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發起「和平探索太空」倡議

2020-08-06 媒在中國

8月6日,由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駐華使館和火星學會中國分會聯合主辦的《和平利用火星、拓展人類文明》國際科技主題沙龍活動在北京和苑博物館順利舉行。活動旨在通過對話交流,加強國際合作關係,促進「一帶一路」太空科技和平公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歐洲、美洲、非洲地區等12個國家的駐華使節、科研組織、企業家、科技文化界代表和青少年代表參與了本次活動。

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發起「和平探索太空」倡議

這次活動發起「和平探索太空」的倡議。倡議提出:「各國對火星的探索成就展現出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相繼升空。超越太空是我們夢想的起點。我們倡導建立和諧共享安全的太空秩序、珍惜太空資源、促進「一帶一路」太空科技和平公益,造福人類。」

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發起「和平探索太空」倡議

圖: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北京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理事長 李若弘博士

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北京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理事長李若弘博士在致辭中表示,研究火星對認識地球演變、開展空間和平對話、珍惜太空資源、傳播多元文化、促進產業發展、擴大國際科技朋友圈、智慧造福人類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通過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規劃"一帶一路文化互動地圖"項目,支持各國科技教育文化旅遊工作者和青少年朋友們為偉大的和平科技事業做貢獻。

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發起「和平探索太空」倡議

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駐華大使 阿里•奧貝德•阿爾•扎希裡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駐華大使阿里•奧貝德•阿爾•扎希裡(Ali Obaid Al Dhaheri)對中國「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表示祝賀,並介紹了阿聯的「希望號」及其他火星項目的進展和成果。他表示中阿兩國正在朝著一致的方向前進,相信能夠一起激發人類的想像力,激勵世界各地人民。

火星學會中國區總策劃凌籽妍介紹了人類對於火星嚮往和探索的歷史,以及火星學會中國分會的相關活動。火星學會華北區負責人滿都麥分享了見證「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現場的經歷。

北京華聲志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品牌總監安琪介紹了位於甘肅金昌的「火星1號」旅遊基地項目情況,其「太空C計劃」C Space致力於為中國航天事業發聲,擴大中國航天影響力,並以體驗式、趣味性的方式科普,激發年輕一代對航天探索的熱情,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發起「和平探索太空」倡議

據悉,本次活動由北京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北京和苑博物館和北京華聲志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相關焦點

  • 爭奪太空?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有關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爭奪的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方願同世界各國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汪文斌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
  • 爭奪太空主導權?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朱超)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有關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爭奪的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方願同世界各國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汪文斌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
  • ...治理——中國「海洋強國」的國家目標及其對未來世界和平的意義
    這不僅是字面的調整,也並非是因為後者強調「一帶一路」的「國際倡議」性質,而是因為「一帶一路」是為了不要引起世界誤解「一帶一路」的和平發展「初心」)。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之前,是美國歐巴馬政府持續的「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歐巴馬正式宣布「轉向亞洲」是在2011年11月在夏威夷首府火奴魯魯舉行的APEC峰會。「轉向亞洲」引發中國的「西進」。
  • 最好笑的笑話:川普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為世界帶來「和平」
    據美媒報導,近日奉行右翼民粹主義的挪威進步黨議員蒂布林·耶德在臉書上發起一項倡議,他提名一人為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這個人竟然是美國總統川普。耶德表示,川普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正常化中,做出了很大貢獻,理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承接管理西松信濃川和平基金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譚浩、白振)中國二戰被擄往日本信濃川勞工日前與日本西松建設公司達成和解,西松建設公司向受害者及已故受害者家屬謝罪並給予賠償,設立西松信濃川和平基金。目前,這一基金已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承接和管理。    這是記者從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8日在北京召開的西松信濃川和平基金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了解的情況。
  • 美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太空探索或將推動地球和平
    北京時間10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體物理學家奈爾·德葛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指出,太空探索將使地球變得更加和平,因為各國對地球資源的爭奪將隨之偃旗息鼓。泰森認為,若我們能使太陽系成為「自家後院」,「或許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和平推動因素」。
  • 第三屆國際空間大會在京召開,聚焦空間技術和平利用、抗疫與健康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國際和平聯盟(太空)主辦,旨在促進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已先後在海南、珠海舉辦兩屆,被譽為「太空達沃斯」論壇。大會執行主席、國際和平聯盟(太空)執行主席王天怡介紹說,本屆大會高舉和平大旗,以科學家為主體,重點研討空間技術的和平利用。空間技術的發展起源於國際太空軍備競賽。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隨後美蘇在太空領域展開激烈角逐。
  •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平天使藝術團在摩洛哥演出
    新華社拉巴特11月13日電(記者陳斌傑)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平天使藝術團13日在摩洛哥拉巴特文化中心奉獻了一場主題為「同在藍天下」的文藝演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王家瑞、副主席井頓泉、副秘書長唐九紅、中國駐摩洛哥大使李立和摩洛哥眾議院副議長哈亞特·布法拉什,以及來自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學、布雷格雷格文化學校的師生等100多名中摩嘉賓觀看了演出。
  • 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翟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北京說,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23日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對此,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他表示:「這樣一種解讀並不正確。
  • 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是為爭奪太空主導權?外交部回應: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每經編輯:張喜威「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7月2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昨天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你對此有何回應?汪文斌: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昨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
  • 馬化騰拿10億發起「科學探索獎」,能否成為中國的「諾貝爾獎」
    」於2018年11月9日發起成立,基金會投入10億啟動資金資助該獎項。1895年設立以來,分為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獎、醫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1969年瑞典銀行增設經濟學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 Spiritu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Keshe&靈性科技---凱史:通過等離子能實現世界和平
    凱史先生現在正通過凱史基金會及宇宙飛船研究所把這一全新的知識免費地共享給全球的公民,努力清理我們的地球並最終實現世界和平。地球公民已對和平做好準備。我們需要讓世界領導者理解我們接受和平。作為人民的領袖,他們也應該接受和平。
  • 「一周安全資訊0912」中國願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
    宏觀新聞【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中國願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2020年9月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全球數字治理研討會上表示,中國建設性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東協地區論壇等多邊平臺的數據安全討論,致力於為加強全球數字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 2020年「太空達沃斯」論壇即將舉行 探討全球空間創新技術和平利用解決方案
    國際和平聯盟(太空)執行主席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王天怡國際宇航科學院秘書長讓-米歇爾·康坦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孟彥):以「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為主題的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簡稱「第三屆空間大會」),將於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
  • 中國當獲諾貝爾和平獎!
    隨著時間推逝,以及世界發展變化,諾貝爾和平獎由專注於戰爭與和平方面延伸至包括發展、環境和貧困等問題,評選委員會對「和平」的理解也變得相對寬泛起來。比如「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在「救助貧困」等領域就獲得過兩次。2004年也首次頒發給環保方面人士。
  • 外交部談「天問一號」升空: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標誌著中國「探火」邁出了關鍵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不過卻有外媒稱,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
  • 2020「和平天使藝術獎」頒獎典禮舉辦
    人民網訊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2020「和平天使藝術獎」頒獎典禮12月29日在京舉辦。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黨組成員、副主席井頓泉表示,美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是對學生的思想素質、人文修養、審美能力、精神境界的全面培養,是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必修課」和「營養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傳承和弘揚宋慶齡精神,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服務青少年成長成才的品牌活動。2020年,基金會發揮平臺作用,面向廣大少年兒童開展「和平天使藝術獎」評選活動,這是美育教育的一次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
  • 綠色和平,請三思而後行
    文:自貢觀鳥協會4月22日,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四十八年前的今天,由美國環保主義倡導者Denis Hayes和參議員Gaylord Nelson共同發起,並不斷擴大影響力,終使其成為如今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民間環保節日。
  • 俄媒評價中國在索馬利亞的作用:助其走上和平發展之路
    文章稱,眾所周知,在自身的未來發展上中國的主要戰略之一是「一帶一路」倡議。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部分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項目,這應包含連接歐洲、亞洲和非洲的主要海上路線。因此蘇伊士運河通航和周邊地區的安全對中國而言極為重要。文章稱,中國的戰艦早在2008年底,即聯合國安理會允許各國利用本國海軍和空軍打擊索馬利亞海盜後,就被立即派往索馬利亞地區。
  •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平天使藝術團走進澳大利亞開展文化交流
    新華網雪梨2月14日電(記者 郝亞琳)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平天使藝術團13日來到澳大利亞雪梨莫賴厄學院,與當地師生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聯歡和文化交流活動。  參與交流的藝術團成員都是8至11歲的中國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