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買房或裝修時,最看重哪些方面?本報調查顯示,「房子的採光」、「是否臨街、噪音大」以及「房子層高」等成為人們首要考慮的因素。為此,本報結合《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國家住宅設計規範》等,為您總結出健康家居幾個最重要的數字標準。
層高:不低於2.5米,以2.6米—3米為宜。
汙染物隨著熱空氣上升,一般集中停滯在室內2米以上的空間。如果層高不到2.5米,室內乾淨空氣層低於2米,就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在住宅裝修中應慎裝大吊頂,不要壓縮本來就狹小的室內空間。
日照時間:以冬至日為標準,住宅至少有一間居室要達到連續滿窗日照至少1小時,住宅日照時段應從8時至16時。
充足的陽光有利於人體生理健康;而紫外線對細菌具有殺傷力,可滿足室內的環境衛生要求。此外,陽光對心理也有很大影響,長期住在陰面房間會給心理造成一定壓力。
採光比例:1︰7。
住宅室內的主要房間應有直接自然採光,其標準是臥室、客廳、廚房,其窗地面積比值不低於1︰7。所謂「窗地面積比」,是指側面牆上窗戶和房間地面面積之比。
室溫:夏季有空調時22℃—28℃,冬季採暖時16℃—24℃。
臥室、廚房、廁所等最好全年保持在17℃—27℃之間。室溫過高讓人渾身燥熱,嚴重的還會導致呼吸困難;過低會使人體代謝功能下降,易誘發呼吸道疾病。
溼度:室內溼度最好全年保持在40%—70%之間。
當空氣溼度低於40%時,人體呼吸系統抵抗力降低,容易引發或加重呼吸系統疾病。溼度超過80%則會影響人的體溫調節功能,因散熱不良而引起體溫升高,導致脈搏加快甚至頭暈。
噪音:臥室、起居室關窗後,白天允許噪聲級低於50分貝,夜間允許噪聲級為40分貝。
如果超過這一噪音標準,可能引起耳部不適,降低工作效率,幹擾休息和睡眠,甚至損害心血管、引起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本版文章由本報記者尹若雪採寫)
《生命時報》 (2012-04-27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