目睹著戰爭帶來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我的手應該用來救人,為什麼要端起槍炮呢?」
病房外茂盛的二月蘭花,讓他無數次陷入迷茫與愧疚。最終,山口誠太郎帶著一袋從紫金山腳下拾撿的花種子,回到了日本。此後,他與他的家人將二月蘭種子播撒至多個地方,一同傳遞的,還有他對戰爭的反思,以及對和平的渴望。
(故事中,送給山口誠太郎紫金草的女孩)
(山口誠太郎)
這從南京紫金山腳下撿拾的種子,就被稱為「紫金草」花種。紫金草,也就成為了象徵著和平的花。
「紫金草」合唱團
2006年,「和平園」落成南理工,建在了這一片寓意著和平的二月蘭中。而這個名字的由來,則不僅僅是因為二月蘭,更是因為一個中日聞名的合唱團——「紫金草」合唱團。
早在2002年,學校就開始策劃以「二月蘭」為主題的和平文化建設活動;2005年,學校正式與日本「紫金草合唱團」籤訂了5年文化交流活動計劃。2006年,水杉林正式命名為「和平園」,呼籲人們要「牢記歷史、呼喚和平」。
自此,南理工每年的二月蘭花開,總會伴隨著「紫金草合唱團」的到來——這不僅是南理工二月蘭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一個見證。
悠悠花香中,表達著對歷史的銘記,傳遞著對和平的信念。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9月3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當銘記的日子。
75年前的今天,我們以血淚書寫歷史,終於迎來了這場屬於中華民族的勝利;75年後的今天,我們以真心銘記歷史,記住那段刻骨的傷痛,記住那場不屈的抗爭。牢記歷史,祈願和平。
「讓和平理念的種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個星球生長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
或許你曾在水杉林中閒談漫步,或許你曾多次路過這裡卻未踏足,或許你還沒有見過那片二月蘭所組成的紫色海洋。但沒有關係,只要你銘記這段歷史,知曉「和平園」背後的故事,和平的種子就已經在你心中種下。
「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無愧先輩之浴血奮戰,無愧時代之諄諄教誨。
二月蘭開,和平園歡迎熱愛和平的你。
銘記歷史,真心祈和平;
緬懷先烈,吾輩當自強!
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
策劃丨新媒體研究會
視頻丨新華社
圖片丨官微圖片庫
文字丨劉若榛
編輯丨劉若榛
原標題:《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南理工和平園,水杉林中二月蘭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