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種子喲,來自大海的彼岸。帶著期待喲,在這裡生根開花。和平的花,紫金草!和平的花,紫金草!」
二月蘭,原為南京東郊普遍生長的一種野花。早春時節,二月蘭成片在南京東郊盛放,紫色的花海吸引著很多人流連忘返。就是這朵野花,承載著慘痛的記憶和對和平的祈願。
美麗的二月蘭
1939年春天,侵華日軍衛生材料廠廠長山口誠太郎在南京期間,目睹了侵略戰爭給南京城、南京人造成的創傷,臨走時在紫金山下採集了二月蘭花種,帶回日本,並起名「紫金草」。山口誠太郎懷著對戰爭的反省與對和平的祈願,與家人及鄰居幾十年來致力於普及此花,現在,紫金草已經在日本很多地方生長、開花……
紫金草女孩雕塑
如今,紫金草已經成為一種和平的符號。12月12日,在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一場由南京出版傳媒集團南京出版社主辦的祈願和平的「紫金草與和平文化」分享會在南京鳳凰雲書坊舉辦。
在日本,「紫金草」的故事廣為傳播。被「紫金草」深深感動,日本和平人士大門高子女士將這個故事改編成合唱組曲《紫金草的故事》,並成立了紫金草合唱團,吸引了一千多名愛好和平人士參與、紫金草合唱團經常在日本東京、京都等地演唱。2001年,紫金草合唱團首次來南京演出,至今已經在中國各地演出一千多場。從2014年第一個國家公祭日開始,紫金草合唱團每年都會派團員來南京參加公祭活動。
大門高子女士介紹,紫金草合唱團團員都是業餘的,沒有一個職業歌手,他們中有些人年事已高,有的甚至坐在輪椅上還在堅持歌唱,有些已經到生命末期,還在投身和平事業中。
演出中的紫金草合唱團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說:「紫金草,二月蘭,和平之花。我們應該藉助這個形象的花語,銘記那段慘痛的歷史,喚起更多世人的關注。」出版紫金草系列叢書,成立紫金草志願者服務隊,舉辦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開設紫金草和平講堂,向南京大屠殺期間救助過南京人的國際友人頒發紫金草和平紀念章……
如今,二月蘭(紫金草)已成為和平的符號,在中日兩國愛好和平的人民心中生根發芽,蓬勃生長。
紫金草徽章
資深媒體人、南京市文聯籤約作家陳正榮曾長期報導有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題材,對「二月蘭」的故事跟蹤了二十年,他多次前往日本,採訪了山口誠太郎的後人以及組建紫金草合唱團的大門高子等愛好和平人士,並以二月蘭東渡日本的故事為題材,寫成長篇小說《紫金草》。
此次,他又以紀實文學的形式,用這本20多萬字的《紫金山下二月蘭》細細回溯「二月蘭」的動人故事,期盼中日兩國世代友好和平。
《紫金山下二月蘭》
不管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大門高子女士始終佩戴著紫金草徽章,「紫金草與和平文化」分享會上,她講述了自己創作《紫金草的故事》組曲的經過。
大門高子激動地說,歷史是不能遺忘的,我們歌唱紫金草,就是要讓更多的人記住歷史,同時表達對和平的祈願。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張生教授說,在第六個國家公祭日前夕,回顧二月蘭(紫金草)東渡日本的和平之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
《紫金山下二月蘭》作者陳正榮
南京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項曉寧向大家介紹了本書的出版情況,他表示,本書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和文化意義,由出版社與作者通力合作、共同打造,讓本書的精彩內容與豐富內涵得以充分展現。分享會上,項曉寧向日本友人大門高子贈送了《紫金山下二月蘭》圖書。
大門高子女士
紫金草故事的主要傳播者孫曼說:「紫金草合唱團2001年第一次來南京演出,就是我接待的,我和紫金草故事結下了近二十年的不解之緣,我和大門高子等人都成了好朋友,合唱團每次都是自費來南京,我被他們的精神深深感動著,他們對和平的祈盼代表著很多日本民間人士的心聲。」
分享會現場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翻開這部分量非同一般的報告文學,發現一朵花背後的故事,體驗一段傳播和平與愛的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