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人類來說,我們總是說自己是自然界進化最完美的生物,有高度發達的智力,能夠發展出知識和文明。但如果單單從進化的角度看,人類進化似乎還不夠完美,有許多地方在我們看來是並不科學的,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簡單列舉幾個。
NO.1,能吃肉能吃菜,卻不能消化纖維素。
人類屬於雜食性動物,也就是什麼都能吃,但人類的腸胃卻不能消化纖維素,無法像牛羊一樣充分利用纖維素獲取營養,就像大熊貓一樣,大熊貓雖然只吃竹子,但也沒有進化出能夠消化纖維素的能力,所以大熊貓只能一天不停地吃竹子。
我們現在說芹菜、紅薯可以助消化,實際上就是裡面的纖維素人類消化不了,在肚子裡轉一圈又原模原樣出來了。可能是人類太過先進,食物太多,不需要擁有消化纖維素的能力吧,但怎麼看這都是一種能量的浪費。
NO.2,骨盆太窄。
人類的骨盆很窄,尤其對於女性生育來說,想要順產實在是一個考驗。科學研究顯示人類的骨盆似乎天生就是這樣,十幾萬年沒有進化了。科學研究發現,這是因為人類直立行走需要更加堅固的骨盆,但這樣會讓骨盆變窄,但人類進化的趨勢導致孩子的大腦越來越大,這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矛盾。
至少目前看來,人類進化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所以麻麻們真是辛苦了。
NO.3,視網膜似乎「貼反了」。
人類視網膜有點奇怪,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眼睛有視覺盲點,這就是因為視網膜結構「倒置的緣故」。在人類的視網膜中,感光細胞在視網膜的最裡面,最外面的卻是向大腦發送信號的節細胞,難道不該是感光細胞直接對著光線嗎?
人類不但沒有進化出像蒼蠅一樣的複眼,連章魚的眼睛都不如,這簡直太讓人臉紅了。
NO.4,為啥沒進化出葉綠素?
我們知道,植物之所以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獲得能量,那就是有葉綠素存在的原因。曬曬太陽就能獲得能量的方式,為啥人類沒有?或許你會說,絕大部分動物都沒有葉綠素,但人類可是高級動物,為什麼不能擁有這種獲得能量的方式呢?
實際上,葉綠素獲取能量的方式太慢了,而且能量太少,充電一整年,只能走七步。所以動物比植物更高級,原因就在這裡。
如果有網友想要獲得葉綠素的話,還有一個尷尬的問題,那就是葉綠體一定會集中在頭頂上,像戴了一頂帽子一樣,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