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撰稿人大衛·弗魯姆刊文評論了美國國會大廈發生的混亂事件。他表示,現在必須十分小心,川普必須再次被彈劾,必須被解職,讓副總統彭斯接管權力,"這是自美國內戰結束以來,首次不能再被形容為和平的權力交接過程。"
弗魯姆表示,各方應該竭盡所能,防止出現任何戒嚴,剝奪川普的軍事權力,從他手中收回核代碼。切不可無所作為,讓他再次邁過紅線,突破阻礙。立即任命彭斯為第46任總統,斷絕川普再次掌權的所有希望,確保拜登能夠在20日出任第47屆美國總統,並在21日起訴川普。
弗魯姆只有一個意思,就是必須除掉川普——哪怕他已經消停了,並且承諾會在拜登就職日"有序過渡"。這就是川普的信譽,別說對外沒人相信,就連美國人都不相信。現在美國人想的就是怎麼才能夠儘快到1月20日,既然不能加速時間,那就只好把川普這個不穩定因素給排除掉了。
實際上,在騷亂發生的時候,已經有官員開始討論美國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總統職務出缺時,應由副總統繼任總統職位。至於怎麼讓總統職務出缺,手段不止一個,只要能下定決心,川普就撐不到拜登就職。
如此一來,副總統彭斯就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倒不是因為彭斯能夠過幾天當總統的癮,這對彭斯的前途有非常大的好處。看看現在的結果就知道,彭斯的表現讓最近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都能說得通了。
川普一直在攛掇彭斯推翻大選結果,彭斯開始是拒絕的,表示自己只是宣布結果,無權改變結果。然而,在川普預告了將在華盛頓舉行抗議活動之後,彭斯態度出現了明顯轉變,開始支持川普所謂的"大選結果被竊取"的說法。
彭斯最精明的地方在於,他順著川普的話說了,但是並沒有順著川普的話去辦,這就是典型的投機。如果川普成事了,那麼彭斯就支持川普,沒有權力也要想辦法創造權力,來改變大選結果。
如果川普不能成事,他就順著大方向,然後跟川普劃清界限,表現出一副大義凌然的樣子。根據結果來看,彭斯選擇了後一條路,並不是有先見之明,而是看到川普不行了,所以就堅定了自己的選擇,至於川普會有什麼下場,彭斯不會在意,彭斯在意的是未來競選總統的籌碼。
現在彭斯就有了這個籌碼,給美國人留下的印象很好,川普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彭斯作為川普的鐵桿卻沒有配合川普,最終,川普越是過分,越是顯得彭斯正直,是真正的為了美國在做事,而不是川普那樣,只想著個人利益。彭斯的這個人設建立起來之後,對他未來競選總統的好處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