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去之間:哪裡是中國受災最重的地方?

2021-01-08 新京報

今年超強颱風「利奇馬」自8月10號凌晨在浙江登陸後,以其強大的破壞力致山洪暴發、堰塞湖決堤、江水倒灌、城市內澇,之後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給多個省份造成災害。

根據中央氣象局公布的數據,1949-2018年,平均每年我們需要做好應對7個颱風的威脅的準備。

雖然對於颱風登陸,全國人民、特別是南方的朋友們早已見怪不怪。颱風過後,我們仍然有不斷完善颱風應對之策的願景,對颱風的來去多一份思考、討論。

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威脅的颱風愛在哪兒扎堆登陸?哪裡是颱風災害高發易損地區?有理數梳理了相關颱風數據,嘗試從數據的角度尋找一些颱風減災啟示。

Part1|最常見的地方

颱風本質上是一種熱帶氣旋,和美國等地常出現的颶風、印度出現的風暴在氣象上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出生地不同,擁有了不同的名字。

根據《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GBT19201–2006),我國將熱帶氣旋登陸時刻的強度分為以下等級:

1949-2018年,我國有12個省份曾經歷過熱帶氣旋登陸帶來的影響,在這些省份生活的人們,都有機會感受颱風眼從頭頂飛過帶來的緊張感。不過,數據顯示颱風明顯更喜歡去「敲」個別省份的門,廣東、海南等東南沿海省份颱風登陸最多。

但若按強度來看,臺灣才是「最受傷」的那個。根據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資料中心公布的登陸熱帶氣旋名單,1949-2018年中國共登陸了12個超強颱風(強度等級:SuperTY),這裡面臺灣佔了一半。登陸臺灣的6個超強颱風,其中有5個在福建二次登陸,但強度都下降至強颱風或颱風,寶島臺灣為祖國大陸擋了不少風雨。

縮小比例尺具體到颱風登陸的縣市看,2004-2018年,廣東、福建、臺灣、海南等東南沿海省份直面颱風的市、縣城市數量最多。其中臺灣的花蓮、宜蘭、臺東,海南的文昌、萬寧,廣東的湛江(徐聞、坡頭等地)、汕尾,福建的福清、晉江、莆田等地都是沿海颱風災害高風險城市。

此外,上述分析還可以看到,像臺灣、海南這樣的海島地區,城市遭遇到極端颱風的概率比其他沿海省份的城市更大,頻次也更多。2004-2018年,登陸颱風次數最多的前五個縣市城市都集中在這兩個海島地區。

因此,這些地區的颱風災害風險更高,需要人們做的颱風防災工作也愈多。

Part2|最受傷的地方

颱風一旦登陸,由於與陸地摩擦的關係消減其中心風力,強度都會逐漸減弱,那是否意外著內陸的城市在颱風來臨時可以輕鬆一點呢?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有些年份內陸省份颱風災害損失比沿海地區還要嚴重。

有理數整理了2004-2016年間,各省份因颱風造成的受災情況數據,大陸地區有20個省份受到颱風不同程度的影響,颱風災害影響最深甚至可達湖北、河南等地。而今年的颱風「利奇馬」從浙江登陸一路北上,甚至對東北遼寧地區都造成影響。

回看近些年颱風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2004-2016年,不完全記錄109場颱風共導致大陸地區3127人不幸遇難,這其中還不包括248名失蹤人口;福建、廣東、浙江、湖南這幾個省份傷亡情況最為慘重,湖南是唯一一個死亡人數在500人以上的內陸省份。

2004-2016年各省份熱帶氣旋災害人員傷亡情況——繞不開的2006

為什麼一個內陸省份比一些沿海地區的傷亡更大呢?罪魁禍首來自2006年的颱風「碧利斯」。

2006年由於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來得早,強度大,登陸時間又非常集中,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全國共有1522人因颱風災害死亡,7225.1萬人受災。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0604號颱風「碧利斯」及減弱的低氣壓深入內陸,2006年7月14日開始,湖南省東南部發生特大暴雨,湘江出現自1994年以來最大的洪水。

據當時當地媒體報導,到2006年7月21日,全省因災死亡346人,失蹤89人,其中,郴州市所屬的資興市死亡197人,失蹤69人。而資興市死亡人數中大部分是居住在山坡或河流旁的山區村民,受山洪暴發直接威脅。

有理數在梳理颱風災害時,發現一個與之有相似之處的颱風傷亡案例。2009年8月7日颱風「莫拉克」在臺灣花蓮登陸,登陸後移動速度突然減慢,在西南季風、臺灣特殊地形和雙颱風(第9號颱風「天鵝」)效應的共同作用下,臺灣中南部出現極端強降水,8月5日至8月10日阿里山6天累計降水量高達3059.5毫米。而此次颱風造成的最嚴重災害是,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遭泥石流「滅村」,491人遭活埋。

兩個地方、不同時間,但都因為颱風帶來的暴雨在山區農村地區造成了巨大傷亡。

另一方面,從財產損失看,2004-2016年平均每場颱風造成近70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2013年颱風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60.3億元,超過1990-2012年平均水平,且為1990年以來最多。

這一年,廣東、浙江在颱風「尤特」、「天兔」、「菲特」的來回「碾軋」之下損失慘重。由於浙江、廣東經濟發達,颱風登陸頻次也較高,其2004-2016年累計的颱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也最高,分別達2170.01億元、1707.35億元,而兩省中間的福建省直接經濟損失只有1152.79億元,颱風登陸次數較多的海南因經濟相對落後損失也較小,僅534.33億元。

2004-2016年各省份熱帶氣旋災害財產損失情況——不得不談的2013

颱風肆虐不是我們的錯,卻是考驗人們能不能有效管控應對的危機時刻。農村、山區人居選址是否合理?山區地廣人稀村民如何應急避難轉移?公眾自救與疏散能力是否完備?關於氣候風險的保險是否完善?在一次次颱風的挑戰下,這些問題的解決都不可能是停滯不變的。

Part3|最厲害的颱風

從1949年到現在,登陸中國的颱風接近500個,總有一些颱風不想泯然眾「風」矣,展現出不一樣的「特質」。

這些極端氣象災害中的極端颱風除了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傷痛損失記憶以外,還有什麼呢?有理數整理了部分極端颱風災害情況,從中尋找看有什麼可以值得思考、討論的地方。

1、那些年被逐出名單的「風王」颱風

對於颱風的肆虐,人類也有自己的報復手段——「除名」。

颱風的命名都是由受颱風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確定的,它們一起指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當某個颱風造成了巨大損失,遭遇損失的成員唯一的「報復」方式是向世界氣象組織提出上訴,將這個颱風除名,不再列入颱風名單循環使用。

除名規則於2002年才正式生效,從那年起,因影響中國被除名的颱風至少有10個以上。有理數根據這些颱風登陸時的強度選取整理了部分「除名」颱風相關數據,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隨著颱風強度的增大,各項損失量也呈現出增加的趨勢。

「在一個區域一定強度等級的颱風會造成一定數量的損失,但由於區域社會經濟要素空間分布格局的差異性,同等強度的颱風在另一區域未必造成同樣數量的損失。」

2、那些年讓我們損失慘重的「破壞王」颱風

有理數繼續梳理了2004-2016年在受災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經濟損失等方面分別造成最大損失的單次颱風,結果令人意外的是,威力並不大的2006年強熱帶風暴「碧利斯」造成的破壞影響,特別是人員傷亡卻最大。

而2006年的另一個颱風0608號超強颱風「桑美」造成483人因災死亡。兩個颱風疊加直接將2006年推向近年颱風年致死人數最高點。

2004-2016年颱風共造成我國大陸地區3375人死亡或失蹤,這其中有69.3%(2338/3375人)是由10個颱風造成。

管控好重點颱風事件危機,將很大程度減少颱風帶來的人員傷亡。

3、那些年走個性路線的「北上」颱風

沿海地區受颱風影響嚴重,但登陸北上的颱風更易致災。

今年的「利奇馬」就是一個標準的登陸北上颱風。其他典型的北上颱風還有2018年的溫比亞、摩羯,2014年的麥德姆,2012年的布拉萬,2011年的「米雷」......

山東壽光是近年遭遇北上颱風影響嚴重的地方之一。去年這個時候,「溫比亞」颱風造成壽光近20萬個蔬菜大棚受損,其中很多是坍塌性徹底毀損,財產損失近百億元;今年「利奇馬」過境,壽光1.8萬個大棚進水,農田受災面積達到13萬畝,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

與颱風經常侵襲的臺灣、廣東、福建、浙江等東南地區省份不同,北方地區由於一般颱風影響有限,防範經驗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民眾的防範和減少颱風災害的意識都難免不足,直接暴露在颱風面前,更易加重災害損失風險。

數據新聞編輯:湯子帥

實習生:林微微

設計:許驍

視頻:李亞珍

校對:吳興發

註:本報導所用數據分享連結:https://pan.baidu.com/s/1GwhiQTIByC5ImfRF7t6zJQ,歡迎感興趣的讀者研究、討論。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局熱帶氣旋資料中心、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災害年鑑(2004-2016)》、中央氣象臺《我國颱風之最》、殷潔,等《中國颱風強度等級與可能災害損失標準研究》、公開報導整理

相關焦點

  • 颱風威力有多強?超強颱風「利奇馬」,中國9省1402.4萬人受災!
    ,又於8月11日20時50分許在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此後移入渤海海面並不斷減弱,最終於8月13日14時被中央氣象臺停止編號。據統計,超強颱風「利奇馬」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地區強度第五位超強颱風,共造成浙江、山東、江蘇、安徽、遼寧、上海、福建、河北、吉林9省64市403個縣1402.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6人,失蹤4人,緊急轉移安置209.7萬人,1.5萬間房屋倒塌,13.3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137千公頃,其中絕收93.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15.3億元。
  • 颱風「玲玲」共造成3省45.5萬人受災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葉昊鳴)記者9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截至9月9日10時,今年第13號颱風「玲玲」 共造成吉林、黑龍江、浙江3省15市43縣市區45.5萬人受災,2800餘人緊急轉移安置,44間房屋倒塌,460
  • 颱風致東北部分蔬菜受淹,玉米大豆大面積受災!
    ▲颱風中倒伏的玉米,很多農民表示,這麼大面積的倒伏還是第一次見。 其中,玉米受影響較大,由於玉米植株高、顆粒重,基本上80-90%都出現了倒伏,多數玉米直接貼地倒伏,這對處於灌漿期的玉米影響非常大,而且後期恢復的概率比較小。從反饋的信息可以看出,整體上會給黑龍江省玉米造成一定程度的減產。
  • 颱風「啟德」侵襲菲律賓 超27萬人受災
    颱風「啟德」侵襲菲律賓 超27萬人受災 (2/4) "← →"翻頁
  • 颱風彩虹最新消息:廣東龍捲風致6死 廣西87萬人受災
    颱風彩虹最新消息:今年第22號颱風 「彩虹」於昨晚(4日)六點前後從廣東廉江移入廣西博白縣境內,在廣西二次登陸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並減弱為颱風級。受此影響,廣西87萬餘人受災,相關部門啟動自然災害救助四級響應。4日,颱風「彩虹」外圍環流觸發了小尺度龍捲風,截至今天上午十點,共造成6人死亡,215人受傷。其中番禺死亡3人,傷134人,順德死亡3人,傷81人。
  • 颱風莫蘭蒂最新消息:已致福建浙江70.4萬人受災,10死11失蹤
    據中新網9月15日報導,當日凌晨3時05分,今年第14號颱風「莫蘭蒂」在廈門翔安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這是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閩南沿海風力最強的颱風。 另據中新網9月16日報導,「莫蘭蒂」在福建、浙江兩省共造成70.4萬人受災,人10死亡,另有11人失蹤。
  • 菲律賓受颱風「環高」肆虐,該國是西北太平洋颱風危害最重的國家
    自然災害可以分為地質地貌災害、氣象災害、海洋災害和生物災害等四大類,其中地質地貌災害和氣象災害是最常見的兩種自然災害類型,比如颱風、寒潮、暴雨、洪澇、乾旱、沙塵暴、低溫凍害、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和火山噴發等都是我們熟悉的自然災害。
  • 盤點歷史上十大超強颱風 最強一次742.3萬人受災
    盤點歷史上十大超強颱風 最強一次742.3萬人受災 2019-08-11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颱風「彩虹」致廣西144萬人受災1人死亡
    颱風「彩虹」致廣西144萬人受災1人死亡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05 15:27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南寧10月5日電(記者 張周來、熊紅明、何豐倫)據廣西民政部門5日13時統計,颱風「彩虹」過境,已造成廣西144萬多人受災。
  • 颱風利奇馬已致山東165萬人受災!因災死亡5人、...
    本文原標題:《颱風利奇馬已致山東165萬人受災!防禦指南: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應急準備工作;2.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4.受大風影響地區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 記者解讀颱風:為何處於「颱風眼」反而風平浪靜
    雖然颱風對於我們浙江來說,屬於常客。但是關於颱風,你究竟了解多少?●颱風登陸區是否受災最重?浙江省氣象臺預計,颱風「燦鴻」最大可能將於今天後半夜到明天中午在瑞安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颱風登陸點如何確定?浙江省氣象臺副臺長樓茂園表示,「這需要技術結合衛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通過衛星雲圖、大氣環流分析,再根據附近颱風資料的變化,如氣壓、風速等,來確定颱風具體的登陸點。」每當颱風發生,其登陸點總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大夥潛意識裡總覺得,受創最重的一定是颱風登陸區。氣象專家表示,其實颱風在某處登陸並不意味著這裡受災最嚴重。
  • 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 各種自然災害造成1.38億人次受災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應急管理部獲悉,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資料圖:受連續強降雨影響,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歙縣城區出現大面積內澇,部分街道和村莊灌水,水深沒過小轎車車頂。
  • 根據8月份的颱風數據 中國最容易遭受颱風襲擊的時間和地點是哪裡?
    在經歷了7月的「空平臺」後,最近又有颱風來襲。自8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先後產生了4次颱風,其中4號颱風黑格比和6號颱風米奇拉先後登陸浙江樂清和福建漳浦沿海。那麼,颱風活動有時間規定嗎?什麼時候最瘋狂?它「更喜歡」在哪裡著陸?中國氣象網專門研究了1949年至2019年的大數據,分析了颱風的各種「偏好」。
  • 颱風卡努襲浙江693萬人受災 14人死損失逾87億
    中新網9月13日電 中國民政部發布消息稱,今年第15號颱風「卡努」已經於9月11日14時50分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金清鎮登陸,登陸時近中心氣壓為945百帕,風力達50米/秒。由於颱風「卡努」風勢強、雨量大,給浙江省10個地市造成嚴重損失。
  • 直擊颱風尼伯特:福建莆田受災嚴重 民眾忙自救
    直擊颱風尼伯特:福建莆田受災嚴重 民眾忙自救  【解說】受今年第一號颱風「尼伯特」的影響,7月9日凌晨開始的一場大暴雨,給福建莆田市帶來了巨大的災害。莆田市區多處出現嚴重內澇。9日上午,中新社記者赴莆田實地採訪,暴雨過後,這裡的民眾也開始了生產自救。
  • 颱風「利奇馬」致安徽超13萬人受災 死亡4人失聯5人_滾動新聞_中國...
    新華社合肥8月12日電(記者 程士華)受颱風「利奇馬」影響,安徽寧國、績溪等地受災嚴重,全省共超過13萬人受災,死亡4人,失聯5人。記者12日從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獲悉,颱風造成宣城市寧國市、廣德市、績溪縣、宣州區、郎溪縣等地受災嚴重,房屋倒損、道路衝毀、農作物被淹。
  • 直擊颱風尼伯特:福建莆田洪水漸退 受災民眾集中安置
    【解說】今年第1號颱風「尼伯特」7月9日中午1點45分登陸福建石獅沿海,並重創福建,導致農田受淹、城鎮進水、房屋倒塌、交通受阻。受颱風影響,9日凌晨開始,福建莆田境內突降大雨。暴雨引發莆田市嚴重的洪澇災害。  9日傍晚,雨還在斷斷續續地下著,記者來到了位於莆田拱辰中心小學的一處安置點。
  • 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 各種自然災害造成1.38億人次受災_新聞...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應急管理部獲悉,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文字劉浩 歙縣融媒體中心供圖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有關部門會商核定,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遭遇了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 颱風利奇馬造成651萬人受災怎麼回事?颱風利奇馬最新消息路徑詳情
    颱風「利奇馬」繼續影響黃淮華北。新華社發綜合新華社8月11日電 記者11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截至當日17時,颱風「利奇馬」共造成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山東、福建等6省市651萬人受災,145.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據介紹,此次颱風還造成近3500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265.5千公頃。浙江、江蘇、上海、安徽、山東等地自8月9日以來,有73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洪水。
  • 2020第15號颱風蓮花生成!颱風蓮花路徑圖 颱風蓮花會影響我國哪裡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第15號颱風蓮花生成!颱風蓮花路徑圖 颱風蓮花會影響我國哪裡 颱風年年有,最近尤其多,剛過去一個燦鴻,又來一個蓮花,還有一個浪卡在等著,15號颱風蓮花生成了,本文就來看看它的路徑圖,以及颱風蓮花會影響我國哪裡?