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6日 18:09 來源:中國網
參與互動上周,Google Play 迎來了其 5 歲生日,國內媒體也炒的火熱。但這個吸引了19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10億位活躍用戶的應用商店卻還是遲遲沒有進入中國。
事實上,谷歌藉助Google play重返中國的消息早在兩年前就傳的沸沸揚揚,而最近的一次是今年2月。有消息稱, Google Play將和網易合作在中國開展業務。5周歲的Google Play如果進了中國又會怎樣?姑且不考慮政策原因,國內應用商店的創新應用玩法、深厚用戶基礎和穩定四強格局也讓中國市場已經成了Google Play難以啃下的一塊骨頭。
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的七年間,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進入了蓬勃而起的黃金年代。就像臺灣同胞驚嘆大陸的行動支付便利程度一樣,在應用商店領域,一系列中國式創新也已經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玩法:精準匹配用戶需求的個性化界面、利用好友關係鏈的社交傳遞下載、直接將應用內內容呈現在應用商店裡的內容外顯,甚至還延展出了下載送紅包、免流量下載等運營思路……這一切都是遠離中國市場的谷歌並不熟知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市場幾乎也沒有先例可循。
以國內安卓應用商店領頭羊騰訊應用寶為例,其最新的7.0版,從內容切入一種全新的分發模式。客戶端開啟後會呈現出類新聞客戶端的資訊,便於用戶對於各大APP的核心內容進行直達式搜索,打破了APP的壁壘,讓用戶直接接觸APP內容。用戶就可以在下載前知道APP內的服務是不是自己需要的,而不是下載後發覺沒用再刪除。
應用寶7.0版的搜尋引擎也更加智能化和貼心。例如搜「生化危機」,會直接呈現娛票兒等在線購票類APP,還會呈現與生化危機相關的各類資訊、影評等,用戶可深度了解電影內容。
相比之下,過往應用商店僅有單一、簡短的模式已不足以滿足用戶需求,被養足胃口的用戶對於「快餐式的供給」並不買單。面對深深依賴國內應用商店的中國用戶,遠離中國大陸的Google Play明顯缺乏用戶基礎。
從市場格局來看,谷歌返華也是面臨重重困難。國內權威第三方數據機構比達諮詢發布的《第三方應用商店數據報告》表明,2016年Q4應用寶活躍用戶覆蓋率為37.3%,百度係為36.8%,緊跟其後的阿里應用分發和360手機助手也分別佔據33.4%和33.2%。
拋開第三方應用商店不說,手機廠商自帶的應用商店,也將成為GooglePlay面臨的另一個門檻。小米、華為、魅族、oppo在應用下載與生態建設上雖未能擠入國內應用商店市場的第一陣營,卻牢牢把住了應用商店生態的第一入口。「BAT3+手機廠商」的格局趨於穩定,留給GooglePlay的空間已經不多。
圖註:比達諮詢《第三方應用商店數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