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寄生蟲》在今年的第92屆奧斯卡上,一舉奪下了4項大獎,成為了最大的冷門。
這可是亞洲電影破天荒的第一次——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
剛拿了坎城金棕櫚獎的導演奉俊昊可能自己都沒想到,今年的奧斯卡竟然對他這麼慷慨,奉俊昊拿獎時的欣喜神情也被網友們P成了各種搞笑的表情包。
不過,這也證明了奧斯卡變得更加包容,展現了其國際大獎的地位,也讓我們看見了亞洲電影的巨大飛躍。
然而,美國總統川普當時在獲知《寄生蟲》獲獎後吐槽說:「這到底怎麼回事?我們和韓國的貿易問題已經夠多了。奧斯卡給了他們今年的最佳影片?它(電影)很好嗎?我不知道。我要找的是像《亂世佳人》這樣的電影,能把《亂世佳人》放回去嗎?」
看來,他對於《寄生蟲》的獲獎非常不滿,甚至是不屑。
」對此,美國民主黨的官推發文稱:「《寄生蟲》是一部外國電影,講述了超級富豪是如何無視工人階級的奮鬥,需要看兩個小時的字幕。川普當然討厭它。」
《寄生蟲》創造了韓國電影首次入圍奧斯卡幾乎所有獎項的輝煌紀錄,使得亞洲電影在坎城等世界主流電影獎項上取得了空前成就。
那這部引起極大爭議的《寄生蟲》,到底為什麼能成為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為什麼它的獲獎會讓川普感到不爽?
當大多數人看到「寄生蟲」這個詞語時,就會想到寄生在人體上的蟲子,老文第一次看到這電影的名字時,身上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的確,這部電影講的就是」寄生蟲「的故事,只不過從蟲子變成了人。
影片裡的主人公叫金基宇,他們一家四口人住在一間半地下室裡,一次偶然的機會,金基宇去了一個住在豪宅裡的有錢人家當家教。
後來,他千方百計地把父親、母親和妹妹整合在一起,進入這個富人家庭工作,過上了「寄生」的生活,但是他們一家的命運也開始走向了深淵……
金基宇一家代表著韓國最底層的窮人階級。父母早早失業,學渣金基宇連續4年高考都沒上榜。
妹妹金基婷雖然有很好的藝術天賦,但因為家裡窮,沒錢給她上培訓班,她也只好在家待著。
一家四口住在一個又髒又臭的半地下室裡,唯一的收入來源是折披薩盒,但微薄的收入使他們根本無法維持生計。
直到金基宇的好朋友給了他一塊號稱「可以讓生活更美好」的「富貴石」,從此,他家的命運看似也發生了轉機。
朋友出國前,給金基宇介紹了一個工作機會——給一個富人家的女兒做補習家教。
為了獲得這個機會,金基宇極盡努力,甚至偽造了名牌大學的畢業證書,終於成功混進富人家工作。
當金基宇得知女主人的孩子想學藝術時,他馬上介紹自己妹妹也來工作。
憑藉出眾的藝術才華和在網上學來的一些說話技巧,妹妹偽裝成一名經驗豐富的專業美術教師,贏得了女主人的信任。
她和哥哥一樣,成功地「寄生」在了這個有錢人家裡。如果說金基宇和妹妹的「寄生」算是迫不得已的話,那麼他們父母則是通過突破道德底線而得到的「寄生」機會。
一家四口裡應外合,先是誣陷富人家原本的司機在行為舉止上有問題,然後又誣陷保姆得了肺結核,一步步引導女主人把他們打發走。
因此,在金基宇的「引薦」下,父親成了司機,母親成了保姆。當僱主一家外出露營時,金基宇一家就住在豪華的房子裡,好不快活。
事實上,這個看似尊貴的富人家庭,都是偽善之人。
當女主人把補課的酬勞交給金基宇時,她並沒有直接把裝在信封裡的錢給他,而是從信封裡抽走幾張,說最近物價上漲了;
當金基宇父親第一次為男主人開車時,男主人端著滿杯的咖啡,嘴上說著不是考驗,實際上就是在藉機考驗車技,若是咖啡稍微晃動,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把司機給炒了。
主人一家最虛偽的一點是,他們處處鄙視窮人,瞧不起他們,嫌棄他們的穿著打扮和身上氣味,卻忽視自己行為的低俗。
例如,當女主人在車裡時,總是把腳放在前排座位的扶手椅上,出門之後卻對別人的"氣味"掩鼻。
然而,在金基宇一家以為命運開始好轉的時候,之前被女主人辭退的保姆回來了。保姆說是有東西落下在這裡,其實是偷偷到地下室去看丈夫。
因為欠著高利貸,保姆一家居無定所,她只能把丈夫藏在地下室。
當她發現金基宇一家假裝不認識對方,卻都進入僱主家工作的秘密後,她開始威脅他們一家人。
後來,金基宇的母親不慎將保姆推下樓梯,導致保姆意外死亡的時候,就註定了故事的悲劇結局。
由於擔心保姆的丈夫會洩露秘密,金基宇決定用朋友送的「富貴石」來除掉對方。
不料,這時保姆的丈夫已經瘋了,金基宇的妹妹也因此受了重傷。見女兒倒在他面前,父親也直接將保姆丈夫捅死。
此時,男主人的兒子看到這一幕嚇得暈倒,男主人命令金基宇父親趕快開車送兒子去醫院,還捂著鼻子指責金基宇父親身上的氣味難聞。
這下徹底刺激了他父親的自尊心,一怒之下,他殺死了男主人。
最後,金基宇的父親逃走,妹妹失血過多而死,自己和母親也被逮捕判刑,貧富兩家人最後都沒有什麼好結局。
影片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氣味",男主人家的小兒子多次表示金基宇一家人身上有同樣的臭味。
這種「味道」可能是因為他們常年生活在半地下室,環境惡劣而沾染的味道;
可能是有錢人從未聞到過的汗水和塵土的味道;
或許,就是一種「窮酸味」。
所以老文認為,無論金基宇如何偽裝,都永遠無法打破這種階層帶來的差別。
那塊"富貴石"被水衝洗後,其實就是一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破石頭,所以說,富人和窮人都是人,在本質上沒有區別。
《寄生蟲》這部通過比較貧富家庭來講述故事的電影,深刻地刻畫了韓國驚人的貧富差距,並對當代韓國社會進行了批判。
老文覺得,通過《寄生蟲》的成功,我們也可以看出韓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表現力已經跨越了文化和語言的障礙,為世界各地的影迷所接受。
《寄生蟲》對社會階級差距的描述和比較是憑空而來的嗎?
當然不是,因為在世界範圍內,貧富問題是普遍存在的。
幾乎每個人都能從電影故事中找到與自己生活相關的元素,進而對生活進行反思,老文認為這也是該片在國際舞臺上獲得成功並引起廣泛討論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種觸目驚心的電影化探討,別具匠心地且露骨地刻畫出了階層的貧富差距,強烈地衝擊著觀眾的心靈。
在此,老文希望大家都能夠吸取金基宇一家的慘痛教訓,只有通過腳踏實地來改變命運才是正道。
大家對《寄生蟲》這部電影有什麼想法?我們評論區見!
看了老文的文章,記得點讚、關注老文的南北腔調,每日為你走心推送影視資訊,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