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太空的「動物敢死隊」

2020-11-26 人民網

原標題:飛向太空的「動物敢死隊」

飛上太空的第一個地球生命小狗萊卡。

身穿太空服的猴子被綁在坐椅上。

  本周初,伊朗第二隻太空猴「吉利」搭乘太空飛行器飛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這是伊朗近年來第三次將猴子送入太空,如果說今年早些時候的第二次發射成果備受「假猴」傳言困擾,那太空猴「吉利」無疑為伊朗的「火箭送活猴上太空」事業畫上了一個差強人意的句號。從 太空回來以後,被捆綁在座椅上的吉利向外張望,接受伊朗人的掌聲、歡呼以及「國民英雄」的美譽。殊不知,這隻猴子只是近百年來千千萬萬位「動物航空員」中有幸活下來的一位。本期視點,讓我們回顧那些為了人類的太空事業而壯烈死去的「動物航空員」。 文字:鄭佳文

  一千個「動物航空員」,一千種壯烈死法

  第一階段:出師未捷身先死

  前蘇聯科學家愛把狗送上太空,美國科學家則更熱衷於讓猴子成為「太空先鋒」。不幸的是,大多數美國「太空猴」都在早期的太空實驗中魂斷九霄。

  1948年6月11日,帶著美國人民的希望,獼猴「艾伯特一世」隨「V-2遠程火箭」發射升空,但不幸的是,這隻獼猴在飛行途中死於窒息。「艾伯特一世」連看到機會的機會都沒有,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第一猴。

  1949年9月16日,獼猴「艾伯特三世」搭乘的火箭在升空到一萬米時發生爆炸,導致「艾伯特三世」屍骨無存,此後,美國科學家又先後將「艾伯特四世」、「艾伯特五世」兩隻猴子相繼送上太空,它們都在火箭發射過程中先後遇難。美國宇航局甚至沒有詳細記錄這兩隻猴子的死因。

  直到1959年5月28日,獼猴艾布爾和松鼠猴貝克爾搭乘「朱比特」號火箭飛到了距地球480公裡的太空中,並安全返回地球,美國才有了第一個能活著返回地球的太空猴。

  第二階段:進入太空被嚇死

  1957年11月3日,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二顆人造衛星,衛星上搭乘了即將飛上太空的第一個地球生命——小狗萊卡。

  萊卡在全世界的關注下進入專門為它設計的、火箭頭部的加壓密封艙內,開始了太空徵程。但不久之後,前蘇聯官方之後公布了萊卡命運的「官方」版本:萊卡完成了長達一周的飛行任務,到達離地球1600公裡的高處後死去。

  但在2002年,當時的生物醫學家馬拉山科夫揭示了關於萊卡命運的「真相」:其實,萊卡當年剛飛上天沒幾個小時就死於驚嚇和中暑衰竭。

  原來,科學家們在萊卡身體表面和皮下安裝了感應器,用來監測它的呼吸和心跳,進入太空後,監測數據會自動傳回地面。萊卡身上的傳感器傳回的數據顯示,萊卡上天不久,心率達到平日的三倍;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萊卡承受著巨大的痛楚。

  萊卡短暫的太空旅程證明,哺乳動物能夠承受火箭發射後一定的嚴酷環境,為載人飛行鋪平了道路。

  美國宇航局曾將一隻叫「波尼」的猴子送上太空,以模擬人在太空中的生理反應。順利在太空中飛行8天後,波尼突然感到不適。雖然它很快被運回了地球,但一天後還是不治而亡。科學家發現,波尼的身體上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孤獨」。自波尼事件後,科學家才開始讓猴子成雙成對地上天。

  第三階段:

  返回地球難得好死

  如果前蘇聯小狗萊卡未被嚇死,那麼等待它的命運其實也很殘酷。在科學家們收集完感應器傳回的數據後,它將吃完最後一頓含有劇毒的晚餐,然後安靜地死去。

  被執行安樂死

  聽起來殘酷的安樂死,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一項「動物福利」。因為在上世紀50年代,人類的太空技術才剛剛起步,科學家們尚無法預測假如動物上了太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科學家也完全沒有把握動物們在安全地到達太空後,能夠安全地把它們帶回地球。以安樂死的方法結束生命,對許多動物來說是身體痛苦的終結。

  即使到太空科技發達的21世紀,許多成功回歸地球的動物也要接受安樂死的命運。因為除了失重,動物們在太空中還要經受大劑量的太陽和宇宙輻射的考驗。今年5月,俄羅斯一個裝載老鼠、蠑螈等生物上太空進行測試的太空艙周日返回地球,在長達1個月的太空旅程後,大部分被送上太空的動物均因強輻射「壯烈犧牲」。幸運生還的動物也要接受安樂死,然後被解剖、研究及分析。

  歸途中被「撞」死

  1949年6月14日,美國獼猴「艾伯特二世」終於被送到了距地面134公裡高的地方,成功獲得「太空第一猴」的桂冠。返回地球時,火箭的降落傘出了故障,在火箭和地面猛烈的撞擊中「艾伯特二世」灰飛煙滅。

  著陸後被熱死

  1951年9月20日,艾伯特家族的另一個後代「艾伯特六世」和11隻老鼠一道搭乘空蜂火箭開始了航天旅行。「艾伯特六世」和兩隻老鼠搭乘的火箭成功著陸,美國人民歡欣雀躍,但科學家隨後發現「艾伯特六世」和2隻老鼠在著陸 2小時後死了。美國宇航局在調查後公布了「艾伯特六世」的死亡原因:因密封艙溫度過高而被熱死。

  第四階段:

  名利本是身後事,最苦莫過含冤死

  計劃在2020年實現載人航天的伊朗今年是航天界的「話題國家」,一切只因為他們的航天猴含冤而「死」了。

  今年2月份,伊朗第二次發射火箭,聲稱已將太空猴送入太空並安全帶回地面。根據伊朗國家電視臺播放的畫面,發射前一隻身穿太空服猴子被綁在坐椅上,圖像顯示這隻猴子的右眼上方有一個明顯的紅色胎記,還有一圈圍繞頭部的淺色毛髮。但這些明顯標記在報導太空艙成功回收、猴子成功返回地球的消息中的猴子身上卻沒有:這隻被伊朗視為「國民英雄」的猴子的右眼上方沒有胎記,而圍繞頭部的淺色毛髮也不見了。

  外媒分析,出現這種情況有兩種原因:其一是伊朗根本沒有發射火箭;其二是伊朗成功發射並回收了太空艙,但發現原來的猴子已死亡,伊朗羞於承認任務失敗便用另一隻活猴代替。

  如第二種猜測成立,那麼這隻為航天事業犧牲的猴子比起史上其他犧牲者都不幸,不說青史不留名,連存在過的痕跡都被抹去了。

  減少動物太空人

  犧牲的三個準則

  從失敗的經驗中,俄羅斯、美國和中國的科學家們在動物選擇、訓練上都總結出了自己的準則,以期減少動物太空人的無謂犧牲。

  「小雜種」母狗最合適

  俄羅斯在挑選太空狗時,選擇的幾乎都是「小雜種」狗。第一個原因是太空艙比較狹窄,火箭載重量也小,太空狗的體重不能超過6公斤,身高不能超過35釐米,「小雜種」狗更適合。第二個原因是「小雜種」狗對環境適應力強,更易在太空中生存下來。

  相對於公狗,母狗也更合適。公狗耐不住性饑渴,難於管理,優秀的母狗就有機會加入俄羅斯的太空狗隊。在這種情況下,母狗萊卡才有機會成為「太空第一生物」。

  心理健康比體格更重要

  要承受太空中異樣的外在環境、難以想像的孤獨,太空動物的心理素質非常重要。小狗萊卡正因為心理素質不過關,最後才被嚇死的。

  1961年1月31日,美國黑猩猩哈姆在接受250多個小時訓練後進入太空,它的任務就是看到儀錶盤上閃藍光時扳動拉杆。在太空艙進入太空後不久,心理素質過硬的哈姆鎮定自若,順利地扳動了拉杆,讓太空艙成功地降落在海洋裡。

  按太空人標準訓練動物

  如今,科學家在訓練「動物太空人」時,完全是按照選人類太空人的標準來的。中國1966年上天的小狗「小豹」和「珊珊」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上天前,「小豹」和「珊珊」要走「獨木橋」,鍛鍊平衡能力;被捆綁在木板上不斷翻轉,增強抗眩暈的本領;捆在震動器上,預先溫習火箭發射時的強烈震動;裝進小鐵箱,用離心機高速旋轉……

  記者手記

  它們讓浩瀚的宇宙不再寂寞

  動物太空人的犧牲史實際上也是人類的技術成長史。正是通過這些血淋淋的犧牲,人類才能夠以最小的代價進入太空、登上月球、繼而向火星和外太空發起挑戰。它們是人類的英雄。

  如今,技術發展讓動物們獻身於人類航天事業的機率大大降低,但航空業的發展依舊離不開動物。猴子、猩猩、狗、青蛙、魚、老鼠……將幫助我們解決有關人類探索更遠太陽系可能遇到的一些難題:宇宙輻射對生物的影響、哺乳動物在失重狀態下的生育模式、火星的重力環境與地球的相似性……

  我們不應該忽略這些還在為人類太空事業做貢獻的特殊太空人,因為正是它們揭示了生命的美麗、讓浩瀚的宇宙不再寂寞。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4399《企鵝敢死隊》奮不顧身,捍衛南極圈
    今天這一款最新的精緻有趣小遊戲名字叫做——《企鵝敢死隊》。    《企鵝敢死隊》是一款闖關類的冒險小遊戲,此款遊戲的畫面製作精美,闖關玩法有趣,不僅如此,它的故事情節更是豐富多彩,精彩絕倫。當玩家們化身為可愛勇敢的企鵝,奮不顧身的捍衛南極圈,那一種身臨其境的快感不言而喻。話不多說,想親身體驗就立即跟上小編的步伐,一起加入我們的企鵝敢死隊吧!
  • 翱翔藍天 飛向太空
    飛向藍天,遨遊太空,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與期盼。藍天、白雲、繁星、皓月,從古至今,有多少人曾經為之心馳神往,夢繞魂牽。當人類的文明之火,託舉探索太空飛船時,當躍進的「神舟」號陸續飛向太空時,我們欣喜地歡呼:龍的子孫,上天入地的期冀,終於再遙不可及
  • 《飛向太空》與《2001太空漫遊》:兩位大師的不同手法和同樣情懷
    有些電影自誕生之日起就無法避免被拿來比較,比如《飛向太空》和《2001太空漫遊》。有些導演一生都被外界拿來做對比,比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和比他大4歲的斯坦利.庫布裡克。2,《飛向太空》排名第7。庫布裡克借用尼採「動物—人—超人」理論來敘述人類進化的歷史,並指出了人類的未來在太空。二是通過無所不能的人工智慧哈爾9000來描述一種反思:人類自從誕生以來,與自然環境鬥爭,與同類鬥爭。工具一直是人類的最忠實的助手,但是有一天人類被工具統治了,該如何破解呢?
  • 飛向太空2002:有時生命徒有虛名
    飛向太空  這就是蘇聯電影史上最佳科幻片《飛向太空》和好萊塢重拍版《飛向太空2002》的故事。  我個人認為,索德伯格是好萊塢新一批優秀導演中最好的一個,他非常了解電影和觀眾的關係,明白什麼是觀眾能注意到的,什麼是觀眾容易忽視的,什麼是必須要做的,什麼是可有可無的錦上添花。因此他非常善於在電影中藏拙,也能很快地拍出很好看的電影。
  • 最反科幻的科幻電影——《飛向太空》
    在《飛向太空》面前,一切科幻灰飛煙滅提到科幻,腦子立馬出現了兩部電影,斯坦利·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導演的《飛向太空》,都是大師之作,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想到這兩部,一美一蘇,相似而又不同。
  • 飛向太空的狗狗:紀念品上的蘇聯太空實驗犬
    飛向太空的狗狗:紀念品上的蘇聯太空實驗犬 2017-02-06 11:04
  • 2019年「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
    2019年「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活動總決賽申辦公告 發布時間:2019-02-01 來源: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
  • 第二十屆「飛向北京-飛向太空」航模總決賽海口開賽
    新華社海口8月1日電(記者郭程)第二十屆「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活動總決賽(簡稱「飛北」總決賽)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開賽。
  • 設計太空車實現夢想 《飛向太空:漫遊者的遠徵》發布
    設計太空車實現夢想 《飛向太空:漫遊者的遠徵》發布 來源:www.18183.com 作者:南山頑石 時間:2015
  • 【圖刊】飛向太空的世界十大運載火箭
    【圖刊】飛向太空的世界十大運載火箭 發布時間:2018-01-30 11:31:04 【編輯:富宇】 【圖刊】飛向太空的世界十大運載火箭
  • 2019年「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裁判...
    2019年「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裁判集訓申辦公告 發布時間:2019-01-23 來源: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
  • 溫縣舉辦第一屆主題為「飛向北京,飛向太空」的無人機障礙競技賽
    11月28日上午,溫縣教育局在文化廣場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第一屆主題為「飛向北京,飛向太空」的無人機障礙競技賽。比賽現場,學生們神情專注,有模有樣地操縱無人機。
  • 普通人有機會飛向太空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飛向太空的夢想,馬斯克把這個夢想拉得離我們更近了一些。Spacex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也意味著人類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太空時代。太空同款"小恐龍在Space X 官方上商城已經被秒空...其實在SpaceX 官網可以查詢到太空旅行額項目。項目中看起來預算最低的,是這個繞地球軌道軌道飛行的「 短 」 途旅行。
  • 直衝太空邊際!維珍銀河宇宙飛船首試載客飛向太空
    直衝太空邊際!維珍銀河宇宙飛船首試載客飛向太空 2019-02-23 16:31: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卞磊   中新網2月23日電
  • 太空冒險遊戲《飛向月球》將面世 實現你的登月夢!
    歐洲最大的遊戲雜誌與遊戲媒體Gamereactor近日放出消息,德國獨立遊戲開發商Keoken InTeractive旗下作品《飛向月球(Deliver Us The Moon)》已經進入整裝待發的階段,遊戲問世指日可待,並且放出了遊戲的最新預告片。
  • 巨眼:飛向太空系列叢書五本
    彗星和行星是由太陽系誕生時早已存在的冰和其他成分構成的。在太空中生活,沒有上下的區別,人會失重,也不可能呼吸,因為沒有空氣,這被稱為「宇宙真空」。太空人是宇宙機械師,在失重的情況下,他們必須要完成理天文望遠鏡、安裝太陽電池板等工作,在沒有支撐點的太空中做這些難度太大了。
  • 《超能敢死隊》全新中文預告
    電影翻拍自1984年經典電影《捉鬼敢死隊》,老版由伊萬·雷特曼導演,比爾·默瑞、西格妮·韋弗等主演,當年狂收2.42億票房,位列年度票房總榜第二位,並且還推出過續集。新版中文暫譯名為《超能敢死隊》,導演保羅·費格別出心裁地將原版故事進行修飾,玩了一次「性別大挪移」。  原版男性四人組變成了女性團隊,「喜劇女王」梅麗莎·麥卡西再加上克裡斯汀·韋格、凱特·邁克金農等綜藝節目《周六夜現場》的骨幹力量,組成了新晉超能敢死隊,大戰闖入人間的超自然群魔。
  • |航天|氣象衛星|衛星|飛向太空|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廣東科學中心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50年前,一曲太空傳來的東方紅樂曲,拉開了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偉大徵程。50年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公布。主題展館劃分為三個區域:「挑戰天空」、「飛向太空」、「星際探秘」。「挑戰天空」主要展示能使人類自由翱翔於藍天的航空科技知識。「飛向太空」以中國航天科技發展歷程為重點,展示航天領域的科學技術及相關知識。「星際探秘」向觀眾展示太陽系、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知識。
  • 太行山路小學在「飛向北京-飛向太空」2019年青島市青少年航空模型教育競賽活動中喜獲佳績
    「飛向北京-飛向太空」2019
  • 《航空指揮官 飛向太空》上架 支持新iPad
    全新遊戲《航空指揮官 飛向太空》(FLIGHT CONTROL ROCKET)清新問世!手指軌跡滑動操作,劃線跟蹤飛行控制,新鮮遊戲體驗,全面進入太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